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贵州省2017-2018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liàng)   浴(mù)    (shè)     时(shà)

B. 悴(qiaó)     粼(líng )  (lì)      咄咄逼人(duóduó)

C. 蔽(yìn)      妹(zǐ)     告(dǎo )    (hàn)

D. (nì)      (huàn)   粗犷(guǎng)    (zhù)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静谧      瞭亮       睫毛       朗润

B. 棱镜      决别       分歧       铃铛

C. 并蒂      沉寂       淅沥       徘徊

D. 着落      朗润       凌镜       侍弄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的姑奶奶,今天你这搞得花枝招展的出来干吗?害我差点没认出你。

B. 面对他人咄咄逼人的态度,我们能做的就是心平气和的调整自己.

C. 这些矛盾处理好了,笔画和偏旁就能各得其所,整个字就会成为和谐完整的统一体。

D. 他平时学习刻苦认真,这次期中考试又取得了优秀的成绩,真让他喜出望外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荷叶·母亲》——冰心——原名:谢婉莹——代表作——《繁星》《春水》等。

B.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代表作——散文《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我与地坛》等。

C. 《济南的冬天》——老舍——代表作——小说《茶馆》,诗文集《踪迹》。

D. 《咏雪》——出自《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怪小说。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 排比

B. 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设问

C.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比喻

D.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与清风流水应和着。(拟人

 

二、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流动;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综合性学习

刚跨入中学大门,一切都是新的,你们也肯定认识了不少新同学,结交了新朋友。当然也会有新感受,下面就请同学们以“交友”为主题完成下列任务。

⑴了解朋友称谓。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有所不同。请同学们根据不同的朋友关系把它们和相应的称谓连线。

布衣之交       彼此情投意合的朋友

忘年之交       幼年就相交的朋友

君子之交       指普通百姓相交

莫逆之交       不计年岁长幼、以才能德行为主的交往

竹马之交       看上去很平淡,重在道义的朋友

⑵交友利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种多样的网上交友方式有利也有弊,请先明确你的态度,然后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⑶与名人为友。请从名著《西游记》里猪八戒、孙悟空中挑选一个交朋友,仿照示例,写出理由,不超过50字。

示例:曹操,我心中的英雄。《三国演义》中,尽管他多疑妒杀了杨修,但我却敬佩他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的才略。

⑷交友启示。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古人结交朋友的事迹,说说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

材料一:东汉时,管宁与华歆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两人同在园中锄草 ,发现地里有块金子,管宁对金子视如瓦片,挥锄不止,而华歆则拾起 金子放在一旁。又一次,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便割席分坐。自此以后,再也不以华歆为友。

材料二:北宋的范仲淹因主张改革,惹怒了朝廷,被贬去颍州。当范仲淹卷起铺盖离京时,一些平日与他往来甚密的官员,生怕被说成是朋党,纷纷避而远之。有个叫王质的官员则不然,他正生病在家,闻讯后, 立即抱病前去,大摇大摆地将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门外。对范仲淹来说,谁是真朋友,谁是假朋友,此时此刻,也就一清二楚了。

 

四、情景默写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古诗文默写与赏析。

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

⑶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 

⑷《次北固山下》中写时序更替,蕴含生活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外描写春雨的诗句很多,请写出完整的一句:______ ________ 

⑹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完成问题。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这首诗是从哪些感官角度描写夜雪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诗歌描写的情景中,你可以感知到作者怎样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①,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②复如初。母日:“儿痴如此,曷③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④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狰恶可怖;冕小儿,恬⑤若不见。

(《王冕读书》)

【注释】①已:止,罢。②已而:过后。③曷:何,怎么,为什么。④依:投靠。⑤恬:安然。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相而去_______________    (2)默记________________

(3)日中_______________      (4)策映长明灯读之_______________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3.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期日/    B. /子骂父

C. 下车/引之    D. 听诸/生诵书

4.【甲】文主要表现元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乙】文主要表现王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秋(宗璞)

①似乎刚过完了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的怎么得了!

②一朵花苞钻出来,一个柄上的好几朵都跟上。花苞很有精神,越长越长,成为玉簪模样。开放都在晚间,一朵能持续开一昼夜。六片清雅修长的花瓣围着花蕊,当中的一株顶着一点嫩黄,颤颤地望着自己雪白的小窝。

③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是一种玉簪花精神罢。

④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彩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们常这样自嘲。

⑤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有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可能因气味的缘故,不容虫豸近身。

⑥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种清香。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

⑦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呢,很难回答。

⑧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⑨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诵,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使得逍遥。

⑩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⑪那第一朵出现已一周,凋谢了。可是别的会一朵朵再接上来。圆鼓鼓的花苞,盛开了的花朵,由一个个柄擎着,在绿波上漂浮。

1.本文是作者见____报秋,生发感慨而写的一篇抒情散文。作者在第①自然段中写看到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作者吃惊是因为___(不超过8个字),联系全文,作者怅然是因为______。(不超过10个字)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 (    )

A. 玉簪花的芳香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可以提醒人们秋的到来,让人们减少一些惰性。

B. 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赞美那种“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的玉簪花精神。

C. 作者对“领取而今现在”一句的吟哦让人体味到一种悠然自得、面对现实的人生态度。

D. 邻取自己那一份,是劝慰人们要及时把握自己应得的那一份,而不要有非分之想。

E. 作者借助比较的手法,巧妙地写出了玉簪花所散发出的与其他几种花不同的芳香。

F. 作者把玉簪花的绿叶描写为“绿波”,使人联想到生活的长河,有广阔的空间感和深邃的时间感。

3.赏析文中划直线的句子。

(1)当中的一株顶着一点嫩黄,颤颤地望着自己雪白的小窝。

(2)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

4.自然段划波浪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写法,其用意是什么?

5.有人认为文章的题目改为玉簪花更好,你的意见呢?请简述理由。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 (顾晓蕊)

①那是一个深秋的早晨,天刚微亮,薄雾还挂在树梢上,我坐车前往山村学校支教。车在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上盘旋,直到日影西斜,才来到位于大山深处的一所中学。

②看到四面漏风的校舍,我心里一阵酸楚,于是决意留下来,把梦想的种子播到孩子们的心田。可是,事实远没有我想像的那么简单,有个叫李想的孩子,就让我头疼

③我在讲台上读课文,抬头见他两眼走神,心早飞到爪哇国去了。我大声说:“李想,我刚才读到哪了?”同桌用胳膊捅了捅他,他挠挠头说:“读的什么?没听到啊。”班上哄堂大笑。

④他还和别人打架,黝黑的脸上经常挂彩,问是怎么回事,他不肯说。有一回,我看到几个孩子围着他挥拳乱打,边打边说:“不信你不哭。”泪水在眼眶里晃,他昂着头,愣是不让它落下来。我大喝道:“为什么打人?”他们撒腿跑了,转眼没了踪影。我走上前,想说些什么。他冷冷地看了我一眼,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我心里觉得难过,他到底是怎么了?他的童真哪里去了?

⑤周末,我到他家里走访。到那儿一看,我鼻子酸了,破旧的土坯房里光线昏暗。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有他和爷爷。“他父母出去多久了?经常回来吗?”我问。老人叹气说:“他爹娘走了五年,很少回来。刚开始那会儿,他想起来就哭,躺地上打滚儿,谁也哄不住。连哭了几个月,眼泪都流干了……”

⑥校园里再见到他,他仍旧上课走神,我却不敢与他的目光对视。那目光望也望不到底,透着阵阵寒气,充满稚气的脸上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忧郁和漠然。

⑦几个月后,我听说他的父母回来了,还受了些伤。事情大致是这样:他的父母坐车回家,正赶上下雨,山路湿滑,车翻进了沟里。幸好只是些外伤,他们在医院住了几天,包了些药,赶回了家。

⑧我想去他家看看。路上,听见村民在议论:“爹娘出去这么久,回来伤成那样,这孩子跟没事人似的。”作为老师,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

⑨走到院里,爷爷正冲他发脾气:“你这孩子,心咋就那么硬呢?看到爹娘遭了罪,连滴眼泪都没流……”话未说完,便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⑩他倚着门框站着,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父亲接过话说:“我们出去这些年,他感觉生疏了,这也怨不得孩子。”母亲走过来,搂着他的肩说:“这次出事后,我和你爹也想了,明年包片果园,不出去打工了。”他低下头,一颗亮晶晶的泪珠,滚落了下来。刚开始是小声啜泣,到后来竟成了嚎啕大哭。

⑪我忽然懂得,这些年来他有多孤单,有多悲伤。所谓的坚强,是因为没有一个能让他依靠着哭泣的肩膀。我眼眶全湿,悄悄地离开了。

⑫第二天上课,他坐得直直的,听得很认真。课间,他跟别的孩子在草地上嘻嘻哈哈地玩闹。金色的阳光下,他的脸上焕发着光彩,整个人都明亮了起来。他沿着操场奔跑,轻盈得像一阵风。有同学喊:“李想,你的衣服脏了,后面好几道黑印子。”他头也不回地说:“俺娘……会洗的。”“娘”这个字拖得老长,喊得格外响。

⑬我不知道一滴泪掉下来之前,在他心里奔涌了多久。但我明白从现在开始,一个美丽的生命,如含苞待放的花蕾,又变得鲜活生动起来。

1.本文的题目是《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结合全文,围绕着“眼泪”,请你概括李想的这一滴眼泪掉下来所经历的变化过程。

父母外出打工,他哭干眼泪——→挨别的孩子打,他昂着头,_________________——→父母打工回家受伤,他像没事人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他获得了父母的温暖,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语“头疼”?请你概括出老师头疼的原因。

3.按照括号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品析下列句子。

(1)他冷冷地看了我一眼,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

(2)他沿着操场奔跑,轻盈得像一阵风。(修辞手法的角度)

4.李想以前上课走神,后来为什么会认真听讲了

5.仔细揣摩第8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用第一人称把老师“深深的挫败感”具体地描述出来。

 

七、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请任选一个题目写作。

⑴我们每个人都在家庭的怀抱中生活、成长。家人的关怀照顾、理解支持,都给我们无尽的勇气与力量。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

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自主立意,写一篇作文。

⑵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中,那么他就学会平静幸福地生活;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那么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卑……,同学们,你生活在什么当中呢?

请以“我生活在         之中”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若选第二个作文,先把题目补充完整。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④书写工整,不少于5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