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老王》语文同步练习试卷
一、字词书写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字词积累——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______    取______    ______    眼______

骷髅______    ______    ______    愧______

 

二、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语言运用——文学常识填空。

《老王》是一篇_______(体裁),作者_______,原名_______,江苏无锡人,作家、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译作《________》等。文中提到的“默存”是其丈夫_______的字。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语言运用——说说下列语句在刻画人物方面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1)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_______

(2)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_______

(3)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_______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败(tā)      皇恐      识(shú)     维持

B. 车(dēng)    光棍      辱(wū)      僵硬

C. (pì)      凑合      磨(zhuó)    包裹

D. (qiàn)    边缘      客(zǎi)     田螺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语言运用——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B. 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目’浴阳光,预防近视”。

C. 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和手段,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企业,农村,机关,校园等,让干部鼓足干劲。

D. 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遵义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

B. 通过参观遵义会址,使同学们对红军有了新的认识。

C.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给他。

D. 每次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是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的原因?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语言运用——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我是一个退休的先生,长期以来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深知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希望孩子们沐浴在祖国的阳光下快乐成长。

B. 老师,在高中阶段,您能帮助我学习,深感荣幸。我能有今天,是您鼎力相助的结果。

C. 兹有我校高三(7)班李明同学,成绩优秀,善于交际,多次在国内外大赛中获得大奖,拟参加你校自主招生考试。

D. 今天是个好日子,春暖花开,阳光明媚,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来为老先生祝寿,请问家父高寿啊?

 

四、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1.“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十个还是二十个”说明鸡蛋的个数并不难数,但作者为什么说“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

3.老王身体虚弱正需要补充营养,但他自己不吃鸡蛋,却送给“我”一家,这是为什么?这一举动,表现了老王的什么品质?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生没有永远

杨绛

①自从迁居三里河寓所,我们好像跋涉长途之后,终于有了一个家,我们可以安顿下来了。

②我们仨,却不止三人。每个人摇身一变,可变成好几个人。例如阿瑗小时才五六岁的时候,我三姐就说:“你们一家呀,瑗瑗头最大,钟书最小。”我的姐姐妹妹都认为三姐说得对。阿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阿瑗常说:“我和爸爸最‘哥们’,我们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我又变为最大的。钟书是我们的老师。我和阿瑗都是好学生,虽然近在咫尺,我们如有问题,问一声就能解决,可是我们决不打扰他,我们都勤查字典,到无法自己解决才发问。他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饭,都需我们母女把他当孩子般照顾,他又很弱小。

②他们两个会联成一帮向我造反,例如我出国期间,他们连床都不铺,预知我将回来,赶忙整理。我回家后,阿瑗轻声嘀咕:“狗窠真舒服。”有时他们引经据典的淘气话,我一时拐不过弯,他们得意说:“妈妈有点笨哦!”我的确是最笨的一个。我和女儿也会联成一帮,笑爸爸是色盲,只识得红、绿、黑、白四种颜色。其实钟书的审美感远比我强,但他不会正确地说出什么颜色。我们会取笑钟书的种种笨拙。也有时我们夫妇联成一帮,说女儿是学究,是笨蛋,是傻瓜。

④我们对女儿,实在很佩服。我说:“她像谁呀?”钟书说:“爱教书,像爷爷;刚正,像外公。”她在大会上发言,敢说自己的话,她刚做助教,因参与编《英汉小词典》,当了代表,到外地开一个极左的全国性语言学大会。有人提出凡“女”字旁的字都不能用,大群左派都响应赞成。钱瑗是最小的小鬼,她说:“那么,毛主席词‘寂寞嫦娥舒广袖’怎么说呢?”这个会上被贬得一文不值的大学者如丁声树、郑易里等老先生都喜欢钱瑗。

⑤钱瑗曾是教材评审委员会的审稿者。一次某校要找个认真的审稿者,校方把任务交给钱瑗。她像猎狗般出这篇论文是抄袭。她两个指头,和钟书一模一样地摘着书页,稀里哗啦地翻书,也和钟书翻得一样快,一下子找出了抄袭的原文。

⑥一九八七年师大外语系与英国文化委员会合作建立中英英语教学项目,钱瑗是建立这个项目的人,也是负责人。在一般学校里,外国专家往往是权威。一次师大英语系新聘的英国专家对钱瑗说,某门课他打算如此这般教。钱瑗说不行,她指示该怎么教。那位专家不服。据阿瑗形容:“他一双碧蓝的眼睛骨碌碌地看着我,像猫。”钱瑗带他到图书室去,把他该参考的书一一拿给他看。这位专家想不到师大图书馆竟有这些高深的专著。学期终了,他到我们家来,对钱瑗说,“Yuan,you worked me hard”,但是他承认“得益不浅”。师大外国专家的成绩是钱瑗评定的。

⑦阿瑗是我生平杰作,钟书认为“可造之材”,我公公心目中的“读书种子”。她上高中学背粪桶,大学下乡下厂,毕业后又下放四清,九蒸九焙,却始终只是一粒种子,只发了一点芽芽。做父母的,心上不能舒坦。

⑧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⑨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⑩人间也没有永远。

⑪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⑫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1.结合语境,分析文中画线句子里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她像猎狗般出这篇论文是抄袭。

2.第④-⑥段详细回忆了有关钱瑗的三件事情,仿照所给示例,概括钱瑗令父母佩服之处,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_______——⑤_______——⑥学问高深

3.根据你的理解,从内容上或结构上任选一个角度,具体说说第⑫段在文中的作用。

4.《人生没有永远》一文中,杨绛先生在耄耋之年回忆了一家三口往日的生活,我们在学过的课文《老王》里也能看到他们家生活的点滴。请分别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说说杨绛一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五、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为了培养同学们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学校组织学生出了一期相关板报。下面是板报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欣赏名言·感悟自尊:下列名言告诉我们赢得他人尊重的前提是什么?

名言:要人敬者,必先自敬。——陶行知

2.在街头巷尾,我们常会见到这样的乞讨者:手足完好,但神情木然,双手向前,不知羞耻——“给一点,给一点”。面对这样的人,我们应施以援手,奉献爱心吗?请谈谈你的看法。(70字左右)

3.王芳的爷爷王朝阳八十三岁,患有老年痴呆,于3月18日下午三点在南风广场走失,走失时身穿深蓝色中山装。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帮忙写一则寻人启事,联系人:王芳;联系电话:×××××××××××。

 

六、小作文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本文作者对老王临终前的肖像描写细致入微,让人如见其人。请发挥你的想象,运用肖像描写刻画一个人物形象。

【课文片段在线】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写法分析】这段文字中的肖像描写采用拟物、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强调了老王已经病入膏肓。肖像描写是对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肖像描写的要求是:根据需要,抓住特征,绘形传神,刻画性格,显示灵魂。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