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版七年级下《邓稼先》综合练习
一、字词书写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字词积累——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选pìn   友   yáo 言  为人知    至死不    鞠躬尽    妇rú 皆知

 

二、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请从所给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______(奠定 奠基)人和开拓者。

(2)佩服他、_______(仰慕 羡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3)在北京,见到______(阔别 离别)了22年的稼先。

(4)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_____(提议 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

 

三、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1)杨振宁,美籍华裔理论_____学家。与_____共获1957年诺贝尔______学奖。

(2)邓稼先(1924-1986),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科学和技术专家。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中国成功研制____________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________”功勋奖章。

 

四、选择题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基(diàn)    背颂    马革尸(ɡuǒ)     死而后己

B. (kān)     爆炸    驰万里(chěnɡ)   截然不同

C. 红(yīn)     昆仑    锋芒毕(lù)      引人注目

D. 名(shǔ)     宰割    热泪满(kuānɡ)   鞠躬尽瘁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小明做事认真负责,熟悉业务,这次我们当之无愧地推荐小明负责此项工作。

B. 《成语词典》那么厚,叫人惨不忍睹,我一看见它就头晕。

C. 邓稼先作为一个在国内外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物理学家,在公共场合销声匿迹了。

D. 日军在二战中干了许多坏事,恶贯满盈,家喻户晓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语言运用——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B. 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C. 雾霾天气使中国不少城市的居民频发呼吸道疾病,各大医院呼吸科的接诊人数在短短几天时间里飙升了七、八倍。

D. 刘同才书记的宣讲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可操作性,为企业、工会、职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指明了方向。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邓稼先之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级许许多多工作者,原因是因为人们都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B. 我们应发扬光大邓稼先的事迹和精神,勇攀科学高峰,为实现中国梦而添砖加瓦。

C. 杨振宁得知中国的原子武器工程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完全是自力更生搞成功的,激动得热泪盈眶。

D. 令我们崇敬的是,杨振宁这位科学大师,时刻支持和关注着中国的经济建设。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阅读第三部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回答下列问题。

1.“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这句话中的“要”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2.邓稼先和奥本海默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作者把两人放在一起写的目的是什么?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原创) 拓展阅读

追忆“天眼”之父南仁东

9月25日是中国“天眼”竣工一周年的日子。已为“天眼”操劳二十多年的南仁东,却没等到这一天。

“咱们也建一个吧”

“咱们也建一个吧。”国际上提出要建平方公里阵列望远镜,时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长的南仁东则和几位同仁一起提议,可根据我国国情,建造我们自己的大望远镜。

从这句话开始,南仁东把自己与“天眼”牢牢绑在了一起。“这二十几年,南老师没干别的。”南仁东的学生甘恒谦说,这些年,南仁东的努力程度常人难以想象。

为了找到最满意的地点,南仁东从几百张遥感地质图像里挑选出所有接近圆形的洼地,闷头钻进贵州的大山里。他要拄着竹竿翻山越岭,到现场去勘察,这个洼地合不合适,距离嘈杂的闹市有多远。

“那几年南老师几乎踏遍了当地所有的洼地。”甘恒谦说,南仁东爬的山路连那里的农民看了都摇头。

挑剔的南仁东最终相中了最圆的那个大坑——位于贵州平塘县的大窝凼。然后,他正式提出利用喀斯特地形建造大型射电望远镜的设想。为了推动工程立项,南仁东每次向相关部门汇报项目,都至少提前一个小时到达会场。他担心因为一丁点儿意外而迟到。那段时间,经常需要写个三五千字的项目介绍,要得很急。南仁东就和同事一起在办公室,逐字逐句斟酌,常常弄到凌晨。他怕稍有疏漏,影响项目的进程。

对每个细节都了如指掌

夜以继日的付出,让这个恢宏的望远镜工程在南仁东的头脑中逐渐成形。

2007年,FAST终于正式立项。南仁东更拼命了。这个巨大的工程需要攻克太多难关,南仁东常常无暇顾及自己的身体。为了节省时间,中午他总是随便吃点饼干、方便面完事。遇到特别有难度的事,南仁东会长时间沉默不语。FAST开始建造时,大家发现,南仁东总能很快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南老师对FAST是如此了解,从最初讨论到每一个细节设计,所有关键技术他都了如指掌。”岳友岭说。

岳友岭参与了FAST工程钢索设计部分。FAST上的钢索需要伸缩变形,这就需要计算钢索的耐疲劳程度。岳友岭记得,刚开始大家根据FAST 30年的寿命初步预估,钢索需要承受约600万次拉伸。南仁东却算出了另一个答案:200万次。后来大家经过多次计算模拟,发现南仁东是对的,600万次的估计远远超出寿命所需,是不合理的。

“钢索应该用什么样的钢,钢索接头部分用什么技术解决,用什么样的工艺支撑FAST的外形,南老师都一清二楚。”岳友岭回忆。在设计FAST馈源舱时,最初有4个塔和6个塔等多种设想,但馈源舱的姿态调整一直不能满足科研需求。南仁东曾提出,设计一个带有流体配重的馈源舱。“这是个非常好的构想,需要极有创造力才行。很难有人想到,用这么简单的设计来应对如此复杂的难题。”甘恒谦说,虽然南仁东的提议因为过于超前而最终未被采用,但这件事让他对南老师在工程方面的造诣佩服得五体投地。

青丝熬成白发

作为首席科学家,南仁东主导和参与了FAST的每个项目,带领FAST渡过一次又一次危机。学生们知道,巨大的“天眼”里,饱含了南仁东的心血,更饱含了他的感情。

在2016年9月FAST竣工仪式上,一段宣传片介绍了FAST二十几年来从无到有的历程。岳友岭从视频中看到了南仁东二十多年前的照片,感慨万千:“南老师拄着竹竿,爬山越岭为FAST选址时,头发和胡子还是黑的。

如今,世界上单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已向苍穹睁开“天眼”,而为它把青丝熬成白发的那个人,却永远闭上了双眼。

也许,他只是太累了。也许,他只想化作星辰,与“天眼”长伴!

1.仔细阅读文章,说说“天眼”的建成经历了哪几个过程。【梳理文章情节】

2.文中引用甘恒谦、岳友岭的话,有什么作用?【理解文章内容】

3.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赏析重要语句】

南老师拄着竹竿,爬山越岭为FAST选址时,头发和胡子还是黑的。

4.结合具体内容,说说南仁东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分析人物形象】

 

六、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综合性学习

学习本文之后,遵义育才中学教务处准备在3月6日下午第二节课后分班级开展“走近邓稼先”的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问题。

1.【板报设计】从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2016年长征火箭“三代同堂”齐登场,这一系列事件表明我国科技人员在“两弹一星”精神的鼓舞下,在科技攻关上已走在世界前列。学校要编辑一期以“打开科技之窗”为主题的校报,请你为校报设计两个具体的栏目。

2.下面是感动中国栏目组为“科学泰斗——钱伟长”写的颁奖词,请你结合本文的内容,仿照这种写法,为邓稼先写几句颁奖词。

【示例】科学泰斗——钱伟长

【获奖名片】赤子

【颁奖词】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义有祖国。

仿写:

【获奖名片】

【颁奖词】

3.请你以教务处的名义写一则通知,写明本次活动时间及内容,并请各班语文老师组织好活动。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