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部编版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
一、字词书写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字词积累——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chuàng____然  tì____下     ____

____      鸡____     xiāo____

 

二、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1)《登幽州台歌》作者____,字________ (朝代)文学家。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2)《望岳》作者____,字____,自号____,唐代伟大的____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____”,其诗被称为“____”。

(3)《登飞来峰》作者____,字____,号____,江西临川人,____ (朝代)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4)《游山西村》作者____,字____,号____,越州山阴人,____ (朝代)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5)《己亥杂诗(其五)》作者____,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人,____ (朝代)思想家、文学家。

(6)我国的“五岳”是指________________、和____。“岱宗夫如何”中的“岱宗”指____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

(2)齐鲁青未了______

(3)造化神秀______

(4)阴阳昏晓______

(5)荡胸生______

(6)决入归鸟______

(7)会当凌绝顶______

(8)自身在最高层______

(9)莫笑农家腊酒______

(10)拄杖无时夜叩门______

(11)鞭东指即天涯______

 

三、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默写句子。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____________,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

(3)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____________,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5)我们登上顶峰眺望远景,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感,大家纷纷拍照留影。(用杜甫《望岳》中的诗句填空)

(6)《游山西村》于写景中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诗人心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来者”具体指代什么人?

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有怎样的表达效用?

(1)造化神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阴阳昏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7·曲靖)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自近而远,同朝到暮,由望岳想象将来登岳,结构巧妙,浑然天成。

B. 颔联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泰山神奇秀丽、高大巍峨的特点。

C. 颈联中“生”“入”二字,具体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D. 诗歌着力描写了泰山的整体形象和诗人的感受,流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第二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2.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 “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 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 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请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蕴含的哲理。

2.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肉和鱼肉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 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C. “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 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2017·淮安)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试分析首句写“白日斜”的表达效果。

2.下列对诗歌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回归的喜悦,又有离别的愁绪。

B. 全诗以一种热情洋溢的战斗姿态,对清朝当政者予以讽谏,表达了作者心中对国家未来命途的关切,和希望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的渴望。

C. 诗人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这种多层次的描写方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

D. 诗人以拟人化手法将落花写成有感情的,说是即使化作了春泥还要护花,用以比喻诗人虽辞官离京,仍要像落花变春泥再护花一样,对社会,对国家还要竭尽全力。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2017·扬州)戏题盘石

王 维

可怜①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酒杯。

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

【注释】 ①可怜:可爱。

1.请发挥想象,描绘一、二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三、四两句。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古诗词赏析

睛①

杜甫

久雨巫山暗,新晴锦绣文②。

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

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

野花干更落,风处急纷纷。

【注】①本诗是诗人流落蜀中时所作。②文:花纹、图案。

1.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是如何描写景物的,有何作用?

2.尾联中的“急纷纷”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五、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在“文学采风”的综合性学习中,学校组织活动小组到民间开展采风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三幅书法作品,请指出它们分别属于什么字体。

  

第一幅      第二幅      第三幅

字体:____  字体:____ 字体:____

(2)请你从19题的作品中,选择两幅喜欢的,结合字体特点说说理由。(每幅作品的理由说明限10字以内)

选择:①第________幅,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________幅,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小组要举办一次民间艺术作品展,需向民间摄影爱好者李萍女士借《阅读老遵义·品味红花岗》书,用于展出,借期为一周,借出日期为2018年6月23日。如果你是活动小组组长黄飞,请你写一张借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小作文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杜甫在《望岳》一诗中采用定点观察的方式写泰山之景,层次分明。请你也采用这种方式进行一段景物描写。

【写法分析】 《望岳》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从诗人的角度远眺(首联)、远望(颔联)、细望(颈联)泰山的雄浑景象,既有宏观概括,又有细部描绘,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定点观察就是观察者站在一个固定的地点向四周观察。观察者可以按照从中间到两边,从前后到左右,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等的顺序把所看到的景物有条理地写出来。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