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 ) A. 泛滥/门槛 云霄/元宵 鲜为人知/屡见不鲜 B. 塑造/追溯 教诲/悔恨 贻笑大方/百战不殆 C. 绮丽/畸形 粗犷/空旷 随声附和/心平气和 D. 取缔/真谛 急躁/燥热 鞠躬尽瘁/出类拔萃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禁锢 家具城 眼花缭乱 重蹈复辙 B. 嬉闹 电线杆 啸聚山林 常年累月 C. 谩骂 绊脚石 小心翼翼 顶礼膜拜 D. 坐落 吊胃口 一泄千里 郑重其事
|
3. 难度:中等 | |
下面句子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法国的城际交通最值得提及的是铁路运输,法国被公认拥有欧洲大陆最 的铁路系统。 (2)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为黄山的秀丽所 ,发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 (3)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演变过程,是世界上历史最 的文字之一。 A. 完善 折服 悠久 B. 完整 佩服 悠长 C. 完善 佩服 悠长 D. 完整 折服 悠久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市容环境整治,使老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B. 作为一种新媒介,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C. 通过交流,大家解决并发现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D. 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20集电视连续剧《黄梅戏宗师传奇》正在沂南县影视基地拍摄,你是打算双休日去参观呢?还是等到暑假再去? B.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身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 ----你们走吧。” C. 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做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箴言。 D. 近两年,我省经济发展迅猛,不说别的,你看街上的私家车如雨后春笋,一汽大众,长安福特,东风雪铁龙,广州本田,还有就不上名儿的,各种品牌应有尽有。
|
6. 难度:中等 | |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填空。 (1)契诃夫,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________》。 (2)《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在初中阶段我学过选自《礼记》的文章是《虽有嘉肴》和《______》。 (3)《水浒传》中,有一位侠肝义胆的英雄,为历代读者所喜爱。为了“打开危险路,杀尽不平人”,他可以全然不顾什么朝廷法度,佛门清规,更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他就是_________,在“__________”故事中他路见不平、见义勇为,解救了被恶霸欺压的父女,表现了他侠肝义胆、嫉恶如仇而又粗中有细的性格。
|
7. 难度:简单 |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 (2)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 (3)_______________,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 (4)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___________________,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6)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____________,今日是也。(《唐雎不辱使命》) (7)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_______________。此诚不可与争锋。(陈寿《隆中对》) (8)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
8. 难度:困难 | |
把下面下面的长改写成3个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 总结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工作、学习告一段落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和评价,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悟出个中道理,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并用于指导今后工作而形成的书面材料。
|
9. 难度:中等 | |
请你仿照画波浪线的例句,在横线上补写三个句子。要求内容相近,句式相同。 热情是人生的太阳,能照亮征程上的每一角暗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小题。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二字炼得好,请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难度:困难 | |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注释:①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②东阿王:曹植。③洛神:洛水的女神。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④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________) (2)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________) (3)花光如颊(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更有痴似相公者。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B. ①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②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C. ①从武林门而西。 ②学而不思则罔。 D. ①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②安求其能千里也? 3.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则心已飞湖上也”中的“飞”字,写出了一个初游西湖者目夺神摇的内心激荡,遥见塔影凌空,便自心飞神越。 B. 写赏雪,却写到湖心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只是为了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则突出了“山”“湖”“好友”齐聚的喜悦。 C. “痴”字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一句写出了作者对山水的痴迷。 D. 《湖心亭看雪》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初至西湖记》表达了独到审美情趣,从而表现出作者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 4.《湖心亭看雪》写的是冬日雪后的西湖,《初至西湖记》写的是春天的西湖,试比较两篇文章在写景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难度:困难 | |
阅读是一种人生方式/曹文轩 ①我一直坚信,阅读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还是一种人生方式。 ②阅读是对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认同。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这中间是一道屏障、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则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③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人并不只是一个酒囊饭袋——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这种可以行走、可以叫嚣、可以斗殴与行凶的躯体,即使勉强算作人,也只是原初意义上的人。关于人的意义,早已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便是:两腿直立行走的动物。现代人的定义应该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愉悦的动物——世界上唯一的那种动物,叫人。这种动物是需要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或者说是重要渠道,便是对图书的阅读。 ④另一种人认为——其实,他们并没有所谓的“认为”,他们不阅读,甚至并不是因为他们对阅读持有否定的态度,他们不阅读,只是因为他们浑浑噩噩,连天下有无阅读这一行为都未放在心上思索。即使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它们是什么?它们与我们的人生与生活有何关系?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比如麻将,比如卡拉OK。至于那些明明知道阅读的意义却又禁不住被此类享乐诱惑而不去亲近图书的人,则更是可怜。因为这是一种主动放弃的堕落,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种明知故犯的犯罪。 ⑤古人对读书很在意,尽管读书人在社会上地位不高,但读书与读书人是两回事。看不起读书人,但看得起读书,于是留下了许多发愤读书的故事,如“萤入疏囊”,如“雪映窗纱”,如“凿壁偷光”,还有“头悬梁,锥刺骨”等等。但是古人对读书的益处、认识似乎并不很深刻。在某些高雅之士那里,也有“读书可以修身养性”的认识,但在一般人眼里,读书的目的也就只剩下一个功利: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因此,过去一般读书人,总不在一个较高的境界上。虽也孜孜不倦,但读来读去,还是脱不去俗气。很少有阅读的快意,更少有抵达人生审美境界的陶醉。他们没有看见一个精神的殿堂,没有看出那书原是一级一级的台阶,读书则是拾级而上,往那上方的殿堂里去的。 ⑥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就是不一样,这从气质上便可看出。读书人的气质是读书人的气质,这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成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的他们这些毛坯而言,是毫无魅力的,甚至可以说很不完美的。然而,读书生涯居然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依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贵重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我认识的一些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不卑不亢不骄不躁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你就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使你对眼前的这些形象过目不忘,永记心中。有时我会想:如果这些先生不是读书人又将如何?我且不说他们的内心因精神缺失会陷入平庸与俗气,就说其表,大概也是很难让人恭维的。此时,我就会惊叹读书的后天大力,它居然能将一个外表平平甚至偏下的人变得如此富有魅力,使你觉得他们的奕奕神采,好不让人仰慕。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 ⑦阅读,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 (选自《人民日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阅读是对一种人生方式的认同,不阅读的人不认同自己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 B. 古人读书很功利,“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是明证。 C. 阅读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因为阅读能使外表平平的人变得富有魅力。 D. 读书涵养人的气质,读书人的气质需要用大量的阅读来养成。
|
13. 难度:中等 | |
驻守荒原 ①西大滩加油站到了,这是离藏区最近的青海加油站,海拔4150米,周围都是无边无垠的荒原。路过这里的司机,无论多晚,只要叫一声老韩,一个瘦小的男人就颠颠地奔出,披着军大衣,双手习惯性地拢在腰间。到了近前,老韩解开大衣纽扣,原来怀中藏着的是一只热水袋。寒潮一过境,加油站上就刮着吹哨子—般的寒风,气温很快降到零下20摄氏度,加油枪就容易被冻住,得用热水袋把它慢慢暖开。 ②加完油,如果天色已经像墨汁一样浓黑,老韩会建议跑长途的货运司机在他家借住一晚,次日早上喝过老韩媳妇做的面片汤再走,这样安全。 ③老韩应聘到此加油站工作前,四年中加油站已经换了七拨主人——条件太艰苦,工资待遇低,每到夜晚,荒原上呜咽的风就像一个有冤屈的灵魂在游荡,听得人心里毛毛的;这里的海拔太高,就算是本地人,只要身体动作稍微快一点,太阳穴那里就像有一面小鼓在敲,突突地抽痛。因此,不论是加油站的领导,还是经常光顾的老司机们,都没想到老韩一来,转眼已待足八年。 ④因为地处荒凉的高原,老韩一家人的饭食十分简单,长连七个多月的冬季只有洋葱、土豆和白菜这三样蔬菜,连老韩三岁半的孙女也吃这样简陋的饭食,可是万一哪个司机有点高原反应,老韩就赶紧吩咐媳妇给煮酸菜面片汤,把家里人都舍不得吃的鸡脯肉下在汤里,喝完汤,额头上密密麻麻出一层细汗,无休止敲打太阳穴的那面小鼓就停了。 ⑤喝汤的人就说:“老韩,你要是不在这里干了,我们还怪不习惯的。”老韩很不能接受这样的赞美,局促地搓手回答:“一时半会儿离不开的,我舍不得儿子……” ⑥老韩的大儿子已经落葬在离加油站只有一里地的戈壁上,那里有方圆十几里地唯一的一棵红柳树,早被高原上的风吹成了贴地盆景的模样。儿子的去世是老韩心里永恒的痛:加油站由旧址搬往新址前,同为加油站员工的老韩的儿子前去看守物资,暖气还没有装好,半夜冻得 睡不着,不得不烧炭取暖,就这样再也没有起来。 ⑦老韩的媳妇说,老韩以前从不抽烟,但现在,他想儿子想得受不了时,会带上烟,慢慢走到红柳树下面,在那里抽上一根。 ⑧每次,老韩走很远的路去抽烟,一向打扮得粉嘟嘟的小孙女就能感应到爷爷心里的难受,会寸步不离地跟着他。一老一小缓缓走去的背影、让在加油站门口闲聊打趣的司机们都安静下来,近乎肃穆地目送着他们。 ⑨在远方,那棵孤独的红柳树悄然站立,枝条在寒风中抖动,犹扣火焰—般。 (选自《读者 》2016年第5期,有删改) 1.通读全文后,你认为老韩为什么要“驻守荒原“? 2.文章第⑤段中的画线句子富有语言表现力,请自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老韩这个人物形象。 4.请你谈谈文章结尾有何妙处。
|
14. 难度:困难 | |
卞之琳在《断章》中写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其实不然,生活中处处有风景。风景,有自然的也有社会的,有艺术的也有文化的、历史的……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要求:①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②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