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同步练习第三单元第9课《桃花源记》语文试卷
一、字词书写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然开朗____      屋舍____

阡陌交通____      黄发垂____

然自乐____      便还家____

 

二、选择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B.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C.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D.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

A.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 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晋太元        无杂树

B. 便船          屋俨然

C. 叹惋          出酒食

D. 向所志        病终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对“世外桃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逃避现实的一种空想,毫无积极意义可言。

B. 这是针对现实的一种追求,在当时有着积极的意义。

C. 这是空想,但寄托了人民要求和平生活的愿望。

D. 它的出现反映了当时社会黑暗、战乱频繁的现实。

 

三、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填空。

《桃花源记》作者_______,他是__________时人,名___________,是著名的田园诗人。本文原是《_________》中的“序”。《桃花源记》虚构了一个与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境界,寄托了______________,反映了_____________的意愿。本文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以____________为顺序。

 

四、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在括号里填入被省略的内容。

____见渔人,乃大惊,问____所从来。____具答之。____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②此人一一为____具言所闻,____皆叹惋。余人各复延____至其家,皆出酒食。____停数日,辞去。

2.“咸”“并”“具”“皆”,在文言中有时跟“都”的含义相同,有时又不同。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跟“都”的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

A. 黄发垂髫,怡然自乐。

B. 村中闻有此人,来问讯。

C. 此人一一为言所闻

D. 叹惋。

3.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林 尽 水 源,便 得 一 山,山 有 小 口,仿 佛 若 有 光。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5.根据作者对桃花源的描述,用你的话来说说,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渔人大概说的是什么,桃源人叹惋的是什么。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与致虚妹丈书

高尔俨

昨宵乐甚!碧天一色,澄澈如昼,又松竹影交加翠影被面月光洒落酒杯中波动影摇。吹洞箫数阕,清和婉妙,听之怡然;响绝余音,犹绕耳间不退。出户一望,空旷无际。大醉后笔墨缭乱,已不复记忆。

今晨于袖中得纸幅,出而视之,则所谓“笔墨缭乱”者也。然亦殊可爱,以为有骀荡之趣。把笔效之,不能及已。因即以昨日所就者请正。

(选自《历代小品尺牍》)

注①被:遮盖。②骀荡:这里指书法舒放旷达。③已:句末语气词。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吹洞箫________

②不能________

③因即以昨日所者请正________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1)又 松 竹 影 交 加 翠 影 被 面 月

(2)光 洒 落 酒 杯 中 波 动 影 摇。

3.依据字形,领会词义,体会情味。参考示例,给“婉妙”做批注。

示例 响余音,犹耳间不退:“绝”和“绕”是绞丝旁,和丝绒有关。“绝”义为“断绝”,“绕”义为“缠绕”,一“绝”一“绕”,写出了箫声虽止,但仍如丝如缕,萦绕耳畔,作者的陶醉之情跃然纸上。

批注 清和婉妙:________

4.这篇小品文读来“趣”味盎然,作者认为,昨夜纸幅“有骀荡之趣”,你还从文中发现哪些“趣”?阅读全文,说出你感受最深的一种“趣”,简要陈述。

 

五、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综合性学习。

崇文中学文学社团开展“走进多彩盐城,关注身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绿色湿地——盐城沿海683万亩海涂湿地,是太平洋西岸面积最大、原始生态保持最完好的海岸型湿地。盐城有两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联合国人与自然生物圈网络成员,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重要湿地名录”。

【材料二】白色海盐——盐城因“盐”而兴,以“环城皆盐场”而得名,是全国唯一以盐命名的地级市,有全国唯一展示海盐文明的中国海盐博物馆。“串场百里皆盐场”,贯穿市区的串场河曾是古代运盐之河。

【材料三】红色铁军——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盐城成为华中抗战中心,享有“陕北延安,苏北盐城”的美誉。刘少奇、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生活过、战斗过。

【活动一】绿色是盐城的生态名片,请依据前一句格式,补全城市宣传广告语。

走进东方湿地,___________ 

【活动二】星期天上午,社团成员按照计划来到中国海盐博物馆门前,准备参观。作为本次活动的组织者,你要先去和工作人员联系导游讲解的事,你该如何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社团开展“红色盐城”实践活动,向成员征集活动建议,请写出你设计的一个主题活动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