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安徽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___________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

⑤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绿水逶迤。

(2)默写杜牧的《赤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根据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正当四月初旬,樱草开花,一阵煦风吹过新掘的花qí,花园如同妇女,着意修饰,迎接夏季的节日.人从花棚的空当望出,就见河水曲曲折折,漫不经心,流过草原.黄昏的雾气,在枯落的白杨中间浮过,仿佛细纱挂在树枝,却比细纱还要发白,还要透明,蒙蒙一片,把白杨的轮kuò勾成了堇色.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_____       花qí_______    轮kuò________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的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

(3)文中“着意”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修辞手法。

 

三、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名著阅读

昆虫学家_____以人性关照虫性,千辛万苦写出传世巨著《_______》,为人间留下一座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宝藏. 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 _________(人名)把这部名著奉为“____________________”的楷模。

 

四、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某校八年级(5)班以“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古建筑”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下面是张红同学为班级黑板报写的一段文字,请你帮她修改。

古建筑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A]许多古建筑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那精美的图案,那美丽的彩绘,那圆润的线条,[B]给人带来猛烈的震撼。流连其间,常常令人叹为观止!

①[A]句有语序颠倒的毛病,应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调换位置。

②[B]句有用词不当的毛病,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_”。

(2)小敏对古建筑情有独钟,是班里有名的“古建筑迷”,但她的妈妈担心参加主题活动会影响学习。作为小敏的同桌,请你引用下面的谚语,来劝说小敏的妈妈。

谚语:磨刀不误砍柴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班级采风小组准备到王岭村去探寻清代木塔建筑。请你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写一段话,告诉同学们怎样从学校前往目的地。(50字以内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白杨礼赞(节选)

茅盾

①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②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旁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③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④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⑤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⑥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1.说说下面句中加点字的表达作用。

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2.文中说白杨树是一种“极普通”又“不平凡”的树,这是否矛盾?做简要解释。

3.“它没有婆娑的姿态……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4.第④自然段连用了四个反问句,有什么作用?

5.作者在第⑥自然段中写(贵族化的楠木)的目的是什么?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中国瓷器

①中国瓷器是世界公认的伟大发明之一。它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在于其本身所包含的三项独创技术:胎质、瓷釉、烧结火候。

②中国瓷器的胎质大多具备一定的透明性,所谓有素肌玉骨之像。它的原料多为高岭土,无论东南沿海还是华中各省都有此上,尤其是在江西景德镇高岭村一带,风化了的白云母花岗岩蓄藏丰厚。也就是说,在中华大地取用制瓷原料是得天独厚的。

③瓷釉覆盖在瓷胎上,实际上就形成了一种复合材料。宋代以后,景德镇成为瓷业的主要生产地之一,就是因为这一带开始以“白云石”加入釉中,使瓷番洁白又易于施加彩饰。

④烧结火候,主要是指瓷器烧成的温度。烧制陶器、砖瓦都在1000℃以下,瓷器则不然。据推测,早期瓷器的烧成温度就已经达到1200℃了。日本大阪大学美术史教授木村重信先生曾撰文:“尽管要通过1300℃高温锻烧,釉料仍不变色,纹样依然如故,这就是中国瓷器烧制技术上关键的秘密所在。”

⑤中国瓷器享誉世界,也在于它是科学技术与民间工艺美术技法完美结合的产物。传统细瓷早巳形成一整套美化装饰的方式方法,不管是刻花、剔花,还是贴花、印花;也不管是堆雕、镂雕,还是镏金、戗金……均极尽缤纷艳丽,堪称巧夺天工。【A】宋代以后,瓷业工艺技法愈加精细,彩绘画面也刻意追寻名画师的笔意,有的春花烂漫,有的冬雪裹枝,有的高山流水,有的繁星满天【B】早期的纹饰简单、自然,完全由烧瓷艺人自行设计,例如水纹、云纹、花纹和兽纹等。【C】盛唐以来,纹饰大量借鉴金属器皿、各种织物等图案,使瓷器的装饰意味更浓。这无不增添了瓷器美的意蕴,

⑥中国瓷器还承载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它的彩绘内容有来自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也有“犀牛望月”、“龙凤吉祥”、等寓意丰富的图案。康熙年间,景德镇窑曾经烧制一组花卉瓷盅,薄胎青花,加彩题句,一盅一花一词。其中梅花盅题为“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杏花盅题为“青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桃花盅则题为“风花新社燕,时节归春浓”……瓷精,图美,词句优雅,在有限的空间中令人感受到无限的韵味。

⑦中国瓷器,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1.阅读全文,概括“中国瓷器”具有哪些特点?

2.第四自然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根据文意,将第五段中【A】【B】【C】三个句子重新排列顺序,并说明理由。

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中国瓷器的胎质大多具备一定的透明性,所谓有素肌玉骨之像。

5.第六段画线句“在有限的空间中令人感受到无限的韵味”,“有限的空间”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限的韵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天下独    绝 _________

势竞上     负 __________

③泉水石     激 ___________

④蝉则千不穷    转__________

经纶世务者    经纶 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无穷生命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你是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

 

七、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过许多撩拨心弦的记忆;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这些记忆如同呵护的春风、关爱的雨露、友善的阳光,滋养着我们。请根据你对上述文字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成长路上的阳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诗歌除外),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④不少于55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