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煞费苦心(shà) 滑稽(jī) 朦朦胧胧(ménɡ) B.言简意赅(ɡāi) 戏谑(xuè) 趾高气扬(zhǐ) C.菜畦(qí) 收敛(liàn) 人声鼎沸(fèi) D.秕谷(bÌ) 绚丽(xún) 索然无味(suǒ)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人情世故 为富不人 渊博 取缔 B.盛气凌人 刮目相看 和蔼 预兆 C.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尴尬 慰勉 D.任劳任怨 津津有味 懒惰 堆砌
|
3. 难度:简单 | |
结合语境解释划线词语有误的一项( ) A.但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计谋) B.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无忧。(把枕头垫高睡) C.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正派) D.于是大家分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嘈杂)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忆读书》——冰心——女作家、诗人。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C.《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原名含英,台湾人。 D.《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马克·吐温——德国作家
|
5. 难度:简单 | |
标点符号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想想看,你是不是听爸妈和老师的话?昨天的观课有没有做好?今天的功课全带来了吗? B.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C.我虽然很害怕,但也硬着头皮去——这是爸爸说的,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 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D.走过院子,再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
6. 难度:简单 |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B.这支优美、舒缓的乐曲把紧张听众的心情都放松下来了。 C.我们只要懂得努力读书和关心政治这两方面紧密结合的道理就够了。 D.在奥运会上,他发扬了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终于夺取了银牌。
|
7. 难度:简单 | |
下面句中没有通假字的的一项是( ) A.不亦说乎 B.尊君在不 C.学而不思则罔 D.宁可以急相弃邪
|
8. 难度:中等 | |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②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③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④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就只学过那个字一半。 ⑤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⑥这时就同时还看了母亲针线笸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时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 ⑦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写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⑧《精忠说岳》并没有给我留下太大的印象,虽然岳飞是我从小就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英雄。在此顺便说一句,我酷爱古典诗词,但能够从头背到底的,只有岳武穆的《满江红》“怒发冲冠”那一首,还有就是李易安的《声声慢》,她那几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写得十分动人,尤其是以“寻寻觅觅”起头,描写尽了“若有所失”的无聊情绪。 ⑨到我十一岁时,回到故乡的福州,在我祖父的书桌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茶花女遗事》,使我对林译外国小说产生广泛的兴趣,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⑩《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⑾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⑿我自1986 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伤腿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更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传》,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乏味的《荡寇志》等等。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吟、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那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1.对“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句话的作用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落笔点题,突出爱读书的感情基调。 B.统领全文,突出爱读书的感情基调。 C.突出爱读书的感情基调。 D.落笔点题,统领全文,突出爱读书的感情基调。 2.对第②段中“不是……而是……”一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是……而是……”是表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语,该句突出表现作者对《三国演义》(或自选读物)的喜爱。 B.“不是……而是……”是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该句突出表现作者对《三国演义》(或自选读物)的喜爱。 C.“不是……而是……”是表选择关系的关联词语,该句突出表现作者对《三国演义》(或自选读物)的喜爱。 D.“不是……而是……”是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该句突出表现作者对《三国演义》(或自选读物)的喜爱。 3.第③段说到“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下列对“桃园三结义”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备 诸葛亮 关羽 B.刘备 关羽 张飞 C.刘备 关云长 吕布 D.关羽 张飞 诸葛亮 4.根据全文文意归纳整理,下列哪项是作者都喜欢读的作品( ) A.《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荡寇志》、《满江红》 B.《茶花女逸事》、《红楼梦》、国文教科书、《精忠说岳》、《声声慢》 C.《红楼梦》、国文教科书、《声声慢》、《茶花女逸事》、《满江红》 D.《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满江红》、《声声慢》
|
9. 难度:困难 | |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面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宁可以急相弃邪? (情况危机) B.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评定) C.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约定) D.有人欲依附 (依从附和) 2.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相委而去 委以重任 萎靡不振 B.太丘舍去 舍近求远 依依不舍 C.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顾影自怜 D.引人注目 下车引之 引狼入室 3.翻译句子 ①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君与家君期日中。 4.陈太丘与朋友约好一起出行,却丢下朋友走了,你觉得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 5.语段中“怒”和“惭”生动描绘出友人的神态,他为什么“怒”?为什么“惭”?(用原文回答)
|
10. 难度:中等 | |
默写(漏写、错写、多写,该小题不得分) (1) ,不亦君子乎?(《论语》六则) (2)温故而知新, 。(《论语》六则) (3)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六则) (4)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六则) (5)三人行, 。(《论语》六则) (6)六十而耳顺, , 。(《论语》六则) (7)来日绮窗前, 。(王维《杂诗》) (8)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9)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0)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1)一寸光阴一寸金, 。(课外积累)
|
11. 难度:中等 | |
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之景并概括诗人的情感。 2.“扬子江”“杨柳春”“杨花”中同音字的重复,有什么样的效果?
|
12. 难度:中等 | |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当春风吻醒沉睡的大地,我总是忆起黄河岸上的那一角碧蓝的天空,和那一隅一地。 天空,被浅灰色的云揩得洁净透明,扑面的风像绵软的羽毛在额上颤抖,一只燕子形的风筝在天上游荡,哨音顺着我的手,手中的线升到云层中去 我放飞的是童年的欢乐,童年的幻想,童年的梦。 那根长长的细细的线,在我手中时紧时松,我的眼睛在空中巡行,那风筝挣扎着盘旋着向高空挺进,跟空中的飞鸟混在一起,但它飞得再高再远我也能将它看清。 我长大了,在那片蓝天、那片蓝天下那片土地的眼睛里,我成了一只风筝。 那崎岖的羊肠小道,那被拓宽的公路,那闪闪发光的钢轨,那平坦的高速公路,那在蓝天上肉眼望不见的航线,将我越放越高,越放越远。但我忘不了那片蓝天,那片蓝天下的土地。那里有我童年的情趣,童年的歌谣,童年的爱,是爱的故土哺育了我最初的幻想与纯真的眷恋。 如果我失去了这种爱,抛弃了那片蓝天,那片蓝天下的土地,我将会从我拥有的飞翔的空间中跌落下来。我不愿做断了线的风筝。 1.从文中第一段中的“忆”字,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篇写 的文章。 2.全文的抒情线索是: 3.“我成了一只风筝”的含义是: 4.试概括文中第六自然段的两层意思。 5.全文点题的句子是
|
13. 难度:困难 | |
生活中,一句夸奖的话可以使我们备受鼓舞,但也可以使我们沾沾自喜,甚至背上沉重的包袱。一句批评的话常常使我们垂头丧气,甚至失去了进取之心,但也可以使我们心灵警醒,精神振奋,从此奋发向上。面对夸奖或批评时的心态不同,感受就会不同,对日后的影响也会不同。请你以“那一次批评”或“那一次表扬”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中心明确,文体明确,内容充实,表达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