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字词书写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yīn qiè________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xiè dài________

 

二、选择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在中国传统教育典籍里,大家一致认为最重要的是《四书五经》。

B. 怎么可能这样?你说的?没搞错吧?有没有再调查?

C. “什么呀!”赵小桢撇撇嘴,“你又不是老师,怎么知道我们读得不对?”

D. 博鳌亚洲论坛在凝聚亚洲共识、传播亚洲声音、促进亚洲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经济论坛。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受益匪浅

B. 他们本来个性志趣就不同,分道扬镳实属必然。

C. 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竟否认“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存在,对此,我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死灰复燃

D. 电影《狼图腾》,以场面的气势恢宏、情节的抑扬顿挫和风格的奇异独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三、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原句。

工欲善其事,________________

②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死而后已。

④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

⑤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

⑥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____

⑦《七律长征》中采用夸张手法反衬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题文)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⑴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作为座右铭的文字,是出自苏联小说《____________》,这是书中主人公______________对生命的诠释。

⑵关于《筑路》片段,为什么要筑路?筑路者要面对哪些困难?他们面对这些困难采取了态度?这表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某中学八年级(1)班开展“汉字与中国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你参与其中。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活动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你入围了校年度“中国汉字听写大赛”总决赛,同学们向你表示祝贺,你会怎么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阅读杜甫的《岁暮》一词,完成后面小题。

岁暮

杜甫

岁暮①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下列关于这首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这首诗的诗题“岁暮”二字,在直观上有一种“岁云暮矣多北风”的凄凉之感,仿佛给全诗定了一种低沉的调子,罩上一层黯淡的色彩。

B. “还用兵”之“还”字,有仍然之意,言自己虽避地西蜀,暂得一席安身之所,没想到这里仍有战争。

C.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此句写出了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人民天天都在流血,在呻吟,国家处于十分危急之中。

D. 这首诗,前四句主要抒怀抱,后四句主要陈时事,层次清楚,结构井然,语无虚设。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结合诗的颔联作赏析。

3.请简要说说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七、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阅读杨时的《言默戒》 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邻之人有鸡夜鸣,恶其不祥,烹之。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已而谓予曰:“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曰:“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曰:“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注】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时,掌管。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其不祥______

②一鸡而不鸣______

旦而不鸣______

④皆取祸也_____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未可言而言

A. 过王而行

B. 而子敬先亡

C. 人不知而不愠

D. 温故而知新

3.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夫 鸡 鸣 能 不 祥 于 人 欤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人之言默,何以异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八、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微晶玻璃是一种我国刚刚开发的新型的建筑材料,它的学名叫做玻璃陶瓷。微晶玻璃和我们常见的玻璃看起来大不相同。它具有玻璃和陶瓷的双重特性,普通玻璃内部的原子排列是没有规则的,这也是玻璃易碎的原因之一。而微晶玻璃象陶瓷一样,由晶体组成,也就是说,它的原子排列是有规律的。所以,微晶玻璃比陶瓷的亮度高,比玻璃韧性强。

②现在,我们做一个微晶玻璃与天然石材的对比实验。我们把墨水分别倒在大理石和微晶玻璃上,稍等片刻,微晶玻璃上的墨汁可以轻易的擦掉,而大理石上的墨迹却留了下来。这是为什么呢?大理石、花岗岩等天然石材表面粗糙,可以藏污纳垢,微晶玻璃就没有这种问题。大家都知道,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用它做成建筑物,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这就是大理石建筑物日久变色的原因,而微晶玻璃几乎不与空气发生反应,所以可以历久长新。

③专家介绍说,这项发明的突破点主要有两个,分别是原料的配比和工艺的设计。其中,工艺的设计是技术的关键。置备微晶玻璃首先要把原材料按照比例配好,放到窑炉里烧熔,等全部融化之后,把熔液倒在冰冷的铁板上,这叫做淬火,淬火之后,原料已经变成了一块晶莹的玻璃,这一步是烧结的过程。现在,我们把玻璃捣碎,装入模具,抹平,再次放入窑炉,这次煅烧使它的原子排列规则化,是从普通玻璃到微晶玻琉的过程。

④一般的废渣土中都含有制作微晶玻璃的大多数成分,我们通过电脑检测,确定现有原料的化学组成,添加所缺部分,大大降低了成本。微晶玻璃利用废渣、废土做原材料,有利于环境治理,可以变废为宝,与各地环保工作同步进行。

1.微晶玻璃比普通玻璃韧性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通过微晶玻璃与天然石材的对比实验,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2.文中第④段加点的“大多数”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3.阅读下面的两则链接材料,写出你的发现。(至少写两点)

材料一  最新研制开发的矿渣微晶玻璃,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及青睐,它是第四代替代天然石材理想的装饰建筑材料。在我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原料(如各种工业尾矿、灰渣、炉渣等),目前已有研制开发成功的矿渣微晶玻璃问世,它们都同样具有机械强度高,表面硬度大及优良的化学稳定性,适于用作高档次的地铁、大楼、机场、车站、宾馆、大饭店等建筑物的装饰材料。

材料二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装饰的追求也会愈来愈高。我国年装饰消费达800亿元,建筑装饰石材年消费已超过8000万m2。巨大的市场迫切要求生产企业制造出更多更好的产品,适应和满足规模大型化,色彩多样化,施工便捷化,用途异型化的市场需求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阅读钱科峰的《读书风雅事何必硬上弓》一文,后面小题。

①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红烛佳人,西窗伴读,古人这种读书意境曾经是许多读书人的美好向往。然而时过境迁,佳丽多在夜总会,窗前多是游人。在现代人的文化生活,一个ipad玩一宿,一个手机捧半天,就是缺失了捧书夜读这档事,家里可以没有书,却不能没有wifi,读书者几何?我们已可想而知。

②一天工作八小时,睡觉除去八小时,剩下的三分之一时间大家都在干什么?在这个相对浮躁的时代,写书的都在搞穿越搞戏说搞低俗围着重口味打转,读书的哪能聚精会神一门心思看名著读经典?职场要拼杀,社交要应酬,友情要联络,身心要娱乐,读书,有时即便有那个心,也未必有那份闲情。于是,图书大多成了家居装修时点缀书柜的软包装。

③中国是个出版大国,每年出版的图书总量世界第一,然而与成反比的是中国读者群却不是世界第一。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64本,俄罗斯人均每年读55本,日本人均每年读40本,就连忙着整容做泡菜的韩国人每年也要读书7本,而中国人均每年看书是0.7本。值得关注的是,三年前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年平均看书是4.5本,由此可见,中国人不仅读书少,而且变得越来越不爱读书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④文化大国居然读者寥寥,这事儿说出去确实有伤面子,于是皇帝不急太监急,有识之士和官方组织坐不住了,意欲立法强制人们读书,不读书就是违法,违法就要处罚。这不,新华有报道称,我国民阅读立法已列入2013年国家立法工作计划,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争取在年底形成较成熟方案提交国务院法制办。依法读书,守法读书,霸王硬上弓,此情形说出去照样不光彩,老外那是自愿读书热爱读书,咱却是牛不喝水强按头,这读书读得也太无奈了些。

⑤“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一首劝学诗,既然大伙儿黑发不知勤学早,那么依靠点法律手段促进社会读书热也是一种不错的尝试。然而我总觉得立法读书看上去很美,做起会很囧,试想,依法读书如何实施?读书多少如何计量?光买书不看书又如何鉴别?图书借而不阅又如何界定?真读与假读如何评判?一字一句看到脑子里的东西还真不好依法查处,硬制度要个软着陆难度还不是一般的大,由此看,为阅读立法实在是不靠谱。

⑥阅读是对知识的渴求,是一种精神的享受。阅读好比谈恋爱,没感觉、不喜欢的总是很难通过外力捆绑到一起的,即便通过法规硬性捆绑,读者与作者都不会有幸福感。

⑦读书本是风雅事,如今却弄得像霸王硬上弓,这多少有点病急乱投医的味道。还是明代的于谦说得好书卷多情似古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要阅读更要悦读,只有发自内心地产生一种对书的热爱与嗜好,这书才能读到心里记在脑里,否则,徒增一种形式主义而已。因此,读书之事可引导可激励而不可霸王硬上弓,有关部门肯花这番心思去立法,倒不如出台政策把书价降下,把更多的图书馆和便利借书点建起,通过各种方式让读书益智养心的氛围浓起。风雅之事文雅办,岂不更好更有效?!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开头写古人与现代的不同表现有何作用?

3.第⑤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阅读《酒婆》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首善街有家最低等的小酒馆。不插幌子,不挂字号,连座位也没有;柜台上不卖菜,单摆一缸酒。来喝酒的,都是扛活拉车卖苦力的底层人。

②这酒馆只卖一种叫“炮打灯”的酒。这酒价钱贱,不讲余味,只讲冲劲,进嘴非得赶紧咽,不然烧烂了舌头。可一落进肚里,马上一股劲“腾”地蹿上来,直撞脑袋。好酒应是温厚绵长,绝不上头。但穷汉子们挣一天命,筋酸骨乏,心里憋闷,不就为了花钱不多,马上来劲,晕头涨脑地洒脱洒脱、放纵放纵吗?

③要说最洒脱的,还得数酒婆。天天下晌,这老婆子一准来到小酒馆,衣衫破烂,像叫花子;头发乱,脸色黯,没人说清她啥长相,更没人知道她叫什么,却都知道她是这小酒馆的头号酒鬼,尊称酒婆。她一进门,照例打怀里摸出个四四方方小布包,打开布包,里头是个报纸包;打开报纸包,又是个绵纸包,好像里头包着一个翡翠别针;再打开绵纸包,原来只是两角钱!她拿钱撂在柜台上,老板照例把多半碗“炮打灯”递过去,她接过酒碗,举手扬脖,碗底一翻,酒便直落肚中,好像倒进酒桶。待这婆子两脚一出门坎,就像在地上划天书了。

④她一路东倒西歪向北去。走出一百多步远的地界,是个十字路口,车来车往,常常出事。您还甭为这婆子揪心,瞧她烂醉如泥,可每次将到路口,一准是“噔”地一下,醒过来了!竟像常人一般,不带半点醉意,好端端地穿街而过。她天天这样,从无闪失。首善街上人家,最爱瞧酒婆这醉醺醺的几步,上摆下摇,左歪右斜,悠悠旋转乐陶陶,看似风摆荷叶一般;逢到雨天,雨点淋身,便像一张慢慢旋动的大伞了……但是,为什么酒婆一到路口就醉意全消呢?

⑤原来,老板人奸,往酒里掺水。酒鬼们一清二楚,但谁也不肯把这层纸捅破,喝美了也就算了。

⑥老板人近六十,没儿没女,八成要绝后。可一日,老板娘爱酸爱辣,居然有喜了!老板给佛爷叩头时,动了良心,发誓今后老实做人,再不往酒里掺水了。就是这日,酒婆来到小酒馆,照例还是掏出包儿来,层层打开,花钱买酒,举手扬脖,把改假为真的“炮打灯”倒进肚里……真货就是真货,这次酒婆还没出屋,人就转悠起来了。而且今儿她一路上摇晃得分外好看,上身左摇,下身右摇,愈转愈疾,初时像风中的大鹏鸟,后来竟像一个黑黑的大漩涡!首善街的人看得惊奇,也看得纳闷,不等多想,酒婆已到路口,竟然没有酒醒。破天荒头一遭转悠到马路上。下边的惨事就甭提了……

⑦自此,酒婆在这条街上绝了迹。小酒馆里的人们却不时念叨起她来,说她才算真正够格的酒鬼。她喝酒不就菜,向例一饮而尽,不贪解馋,只求酒劲。在酒馆既不多事,也无闲话,交钱喝酒.喝完就走,从来没赊过帐。

⑧老板听着,忽然想到,酒婆出事那日,不正是自己不往酒里掺假的那天吗?原来祸根竟在自己身上!他便别扭开了,心想这人间的道理真是说不清了。为什么几十年拿假酒骗人,却相安无事,都喝得挺美,可一旦认真起来反倒毁了?

1.酒婆这一人物形象有何特点?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2.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问题。

⑴结合语境,分析第①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首善街有家最低等的小酒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结合全文分析第④段划线句子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炮打灯”是一种物美价廉的酒,穷人们喝了它,可以在劳碌了一天之后,缓解疲劳,忘记烦恼,洒脱放纵一番。

B. “直落”“好像倒进酒桶”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酒婆喝酒之急;”一到路口就醉意全消”,则表明酒婆酒量之大。

C. 老板往酒里掺水,酒鬼们一清二楚,但谁也不肯说出来,这表现人们只图喝了痛快、不想惹是生非的心理状态。

D. 酒婆死了,老板知道祸根在自己身上,感到非常内疚,开始深刻反省,后悔自己不该一时头脑发热,诚实了一次反而害了酒婆,表现了老板善良的本性。

4.本文最后一段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在写法上有相似之处,但写作意图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朱自清《背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某一天或者某一刻,一个细微的动作、一句温馨的话语、一次意外的相遇都会在不经意间荡起你心中的涟漪,激起你生命的震撼。那可能是一种温暖绵软的感觉,你可能会舌尖甜甜,嘴角翘翘,忍不住,想笑;也可能是一种略微潮湿的感觉,伴着一丝酸涩或刺痛,难以自抑地,想哭。那正是生命拔节的声音,你长大了!

请以“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