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白鹅》——丰子恺——表达了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B.《海燕》——郑振铎——抒发了对祖国的思念和热爱之情。 C.《鹤群》——江口涣——颂扬了团队精神。 D.《石榴》——郭沫若——抒写了深情诚挚的乡愁。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石榴》一文紧扣“最可爱”三个字依次描摹石榴的枝、花、骨朵、果实及子粒,井然有序,层次分明,突出了石榴美丽清逸的气度。 B.《海燕》全文以“乡愁”为线索,文章前半部分用倒叙的方法对故乡的燕子在“烂漫无比的春天”里活动的情景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C.《鹤群》一文通过对个体事物的细致描绘,着重表现了鹤群的特点,并由次生发开去,表达了赞美团队精神的思想感情。 D.《白鹅》一文作者喜欢白鹅,一是因为它高傲的性格;二是因为它能给家人以物质和精神上的贡献。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为了逃避法律制裁,这些贩黄窝点曾一度销声匿迹,待风声一过,又如 雨后春笋 般出现了。 B. 他的话 高屋建瓴 ,对中美贸易谈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叙述有错的一项是( ) A.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其代表作有《女神》、《屈原》等。《石榴》一文选自他的《郭沫若全集》。 B. 《海燕》一文是现代作家、文史学家郑振铎所作。 C. 丰子恺,中国现代漫画家、翻译家、文学家、音乐教育家。我们本学期所学的散文《白鹅》以及上学期学过的《风筝》两文都是他的作品。 D. 《鹤群》选自《世界散文精华》,其作者是日本小说家、评论家江口涣。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 妙手偶得 ,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B. 我打开窗子,石榴的树叶和火红的花朵扑面而来,柔韧修长的树枝毫不掩饰它 登堂入室 的欲望。 C. 原来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 豁然开旷 ,像拓宽了几尺。 D. 我看见石榴树整理着它的枝条和叶子, 无所事事 ,树的表情提醒我那不是一次伤害,而是一次意外。
|
6. 难度:中等 | |
下列选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秋夜》的作者是鲁迅,选自《鲁迅全集》。 B. 《对岸》的作者是泰国的著名诗人泰戈尔。 C. 在《海燕》一文中,作者运用了象征手法,海燕象征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 D. 《叶笛》中作者通过对家乡叶笛的细致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无比热爱。
|
7. 难度:简单 | |
阅读名著,走进名家(3分) (1) 对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副对联情真意切,表达了对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的沉痛悼念。 (2)面对逆境,时常想起 (填人名)笔下那只勇敢无畏的海燕,我们就应该更加坚强;面对顺境,不妨领略孟子《 》中蕴含的人生智慧,我们就会居安思危。
|
8. 难度:困难 | |
根据《海燕》回答下列问题 (1)《海燕》的作者是 (国家)作家。作品有 、 及长篇小说 (2)象征手法的应用时本文的写作特色,试说说“海燕”“暴风雨”“大海”“海鸥”等的象征意义 海燕象征 暴风雨象征 大海象征 海鸥象征 (3)谈谈你对文章结尾“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一句的含义的理解。
|
9. 难度:简单 | |||||||||||||||||
根据相关提示,在下表序号处填入相应的内容。(3分)
|
10. 难度:困难 | |
比喻与象征有联系又有区别。说它们有联系,是因为:比喻,喻体和本体之间有相似点;象征,象征体和本体之间也有相似点。说它们有区别,是因为:比喻和象征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而象征则是文艺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从具体运用上来说,比喻主要表现在造句上,它往往是一句话或几句话;而象征主要表现在篇章上,它往往是一段、几段乃至全篇。二者的作用也不一样:比喻的目的是把事物说得通俗易懂,形象生动,便于人们理解和感受;象征是用具体、形象的事物去表现人的品质或社会现象的本质,目的是激发人们的感情,使人们深刻地认识这些本质特征。我们学过的《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井冈翠竹》都用了象征手法。 (1)《海燕》也用了象征手法,分别指出下列形象各象征什么。 海燕 海鸥、海鸭、企鹅 乌云、雷鸣、闪电 大海、波浪 暴风雨 整个海上景象 (2)本文不少地方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看下列比喻句,在句后的括号内注明是明喻、暗喻还是借喻,并用“”标出本体,用“”标出喻体,在比喻词下加“”。 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狂风紧紧地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它飞舞着,像个精灵。 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
11. 难度:困难 | |
简答题。 (1)读了《海燕》思想上受到了哪些启发? (2)作者为什么用黑色的闪电来比喻海燕?又为什么用“高傲”来修饰“飞翔”?
|
12. 难度:简单 | |
请用正楷字体在下页左图“下联”空白处补全对联。(3分)
|
13. 难度:简单 | |
通过专题《鸟》的学习,我们对鸟的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请你参照示例,为自己喜爱的一种鸟写几句简短的话。(2分) 示例: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在乌云翻滚、波浪滔天的大海上。它是胜利的预言家,勇敢的战斗者。
|
14. 难度:困难 | |
综合性学习 同学们参与了《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综合性学习,请展示你的学习成果。 (1)“铸剑为犁”的雕像在联合国总部前已矗立四十多个春秋,你能说出这个雕像的创意吗? (2)请写出一句描写战争的诗句 (3)和平是人类共同的呼声,请你为人类和平事业拟写一则广告词。
|
15. 难度:困难 | |
阅读语段,完成小题。 白鹅 鹅,不拘它如何高傲,我们始终要养它,直到房子卖脱为止。因为它对我们,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有贡献,使主母和主人都喜欢它。物质上的贡献,是生蛋。它每天或隔天生一个蛋。篱边特设一堆稻草,鹅蹲伏在稻草中了,便是要生蛋了。家里的小孩子更兴奋,站在它旁边等候。它分娩毕,就起身,大踏步走进屋里去,大声叫开饭。这时候孩子们把蛋热热的捡起,藏在背后拿进屋子来,说是怕鹅看见了要生气。鹅蛋真是大,有鸡蛋的四倍呢!主母的蛋篓子内积得多了,就拿来制盐蛋。炖一个盐鹅蛋,一家人吃不了!工友上街买菜回来说:“今天菜市上有卖鹅蛋的,要四百元一个,我们的鹅每天挣四百元,一个月挣一万二,比我们做工的还好呢,哈哈,哈哈。”我们也陪他一个“哈哈,哈哈。”望望那鹅,它正吃饱了饭,昂胸凸肚的地,在院子里跨方步,看野景,似乎更加补神气了。但我觉得,比吃蛋更好的,还是它的精神的贡献。因为我们这屋实在太简陋,环境实在太荒凉了,生活实在太岑寂了。赖有这一只白鹅,点缀庭院,增加生气,慰我寂寥。 (1)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第三句到段尾可分为两层,怎样划分?为什么这样划分? (3)作者对白鹅的态度是怎样的? (4)写出白鹅神态描写的句子。 (5)倒数第二句中“实在太”连用三次,构成了排比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16. 难度:困难 | |
阅读“鹤群变换队形为螺旋形长队”至“向高空上升”,完成下列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 (2)静静飞翔的鹤群为何又陷入了混乱之中 (3)意料之外的事是什么? (4)鹤群是怎样救助受伤伙伴的 (5)“旋即降到看来已精疲力竭、缓缓下坠的伙伴身旁”,能否将“精疲力竭”和“缓缓下坠”调换位置?为什么?
|
17.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问题 题。 一场鹤与鹰的激战在长空中展开了。 鹤分为几群,每群十几只不等,拧成一团,拼命向苍鹰扑去。在阳光下,鹤的双翅奋力搏击,银光闪烁。鹤群宛如暴风中飞转的云堆,迅速形成漩涡状,上下左右飞舞,光莹耀眼。 苍鹰不知何时已淹没在旋转的鹤群中,踪影全无。 战斗继续了好长一段时间。苍鹰虽然壮勇剽悍,可是寡不敌众,束手无策。最后只好放开费了很大力气抓到的鹤,从成群飞舞高声啼叫的鹤群中敏捷悠然地穿了过去。脱离战斗,飞向青天,凌空疾翔,一瞬间,消失在雁回山的彼方。 (1)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日本小说家、评论家________________。 (2)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拧 成________ 漩 涡________ 疾 翔 ________ 瞬 间________ (3)解释文中词语的意思。 剽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束手无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写鹤与鹰激战时,写鹤的双翅用了“银光闪烁”,还有一个词与这个词意思相近,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描写鹤鹰之战时,作者将笔墨重点写鹤的“勇”上,通过一系列动词来突现鹤的这一特点,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写鹰也用了较多的形容词和动词来写,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歌颂了鹤群的什么精神?
|
18. 难度:困难 | |
请以“一步,一步,再一步”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