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湖北省十堰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mí)    字(tiè)    宝(guī)      重叠嶂(luán)

B. 飒(sà)    丽(xùn)    山(ào)       故弄虚(xián)

C. 见(piē)   褶(zhě)    执(mèi)      自自足(jǐ)

D. 祷(qǐ)    屑(xuè)    健(jiǎo)     万俱寂(lài)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接风洗尘  拨地参天  狼藉  踌躇    B. 为富不仁  无瑕顾及  磅礴  雄据

C. 如火如荼  司空见惯  蔓延  歉疚    D. 据礼力争  蹑手蹑脚  摇蓝  堪称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周国平说,我不认为读书可以成为时尚,并且对一切成为时尚的读书持       态度。读书属于个人的精神生活,必定是非常个人化的。可以成为时尚的不是读书,而是买书和谈书。譬如说,在媒体的       下,某一时期有某一本书特别畅销,谈论它显得特时髦,插不上嘴显得特      

A. 疑惑 影响 落后    B. 怀疑 影响 落伍

C. 怀疑 指导 落伍    D. 疑惑 指导 落后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据统计,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团队发现健在的抗战老兵有近万人,而且大部分都已风烛残年

B. 有些同学时间观念不强,学习效率不高,放学回家后,轻描淡写地做着作业,很晩才睡觉。

C. 数学老师上课喜欢别具匠心,他提出的问题常常让我们耳目一新。

D. 秋天的武当山,层林尽染,漫山红遍。游人鳞次栉比,争相目睹武当山秋日的美景。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2017年全市中学生篮球赛在市体育中心举行,大约200名左右的选手参赛。

B. 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C. 随着学业增长,当然可能再去学会一门或两门外国语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如同许多在海外长大的孩子那样。

D.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将诗词文化带到人们生活中,有利于更多人走进、了解、研究古诗词。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真正的友情储蓄,是不可以单向支取的

②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

③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

④而是要通过彼此的积累加重其分量

⑤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A. ①④②⑤③    B. ②⑤①④③    C. ②③①⑤④    D. ②①⑤④③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 《晏子春秋》是后人搜集齐国大夫晏婴的言行编辑而成的。晏子,名婴,字平仲, 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

B. 龚自珍是明末思想家、文学家。《已亥杂谈》写于他从北京辞官南归途中,共315首,杂记行程,兼述往事。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倾向,对国事的感慨以及生平经历的哀乐。

C.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其作品反映现实生活,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等。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保尔这一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形象。他具有钢铁般的意志,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他从不灰心丧气,从未产生自杀的念头,坚强而又乐观。

 

二、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古诗词默写填空。

(1)秀干终成栋,__________________。(包拯《书端州郡斋壁》)

(2)__________________,慷慨悲歌白发新。(陆游《哀郢》)

(3)__________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4)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描写边塞苍凉壮美的风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钱塘湖春行》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把早春的西湖描绘得十分迷人。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画面生动有趣,生机无限。

 

三、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后面问题。

黄裙子,绿帕子    丁立梅

    ①十五年前的学生搞同学聚会,邀请了当年的老师去,我也是被邀请的老师之一。

    ②十五年,花开过十五季,又落过十五季。迎来送往的,我几乎忘掉了他们所有人,然而在他们的记忆里,却有着我鲜活的一页。

    ③他们说,老师,你那时好年轻呀,喜欢穿长裙。我们记得你有一条鹅黄的裙子,真正是靓极了。

    ④他们说,老师,我们那时最盼上你的课,最喜欢看到你。你不像别的老师那么正统威严,你的黄裙子特别,你走路特别,你讲课特别,你爱笑,又可爱又漂亮。

    ⑤他们说,老师,当年,你还教过我们唱歌呢,满眼的灰色之中,你是唯一的亮色,简直是光芒四射啊。

    ⑥他们后来再形容我,用得最多的词居然都是,光芒四射

    ⑦我听得汗流浃背,是绝对意外的那种吃惊和惶恐。可他们一脸真诚,一个个拥到我身边,争相跟我说着当年事,完全不像开玩笑的。

    ⑧回家,我迫不及待翻找出十五年前的照片。照片上,我就是一位普通女子,圆脸,短发,还稍稍有点胖。A.可是,脸上的笑容,却似青荷上的露珠,那么透明和纯净。

    ⑨老师有没有魅力,原不在于容貌,更多的,是缘于她内心所散发出的好意。

    ⑩我记忆里也有这样的一个人。小学六年级。学期中途,她突然来代我们的课,教数学。我们那时是头疼数学的。原先教我们数学的老师是个中年男人,面上整天不见一丝笑容。即便外边刮再大的风,他也是水波不兴,严谨得像老古董。

    她来,却让我们都爱上了上数学课。她十八九岁,个子中等,皮肤黑里透红,长发在脑后用一条绿色的帕子,松松地挽了,极像田埂边的一朵小野花。天地阔大,她就那么很随意地开着。她走路都连蹦带跳的,跟只欢快的鸟儿似的。B.第一次登上讲台,她脸红,半天说不出话来,只轻咬住嘴唇,望着我们笑。那样子,活脱脱像个邻家大姐姐,全无半点老师的威严感。我们一下子喜欢上她,有新奇,更多的,却是亲切。

    记不得她的课上得怎样了,只记得,每到要上数学课,我们早早就在桌上摆好数学书,脖子伸得老长,朝着窗外看,盼着她早点来。我们爱上她脸上的笑容,爱上她的一蹦一跳,爱上她脑后的绿帕子。她多像一个春天啊,在我们年少的心里,茸茸地种出一片绿来。她偶尔也惩罚不听话的孩子,却从不喝骂,只伸出食指和中指,在那孩子头上轻轻一弹,看着那孩子笑道:“你好调皮呀。”那被她手指弹中的孩子,脸上就红上一红,也跟着不好意思地笑。于是,我们便都笑起来。我们的作业若完成得好,她会奖励我们,做游戏,或是唱歌——这些,又都是我们顶喜欢的。

    然而学期未曾结束,却又换回原来严谨的男老师,她得走了。她走时,我们都跟去大门口相送,恋恋不舍。我们看着她和她脑后的绿帕子,一点一点走远,直至完全消失不见。天地真静哪,我们感到了悲伤。那悲伤,好些天,都不曾散去。

1.文中一共写到了几位老师?他们分别给了你怎样的印象?请简要概括。

2.下列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喜欢穿长裙”“头疼数学”两个“顶”都是“最”的意思,是表程度的副词。

B. 第⑥段中的“光芒四射”一词其实并不是指我身上发出的光亮,而是“我”带给学生的总体印象。

C. “每到要上数学课,我们早早就在桌上摆好数学书,脖子伸得老长,朝着窗外看”侧面描写了代课女老师很受学生的喜爱,所以才盼望她来上课。

D. 结尾段交代了代课老师的去向,流露出作者深切的忧伤和对代课老师的怀念。

3.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第⑨段的作用。

4.本文语言生动,富有感情,揣摩下列句子,任选其中一句,根据括号内的要求作简要赏析。

A.可是,脸上的笑容,却似青荷上的露珠,那么透明和纯净。(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B.第一次登上讲台,她脸红,半天说不出话来,只轻咬住嘴唇,望着我们笑。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5.本文的标题很有特点,请你品味一下它的妙处。

6.你已是八年级的学生了,一定也遇到过好老师,你心目中的好老师是怎样的?联系文章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300 亿件快递的背后

①外包装塑料袋、纸箱、填充物、商品自带包装……当一件快递送到手上时,网购者照例要拆开这些“厚重”的包装,一样都不会少。一位网店商家曾吐露心声,虽然这样的包装费钱、费力,但为了商品的运输安全,在包装上我们不敢怠慢,而且还得“宁多勿少”。尤其是当下生鲜、家具等种类的物品都已经进入了消费者的网络购物车,商家对这些易碎易坏物品更是加倍包装,有时包装物重量甚至远超商品本身。

②而相关数据表明,2016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达 313.5亿件。

如果按照每件快递需要 0.2 公斤包装材料估算,2016 年全年新增的快递包装垃圾重达600 多万吨。空气囊、塑料袋等包装物,其主要原料为聚氯乙烯,这一物质埋在土里,需要上百年才能降解。每吨废纸能回炉生产0.8吨再生好纸,如果纸箱用一次就扔掉,那么1吨纸箱回收后只能再生产0.8吨新纸箱,产生的0.2吨缺口,只能依靠伐木来补充。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还要消耗煤、电等能源,对水、大气等环境造成新的污染。

④然而,面对如此天量的快递包装物,目前除对快递运单的保管、存放与回收(销毁)有明确规定外,针对快递包装的其他部分均没有统一规定要求,任由企业或消费者自行处理。

⑤绿色包装成本相对较高是一大掣肘。“我相信绿色、环保的材料,是每一家物流公司都希望去做的。但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是成本。”菜鸟网络 CEO 童文红说,“我们做过分析,一只不可降解的塑料袋是8分钱,一只可降解的塑料袋价格是它的4至5倍。谁来为这些环保材料埋单?”

⑥目前胶带、包装箱、编织袋等七大类包装物的回收与再利用情况并不理想。2016年12月23日,记者在成都对消费者进行了随机采访。

⑦“撕下来的透明胶带一点用处也没有,塑料包装袋也特别脏,不赶紧扔掉,难道还要留着?” 刚拿了快递的小张说,只要是小件包裹,他都是上楼前就撕开包装,把包装扔掉。

⑧另一名网购者小李则表示,如果包装的纸箱干净完整,一般会用来装东西,但塑料包装、填充物和透明胶带,就直接扔了。“如果在家里,爸妈会把废纸箱攒起来卖掉,但我们这代人没这习惯,肯定就扔了。”这两位受访者对快递包装的处理方式,代表着绝大部分人的行为习惯。

⑨问题的解决需要消费者、电商商家、包装企业等全产业链上各主体共同努力。

⑩对于消费者来说,首先,            ;其次,            ;第三,           

对于电商商家而言,则需要在源头做好适度包装,并尽可能使用可回收、容易分解或能重复使用的包装材料。据半月谈记者了解,有一家卖母婴产品的网店为获得买家“包装严密”的好评,每个月使用近万米的胶带包装。减少快递垃圾,是电商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

对于包装企业来说,必须要守住诚信经营的底线。如今一些外包装存在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问题。“毒害料”用于快递包装后再进入回收,只可能导致恶性循环。

                   (节选自《半月谈》2017年第2期,有改动。作者张璇 吴帅帅)

1.下列对文本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⑤段加点的“掣肘”一词,在文中是指绿色包装成本相对较高,阻碍了快递公司对绿色、环保的包装材料的使用。

B. “相关数据表明,2016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达 313.5亿件”这句话,主要说明我国快递业发展迅猛,获利巨大。

C. 目前包装物的回收与再利用情况并不理想,是因为产业链上各主体如政府部门、电商商家、包装企业等都存在问题。

D. 文章第⑩段举卖母婴产品的网店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商家虽生意繁忙,但仍为消费者着想,诚实经营,严密包装。

2.依据文本信息推断文中空缺处省略的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补写出来。(60字左右)

3.文章取题为“300亿件快递的背后”是想要告诉我们什么?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

4.文中划线句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四、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阅读《湖心亭看雪》,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湖中人鸟声绝(都,全 )             此(客人)

B. 一小舟(牵引,这里是划船的意思)  拥衣炉火(鸟兽的细毛)

C. 莫说相公痴(对书生的尊称)            更定(指初更以后)

D. 饮三大白而别(勉强,尽力)        下船(等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号,表明怀念故国的深情。

B.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

C. 文末中的“痴”与开头独自去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追求孤独安于寂寞的性格。

D. 本文以记叙开头,以议论结尾,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静中有动,寂中有声。

4.这篇文章可谓是痴人赏奇景,你认为奇景“奇”在哪里?痴人“痴”在何处?请分别概括。

 

五、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阅读《过零丁洋》,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

A.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以死明志,丹心光照千秋。

B. 首联写自己步入仕途和四年抗敌的经历,“辛苦”和“寥落”两个词道尽了坎坷的人生际遇,感情深沉,悲郁感人。

C. 颔联将国家命运和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写危难形势,抒忧患之情,比喻形象,对仗工整。

D. 颈联运用拟人手法,将“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与自己的心情巧妙结合起来,感人至深。

2.请自选角度赏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六、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陪你一起         

(2)母亲的一声呼唤,荡漾着爱的涟漪;朋友的一声呼唤,打开了紧闭的心扉;动物的一声呼唤,警示着我们要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活中,多少美好的感情凝聚成一声呼唤,又有多少遗憾期待着一声呼唤。我们经常感受到对方的呼唤,也曾由衷地发出过呼唤。

请以“呼唤”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选择题目(1)的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选择题目(2)的自拟题目作文。②内容具体,情感真挚,积极向上。③自定立意,自定文体(除诗歌外)。不少于650字。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