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黑龙江省大庆市2018届九年级(五四制)3月双周检测周检测语文试卷
一、字词书写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给拼音注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爱能包容大千世界 ,使千差万别、jiǒng _____异不同的人和谐地融为一个整体;爱能融化隔膜的坚冰、抹去尊卑的界线,使人们变得亲密无间;爱能化解矛盾芥dì_____,消除猜疑、____妒 和____恨,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

 

二、选择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题文)(2017年中考甘肃盐城卷)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湛蓝的海,洁白的云,时尓有几只海鸥掠过船舷,眼前的一切真是栩栩如生

B. 它们的叶子和花都不一样,各有各的鲜为人知的秘密,可惜我知道的太迟了

C. 多年来,老校长为了这群孩子成长,起早贪黑,处心积虑,他的功劳不能忘记。

D. 到新学校后,班集体相敬如宾的和谐氛围让张晓亮很快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各项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写该书时,已经双目失明,全身瘫痪,这部书是他强忍病痛,在病榻上历时三年才写成的。

B. 作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小说塑造了李逵,鲁智深,武松,吴用,魏延,林冲等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C.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李白写给自己叔叔的一首送别诗。

D.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我们学过的刘禹锡的《陋室铭》就属于这类文体。

 

三、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默写下面古诗文

(1)斯是陋室,____________

(2)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怅望青田云水遥。

(4)淮南秋雨夜,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飞入寻常百姓家。

(6)一杯烈酒,斟于范仲淹的案前,引发他思家与报国的矛盾:“__________”(《渔家傲》)。

(7)《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现作者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是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根据所提供的情境,按要求表达。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按照原发微博提及量排行,有25个网络低俗词语上榜,其中,“尼玛”位居第一,“你妹”“矮矬穷”等榜上有名。防止网络语言的低俗化与粗鄙化,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1)请你写一句宣传净化网络语言的标语。

(2)小明善于接受新事物,常说一些从网上学的新词,整天“我靠”不离嘴。作为好友,你怎样劝他改变这种不文明的行为?

 

五、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如果把“古道西风瘦马”中“瘦马”改为“骏马”好不好,为什么?

2.古人说:“凡景语,皆情语。”请结合这首小令的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六、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乙】徐中行,台州临海人。始知学,闻安定胡瑗讲明道学,其徒转相传授,将往从焉。至京师,首谒范纯仁,纯仁贤之,荐于司马光。光谓斯人神清气和,可与进道。会福唐刘彝赴阙,得瑗所授经,熟读精思,攻苦食淡,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逾年。乃归葺小室,竟日危坐,所造诣人莫测也。父死,跣足庐墓,躬耕养母。推其余力,葬内外亲及州里贫无后者十余丧。晚年教授学者,自洒扫应对格物致知达于治国平天下,不失其性,不越其序而后已。

(选自《宋史·徐中行传》)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B. 所造诣/人莫测也

C. 葬内外亲及州里贫无后者/十余丧。

D. 自洒扫应对格物致知/达于治国平天下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主人日食:______

(2)同舍生皆绮绣:______

(3)安定胡瑗讲明道学:______

(4)福唐刘彝赴阙:______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①当余之师也   ②其徒转相传授,将往

B. ①久而乃       ②光谓斯人神清气

C. ①乃葺小室      ②太守而宾客从也

D. ①所造诣人莫  ②夫大国,难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逾年。

5.【甲】【乙】两文都表现了古人求学的___ ,【乙】文还表现了徐中行做人行事方面的_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丁 香 花

杨明

①初识丁香花,是在废品站里。少年时代的我和家长去废品站卖废品,在废纸堆里我发现了一本品相还不算残缺的书,便抽出来翻看,废品站老板挥挥手说,拿去吧,送你了。

②那是一本园艺学的专业书籍。书中有一段这样写道:丁香花是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属于著名的庭园花木,开花繁茂,花色淡雅,习性强健,栽培简易,因而在园林中广泛栽培应用。丁香花是雅俗共赏的观赏植物,开时芬芳满目,清香远溢。露植在庭院、园圃,用盆栽摆设在书室、厅堂,都会令人感到风采秀丽,清艳宜人。

③二识丁香花,是在收音机里,听陈涌泉先生的单口相声,说到乾隆皇帝和刘墉赌赛对联,乾隆出了个上联:冰凉酒,一点二点三点。陈涌全先生说,这个上联出的有相当的难度,抢了先机,你要是在对四点五点六点什么就不新鲜了。刘墉不慌不忙的给乾隆叩了个头,说,皇上,臣给你对:丁香花,白头千头万头。呵呵,这个白头千头万头实在令人豁然开朗:丁是百字头,香的上半部是千字头,花在上半部,是繁体字万字的头,正和行书体冰字的哪一点遥相呼应,异曲同工。百头千头万头不但写意而且烘形,让我不由自主的去回想,丁香树在哪儿?它开花时到底是什么样子来着?

④我18岁那年跌入了一生的第一个低谷。我学业优良,高中毕业时踌躇满志的准备选择一所自己称心的高等学府。那是在1985年,高校招生体检标准上明确规定患有几种病症者不能投考任何高校,其中一种是重度失聪,两米内听不见耳语。这一条正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我完全符合标准。我眼巴巴的看着同学们纷纷从我身旁经过走进考场,明白了唐代刘禹锡为什么写了那两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我根本听不清同学们轻快,自信的脚步声,只能在模糊记忆里搜索幼时的一场高烧,及退了我高烧的同时摧毁了我听力的注射药物——双氢链霉素。我眼睁睁的看着同学们考完一科后有的兴奋有的紧张有的沮丧地从考场出来。嘴里充溢着积年药液的苦味

⑤我当了铁路工务段的一名筑路工人。施工现场在百公里外的隔壁滩上,每天坐着火车哐当哐当的跑出去,在哐当哐当的跑回来,日不出而作,日落也不息。

⑥深夜里,我拎着空饭盒儿从火车上下来,先走大马路后钻深胡同,快看到家门时,我先看到了它,丁香树。原来它长在这里,深胡同里的路灯下,原来他开放在这时。春天里,无从考查谁种下了它,却生长的如此恰到好处,眼前浮现出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脸,乾隆先生那威仪天下的尊容,刘墉先生那高深莫测的锅背。呵呵呵的笑了。

⑦放下饭盒,坐在丁香树下的马路牙的上,把疲惫不堪的身体在万籁俱寂的花香馥郁中熨帖开来,自然是一种惬意,也带来了浅浅的心酸。少年初识愁滋味,我发现丁香花是一种说话声音不高也不怎么争抢话头的花。它甚至不爱说话,春天是个绚丽的季节,然而又乍暖还寒阴晴不定,急着报春的花枝往往最易落入风尘,人生是美好的,然而人这一生有多少悲欢需要我们去面对?我偶尔抬抬头,望望开成了紫色的树冠,他在微风里微微甩摆。它不看我,我不问它什么,它也没回答我什么。我不说话,它也不说话。它也许在和风说话,我也听不清楚他们在聊什么。我只想这么在花树下坐着,没有理由的一直坐下去,我只想沉浸……

⑧我就养成了这个无意中的习惯,无论时光让我走到哪里,,美逢春夜,丁香的花期里,我总要在路灯和树影下,停一停。

(选自《散文》2017年第5期有删改)

1.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文字,概括作者与丁香花相识的三次经历。

在废品站的园艺书籍里,初识丁香花→ _______二识丁香花_________三识丁香花

2.第③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⑴我眼睁睁的看着同学们考完一科后有的兴奋有的紧张有的沮丧地从考场出来。嘴里充溢着积年药液的苦味。(体会句中“苦味”的含义)

⑵眼前浮现出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脸,乾隆先生那威仪天下的尊容,刘墉先生那高深莫测的锅背。呵呵呵的笑了。(赏析句子,分析表达效果。)

4.本文与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在写法上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5.通读全文,结合作者与丁香花的相识经历,说说作者从丁香花儿的特点中获得的哪些人生感悟?

 

八、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古人云:“万物贵其真。”这句话启示我们,无论是大千世界中的万事万物,还是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做事,都贵在一个“真”字。请将“    贵在真”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字数不少于600字;(2)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3)不限文体(诗歌、戏剧除外)。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