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广西柳州市区2017届九年级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积攒(zǎn)    跻身(jī)      孜孜不倦(zī)

B. 遴选(lín)    挑衅(xìn)      面面相觑(qù)

C. 愠怒(yùn)    举箸(zù)    鲜为人知(xuān)

D. 秀颀(qí)        毛坯(pī)    强聒不舍(guō)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B. 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C. 他们的村寨大多坐落在平坝、江边、湖畔,一座座竹楼掩映在翠竹丛林中。

D. 爱能熔化隔膜的坚冰、抹去尊卑的界限,使人们变得亲密无间。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火爆荧屏的《中国诗词大会》把中国影响最深远的诗歌搬上综艺的舞台,以比拼竞赛的形式,寓教于乐,让更多人潜移默化地接受这种表达方式。

B. 作为一部音乐电影,《爱乐之城》选择了走复古路线,在多首小爵士乐的背景声中,男女主角在月下山间翩翩起舞,浪漫的感觉扑面而来。

C. 《朗读者》是一场可人的文化盛宴,这里有主持人董卿与朗读者的亲切交谈,朗读者声情并茂的倾诉,李云迪和谐悦耳的钢琴伴奏。

D. 洋紫荆花海把偌大的龙城淹没了,带上相机去采风的市民和游人纷纷驻足捕风捉影,记录、分享这梦幻美景。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国内外大型展会成为柳州螺蛳粉拓展市场的重要舞台,实现产业化发展的柳州螺蛳粉正朝着百亿元“名小吃”的目标迈步前行。

B. 我市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研发迈出了新步伐,跨上了新台阶,其中由广大消费者参与试驾的宝骏E100在大街小巷风头正健。

C. 三江县林溪镇平岩村荣获2016年度“中国十大最美乡村”,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个获此荣誉的乡村。

D. 柳江区挂牌成立,极大拓展柳州城市发展空间和城市布局,为打造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增添新的动力。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书法是中国的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书写颜料从单一的墨汁到化学剂、黏合剂、喷漆等,丰富多彩;书法流派从传统书派到意象派、墨象派等,各具特色。

①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 书法也在不断发展

②从广义上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

③从狭义上讲,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

④书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⑤例如,使用工具从传统的毛笔到硬笔、电脑仪器、喷枪烙具等,种类繁多

A. ④③②①⑤    B. ①④②⑤③    C. ①④②③⑤    D. ⑤③④②①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的读书笔记,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B. 《五猖会》中,“我”盼着去看五猖会时,父亲突然要“我”背书,“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后来背完书能去看会了,但“我”已不愿出门了。

C. 武松武艺高强,性情刚烈,嫉恶如仇。他“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一步步走向反抗的道路。

D.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姨妈让汤姆刷墙。汤姆就变着法子让其他孩子替他来刷墙。孩子们为得到刷墙的机会,送给他苹果或其他各种小玩意。

 

二、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石墨烯:2020年撬动万亿产业链

本报记者 华 凌

①中国是石墨资源大国,也是石墨烯研究和应用开发活跃的国家之一

②2月4日,为贯彻落实日前发布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家发改委公布《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将石墨烯等新材料纳入其中。

③目前,我国石墨烯产业化一枝独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主要是其正在快速推动制造业升级转型。有专家预测:2020年石墨烯将撬动万亿产业链。那么,我们将如何把握“天时地利人和”之契机,才能赢定未来?全国两会期间,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业内资深的专家学者。

天时:时运所致 引领碳时代

④2004年,石墨烯在英国“呱呱落地”,两位英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从石墨中剥离出石墨烯,并证明其特殊性能。 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这两位科学家,石墨烯作为碳家族中新材料的一员,一夜成名,世界瞩目。

 时运所致。有学者指出,21世纪将是碳的时代,而石墨烯将可能引领风骚,全方位改变人类社会。因为它犹如大隐于世的功夫高手——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⑥仅一个碳原子厚,石墨烯是以六角形呈蜂巢晶格排列的薄膜,是迄今已知最单薄的纳米材料。它恬静低调,把胜过钢铁20倍的“坚强”,“掩藏”在黑黝黝的石墨易脆外表下;柔顺得富有可塑性,卷成圆筒状成为一维碳纳米管,团作球状可得到零维富勒烯;通体透明能被一眼看穿,却只吸收微弱的光线。

⑦石墨烯骨子里迸发的“速度与激情”,着实令人惊诧。它对热的传导兴奋程度高于碳纳米管和金刚石;在常温下,导电性能达到光速的1/300,完胜一般导体等。石墨烯是第一个被证实单独存在的二维材料,仿佛是打开了新知世界的大门。它凭借与众不同的“个性”,愈发被期许引爆颠覆社会变革的力量。

⑧然而,石墨烯应用显现两面性:安静下有着强大亲合力,用适当的方式和其他材料结合,或如同工业味精在其中添加一点,可增强性能,提升传统产业的层次;能动中却难以琢磨驾驭,如高导电性、高导热性、高透光性,正是目前从事石墨烯材料的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同面临的技术瓶颈,激发各国科研人员争相探索挖掘它无可替代的“杀手锏”级应用,这也是未来二三年内石墨烯产业化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⑨与碳纳米管、碳纤维不同,“石墨烯不是一种材料,而是一批材料”,正如“石墨烯之父”、诺奖得主安德烈·海姆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强调。从长期看,石墨烯材料可能同钢铁、塑料一样重要,有可能代替硅成为信息技术的基础材料,还可能在能源、交通、航空航天、柔性电子和医疗保健等领域大放异彩。

地利:战略把握 破冰产业化

国家层面的需要,影响和决定一个产业的高度和发展方向。目前,世界很多国家将石墨烯作为高技术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尤其在高端研发方面竞争激烈。

欧盟率先在2013年启动石墨烯旗舰计划,斥资10亿欧元;英国和韩国分别投入5000万英镑、3.5亿美元,进行石墨烯商业化计划。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欧美日韩等国家地区的石墨烯相关技术研发都以企业为主体,如IBM、三星公司等,并加强产学研结合的路径,深耕信息、光电和生物等高新技术研究,在战略上已形成主动。美国石墨烯产业已形成相对完整的石墨烯产业链。

“我国的石墨烯产业一枝独秀。现在主要对传统产业升级做得较多,这与企业的创新能力增强和高校产学研结合日渐密切相关,几乎每个石墨烯企业背后都有大学研发的身影。但在高技术研究方面比较缺失,国家还没有大力投入,企业更无足够实力去开展。如不改变,我们也许将会在战略布局上丧失优势。”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咨询委员会成员、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李义春对科技日报记者说。

人和:融通中外 拓展朋友圈

俗话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石墨烯产业要形成良性发展环境,更需要的是齐心协力。

“中国正引领全球石墨烯商业化进程。对此,世界应该感谢中国。”近些年来,频繁来华考察石墨烯产业的海姆对记者表示。之所以能有这样的结果,与最初一批海外留学精英人员回国研发和创业密切相关。而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急需引进海内外不同领域和背景的高层次复合应用型人才。

有专家担忧,尽管在石墨烯产业链中,我国率先形成上中游链条,但是下游还处于起步阶段,基本以中小企业绵薄之力为主。而这阶段才蕴藏着高附加值,若长期发展乏力,不仅会导致巨大利润拱手让人,还将制约上游发展,殆尽初期积累的优势。

李义春建议,“出于转型升级的改良需要,我国目前石墨烯产业投资主体以民营企业为主,在高技术产业方向上缺乏统筹布局,而提升国家高技术增长点需长期投入驱动创新,亟待国家在战略上统筹布局、政策上及时给予扶持,并且在资金上加大投入力度。”                                          

    (摘自《科技日报》2017.03.10.有删改)

1.下列关于“石墨烯”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剥离出来,具有特殊性能的碳家族新材料的一员。最先发现石墨烯的两位英国科学家,在2010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B. 石墨烯是以六角形呈蜂巢晶格排列的薄膜,仅一个碳原子厚,是迄今已知最单薄的纳米材料。

C. 石墨烯“静若处子”,指它比钢铁“坚强”20倍,却柔顺富有可塑性;石墨烯“动若脱兔”,指它具有高导电性、高导热性和高透光性。

D. 石墨烯材料可能非常重要,可能在能源、交通、航空航天、柔性电子和医疗保健等领域大放异彩。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国石墨烯产业化一枝独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主要对传统产业升级做得较多,在高技术研究方面比较缺失。

B. 欧美日韩等国家地区都将石墨烯作为高技术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他们的石墨烯相关技术研发在战略上已形成主动。

C. 最初一批海外留学精英人员回国研发和创业使得中国能够引领全球石墨烯商业化进程。

D. 在石墨烯产业链中,我国率先形成上中游链条,这些阶段蕴藏着高附加值,但需加大发展力度才能保障初期积累的优势。

3.下列对文章写法的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介绍了把握“天时”、“ 地利”、“人和”三个方面契机,打赢石墨烯万亿产业链争夺战的策略。

B. 第⑤⑥⑦段主要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C. 第①②段中,“最”、“之一”、“日前”等加点的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

D. 文章整体上的说明顺序为逻辑顺序,其中第④段按时间顺序介绍石墨烯的“身世”。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水益涩①,曳②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③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④,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⑤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⑥“雪窦山”字。山势奥处,仰见天宇,其狭若在陷井;忽出林际,则廓然开朗,一瞬百里。次亭曰隐秀,翳万杉间,溪声绕亭址出山去。次亭曰寒华,多留题,不暇读;相对数步为漱玉亭,复泉,窦虽小,可汲,饮之甘。次大亭,值路所入,路析为两。                                            

                                                          (节选自邓牧《雪窦游志》)

【注释】①涩:不通畅。②曳:拖,拉。③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④陇:通“垄”。⑤牧竖:牧童。⑥髹(xiū)书:用赤黑色的漆写。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便还家(要,同“邀”,邀请)    B. 不足为外人也(道:说)

C. 涩,曳舟不得进(益:更加)    D. 强然诺,或不应所问(或:或者)

2.下列选项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忘路远近

A. 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B. 可汲,饮甘  (《雪窦游志》)

C. 此则岳阳楼大观也    D. 又间令吴广次所旁丛祠中

3.下列对【甲】【乙】两段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寄托了作者对没有战乱、宁静淳朴、幸福和谐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B. 【乙】文第二段写雪窦山观亭,作者运用移步换景之法,依次描写了隐秀亭、寒华亭、漱玉亭、大亭。

C. 【乙】文中作者多处写水,各择其妙:或写形,如“白蛇蜿蜒”;或写声,“溪声绕亭”;或写味,“饮之甘”。

D. 【甲】【乙】两文写到桃花源与雪窦的相似之处有山阻水隔,很难进入,自然环境优美,人们生活安宁和乐等。

4.请把“文言文阅读”【甲】【乙】两个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东风无力百花残”中的“东风”的意思是①__________,“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是谐音双关,既指蚕吐的“丝”,又隐指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一般认为是伤感离别的爱情诗,颔联以①________手法描写②______________,最为精彩感人。

 

五、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按原文默写

①将所要求默写的内容用正楷字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山气日夕佳,_____(陶渊明《饮酒》)

 

 

 

 

 

 

 

 

 

 

 

 

 

 

 

 

 

 

 

 

 

  

                                  

 

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③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⑤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⑥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⑦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作者爱国激情和建功立业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以中有足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六、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目前,柳州市正在开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活动,请你阅读以下三则材料,完成相应题目。

【材料一】“十二五”时期我国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示意图

【材料二】园林绿化,能吸纳灰尘,减少噪音,能让天更蓝水更清,使山更绿城更静,生活更美好。柳州市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将新建桂柳公园、洋紫荆主题公园、土伏山公园、螃蟹岭公园、横漏山公园等,并对三门江森林公园、古亭山公园进行绿化美化提升。

【材料三】3月12日,来自柳州市的一百多个家庭在龙潭公园参加了第三届“爱绿护绿”公益活动。活动中,既有祖孙俩、双胞胎同栽一棵树的,也有夫妻携4个月“二孩”陪老大植树的,还有一对情侣种下了“爱情树”。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信息(答出两条)。

信息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为柳州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设计一句宣传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雪同学准备周末参加创园志愿者行动。假如你是陈雪,请根据语境完成以下对话。

陈雪: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妈妈:不行。“创园”是政府的事,是大人们的事,你们学生就没有必要参与这些事了。

陈雪: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妈妈:嗯,说得有道理。可是你参加活动,可能影响正常的学习啊。

陈雪: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妈妈:看来,你真的长大了,我同意了。

 

七、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我的暖,一寸长       葛 闪

①这是个身着工作服,满身油漆和泥土,满面灰尘,约莫40岁的中年男子。

②他隔着车窗朝我弯着腰,腼腆地笑着,给我递了根香烟。

③看我接了烟,他大喜过望,慌忙从兜里摸出打火机帮我点上,且咧开大嘴一笑,说:“大哥,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④我一听有点蒙。

⑤他好像瞧出了我的心思,又是憨憨一笑,说:“俺这烟差,你们城里人瞧不上眼。您是第一个接俺烟的人,俺激动哩。您绝对是一个瞧得起俺们乡下人的好人。您说是不,大哥?”

⑥“有事吗?”我笑笑,为这个中年男子的“油嘴滑舌”。

⑦“是这样的,大哥,”男子搓搓手,不住地点头,“俺就是想,能坐坐您的车不?”

⑧“你要到哪里?”我轻轻皱了皱眉,不是我小气不让他搭车,而是他那一身的油漆和泥土,实在是让我心生芥蒂。

⑨“不不不,”他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俺哪儿也不去,就在上面坐一会儿就行。今儿不坐,就明天坐一回就行,还是今儿这个时间。”

⑩说完,他那布满血丝的大眼睛,充满着乞求的眼神。

⑪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头,说:“行!”我话音刚落,还没来得及问他我心中的疑惑,他就一连向我说了几句谢谢便离开了。临走前,还特意向我车前的车牌望了一眼。

⑫翌日,他骑着自行车准时到了学校门口。看我在,他一脸兴奋,轻轻坐上了副驾驶座位,和我聊了起来。

⑬还没聊五分钟,放学的孩子们便冲出了校门。他透过玻璃,紧张地看着人流。过了一阵,他飞快地推开车门,站在车旁大喊着。不一会儿,一个小男孩跑到了他的面前,他让小男孩叫了我一声“叔叔好”,然后还介绍说我是他在城里刚认识的朋友。他递了根香烟给我,便将孩子放在自行车上匆匆离开了。临走的时候,他望向我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激。

⑭我实在不明白,他为什么只坐这么一小会儿。直到三天后在学校门口,他才告诉了我答案。

⑮原来,孩子刚进城读书,因为农村和城里的生活习惯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很多同学很瞧不起他的孩子。孩子的心里因此出现了阴影。

⑯“其实俺明白,城里人也待俺们如亲兄弟般的好,只是孩子小,暂时还不能理解。”他笑笑说,“俺上次坐您的车看着他向我跑来,然后我就告诉他,您和我是顺路的,常免费载着我一起来学校!”

他搓着手,又憨憨地补充道:“别的家长给自己孩子的温暖那么长!”他张开双臂,比画了一段很长的距离,然后又接着说,“俺不中用,俺只能给他这么点的暖!”说完,他用手指比画了一个大约一寸的长度。

⑱“一寸长的暖”!这形象的比画瞬间就击中了我的灵魂,我深深地震撼,被它的朴实,又被它的深沉!                                             

(选自《读者》,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谈一谈第①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3.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划线句子中加点词、句的表达效果。

(1)他大喜过望,慌忙从兜里摸出打火机帮我点上,且咧开大嘴一笑,说:“大哥,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搓着手,又憨憨地补充道:“别的家长给自己孩子的温暖那么长!”他张开双臂,比画了一段很长的距离,然后又接着说,“俺不中用,俺只能给他这么点的暖!”说完,他用手指比画了一个大约一寸的长度。

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情节安排上最大的特点是设置悬念,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

“一寸长的暖”深深地震撼了“我”,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一寸长的暖”的理解。

 

八、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请以“乐在其中”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

(1)文体不限。

(2)全文不少于600字

(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4)行文中出现城区(县)名用“新城区”,校名用“希望中学”,人名用“小张、小王……”。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