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点(zhuì)_____ 挑(xìn) _____ 变 (huàn)_____ 莫测 力(wǎn)_____ 狂澜
|
2. 难度:中等 | |||||||||||
下面的句子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人生的历程,其意义不只是生命的流失,还在于要从生命的长河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刘心武对“错过”的体晤,《散步》所表达的浓浓亲情,《有的人》对生与死的哲理阐发,都是对崇高净界的解读,都是磊落坦荡胸怀的展示。倾听这些真诚的道白,我们对生命中的点点滴滴会逾加珍惜。
|
3. 难度:中等 | |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作家、作品名。 ①______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②____________________,东风无力百花残。 ③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④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⑥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难度:困难 | |
学习了专题《叶》,联想过去学过的内容,请写出一句你最喜欢的关于“叶”的古诗句,并阐述你喜欢的理由。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欢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难度:困难 | ||||||||||||||||
目前,中学生带手机的现象极为普遍。有人曾对50个学生一天时间使用手机的情况 做过抽样调查。详情如下:
(1)请根据以上表格提供的数据,概括一下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特点。 (2)假如要你给学生家长发一个短信,劝说他们不要给孩子买手机,你打算怎么说?
|
6. 难度:困难 | |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编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若此。 ②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查不赞、德查不成羞,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不相同? ( ) A.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B. 假诸人而后见也 才美不外见 《马说》 C. 无冻馁之患矣 患其塔动 《梵天寺木塔》 D.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 2.选文第①段写作者从师求学的艰难,为何还要写同舍生的有关情况? 3.“太学生”的优越条件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不超过24字) 4.回顾全文,请用自己的话谈谈文中划线句阐述的道理。
|
7.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日“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根据你对上文的理解,翻译下面句子。 ①如是者六七始已。 ②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
8. 难度:困难 | |
阅读《水是最好的药》中的几段文宇,完成下列小题。 ①我们对水了解很多,对身体内的水却知之甚少,如果我们了解水在身体内的运行,会惊讶地发现,许多疾病的病因仅仅是:身体缺水。身体缺水造成了水代谢功能紊乱,生理紊乱最终又导致诸多疾病的产生。而治疗这些疾病的方法,简单得令你难以置信,那就是:喝足够多的水。 ②人体内有一套完善的储水系统,在体内储备了大量的水,约占体重的75%。正因为如此,人能在短时间内适应暂时的缺水。人体内还有一个干旱管理机制,其主要功能是:在人体缺水时,严格分配体内储备的水,让最重要的器官先得到足量的水,以及由水输送的养分。在水的分配中,大脑处于绝对优先的地位。人体内的干旱管理机制发出局部缺水信号后,人立刻感到口渴;警报信号越强烈,口渴就越厉害;口渴越厉害,身体对水的需求就越急迫。不可思议的是,人们往往会犯常识性的错误:当身体急需水时,我们却给它茶。咖啡、酒或用工业化方法生产的饮料,而不是纯净的天然水。不可否认,茶、咖啡和工业化生产的饮料不仅含有大量的水,还含有一些对身体有益的物质。可这些工业化生产的饮料中,还含有大量脱水因子,这些脱水因子进入身体后,不仅让进入身体的水迅速排出,而且会带走体内储备的水。这就是我们越喝茶和咖啡,就越想小便的原因。由此,久而久之,我们就会麻木,水的新陈代谢功能就会紊乱,从而会表现出比“口干” 多得多的症状:它们会让你的腰疼痛,颈椎疼痛,消化道产生溃疡,血压升高;它们甚至还让你患上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③生活就是这样,我们常常把简单的事物复杂化,复杂到连自己都懵懂的地步,身体缺水不仅会发出口渴的信号,还会发出各种各样的患病信号。此时,如果我们不仔细分析原因,一味地用化学药物让这些信号“闭嘴”,就会铸成大错。 (节选自《水是最好的药》一书) 1.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第②自然段中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人体内的干旱管理机制如何运作的,请简单概述?
|
9.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完成下列小题。 苦 瓜 肖复兴 ①原来我家有个小院,院里可以种些花草和蔬菜。这些活儿,都是母亲特别喜欢做的。把那些花草蔬菜侍弄得姹紫嫣红,像是给自己的儿女收拾得眉清目秀、招人眼目,母亲的心里很舒坦。 ②那时,母亲每年都特别喜欢种苦瓜。其实,这么说并不准确,是我特别喜欢苦瓜。刚开始,是我从别人家里要回苦瓜籽,给母亲种,并对她说:“这玩艺儿特别好玩,皮是绿的,里面的瓤和籽是红的!”我之所以喜欢苦瓜,最初的原因就是它里面的瓤和籽格外吸引我。苦瓜结在架上,母亲一直不摘,就让它们那么老着,一直挂到秋风起时。越老,它们里面的瓤和籽越红,红得像玛瑙、像热血、像燃烧了一天的落日。当我掰开苦瓜,兴奋地注视着这两片像船一样盛满了鲜红欲滴的瓤和籽瓜时,母亲总要眯缝起昏花的老眼看着,露出和我一样喜出望外的神情,仿佛那是她老人家的杰作,是她才能给予我的欧·亨利式的意外结尾,让我看到苦瓜最终这一落日般的血红和辉煌。 ③以后,我发现苦瓜做菜其实很好吃。无论做汤,还是炒肉,都有一种清苦味。那苦味,格外别致,既不会传染上肉或别的菜,又有一种苦中蕴含的清香和苦味淡去的清新。 ④像喜欢院里母亲种的苦瓜一样,我喜欢上了苦瓜这一道菜。每年夏天,母亲都会经常从小院里摘下沾着露水珠的鲜嫩的苦瓜,给我炒一盘苦瓜青椒肉丝。它成了我家夏日饭桌上一道经久不衰的家常菜。 ⑤自从这之后,再见不到苦瓜瓤和籽鲜红欲滴的时候了,是因为再等不到那时候了。 ⑥这样的菜,一直吃到我离开了小院,搬进了楼房。住进楼房,依然爱吃这样的菜,只是再吃不到母亲亲手种、亲手摘的苦瓜了,只能吃母亲亲手炒的苦瓜了。 ⑦一直吃到母亲六年前去世。 ⑧如今,依然爱吃这样的菜,只是母亲再也不能为我亲手到厨房去将青嫩的苦瓜切成丝,再掂起炒锅亲手将它炒熟,端上自家的餐桌了。 ⑨因为常吃苦瓜,便常想起母亲。其实,母亲并不爱吃苦瓜。除了头几次,在我一再的怂恿下,勉强动了几筷子,皱起眉头,便不再问津。母亲实在忍受不了那股子异样的苦味。她说过,苦瓜还是留着看红瓤红籽好。可是,她依然每年夏天当苦瓜爬满架时,为我清炒一盘我特别喜欢吃的苦瓜肉丝。 ⑩最近,看了一则介绍苦瓜的短文,上面有这样一段文字:“苦瓜味苦,但它从不把苦味传给其他食物。用苦瓜炒肉、焖肉、炖肉,其肉丝毫不沾苦味,故而人们美其名曰‘君子菜’。”不知怎么搞的,看完这段话,让我想起母亲。 1.文章开头写母亲种花草和蔬菜,似乎与写“苦瓜”无关,可否删掉?为什么? 2.第②段划线句表达了母子深情。这种深情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并简要说明妙处。 3.分析下列语句中两个加点“再”所表达的内涵。 自从这之后,再见不到苦瓜瓤和籽鲜红欲滴的时候了,是因为再等不到那时候了。 4.苦瓜得名“君子菜”,便想起了母亲。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指出母亲的品质。 5.请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揣摩作者以“苦瓜”为题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