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全国市级联考】湖南省湘潭市2017届九年级学业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五月份)
一、书写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语段,并根据拼音,在答题卷的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俗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yín______。”可见,阅读与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好文、好句读得多,积累得多,思维才能拓展,知识才能丰富广bó______,写起文章来才能信手niān ______来、文cǎi ______横溢!

 

二、选择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准确的一项是( )

A. 问jié        息qī        戒chéng        相形见chù          然而止jiá

B. 实jié        印lào        大ruò            炙人口kuài      为人知xiǎn

C. 造sù            桑        免 huò        女作 chù          形单影zhǐ

D. 灭jiān        持xié        恶zèng        惟妙惟xiào      而不舍qì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运用反语,表示否定,讽刺那些为封建军阀效劳的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B. 我吃着半个白面馒头,仿佛是吃了龙肝凤髓一般。

——龙肝凤髓: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运用比喻的手法,真实地表现出“我”在物质生活匮乏时吃白面馒头的奇妙感受,表现出“我”家的贫穷与生活的艰苦

C. 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也像绯红的轻云。

——确:的确,说明上野的樱花真的很美,表达了作者对东京景色的赞美

D. “我在开花”!它们在

——“笑”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花朵竞相开放的盛况,显得富有灵性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

A. 同学邀你到他家去玩,你说:“行,届时我一定光临寒舍。”——你的话是得体的。

B. “湖南电视台《天天向上》节目中的主持人个个豆蔻年华,妙语连珠。”这个句子中的成语“豆蔻年华”使用不妥。

C. “乃”“及”同属独体结构。它们的第一画都写撇,第二画都写横折折折钩。

D. “有些科学家认为,转基因大米富含维生素A,可以有效地改善发展中国家人们的营养不良。”这个句子表意准确。

 

三、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默写填空。

(1)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春望》)

(2)_______________ ,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3) ______________ ,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5)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____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7)习近平在演讲中引用毛泽东的两句诗“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来形容中华民族的昨天和今天,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祖国的明天。

 

四、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作答。

 

(1)用简洁的话介绍画面内容(不超过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漫画拟一个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链接】

“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教授在微博上提出他对研究生的要求,并声称“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此言一出,引来了上万网友,包括不少知名人士的围观、激辩,将成功与财富挂钩,将贫穷对应耻辱,董藩的言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网上引发了一场关于财富与成功关系的大讨论

网络调查

八成网友认为“努力过就好”。你能挣到4000万吗?高学历的贫穷是否意味着耻辱和失败?在8万多名网友参与的一项凤凰网调查中,超过70%的网友不认同“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的观点,近80%的网友不认为“40岁没有4000万”是失败,因为“努力奋斗过就好”。(有增删和调整。)

(3)通过以上链接,谈谈你对财富与学历、成功的看法。(至少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班上将开展一次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按要求完成任务。

 【积累诗词】

请从下图九个字中识别一句五言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写出这句诗的后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探究美德】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说说“仁”的美德体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一:重庆市荣昌县村妇龙再平细心照顾瘫痪养母9年,为母亲洗尿布,喂饭。为了

照顾老人的饮食,她精心烹制一道道家常菜;为了照顾老人的口味,她9年不沾辣味。近日

被评为街道“孝道之星”,获得了“重庆好人”的候选资格。 

材料二:3月15日傍晚,春寒料峭,细雨蒙蒙,易俗河派出所辅警李文看到一位拄着

拐杖的老人在派出所院子里徘徊,于是赶紧上前询问老人有什么事。原来,这位老人是迷路

了,可是老人一直说不清楚自己家到底住在哪里,浓浓的口音也让李文无法准确的了解她家

人的信息。这时,另一位民警记起,似乎有同事送过老人回家,老人大概住在云龙中学那一

块。于是,李文驾着警车带着老人来到云龙中学附近,挨家挨户地问,看是否有人认识这位

老人。最终,李文将九十高龄的老人送回家中。

材料三:1969年袁隆平种植的杂交水稻试验田,正接受有关专家的验收。由于杂交水稻的研究还处在开始阶段,试验田的产量还不理想。一位植物遗传学老教授用拐杖指着试验田不屑地说:“水稻是自花传粉,杂交无优势。袁隆平搞杂交水稻试验,是对植物遗传学的无知。” 袁隆平矢志不移,杂交水稻试验终于成功。后来,这位老教授因事来到杂交水稻研 究中心,袁隆平仍热情地接待了他,并真诚地对他说:“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您都是我的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彰显“仁”德】 

③根据上面材料二的内容,请你拟发一条微博(微博:指发在互联网上的短小的文章、图片),表达对辅警李文的赞美之情。(要求:用一种修辞手法,3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顺小路望去:①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②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下面两句话,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

我说:“走大路。”

(母亲)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2.文中划线的句子①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文中划线的句子②表达了怎样深刻的含义?

 

六、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里百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①唐雎使于秦        ②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B. ①徒有先生也        ②头抢地尔

C. ①此庸夫怒也        ②夫专诸刺王僚也

D. 寡人与            ②尔安敢吾射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里百哉

3.唐雎是怎样不辱使命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

 

七、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1.首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

2.联系全诗,说说“老木沧波无限悲”中“无限悲”包含了哪些“悲”。

 

八、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虞公拒谏

昔者,晋献公使荀息假道于虞以伐虢。荀息曰:“请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   )赂虞公,而求假道焉,必可得也。”献公许之。

虞公滥③于宝与马,而欲许之。宫之奇谏曰:“不可许也。虞之与虢也,若车之有辅也。车依辅,辅亦依车,虞虢之势是也。先人有言曰:‘唇竭而齿寒。’夫虢(   )不亡也,恃虞;虞之不亡也,亦恃虢也。若假之道,则虢朝亡而虞夕从之矣,奈何其假道之道也!”

虞公弗听(   )假之道。荀息伐虢,克之;还,反攻虞,又克之。

(节选自《吕氏春秋 权勋》)

【注】①虞、虢(ɡuó):周代国名。②垂棘、屈产:古地名,在今山西,分别以产玉石和马著名。③滥:贪求。④辅:车子两旁夹车的木。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       意将隧入攻其后也

B. 戍死者固十六七             则虢朝亡虞夕从之矣

C. 奈何其假道之道               奈何忧其坏

D. 受地先王                   虞公滥宝与马

2.文中括号内应填入三字,依次是(    )

A. 以  之  而    B. 而  之  乃

C. 以  其  乃    D. 而  其  而

3.虞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九、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被微信撕碎的生活

胡珉琦

①微信是一种即时聊天工具,比起QQ,它更方便、更快捷,功能更强大。每天我们在微信中醒来,在微信中睡去,我们舍不得错过每一条朋友圈的新鲜事。我们无论饭前饭后都要照相,刮风下雨都要自拍,看到名牌就要合影……

②一群朋友聚在一起,第一件事不是相互问候,而是寻问wifi密码,当wifi终于连上,第一时间就是拍照并上传到朋友圈。那一刻,谁说我们不是在“为朋友圈而活”?随着微信用户数量的增长,朋友圈也开始迅速膨胀,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代购信息、心灵鸡汤、养生秘籍,不堪其扰。种种被朋友圈绑架的行为,让“逃离朋友圈”的行为正悄然兴起。

③对此,专家认为,自我觉察非常重要。必须意识到,刷屏的行为是否真实地影响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如果是,就需要进行控制和管理。

④随着微信的流行,人们所接收的信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以高度碎片化的形式出现。对此,人们的评价褒贬不一。

⑤脑科学得出的一种结论是,这种形式会严重分散人的注意力。因此,有科学家相信,这种“浅尝辄止”的方式,会使大脑在参与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肤浅”。支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互联网的危险在于,它提供的知识与信息资源过于丰富,让人们以为再也不需要将这些知识与信息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而碎片化的阅读会“矮化”阅读者的文化。这是因为,他们已经没有耐心和习惯去阅读一本书籍,甚至是一篇长文。而文化是思想的产物,它需要创造者付出时间和专注力。

⑥不过,反对者并不这么看,他们认为这低估了年轻人在网络上获取知识的深度,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特征:那就是“数字一代”往往是用建设性的方法与信息互动来感受信息并获取信息。

⑦你知道“同辈压力”吗?就是朋友之间要做同样的事情,说同样的话,穿同样的衣服,遵循同样的规则。网络时代,人们的“疯狂”并不是真正源于对信息的渴求,而是害怕被“out”。

⑧韩寒曾写道:“身边的碎片越来越多,什么都是来得快去得快,多睡几个小时就感觉和世界脱节了,关机一天就以为被人类抛弃了……”

⑨2014年冬天,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火遍全中国。朋友圈中讨论着各种相关的话题。根本用不着推荐,因为周围人几乎都在观看。那时候,如果你不知道“都教授”,恐怕就什么可聊的了。

⑩我们处在一个对信息遗漏恐惧的时代,每个人都害怕自己会错过什么。我们担心就在眨眼的那一刻,一个大机会就溜走了。其实,真正可怕的是,因为害怕这种错过,急于想要跟上时代的节奏,而乱了自己的步伐。

⑾新媒体能够满足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它无法代替诵读经典所能带给我们的心灵上的收获。新媒体只是丰富了我们的阅读方式,但不会彻底颠覆我们的阅读习惯。

⑿微信仅仅是用来填补碎片时间的工具,大块的时间仍然是应该用来正经地工作、学习,以及阅读严肃作品。事实上,有阅读习惯的人并不会放弃深度阅读的时间。无论在地铁上还是航班上,发达国家乘客手持书本阅读的比例明显高于国人。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更早受益于新技术的人恰恰也更懂得抵御它、控制它。我们并不是要反对新媒体,而是必须时常反思,并对此保持警惕。无论何时,人类都不能被技术主宰。

1.简要概括“被微信撕碎”的“生活”的具体表现。

2.第⑧⑨两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3.微信的流行导致信息以高度碎片化的形式出现,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人们对此有哪些看法?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人生没有永远

杨绛

  ①自从迁居三里河寓所,我们好像跋涉长途之后,终于有了一个家,我们可以安顿下来了。

  ②我们仨,却不止三人。每个人摇身一变,可变成好几个人。例如阿瑗小时才五六岁的时候,我三姐就说:“你们一家呀,圆圆头最大,钟书最小。”我的姐姐妹妹都认为三姐说得对。阿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阿瑗常说:“我和爸爸最‘哥们’,我们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我又变为最大的。钟书是我们的老师。我和阿瑗都是好学生,虽然近在咫尺,我们如有问题,问一声就能解决,可是我们决不打扰他,我们都勤查字典,到无法自己解决才发问。他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饭,都需我们母女把他当孩子般照顾,他又很弱小。

  ③他们两个会联成一帮向我造反,例如我出国期间,他们连床都不铺,预知我将回来,赶忙整理。我回家后,阿瑗轻声嘀咕:“狗窠真舒服。”有时他们引经据典的淘气话,我一时拐不过弯,他们得意说:“妈妈有点笨哦!”我的确是最笨的一个。我和女儿也会联成一帮,笑爸爸是色盲,只识得红、绿、黑、白四种颜色。其实钟书的审美感远比我强,但他不会正确地说出什么颜色。我们会取笑钟书的种种笨拙。也有时我们夫妇联成一帮,说女儿是学究,是笨蛋,是傻瓜。

  ④我们对女儿,实在很佩服。我说:“她像谁呀?”钟书说:“爱教书,像爷爷;刚正,像外公。”她在大会上发言,敢说自己的话,她刚做助教,因参与编《英汉小词典》,当了代表,到外地开一个极左的全国性语言学大会。有人提出凡“女”字旁的字都不能用,大群左派都响应赞成。钱瑗是最小的小鬼,她说:“那么,毛主席词‘寂寞嫦娥舒广袖’怎么说呢?”这个会上被贬得一文不值的大学者如丁声树、郑易里等老先生都喜欢钱瑗。

  ⑤钱瑗曾是教材评审委员会的审稿者。一次某校要找个认真的审稿者,校方把任务交给钱瑗。她像猎狗般嗅出这篇论文是抄袭。她两个指头,和钟书一模一样地摘着书页,稀里哗啦地翻书,也和钟书翻得一样快,一下子找出了抄袭的原文。

  ⑥一九八七年师大外语系与英国文化委员会合作建立中英英语教学项目,钱瑗是建立这个项目的人,也是负责人。在一般学校里,外国专家往往是权威。一次师大英语系新聘的英国专家对钱瑗说,某门课他打算如此这般教。钱瑗说不行,她指示该怎么教。那位专家不服。据阿瑗形容:“他一双碧蓝的眼睛骨碌碌地看着我,像猫。”钱瑗带他到图书室去,把他该参考的书一一拿给他看。这位专家想不到师大图书馆竟有这些高深的专著。学期终了,他到我们家来,对钱瑗说:“Yuan,you worked me hard”,但是他承认“得益不浅”。师大外国专家的成绩是钱瑗评定的。

  ⑦阿瑗是我生平杰作,钟书认为“可造之材”,我公公心目中的“读书种子”。她上高中学背粪桶,大学下乡下厂,毕业后又下放四清,九蒸九焙,却始终只是一粒种子,只发了一点芽芽。做父母的,心上不能舒坦。

  ⑧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⑨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⑩人间也没有永远。

  ⑾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⑿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1.钱钟书、杨绛夫妇学贯中西,却对女儿钱媛“实在很佩服”,第四段到第六段详细回忆了钱媛的三件事情,仿照示例概括钱媛令父母佩服之处,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⑥学问高深

2.结合语境,分析文中的划线句子里加点词的妙处。

(1)他高大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像猎狗般出这篇论文是抄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你的理解,从内容上或结构上任选一个角度,具体说说⑿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4.《人生没有永远》一文中,杨绛先生在耄耋之年回忆了一家三口往日的生活,我们在学过的课文《老王》里也能看到他们家的生活点滴。请分别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说说杨绛一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十、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花是有脚的,因为它们的足迹处处皆是,有的开在山间崖畔,有的开在房前屋后,有的开在床头案上,有的开在胸前发梢……而有一些花(如:友善之花、诚信之花、谦虚之花、坚强之花、自信之花……),一旦栖落于心灵的沃土,就会生根发芽,抽枝展叶,开出美丽的花来。

请以“开在             的花”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①相信你的才思,抒写你的真性情,生花妙笔就在你手中;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