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山东夏津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jìn   dào念    jié问   kāi油

B    mìu     tuí唐    zuò

Cfó晓    lǔ去      sāng  zèng恶

Dè  往上cuān      tā败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A锐不可当   月明风青   生死祸福  渴慕

B微不足道   长途跋涉   任劳任怨  烦躁

C穷困潦倒   转弯抹角   荡然无存   狼籍

D张皇失措   低眉顺眼   大廷广众  取缔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第23届山东省运会跆拳道比赛中,淄博小将张金龙过五关斩六将,勇夺金牌。

B我国大江南北分布着众多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雄伟的泰山、险峻的华山、奇绝的黄山、秀丽的庐山……无不让人叹为观止。

C新春佳节,我们一家人津津乐道地谈论着春晚的精彩节目,共享天伦

D小张望着刚刚从下水道里干活出来的环卫工人,热情的赞美道:“你们环卫工人真是出淤泥而不染啊。”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在下面的句子中划线词语词性不同的一项是(    

他仿佛觉得A有许多目光在B望他,就尽力把胸C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D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的先人,对于山水的南北面有自己独到的说法,“阴”是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B“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C中国古人对不同年龄往往有专有的别称,比如“黄发垂髫”就是分别指老人和小孩,30岁叫“而立之年”等。

D一些史学家通常会把一个朝代和皇帝的姓合称来称呼那个朝代,如唐朝为“李唐”、宋朝为“赵宋”曹家魏朝叫曹魏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木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B“你的意志将决定你的命运,”他说,“我把我的手、我的心和我的一切财产的分享权都奉献给你。”

C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D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年来,伴随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使少年因经常使用导致视力下降的风险日益加大。

B孙犁写的《芦花荡》中的老头子智勇双全,痛打鬼子,讨还血债,显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

C近段时间以来,全国最美基层公安民警胡敏同志的先进事迹传遍大街小巷,全市掀起了一股学先进、争先进的广泛热潮。

D每天傍晚时分,身体瘦弱的张教授的父亲总喜欢在这条幽静的小道上散步。

 

二、文学作品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名著阅读

两三个星期的功夫,他把腿溜出来了。他晓得自己的跑法很好看。跑法是车夫的能力与资格的象征。

以上文段出自《          》,文段中的 “他”是            (名字)下面几项不是他性格写照的是     

A.吃苦耐劳   B.好占便宜   C.大胆泼辣   D.麻木潦倒

小说还同时写了其他各色人物,请举出两个                 ,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怵目惊心的、具有浓郁的            风情的人物画和世态图。

 

三、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古诗文默写

(1)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2)《望岳》中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运用对偶修辞方法,描绘洞庭湖水天一色,浑然一体的景色的诗句:                                  

(4)《秋词》中体现诗人一反前人的悲秋之作而具有独创新视角的句子:

                     

(5)对仗是诗词创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请你写出你所知道的一联运用对仗的诗词:                            

 

四、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综合性学习

国庆节刚过,你也可能外出旅游了吧?秋高气爽,风景宜人,秋天的景象真是美不胜收,可是据报道,在八达岭长城上有人看到几乎每一块砖上都刻有诸如“到此一游”的文字,故宫里的铜缸上被刻“到此一游”,甚至就连夏津森林公园的千年古树上也刻上了“到此一游”……

1.给以下一则新闻拟标题。

大众网9月28日讯(记者 范素娟)28日上午,第16届中国(青州)花卉博览交易会暨第10届山东省花卉交易会在青州隆重开幕。本届花博会由中国花协盆栽植物分会、山东省花卉协会、中国花卉电子商务交易中心主办,山东花都会展有限公司承办,会期持续到10月7日。

据了解,本届花博会在布展上充分体现“东方花都 文化青州”展会主题,由中国青州花卉苗木交易中心一个室内展区和黄楼及弥河花卉主产区、青州古城两个室外展区组成。室内展区面积42万平方米,其中2万平方米为主展示区,其余面积为交易区。主展示区规划为国之美、艺之美和家之美三个主题区,主要展示精美造型景观、花卉新奇特品种、新技术、精品花艺、花卉资材等。主展示区还邀请了荷兰、韩国、日本、丹麦、澳大利亚、美国等10余个国家近20家境外企业参展,花卉产品及资材交易区10万平方米,其规模为近年来花博会最大。室外展区是今年花博会的一大亮点,游客通过畅游黄楼及弥河花卉主产区、青州古城将进一步了解青州花卉旅游和花卉文化。

据介绍,青州先后被表彰命名为“中国花卉苗木产业示范基地”、“国家花卉标准化示范基地”、“国家花卉信息平台建设示范区”等荣誉称号,在全国确立了花卉产业优势龙头地位。

以上是国庆节期间关于青州花博会的一则新闻,请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2.看了国庆节期间的祖国大好河山,一定想起了不少描写秋天美景的诗句,下面不是写秋景的一项是(  

A.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

B.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C.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D.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3.某些人喜欢在文化古迹上涂鸦,对此种行为,你有怎样的看法?

 

 

五、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诗歌阅读

 

明·何景明

院静闻疏雨,林高纳远风。

秋声连蟋蟀,寒色上梧桐。

短榻孤灯里,清笳万井中。

天涯未归客,此夜忆江东。

【注释】①笳:一种乐器。  ②万井:古制八家为井,后以井指乡里、家宅,此处指许多村庄。

1.这首诗从体裁上讲是一首         诗,通常这种体裁要求8句4联,其中第二联叫        联。

2.此诗用字精妙,请在秋声连蟋蟀,寒色上梧桐中选择一字加以赏析。

3.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什么感情?

 

六、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课内文言文阅读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dú)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加线词语。

(1)山不在高,有仙则 (   ) (2)无案牍之行(   )

2.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作者写自己的陋室,为何又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谈谈你的看法。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课外文言文阅读

乐广尝有亲客,久阔①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②听事③壁上有角④,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日:“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沈疴⑤顿愈。

(选自《晋书》)

【注】 ①久阔:久别    ②河南:郡名,乐广担任河南尹。③听事:官府办公的地方。 ④角:角弓,用牛角装饰的弓。   ⑤沉疴(chén kē):久治不愈的病。

1.解释加横线词。

(1)酒中复有所见    

(2)广杯中蛇即角影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

3.“客”久病不愈的原因告诉了人们什么道理?

 

七、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说明文阅读

汉文化与筷子        杜宣

①人类社会,共有三种进食方式。其一是用手。这是自然的进食方式,例如婴儿,不须母亲教导,自然地会用手抓东西吃。其二是用刀叉。这当然是在人类发明火和冶铁之后,才会有的工具。人用刀叉获得区猎物之后,在火上烤熟,然后用叉叉着,用刀割来吃,这比用手抓已经大大进了一步。其三是用筷子进食。这种进食用具是如何进化得来的,尚待考证。筷子用手操作,手与大脑相连;有人说孩子学习使用筷子,可以促使脑的发育。筷子是汉文化的特征,只有受汉文化影响的国家,才用筷子。

②筷子,原名“箸”。我的故乡江西,现在还有地方将筷子仍叫箸。我们的祖先究竟从什么时代开始,放弃了用手和用刀叉进食,我不知道。从书中查到,“纣为象箸,而箕子唏”此话意思是说纣王用象牙做箸,箕子感到很忧虑难过。本意是批判纣五的奢侈。因此,我们从这话中得知在商代已经使用箸了。但在这之前,究竟哪个年代开始使用箸,则尚待考证。

③既然称箸,那么为什么现在大多数人都不称箸而都叫它筷子呢?据说,这是由船民开始的。过去的船都是木料做的。在长江大河中行驶,不仅很慢而且危险,小时候常听人说:“行船走马三分险。”船民迷信,所以产生了一些忌讳。在行船时,如姓陈的,只许说耳东,不许说陈,因“陈”与“沉”同音,又在船上不能说翻身,只能说转身,因船上忌“翻”字。“箸”与“住”同音,船行要快,不能“住”,因此忌用“箸”。住的反义为快,船上就将“箸”改称为快,但快是形容词,因此造了一个“筷”字。为什么用竹字头,因筷子是竹子做的。

1.段中,有人说孩子学习使用筷子,可以促使脑的发育,这句中有人说三字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2.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说明其作用。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现代文阅读

挂在墙上的风筝

①刚交新春,寒气未尽,风筝却迫不及待地飞上了晴空。原野上时不时地扬起孩子们的笑声。风筝,令人不无眷顾地记起那早已逝去的童年,可现在,我心中被它牵出的却是缕缕失落和愧悔。

②孩子刚进入初中二年级,老师家访时告诫我:这是孩子成绩转变的关键的年级,关系到将来升学,家长必须如何如何。我和妻当然坚决照办,可学期完结,成效甚微。我很生气,也十分着急,立即对孩子约法三章:寒假不准玩,晚上不准看电视,下学期每科必须上85分。在我的责令下,孩子噙着泪水订出了学习计划。

③除夕,我和妻忙着准备过年,无暇过问孩子的功课。不知什么时候,他乘我们不备悄悄溜出户外,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世界了。

④一会儿,他从外面蹦蹦跳跳地跑回家来,手里高高擎着一只色彩鲜艳的风筝。“爸爸,妈妈,你们看哪,多漂亮的蝴蝶!”孩子一脸得意忘形的神态。一见之下,我气往上冲,抢步上前,一把夺过风筝,就要撕个粉碎。孩子从未见我发这么大的火,半是惊吓,半是疼惜自己的风筝,“哇”地一声嚎啕大哭起来。妻心软了,赶忙夺下风筝,连连哄孩子道:“别哭!别哭!妈替你把风筝挂在墙上,以后再放吧。”孩子也一边拭泪一边走进卧室拿起书本。以后,他竟没再看风筝一眼,也没提起放风筝的事。我很欣赏孩子的自制力,妻也向我夸孩子有志气。

⑤从此,我对孩子的学习盯得更紧了。一天,照惯例检查孩子作业,看到整整齐齐的书写,老师划上的道道红勾,我喜不自胜,连忙递给妻看。我俩对视一眼,会心地笑了,感到无限欣慰。看完数理化作业,再拿起作文本。突然,一则标题引起我的注意——“咦?《挂在墙上的童年》!童年能挂上墙么?不通!题目就不通,拿腔捏调的!怎么,还给了九十分?”

⑥妻见我大惊小怪,忙放下手里的针线凑过来一起看。随着视线扫描,看着看着,我的心渐渐抽紧。倏地,一滴热乎乎的东西滴落在我的手上,妻哭了。从她的泪眼里,我分明觉察到几丝怨艾和谴责。

⑦孩子在作文中记叙了买风筝的那段往事。他并没有责怪自己的父亲,相反,还很理解做父母的一片苦心;负担过重,这是现实;竞争激烈,这更是现实!因此,他说:“户外的春天不是我的,天上的风筝没有我的,只能将自己的童年永远永远挂在墙上!”然而,在作文的结尾处,他仍旧忍不住发出了成年人的叹息:“唉,别了,我的童年!但愿比我年纪更小的千千万万弟弟妹妹们,不再将童年挂在墙上。”

⑧此时,我不由眼前叠印出孩子苍白瘦削的面容,失神困倦的眼睛。他的早熟分明留下了被摧折的印痕!在此之前,我怎么一点也未察觉呢?无限愧悔,百感交集,我情不自禁热泪盈眶。……

⑨我想起自己的童年,因家境贫寒想买风筝而不可能;眼下,孩子买到风筝却又不能放!这是怎样的错位和失调啊!

⑩更使我不安的是,这之后,无论我暗示或直接动员,孩子都不愿放风筝。他的兴趣似乎完全变了,变为全身心倾注在对前途的拼搏和追求上。他成熟了?还是成熟得太早了?

⑾“难道剥夺孩子童年的只是我这做父亲的吗?”在深自愧悔中,我试图从情感的罗网中解脱出来,但愈是挣扎,愈感惶惑。我想,象我一样陷入惶惑中的父亲们,能以这样的理由安然自释么?

⑿ 唉!孩子的童年被我挂在了墙上,而我的中年又被挂在什么地方呢?一种不可名状的失落感涌上心头,我抬起头来,无限惆怅地望着蓝天上的风筝……

1.文章第段所说的买风筝的那段往事具体指哪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段中说“我看到风筝为什么被它牵出的却是缕缕失落和愧悔”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怎样理解第⑤段中孩子的作文题目《挂在墙上的童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父母的做法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你赞同文中父母的做法吗?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作文题目:那段         的日子

要求:(1)把题目补充,如可以填“温暖”“孤单”“自由”“ 烦恼”等。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