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七年级上学期的语文学习已有一月了,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在知识海洋里尽情áo游,在文学花园中piān 然起舞。老师的谆谆教导更让我铭刻在心: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有多读书,读好书,养成páo根究底的好习惯,是一件大有bì益的事情。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 B.《安恩和奶牛》选自《20世纪外国文学作品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C.“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 D.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使他有“硕士”“博士”学位,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北京市在2016年将研究制定低排放区、燃油排污费和阶梯油价。 B.为了避免两个节目不发生时间冲撞,奥斯卡主办方决定延期举行颁奖典礼。 C.只要心中有坚定的信念,就能战胜和面对任何困难。 D.由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渐渐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近日,美国大学又发生一起危言耸听的“校园枪击案”。 B.他是一个小心眼儿的人,遇事总是锱铢必较,一点也不肯吃亏。 C.想到每次开会时老张那种旁若无人的态度,真叫人难以接受。 D.老师经常说,读书若水,川流不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
5. 难度:简单 | |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 ,行者常至。 ② ,寸有所长。 ③差之毫厘, 。 ④江山代有才人出, 。 ⑤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 ⑥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 。 ⑦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 。 ⑧《刻舟求剑》中有不少细节能够看出“楚人”的愚蠢。比如,他的宝剑掉入水中之后,他没有跳下水寻找剑,反而不慌不忙地 。
|
6. 难度:中等 | |
语文综合实践和活动 1.在“我爱文学”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老师要求同学们分组合作编辑一份“小小文学手抄报”,请写出你创作的手抄报的名称 。 2.在这份手抄报中,还需要设计一个与文学有关的栏目,请你写出栏目名称,并简要介绍栏目内容。
3.在“我爱文学”主题班会上,班长展示了一幅漫画,说说这幅画的启示。
4.在“我爱文学”主题班会结束前,班长说,同样是喜爱文学,阅读文学作品,却有程度的差异,层次的不同。有的同学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寻求一时感官的刺激,是一种“看”。另一种同学的“看”则与之迥然不同。他们 。这是欣赏,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希望大家早日进入这一层次。
|
7. 难度:中等 | |
阅读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完成下题。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苏轼官居杭州,酒后在望湖楼偶遇一场大雨,于是写下此诗。 1.诗人捕捉住湖上哪些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写出了暴雨的什么特点?
(2)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的妙处。
(3)3.阅读全诗,说说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8. 难度:困难 | |
阅读《郑人买履》和《执竿入城》,回答下列小题。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 , 。”《执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夫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先自度其足( ) ②初竖执之( ) ③反归取之 ( ) ④吾非圣人( ) ⑤及反,市罢( ) ⑥亦不可入( ) (2)对下列划线词意义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遂依而截之 ②至之市 ③而置之其坐 ④遽契其舟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初 竖 执 之 不 可 入 3.填上文中横线处的句子并翻译。 (1) 翻译 (2)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翻译 4.文中的“郑人”与“鲁人”有的共同点是 。 5.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怎么评价文中的“老父”?
|
9. 难度:困难 | |
阅读《安恩和奶牛》节选,完成下列小题。 周围一片嘈杂喧闹:马市上马儿嘶鸣,海滩上渔船卸货的在吆喝,马戏班鼓声咚咚,小丑们招摇地高声喊叫。然而她却站在那里晒着太阳,打着她的毛袜。哦,真是旁若无人,安闲得很。…… 有个人已经来过一次想买这头牛,遭到了拒绝,现在又折回来,出了一个大价钱,那诱惑力简直令人难以抗拒。安恩老太太还是用非常坚定的口气回答说:“不!”但是她似乎有些窘迫不安。…… 天哪,怎么能这么说呢!安恩老太太气愤得说不出话,神色有点慌乱。她收起毛线针,从牛角上解下拴牛的绳索,预备回家去了。在这个时候,她睁大了眼睛,用恳求的眼神看着那个人。 1.文中描写的集市是个怎样的地方?这对塑造“安恩”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 2.文中写有人出大价钱买牛,“安恩老太太还是用非常坚定的口气回答说:‘不!’但是她似乎有些窘迫不安”。如何理解她的“坚决”和“窘迫不安”? 3.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理解,下面的说法哪一项最恰当( ) A.安恩老太太老实本分,有些害怕那个人,希望他不要伤害自己。 B.安恩让奶牛来散散心,觉得并没伤害谁。“恳求的眼神”是希望那些人赶紧离开。 C.安恩老太太感到非常生气,她不愿意被别人误解,希望众人听听自己的解释。 D.安恩淳朴善良,不知道该如何向众人解释,“睁大眼睛”是为了看清楚那个人。
|
10. 难度:困难 | |||||||||||||
阅读孙道荣的《煎蛋术》,完成下列小题。 ①女儿要出嫁了,向母亲学几招过日子的小窍门。 ②早起,跟着母亲学煎鸡蛋。母亲煎的鸡蛋,好看,呈半椭圆,像上弦月;色白,微焦黄;好吃,外脆内嫩。每天早晨,盘子里都会有三只煎蛋,一家三口一人一只,多少年了,一直是这样。 ③母亲将平底锅烧热,加油,然后拿起两只鸡蛋,轻轻一磕,一只鸡蛋破了,蛋黄在蛋白的裹夹下,顺势滑入锅中。有意思的是,另一只鸡蛋完好无损。女儿问,要是磕不好,两只鸡蛋同时破了,岂不是一起滑入锅中,搅和在一块了?母亲笑了:“傻丫头,用一只鸡蛋去磕另一只鸡蛋,往往是被磕的那只鸡蛋先破了。人也是这样,受伤重的大多是被动的那个人。两口子过日子,要和气,永远不要硬磕硬。”女儿笑笑,这就教育上了呢。 ④待鸡蛋冒出热气,母亲将火拧小,说:“火候很关键,火太大,底下很快熟了,焦了,上面却还是生的。炒菜要用大火,炖汤和煎蛋,则必须用小火,急不得。这就像你们小青年,谈恋爱,是大火,火烧火燎,扑都扑不灭;但结了婚,这过日子可就是个细活了,像流水,得慢慢过,一天天过,必须用小火。” ⑤母亲边说,边拿起筷子,轻轻地将圆圆的蛋黄拨破,黄灿灿的蛋黄,向四周散开,像一层镏金,铺在蛋白上。这是母亲煎蛋与众不同的地方,别人煎的蛋,蛋黄是完整的,高傲地躺在中心。但母亲煎的鸡蛋,蛋黄都均匀地铺散在蛋白中了,平展,白中偏黄,尤其是在入口时,嫩的蛋白,香的蛋黄,混合在一起,爽口,脆香,不腻。母亲说:“你小时候不喜欢吃蛋黄,从那时候起,煎蛋时我就将蛋黄搅均匀,煎出来的鸡蛋就分不出蛋白和蛋黄了。”原来是这样,女儿抱了抱母亲。 ⑥说着话,一面已经煎好了,母亲用筷子轻轻一夹,一抄,给鸡蛋翻了个身,煎另一面。 ⑦一只又嫩又白又黄的鸡蛋,煎好了。母亲将煎蛋盛入盘中,拿起剩下的两只鸡蛋,轻轻一磕,鸡蛋滑入锅中。这只鸡蛋有点散黄了,筷子轻轻一碰,蛋黄就均匀地铺散开了。 ⑧又煎好了一只鸡蛋。母亲拿起最后一只鸡蛋,轻轻地在锅沿上一磕,鸡蛋滑入锅中。 ⑨很快,三只鸡蛋都煎好了。女儿端起盛着三只煎蛋的盘子,喊爸爸,吃早饭了。 ⑩母亲说:“慢一点,你知道哪一只鸡蛋是你的,哪一只是爸爸的吗? ⑪女儿不解地看看母亲,又看看盘中的三只煎蛋:“随便啦,这有什么分别吗?” ⑫母亲点点头。 ⑬女儿忽然明白了什么,笑了,用手指着一只煎蛋说:“这只一定是我的,因为我每天吃的煎蛋,都是你煎得最好看,也是最好吃的那一只。” ⑭母亲点点头,又摇摇头:“平时是这样,但今天不是。这只鸡蛋虽然煎得最好看,但它有点散黄了,不太新鲜了,所以这只煎蛋不是给你吃的。” ⑮女儿动情地看着母亲:“那么,这是给爸爸吃的吗?” ⑯母亲又一次摇摇头:“你爸爸最辛苦,饭量也最大,因此,他应该吃最大的。但这只煎蛋,看起来最大,只是在煎的时候,摊开得比较大一些,但很薄,其实,另一只更大些,因此,那一只才是你爸爸的。都是我煎的鸡蛋,所以我最清楚,哪一只煎蛋是我们哪个人的。” ⑰女儿激动地说:“这么说,每天早晨放在我面前的煎鸡蛋,其实你都是有选择的?” ⑱母亲反倒有点难为情了,摆摆手:“只是个习惯罢了。” ⑲女儿的眼睛有点湿。她恍然明白,这个早晨学到的不仅是母亲煎蛋的技术,还有她默默地对这个家庭和每个成员的付出,那才是这么多年来最营养的早餐啊。 1.阅读文章,完成下面的表格。
2.在母亲煎蛋过程中,女儿学到了哪些? 3.按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①说说下面句中母亲这个“习惯”的含义。 母亲反倒有点难为情了,摆摆手:“只是个习惯罢了。”
②请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作用。 母亲边说,边拿起筷子,轻轻地将圆圆的蛋黄拨破,黄灿灿的蛋黄,向四周散开,像一层镏金,铺在蛋白上。 4.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 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过了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娘,”我哭着说:“我……” “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了腮上。 (《卖白菜》) 精彩的小说往往通过真实的细节刻画人物形象。请结合链接材料及文中第⑤段划线句子,说说作者分别是怎样刻画“母亲”这一人物形象的。
|
11. 难度:困难 | |
进入初中已经一个月了,你一定有很多悄悄话藏在心中。请以“我想悄悄对你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不少于600字; (3)有感而发,说真话、诉真情;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