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全国百强校】宁夏银川市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一、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默写。

⑴金樽清酒斗十千,                      。                          李白《行路难》

⑵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李煜《相见欢》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⑷商女不知亡国恨,                      。                          杜牧《泊秦淮》

⑸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

⑺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

⑻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寤寐求之。                                  《关雎》

⑽征蓬出汉塞,                          。                         王维《使至塞上》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⑿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⒀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⒁《论语》一文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二、文学作品阅读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名著阅读题。

(1)书名是一部作品的眼睛。从下列两部作品中任选一部,结合作品具体内容简要评析书名的特点。

《朝花夕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下面是章回小说《西游记》和《水浒传》中的两个回目,请任选一个,简要叙述其主要故事情节。

①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西游记》第七回)

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水浒传》第十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书写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给下面每个成语填入正确的字。

   破(   )沉舟    (   )光养晦     (   )尽职守     高屋建(   )

 

四、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填写出歇后语的后半截。

(1)泥菩萨过河——                                         

(2)哑巴吃黄连——                                         

(3)徐庶进曹营——                                         

 

五、选择题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岁寒三友”之一的竹,其叶          ;其秆          ;其形千姿百态,情趣盎然。漫步于青青翠竹之下,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竹既美化了人的生活,又陶冶了人的情操,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隐逸之士携它唱和清风明月,淡泊功名利禄;谦谦君子学它不向权贵折腰,不为世俗所屈。

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内容,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四季常青          ②虚中有节          ③清丽俊逸          ④挺拔凌云

A. ①③②④    B. ②④①③    C. ③②①④    D. ④③②①

 

六、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人民网:2017年伊始,新一代的文化类节目火爆荧屏。 董卿以制作人、主持人双重身份推出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一开播就刷爆了网络,豆瓣评分高达9.2分。而不久前,《见字如面》和《中国诗词大会》也备受好评,似乎文化类节目的走红是大势所趋。可董卿却表示:“文化类的节目真的很难做,我并不认为中国文化类节目真的迎来了一个春天,还需要整个社会大环境有所改善。”

 

 

 

 

 

 

 

 

 

 

 

 

 

 

 

 

 

 

 

 

 

 

 

七、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有水的地方就有龙舟 / 有龙舟的竞渡就有人击鼓 / 你恒在鼓声的前方引路……

湘水净你,是   A       / 你奋身一跃,所有的波涛 / 汀芷浦兰流芳到现今……

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想家 / 有岸的地方楚歌就四起 / 你就在歌里,风里,水里

(选自余光中《漂给屈原》)

(1)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请巧妙调换划横线句的语序,将其填在A处,使之意趣顿生。

 

八、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认真观察下面漫画,完成两题: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

(2)写出漫画的寓意

 

九、其他题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

望其旗                                   (2)媵人持沃灌

所识穷乏者我与                           (4)之者谁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翻译(1)(2)两题,用“/”符号将第(3)题在标点符号处标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十、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一句诗。

 

十一、其他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一文中论述的中心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而开头却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其作用是什么?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的结尾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也有“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感慨。试比较二者的感慨有何区别?

 

十二、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议论文阅读

跟自己比

⑴我们动不动就跟别人比,而且无所不比,比成绩、比结果、比地位、比职称、比权势、比财富等等,不一而足。结果无非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强于别人,一种是自己弱于别人。前者往往使我们变得愉悦、得意,甚至骄傲起来;后者往往使我们变得不快、郁闷,甚至燃起嫉恨之火。也就是 说,不管哪种结果,都会让我们变得不平静。最可怕的是,在跟人比较中,我们丢失了自己。

⑵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果总喜欢跟人比较,这种境界就很难达到。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 在我看来,如果非要比较的话,那就跟自己比吧。

⑶桓公(桓温)年轻时与殷侯齐名,所以常常怀有竞争之心。有一次,桓公问殷侯:“你与我相比,如何?”殷侯回答说:“我和自己打交道已经很久了,宁愿做我。”这是《世说新语》中的一则故事。元代学者黄元瑜用殷侯的答语来命名他的亭子,叫做“我我亭"。看来,古人早已懂得把目光由外在事物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即自我。换言之,从自己身上找“答案”不愧为明智的做法。因此,跟自己比,总算找对“对手”了。

⑷女作家乔叶说:“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我很赞同这个观点。既然这样,那么每个人在不同时期的思想、行为等就会有差别。去年的你跟今年的你、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刚才的你跟现在的你……如果在它们之间用减法,结果往往不会是零,要么是负数,要么是正数。也就是说,你可能进步了或倒退了,更加成熟了或更加幼稚了,懂得宽容了或更加狭隘了,宠辱不惊了或更加浮躁了……

⑸因此,在成长中,我们不能总是前进,有必要时常停下来,想想自己的以前和现在,也就是让“旧我”和“新我”比一比。如果“新我”名副其实地进步了,升级了,那么就要沿着脚下的路,一如既往地向前,朝更高的制高点迈进;如果不是这样,就要总结、反省,寻找、分析“退步”的原因,目的是把今后的路走好,让自己取得进步和收获。从这个意义上说,跟自己比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⑹蒋勋先生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这样一件事情。有一次,他问一位学植物学的朋友:“如果含笑的香味和百合的一样,会怎样?”那位朋友告诉他:“那它就会被淘汰。因为它东施效颦,没有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看来,要想有声有色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不能盲目地跟人比较,胡乱地模仿他人。跟自己比,守住自我,才是正道。

1.本文是针对什么现象引发议论的?

2.第②节中画线短语“这种境界”,在文中指什么?

3.阅读④⑤两节,说说为什么“跟自己比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4.第⑥节写蒋勋先生演讲时提到的事情,有什么作用?

5.阅读下面这则网上的“热帖”,联系生活实际写出你的跟帖。

【热帖】

楼主:从小我就有个夙敌叫“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孩子不玩游戏,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学,回回年级第一。这个孩子可以九门功课同步学,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他的学习了……[

【跟帖】

1楼:每个妈妈心里都住了个“别人家的孩子”。

2楼:家长们总喜欢拿自己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做对比,但是你知道孩子的想法吗?

3楼:有一次,我妈说楼上的人家在看书,我说楼上的说了她在看电视。我妈说,人家就是怕你超过她所以骗你。

你的跟帖: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记叙文阅读

长安陌上无穷树

李修文

⑴病房里的岳老师和那个七岁的小病号之前互不相识。我只知道:他们一个是一所矿山子弟小学的语文老师,但是由于那所小学已经关闭多年,岳老师事实上好多年都没当老师了;一个是只有七岁的小男孩,从三岁起就生了骨病,自此便在父母的带领下,踏遍了河山,到处求医问药。于他来说,医院就是学校,而真正的学校,他一天都没踏足过。

⑵在病房里,他们首先是病人,其次,他们竟然变作老师和学生。除了在这家医院,几年下来,我已经几度和岳老师在别的医院相遇,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女人,早已被疾病和疾病带来的诸多争吵、伤心、背弃折磨得满头白发。可是,当她将病房当作课堂以后,某种奇异的喜悦降临了,她那终年苍白的面容上竟然现出一丝红晕。每一天,只要两个人一输完液,一刻也不能等,她马上就开始给小病号上课。虽说从前她只是语文老师,但在这里她却什么都教,古诗词、加减乘除、英语单词……为了教好小病号,她甚至要妹妹带来一堆书。

⑶中午,每当病人和陪护者挤满病房之时,便是岳老师一天之中神采奕奕的时刻——她总是有意无意地提出许多问题来考小病号。古诗词、加减乘除、英语单词……什么都考。最后,如果小病号能在众人的赞叹中结束考试,那简直就像有一道神赐之光破空而来,照得她通体发亮。但小病号毕竟生性顽劣,只要病情稍好,就在病房里奔来跑去,所以,岳老师的问题他便经常答不上来。比如那两句古诗,上句是“长安陌上无穷树”,下一句,小病号一连三天都没背下来。

⑷这可伤了岳老师的心,她罚他背三百遍。很奇怪,无论小病号背多少遍,那句诗就好像在他的身体里打了结,一到考试的时候,死活都背不出来。到最后,连他自己都愤怒了。他愤怒地问岳老师:“连医生都说我活不了几年了,还背这些干什么?”

⑸说起来,前前后后,我目睹过岳老师的两次哭泣,而这两场泪水其实都是为小病号流的。这天中午,小病号愤怒地问完,岳老师借口去打开水,到了走廊,就开始大哭。说是大哭,其实并没有发出声音——她用嘴巴紧紧地咬住袖子,一边走,一边哭。走到开水房前,她没有进去,而是靠在潮湿的墙壁上,继续哭。

⑹哭泣的结果,不是罢手,反倒要教小病号更多,甚至,跟他在一起的时间也更多。她自己的骨病本就不轻,自此之后,我却经常见她跛着脚,跟在小病号后面,给他喂饭,让他喝水,还陪他去院子里,采一朵叫不出名字的花回来。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小病号的病更重了,他的父母已经决定,要转院去北京。听到这个消息后的差不多一个星期里,她夜夜难眠。

⑺深夜,她悄悄离开病房,借着走廊里的微光,坐在长条椅上写写画画。她跟我说过,她要在小病号离开之前,给他编一本教材。这本教材上什么内容都有,有古诗词,有加减乘除,也有英语单词。

⑻这一晚,不知何故,当看见微光映照下的她时,我不由得哽咽了:无论如何,这人世,终究值得一过——蜡烛点亮了,惊恐和更加惊恐的人聚拢了。聚也好散也罢,都只是一副名相,一場开端。生为弃儿,对,人人都是弃儿——被开除的是生计的弃儿,离婚的是婚姻的弃儿,终年蛰居病房的是身体的弃儿——同为弃儿,迟早相见,迟早离散。但是,就在聚散之间,背了单词,再背诗词,采了花朵,又编教材。这丝丝缕缕的不光是点滴的生趣,更是真真切切的反抗。

⑼其实,是反抗将我们连接在一起。在贫困里,认真听窗外的风声;在孤独中,干脆自己给自己造一座非要坐穿的牢房;在反抗中,我们变得可笑、无稽甚至令人憎恶。这就是人人都无法逃脱的命运。

⑽但是,有一件事情足以告慰自己:你并不是什么东西都没有剩下,你至少而且必须留下反抗的痕迹。在这世上走过一遭,唯有反抗,才能留下最后的尊严。就像此刻,黯淡的灯光反抗着漆黑的后半夜,岳老师又在用写写画画反抗着所剩不多的时光。她要编一本教材,让它充当线绳,一头放在小病号手中,一头向外伸展,伸展到哪里算哪里。最终,总会有人握住它。到了那时候,躲在暗处的人定会现形,隐秘的情感定会显露,如河水般,涌向手握线头的人。如果真的到了那时候,疾病、别离、背叛、死亡,不过都是自取其辱。

⑾夜快要结束的时候,岳老师睡着了。我没有叫醒她,护士路过时也没有叫醒她,她迟早会醒来——稍晚一点,会起风,大风撞击窗户,她会醒来;再晚一点,骨病会发作,疼痛使她惊叫一声,再抽搐着醒来。醒来即是命运。这命运也包含着突然地离别。一大早,小病号的父母就接到北京医院的消息,要他们赶紧去北京。如此,他们忙碌起来,收拾行李,补交拖欠的医药费,再去买火车上要吃的食物,最后才叫醒小病号。当小病号醒来时,他还不知道,一个小时之后,他就要离开这家医院了。

⑿九点钟,小病号跟着父母离开了。离开之前,他跟病房里的人一一道别,自然也跟岳老师道别了。可是,那本教材,虽说只差一点点就要编完,终究还是没编完。岳老师将它放在小病号的行李中,然后捏了捏他的脸,跟他挥手。如此,告别便潦草地结束了。

⒀哪知道,几分钟后,有人在楼下呼喊着岳老师的名字。一开始,她全然没有注意,只是呆呆地坐在病床上不发一语。突然,她跳下病床,跛着脚,狂奔到窗户前,打开窗子。这样,全病房的人都听到小病号在院子里的叫喊声。他扯着嗓子喊出来的竟然是一句诗:“唯有垂杨管别离!”可能怕岳老师没听清楚,他便继续喊,“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喊了一遍,再喊一遍,“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⒁离别的时候,小病号终于完整地背诵出了那两句诗。岳老师却并没有应答,她正在哭泣——一如既往,她没有哭出声来,而是用嘴巴紧紧地咬住袖子。除了隐忍的哭声,病房里只剩下巨大的沉默,没有人上前劝说她,人们全都陷于沉默之中,听凭她哭下去。似乎人人都知道,此时此地,哭泣,就是她唯一的垂杨。

【链接材料1:因“柳”与“留”谐音,古人分别时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意在表达自己的不舍与挽留。链接材料2:《杨柳枝词》(刘禹锡)——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管别离。】

1.说说本文题目有什么作用?

2.本文两次写到丘老师的哭泣都是“用嘴巴紧紧地咬住袖子”,形成照应。请你说说她的两次哭泣分别包含着怎样的情感?

3.如何理解第四段“他愤怒地问岳老师:‘连医生都说我活不了几年了,还背这些干什么?’”中的“愤怒”一词?

4.请赏析第三段划线句。

5.文章13段划线句能否改为“他扯着嗓子喊出来的竟然是一句诗:‘唯有垂杨管别离!’他连着喊了三遍”?为什么?

6.文章(8) ——(10)段都是在写“我”的感受及思考,与“小病号”和“邱老师”的故事关系不大,删去好吗?为什么?

7.小病号与丘老师都有严重的骨病,你认为他们的“教”与“学”还有意义吗?

 

十三、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王小波说:“我希望自己是一颗星星,如果我会发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是那么美好,那么一切恐惧就可以烟消云散。”     

请以“让自己美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