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江阴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一、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多易必多难。(《老子》)

(2)令初下,群臣进谏,____________。(《邹忌讽齐王纳谏》)

(3)____________,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4)结庐在人境,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5)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6)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7)《出师表》中,表现作者不求功名利禄的高洁志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了作者舍己为人以及博大的胸襟和崇高的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习主席2018新年贺词强调:兴盛的气象,由苦干实干而来;共同的梦想,靠同心合力筑就。

B. 两会期间,央视采访了中国著名的卫星专家,嫦娥一号工程总设计师、总指挥叶培健院士。

C.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D. 好吧。他说,我相信你能行!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谈论即将到来的中考,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要盲目乐观。

B. 大型纪录片《大国工匠》呈现了泰兴籍专家周平红对肝移植技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

C. 建军90周年朱日和阅兵仪式,让屏幕前的师生看得热血沸腾,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D. 大雪覆盖了整座城市,5日凌晨,市环卫处700多人倾巢出动在风雪中给我们扫出一条温暖的路。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10年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使观众受到精神的洗礼,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形成学习模范、争当模范、崇尚模范的浓厚氛围。

B.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C. 很多人喜欢运动,但专家提醒,适量运动才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运动要讲究科学性。

D. 尽管微博实名制可能会对用户的活跃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从长远看,却有利于提高微博媒体营销和增强用户的内容自律。

 

三、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题文)

1.(小题1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填空。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

选文中的“他”是《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造成他悲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题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        

A. 《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表达了对猫的憎恶,对隐鼠的弱小者的同情。

B. 《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的高跟党自认为合乎古代制度,因此国王偏向高跟党。

C. 《琐记》中回忆了与衍太太交往的几件琐事,在南京矿路学堂、江南水师学堂求学的经历。

D. 《格列佛游记》中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剖析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现实。

E. 《朝花夕拾》中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社戏等情节的回忆,如《五猖会》《社戏》。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题文)名著阅读。

(1)《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散文集,请根据你的阅读经验,回答问题。   

①该书共辑入10篇文章,外加“小引”和“后记”。其中写到“某友人失学回到故乡,又受到排挤,只能教几个小学生糊口”这一内容是哪篇文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书中《父亲的病》和《藤野先生》两篇文章分别写到了“庸医害人”和“国人围观枪杀中国人”,这两个事件先后触发了鲁迅怎样的思想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一段话摘自《格列佛游记》一书的《宫廷游戏》一文,请问小人国的官员表演完这种技艺后,能获得怎样的赏赐。

皇帝手里拿着一根棍子,和地面平行,候选人员一个个依次跑上前去,有时候跳过横杆,有时候在横杆下面来回爬几遍,这完全要看横杆上升或者下降的情形而定。有时候皇帝和首相各拿着木棍的一头。有时候也由首相一个人拿着木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智取生辰纲》出自我国古代名著《水浒》,这则故事中因丢失生辰纲后来被逼上梁山的人物是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综合性学习。

学校正开展“二十四节气与我”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据新华社电  正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11月30日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材料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广为流传的节气歌将二十四节气按照时间顺序串联了起来。其中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锁定四季,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则得名于气候变化,而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则将物候现象反映得富有诗情画意。

【活动一】结合【材料一】为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活动二】依据【材料二】写出24节气的含义。(用“既……又……”句式,限30字以内)。

【活动三】《春韵》文学社决定在12月28日下午2点举办“二十四节气”知识讲座,并拟写了通知。通知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提出修改意见。

 

通知

同学们:

校《春韵》文学社将在西报告厅举行“二十四节气”知识讲座,欢迎同学们积极参加。

                                                  《春韵》文学社

                                                2016年12月7日

【活动四】阅读故事,用节气名补对联。

传说明代有一位学士,在浙江天台山游览时,夜宿山中茅屋。次日晨起,见茅屋一片白霜,心有所感,随口吟出上联: 昨夜大寒,霜降茅屋如_____ ,联中嵌有三个节气,一时成为绝对。直至近代,才由浙江赵恭沛先生对出下联: 今朝惊蛰,_____时雨到清明。

 

五、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阅读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①》一词,完成两小题。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②。

料峭③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④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⑤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①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②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③料峭:微寒的样子。④斜照:偏西的阳光。⑤向来:方才。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1)赏析上片中的“竹杖芒鞋轻胜马”一句。

(2)谈谈你对下片末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理解。

 

六、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

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倘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困于心,于虑______                (2)人恒______

(3)倘自放纵______                    (4)自古所希______

2.下列对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啮人,无御之者   ②可一战   ③塞忠谏之路也  ④臣不为喜

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D.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开头连用六个排比的作用是什么?乙文开头运用比喻的作用又是什么?

5.结合甲文的观点,说说乙文中魏征“唯喜陛下居安思危”的原因。

 

七、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阅读说明文,完成下列小题。

你想要了解的干细胞都在这

①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医学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几个世纪前,人们认为人体是由四种体液组成的(血液、黄胆汁、粘液和黑胆汁),如果你不幸生病了,你就会被大放血,想想就恶心。现代,我们拥有了抗生素,能够进行各种复杂的外科手术,但仍解决不了很多疑难杂症。而最新的医学进展来源于干细胞,你可能听说过它,但事实上,他远比你想象的复杂。 

②人体由200种以上细胞构成的,特定的细胞类型具有特定的功能。例如:大脑中的神经细胞负责传递信息,血红细胞负责运输氧气,皮肤细胞负责为机体提供保护,以上的细胞都包含了你独一无二的DNA序列,虽然所有细胞的遗传信息都是相同的,但各自的表达的模式有所不同,这便形成了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当人出生之后,大多数细胞的表达模式就固定下来了,如果神经细胞受到了损伤,红细胞也当然不会突然变为神经细胞并对受损的组织进行修补。

③然而,有一种细胞除外,这就是今天的主角——干细胞。干细胞是一种未被赋予特定功能的细胞,即它们的基因表达模式还尚未被固化。干细胞既能几乎无限制的进行细胞分裂,生成新的干细胞,也可以在特定的环境下分化成特殊职能化的细胞,例如神经细胞、血液细胞。干细胞一般有两种来源,一种少部分存在于成年个体的组织器官中,例如:我们如果去少量献血,并不会马上死掉,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会马上动员起来,分化为血液细胞,这样你又可以活蹦乱跳了。而另外一种,功能更为强大,从发育早期胚胎分离得到的胚胎干细胞,它与成体干细胞不同,具有更高的多能性,可以转变为人体的任何的细胞、组织甚至器官,是一种真正万能细胞。

④干细胞能够用来帮助器官和组织的再生,如果细胞分化进行的顺利,它们能作为一种细胞的再生资源存在。将干细胞定向诱导为成纤维细胞,就能够用来给烧伤患者进行皮肤移植。科学家甚至希望利用干细胞的强大再生能力,在猪的体内重构肾脏、肝脏等重要的器官,这能降低人们对器官捐赠的依赖,进而使等待器官移植的人变得少之又少。干细胞也有可能进行脑部受损组织的替换,进而治疗老年痴呆和帕金森病,科学就是如此神奇。

⑤人们已经迫不及待地利用干细胞治疗各种疑难杂症了。然而,不规范的干细胞治疗不但不能治好你的病,可能还会带来致瘤性风险,科学家们正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假以时日,人们就会看到医生们利用干细胞,而不是继续使用传统的药片和吊瓶给人们治疗疾病了。

⑥干细胞的用途似乎无穷无尽,仅仅几十年的光景,我们对他的认识从起初的一无所知到现在的初识端倪,科学家们仍然在努力开发干细胞的潜力,期待未来能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更多的贡献。                                           (2016年11月27日)

1.说说文章开头第一段介绍医学发展史的作用。

2.请指出文章第②段主要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本文语言准确严谨,请以④第段划线句为例加以简要分析。

干细胞也有可能进行脑部受损组织的替换。

4.阅读全文,说说科学家们致力于干细胞研究的原因。

5.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 干细胞能无限制的进行细胞分裂,生成新的干细胞。

B. 干细胞是一种未被赋予特定功能的细胞,即它们的基因表达模式还尚未被固化。

C. 胚胎干细胞,可以转变为人体的任何的细胞、组织甚至器官,是一种真正万能细胞。

D. 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主要是逻辑顺序,由已知到未知,由浅入深等。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林清玄《以夕阳落款》一文,回答下列小题。

(1)开车走麦帅工桥,要下桥的时候,突然看到西边天最远的地方,有一轮紫红色的饱满而圆润的夕阳。

(2)那夕阳美到出乎我的意料,紫红中有一种温柔震慑了我的心,饱满而圆润则有一种张力温暖了我连日来被误解的灰黯。

(3)我突然感到舍不得,舍不得夕阳沉落。

(4)我没有如平时一样,下桥的第三个红绿灯左转,而是直直地向西边的太阳开去。    (5)我一边踩着油门,一边在心里赞美这城市里少见的秋日的夕阳之美,也一边为夕阳之美,也一边为夕阳沉落的速度感到吃惊。

(6)仿如拿着滚轮滚下最陡的斜坡,连轮轴都没看清,滚轮已落在山脚。夕阳亦然如此,刚刚在桥上时还高挂在大楼顶方的红轮,一坠一坠,迅即落入路的尽头。

(7)就在夕阳落入不见的那一刹那,城市立即蒙上了一片灰色的黯影,我的心也像石头坠入湖心,石已不见,一波一波的涟漪却泛了起来。

(8)我猛然感受到两个可怕的想法:我每天都在同一个时间走同一条路到学校接孩子放学,为什么三个月来都没有看见美丽的夕阳?如果我曾看见夕阳,为什么三个月来完全没有感觉?

(9)这两个想法使我忍不住悲哀,在前面的三个月,我就像一棵树,为了抵挡生命中突来的狂暴风雨,以免树下的几棵小树受伤,竟日在风雨中摇来摇去,根本没有时间抬头看看蔚蓝的天空,更不用说一天只是短暂露脸的夕阳了。

(10)我为自己感到悲伤,但更悲伤的是,想到这城市里,即使生命中没有风雨,也很少人能真心欣赏这美丽的夕阳吧!

(11)每到黄昏时开车去接孩子,会打开收音机以排遣塞车的无聊,才渐渐发现黄昏时刻几乎所有的电台都是论说的节目,抒情的感性的节目,在下午四点以前就全部阵亡了。

(12)论说的节目几乎无可避免的有一个共同的调子,就是批评,永不停止的批评。

(13)我常常会想:在黄昏的时候,一天的工作已经结束,心情应该处在一种欢喜与柔美之中,沉浸于优美的音乐,然而却几乎所有的节目都在论说,永不停止地议论,是不是象征着整个城市在黄昏时美好的感觉也都沦亡了呢?

(14)想要换个电台,换一种感觉,转来转去却转不出忧伤的心,最后,只好又转回我最喜欢的台北爱乐,一边听着优美的古典音乐,一边想着:如果在黄昏时刻,禁止论说,只准听音乐、喝茶、看夕阳沉思,将是对这个城市的人最严重的惩罚吧!

(15)那美丽的紫红夕阳,使我想起水墨画左下角的落款的印章。

(16)如果我们的每一天是一幅画,应该尽心地着墨,尽情地上彩,尽力地美丽动人,在落款封印的时候,才不会感到遗憾。对一幅画而言,论说是容易的,抒情是困难的;涂鸦是容易的,留白是困难的;签名是容易的,盖章是困难的。

(17)但是,这个城市还有人在画水墨吗?还有人在每天黄昏用庄严的心情为一幅水墨落款吗?

(18)当我看到夕阳完全沉落,怅然回转车子,有着橘子黄的光晕还余韵犹存地照在车上,惨白的街灯则已点燃,逐渐在黑幕里明晰。

(19)我为自己的今天盖下一个美丽的落款封印,并疼惜从前那些囿于世俗的、沦于形式的、僵于论说的、在无知与无意间流逝的时光。

1.通读全文,理清文中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根据文章内容填写。

舍不得→__________→泛起波澜→____________________→欣慰→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6)节画线句子。

仿如拿着滚轮滚下最陡的斜坡,连轮轴都没看清,滚轮已落在山脚。夕阳亦然如此,刚刚在桥上时还高挂在大楼顶方的红轮,一坠一坠,迅即落入路的尽头。

3.从内容和结构角度分析第(10)小节在文中的作用。

4.结合上下文,理解第(14)小节画线句子的含义。

如果在黄昏时刻,禁止论说,只准听音乐喝茶、看夕阳沉思,将是对这个城市的人最严重的惩罚吧!

5.比较两位作家笔下“印章”的含义和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1)那美丽的紫红夕阳,使我想起水墨画左下角的落款的印章

(2)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贾平凹《月迹》)

 

八、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请以蓦然回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3)书写工整规范。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