1.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依次写出汉字。 “谁怜爱国千行泪”,“一寸山河一寸金”。阅读“爱国情怀”这一单元的课文,倾听风烛残年的海外游子的心声,体会被剥夺使用母语权利的亡国者,品味著名科学家始终 juàn恋着祖国的深情,领悟志士仁人面对山河破碎而壮志难chòu的忧愤,感受古代外交家维护国家尊严、不辱使命的lǐn然正气……无论你从哪里走来,或走向哪里,无论你生活在哪个时代,你始终都是一个“yán黄子孙”。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本周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让考试成为成长和进步的阶梯”。 B.《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C.苏州的拙政园、留园、上海的豫园、扬州的个园都是江南园林的代表。 D.硕果累累的香柚树下,走来了一群十二三岁的少年。
|
3. 难度:中等 | |
选出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 ) A.历时六个月的第41届上海世博会,定会让世界各地的游客获得一种宾至如归的感受。 B.这位摄影大师极善于捕风捉影,从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 C.在猝不及防的青海玉树地震灾难面前,我们更需要心与心的关怀和交融。 D.受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喷发影响,欧洲多国对此束手无策,只得取消航班或关闭。
|
4. 难度:简单 | |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白头搔更短, (2)商女不知亡国恨, 。 (3) ,不如退而结网。 (4)僵卧孤村不自哀, 。 (5)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 ,像波涛在澎湃。 (6)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诗句是:“ , 。” (7)毛泽东在《七律 长征》诗中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反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的诗句是: , 。
|
5. 难度:中等 | |
名著阅读。 “这时候,律师的儿子——在场的维克托对父亲说,手枪可能叫邻居偷去了,尤其是那个小流氓嫌疑最大。抓住一根救命稻草的父亲连忙把儿子的想法告诉中尉。于是中尉下令搜查” 这段话出自 (作者)的作品《 》,文中小流氓是指 (填人名),他后来在 (填人名)引领下走上了革命道路。
|
6. 难度:中等 | |
语文实践活动。 9月18号,八(1)班的班会课上,同学们开展了 “勿忘国耻 圆梦中华”的主题班会,同学们踊跃参与其中,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
|
7. 难度:中等 | |
阅读苏轼的《海棠》,完成下列小题。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注释: 海棠:昔明皇召贵妃同宴,而妃宿酒未醒,帝曰:“海棠睡未足也。”此诗戏之。 东风:春风 袅袅:微风轻轻吹拂的样子。崇光:指高贵华美的光泽。 1.诗歌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作答
2.诗人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
8.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好戴高帽 喜人面谀①俗称“好戴高帽”。有京官将赴任之巴陵者,往辞其师。师诫之曰:“地方官为之不易也,慎之。” 其人曰:“学生已备高帽一百,诣尊长,遇同仁辄遍送之,不吝也。当不使有所龃龉②。”师怒曰:“吾辈素以正直立身,岂可谀人如此!”其人曰:“天下恶戴高帽如吾师者,能有几人耶?”师颔③其首曰:“诚哉,斯言!”其人还,自语曰:“吾备高帽一百,未赠已损一顶。” 【注释】①谀:奉承。②龃龉(jǔ yǔ):上下牙齿不齐。比喻意见不合,产生矛盾。③颔首:点头。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句中划线字的意思。 ①喜人面谀( ) ②素以正直立身( ) ③诣尊长 ( ) ④师诫之曰 ( ) (2)下列句中划线字与例句“有京官将赴任之巴陵者”划线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齐之习辞者也 B.是吾剑之所从坠 C.楚王闻之 D.至之市 2.用“/”划分句子朗读停顿。(一处) 吾 辈 素 以 正 直 立 身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天下恶戴高帽如吾师者,能有几人耶?
(2)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4.联系上下文,你认为京官说“未赠已损一顶”的原因是什么?本文披露了人性的什么弱点?
|
9. 难度:困难 | |
阅读《你了解空气清新剂吗》(有删改)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近日,河南长垣县一家歌舞厅发生火灾,造成11人死亡24人受伤,起火原因竟是电热器烘烤空气清新剂,使其1分钟内连爆近10次。此事引发人们对常用空气清新剂的重新认识。 ②很少有人想到,空气清新剂会是一种易燃易爆物品。液体空气清新剂其实是一种气雾剂,其中的抛射剂,包括不燃性和可燃性两类。前者为氟烃类物质(如氟利昂),后者为低级饱和性碳氢化合物(丙烷、丁烷等)和醚类(二甲醚)。此外,也有使用压缩性气体增加气雾剂罐中的压力的产品。由于许多气雾剂和喷雾剂原液中含有可燃性物质,无论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都可能发生爆炸。 ③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庭为了防止居室产生污浊空气,往往用“香”来除臭。单从名字上看,空气清新剂应该能使空气清洁、气味清新。其实不然,空气清新剂名不符实,它是靠香味遮掩异味,并不能真正改善空气的质量。释放到空气中,本身就是一种污染物质,会在去除某种污染物或多或少的同时引入新的污染物(如氟利昂等)。 ④研究发现,带有某种馨香气体的挥发性溶剂被人体吸入后,会很快被吸收并侵入神经系统,使人产生“镇静”感。专家分析,这种药效与中枢神经镇静剂相近,当嗅者体验到某种感受后,会产生精神依赖。成瘾者选择自己喜欢的溶剂,强制性的每日重复吸入,结果引起慢性中毒。 ⑤因此,专家建议,除非特殊需要,应尽量减少空气清新剂的使用。尤其在日照强烈,易于生成臭氧的夏秋季节。当然,专家也特别强调,并不是市面上所有的空气清新剂都有毒害作用。如果选择较为知名的空气清新剂品牌,其成分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不含氯氟烃,或许会可靠一些。 1.文章第一小节有什么作用?
2.结合第②~④段内容,请分点概括空气清新剂的危害。
3. 第⑤段中划线的“或许”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
10. 难度:困难 | |
阅读安德里安的《为我唱首歌吧……》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柔和的阳光暖洋洋地洒进小小的病室,绿色的藤蔓爬上窗合,探头探脑地打量着病室里的7个孩子。 ②在伦敦儿童医院,这7个小病人,除伊丽莎白外,全都患了不治之症。 ③伊丽莎白热爱音乐,热爱唱歌,她的歌声圆润舒缓,婉转动听。但她耳朵后面做了一个复杂的手术,一个月后听力就会完全消失,再也听不见任何声音了,这将使酷爱音乐的她前景更加悲惨。不过,在伙伴们面前,她从不唉声叹气,只是当她以为没有人看见她时,沉默的泪水偶尔才会渐渐地、渐渐地充满两眼,扑簌簌地流在苍白的脸蛋儿上。 ④伙伴们为伊丽莎白的境况焦急不安,他们决定做一些事情使她快活。一天傍晚。孩子们带著一个秘密去见他们喜欢的朋友——护士柯尔比。 ⑤“你们想为伊丽莎白举办11岁生日音乐会?还有3周的时间,来得及吗?” ⑥这时候,她看见了孩子们渴望的神情,不由自主地感动了:“好吧,我来帮助你们!” ⑦柯尔比找到了全市最著名的音乐辅导老师玛丽,玛丽老师感动地说:“我去,我去!” ⑧在玛丽老师娴熟的指导下,孩子们每天练习唱歌,当然是在伊丽莎白接受治疗的时候。真是不可思议,仅仅3周的时间,柯尔比和玛丽老师就把6个快要死去的孩子组成了一支优秀的合唱队,尽管他们中没有一个具有出色的音乐天赋。 ⑨同样出色的是,这个秘密的保守十分成功,在伊丽莎白生日的这天下午,当她坐在一辆手摇车里,被推进医院的礼堂时,她的惊奇显而易见,激动使她苍白、漂亮的面庞涨得绯红。她身体前倾,一动不动,聚精会神地听着。 ⑩尽管我们都坐在离舞台仅3米远的地方,却仍然难以清楚地看见每一个孩子的面孔,因为泪水遮住了我们的视线;但是,我们能够毫不费力地听见他们的歌唱。在演唱开始前,柯尔比告诉孩子们: “你们知道吗?伊丽莎白的听力已经非常非常的微弱,因此,你们必须尽力大声唱。” ⑪音乐会获得了极大成功。伊丽莎白欣喜若狂,一阵浓浓的、娇美的红晕在她苍白的脸上闪闪发光,眼里闪耀出奇异的光彩。她大声说:“这是我最最快乐、最最快乐的生日!”合唱队员们欢呼起来,又蹦又跳,完全不像患了绝症的孩子。 ⑫谁都知道,这些患不治之症快要死去的孩子,要成功举办这次音乐会,得忍受多么大的病痛啊!我们这些人的心都快碎了。这是我有生以来从未听过,也从不希望再听到的无比动人的音乐。即使到了今天,倘若我闭上眼睛,仍然能够听见那每一个震撼人心的音符。 ⑬如今,那6副幼稚的歌喉已经静默多年,那6名合唱队的成员正在地下安睡长眠,但伊丽莎白记忆的耳朵里,至今仍然能够听见那6个幼稚的声音。这是欢乐的语言,生命的语言,给人力量的语言。在她心目中,这也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选自《小小说》,有改动) 1.结合全文,分析标题的作用。
2.联系下文,说说第①段的景色描写有什么作用。
3.体会下列句中划线词语在表达的作用。 (1)当她坐在一辆手摇车里,被推进医院的礼堂时,她的惊奇显而易见,激动使她苍白、漂亮的面庞涨得绯红。她身体前倾,一动不动,聚精会神地听着。
(2)合唱队员们欢呼起来,又蹦又跳,完全不像患了绝症的孩子。
4.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 【链接】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都德《最后一课》) 本文和上面的链接材料都谈到了“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分别有什么含义?你觉得什么才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呢?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
11. 难度:困难 | |
作文 梁启超和陈寅格的“争”与“不争”展现了他们的君子风范,在你生活中,一定也有过“争”与“不争”的经历。回想这些经历,“争”或许是学习上的力争上游、辩论中据理力争、赛场里的谁与争锋……“不争”或许是矛盾冲突的主动示弱、荣誉评比时的随意安然、素淡日子里的快乐满足……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以《我的“争”》或《我的“不争”》为题,写一篇不低于600字的文章,要求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人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