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江阴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书写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根据汉字写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bīn_________危   ②脱_______而出    ③yì_____ 日     ④叱_______风云

 

二、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默写。

(1)乱入池中看不见,________________

(2)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移舟水溅差差绿,________________

(4)居高声自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芙蓉向脸两边开。     

(6)无情有恨何人觉?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卷舒开合任天真。   

(8)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

(9)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雨中留得盖鸳鸯。

 

三、其他题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加点字解释:

①以为噬己:_____________           ②习其声: ___________       

③子何而往:______________          ④蜀之有二僧: _____________

 

四、选择题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陈阳同学沉着冷静,一人独得22分,为我队的胜利立下了丰功伟绩

B. 小张同学独具匠心,勤学苦练,很快学会了骑自行车。

C. 我和妈妈谈论《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各抒己见,热闹非凡,真是人声鼎沸。

D. 齐白石笔下的虾,憨态百出,栩栩如生,让人赞不绝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B.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C. 近年来,学生书写水平逐渐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D. 你就像空气,无时无刻围绕在我的身边,而我却无视你的存在。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是      (     )    

一年四季都得细心观察这些色彩。春天,丁香怒放,              ;夏天,树木欣欣向荣,              ;秋天,              ;冬天,              ,清新淡雅,在这洁白的背景上,修剪了枝条的柳树              ,正待明年春风得意,翩翩起舞。这四季景色里包含的美,是何等的朴素、淡雅,然而,又是何等的持久、深沉!

A. ②④⑤⑧⑨    B. ①③⑥⑦⑩    C. ②④⑥⑧⑩    D. ①③⑤⑦⑨

 

五、其他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就一般情况而言是对的。其实,开卷未必均有益。问题是开什么卷?好书如“圣水”;坏书似“魔鬼”,可以使人产生邪念,诱使读者沿坡下滑,甚至会堕入阴暗之深渊。因此,在茫茫书海中,我们要学会提纯拔萃,弃莠存良的本领,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这段话直接论证的观点是:(  )(3分)。

A 读书要善于思考  B 读书要善于提问

C 开卷未必有益    D 读书要善于选择 

 

六、文学作品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名著阅读。

明代文学家吴承恩的《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这是一部神魔小说,历来受到读者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欢迎,相信同学们已经阅读了。

请同学们结合《西游记》这部名著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孙悟空一调芭蕉扇,是用什么方法?结果怎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赛,请根据反方的辩词,写出正方的辩词。

反方辩词: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着散伙。而且还经常拨弄是非、耍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正方辩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张用良不杀蜂

     太仓张用良,幼时揭蜂窝,尝为蜂螫,故恶之。后见蜂则百计千方扑杀之。一日薄暮,见一飞虫,投于蛛网,竭力而不得去。蛛遽束缚之,甚急。忽一蜂来螫蛛,蛛避。蜂又数含水湿虫,久之得脱去。张用良因感其义,自是不复杀蜂。

1.下列句中的“之”与“故恶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C. 稍出近    D. 得脱去

2.解释加点的词。

为蜂螫    __________         ②恶之        故__________

③ 一日薄暮    __________         ④蛛束缚之    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张用良因感其义,自是不复杀蜂。

4.读完这篇文言小故事,你有什么启示?

 

八、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州桥

南宋  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 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注】:州桥即北宋故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宫城南面的天汉桥。作者于乾道六年(1170)奉命出使金国经过此地,写下了这首诗。

1.诗歌中的“年年”“真有”透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第三句中“忍泪失声询”这一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九、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1)其实,科学家定名大熊猫为“猫熊”,是因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属于食肉目。后来熊一直保持肉食习惯,而大熊猫却弃荤食素,最喜翠竹,偶尔也吃玉米秆、幼杉树皮。这是为什么呢?据科学家研究,大熊猫远祖虽是肉食动物,后来,由于寻不着肉食,只得吃满山丛生的竹子,代代相传,也就养成了吃竹子的习惯。大熊猫食用的竹类共有17种,其中最爱吃的是冷箭竹和华橘竹。不过,竹子中的营养成分不多,主要是难以消化的纤维素,所以大熊猫食量很大,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大量消化不了的纤维素。凡是大熊猫活动的地方,最容易发现的就是一堆堆纤维素粪便。不过,大熊猫有时也显露食肉的本性,捕食竹鼠之类动物。

(2)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与季节关系很大,冬春季多生活在3000米以下没有积雪或积雪较少的山谷地带。冬天照常活动,没有冬眠的习惯。夏秋两季则多在3000米以上的地带活动。天气炎热时,也常到山沟里的小溪、小河旁喝水,有时候还下水游泳。大熊猫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到处流浪,走到哪里,吃到哪里,睡到哪里。别看它笨重肥大,走路摇摇晃晃,爬起树来却挺高明。它的听觉非常灵敏,受到惊扰时,就非常灵活地攀上高高的树梢,躲藏起来。

1.选文第(1)段最后一句加点的词语”有时”能否去掉?为什么?

2.选文在说明大熊猫喜爱食竹时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举一例说明作用。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树知道

苏沧桑

月亮升起时,远山如一张年代久远的黑白照片,悄然隐退。山下,娘家花园里那棵丹桂开花了,娘家的月色也就香了。

披着一身幽香的月色,我们坐在一地花影里。母亲突然说,看,树上是不是鸟?

③我踮起脚尖,却看不真切,便脱了鞋,爬到凳上看。真的!两只很小很小的鸟儿,交颈依偎在桂花枝上,头顶特别白,身子像是粉红色。遂想起一句诗来:“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绿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心中砰然而动。想让母亲也看看,便轻轻将桂花枝往下扳了一扳。不料,鸟儿惊醒了,“扑啦”一声飞向园外,消失在黑憧憧的树影里。母亲嗔怪我惊动了它们。父亲闻声从房里出来说,没关系,这些小鸟常来。

④这倒也是,娘家的花园是蝴蝶、蜜蜂和鸟儿的天堂。春夏秋冬,阴晴雨雪,这儿总在不停地变幻着一幅幅隽永的画卷。未进园门,紫薇已在墙头颌首含笑。蔷薇虬劲的枝干狂草般游走在铁栏杆间,柔嫩的花叶如饱蘸水墨的笔,在白色粉墙上尽情倾诉酝酿了一整个冬季的缠绵。推开咿呀作响的红铁门,依墙而立的文旦树涌来满眼绿意,三两棵被花儿和果实醉弯了腰的石榴树将你的视线引向花园深处。三三两两白梅、迎春、玉兰、栀子花、美人蕉,还有一丛丛自生自灭的晚饭花,在这片靠山傍水的天地间,尽享清风明月、阳光雨露,无不花繁叶茂。鱼儿们在水里游曳张望,成群的鸟儿高唱着四处飞奔,蝴蝶毫无防备地歇在你肩上。

⑤暮色四合的时候,我们将饭桌摆在桂树下。一阵微风拂过,几点桂雨飘在被轻轻夹起的小葱豆腐上,让人良久不忍动筷,怕惊落了这份芳香的诗意。这时,小狗都都突然在园门外大摇大摆地用前脚敲门,要求共进晚餐。打开门,它忽闪一下从你脚下钻到草坪里,先撒起欢来。

⑥闭上眼,感觉着这些旺盛而无拘无束的生命,我看见自己那颗蒙尘结痂的心冉冉盛放,一瓣比一瓣纯净,一瓣比一瓣透明。

⑦自然,就想起了杭州家里那些可怜的植物。

⑧它们刚来时,应该是喜欢这个家的。

⑨巴良木和发财树婷婷的身姿和青翠的叶子,衬着客厅洁白的沙发,在台灯的光晕里摇曳出幸福的绿影婆娑。

⑩素心兰是在花市里偶尔遇到的,虽然单薄,也没有要开花的样子,但喜欢她的名字,连着紫砂花盆带回来,放在小书房里。

宝蓝色的瓜叶菊,含羞草和开着两朵极小的金色花朵的仙人掌,在黑白色调的卫生间里,平添生趣。三盆茉莉是我亲手种的。朋友送来了两盆君子兰和叫不出名的观叶植物。林林总总几十盆花木,葱笼热闹得像来了一群亲朋。

可是,我没料到植物们并不喜欢这个临街的新家。它们姹紫嫣红了几个月,便日渐憔悴。花儿谢了,叶子发黄,接二连三往下掉,无论怎样抢救,仍一棵接着一棵慢慢枯萎了。

继续买,更换,继续枯萎。

家里留下的树的空白,很蜇人的眼,好像是一个个失去灵魂的生命。夜半起来,街灯透过窗纱照进空旷的客厅,恍然便能听到并不存在的绿色的叹息。与此同时,时常觉得身体的慵倦,皮肤的粗糙,心绪的迷乱,像那些树一样心力交瘁,却不知何故。终于有一天,来了一位乡里朋友,她一语道破天机:你们这些地方,空气里什么有毒的都有,连人浑身上下都冒着毒气,你们不知道,树知道啊!

树知道,树不能说,不能挪,树只好死了。可人并不比它们幸运,也许还更可怜,明知生存面对的种种威胁何止空气里的毒素,却仍怀着侥幸的心理,给自己制造各种不能挪动的理由:想逃,逃往何处?若真有干净的去处,又如何割舍责任和爱的牵绊?

只好躺在异乡的静夜里,细细怀想娘家的花园。心魂在梦里跋山涉水,奔向那个树喜欢、我也喜欢的地方。

1.第①自然段的景物描写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你简要分析它的表达效果。

 

2.第③自然段画线句表达了母亲怎样的情怀?

                                                                                  

3.第④自然段所写的娘家院子有何特点?在全文有什么作用?

                                                                                   

4.请结合文中杭州家里植物变化的过程,说说第⑥自然段画线句的深刻含义。

 

 

十、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阳光驱走阴霾,给我们温暖,给我们力量。在你心中也有一束阳光,它鼓舞着你,克服困难,走出黑暗,走向成功。

请以“心底的阳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字数不少于600字。

2、文中要有细节描写

3、文中不能出现班级,真实姓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