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四川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chuò)裂(bīnɡ)迁(xǐ)惟妙惟(xiào)

B. 躇(chóu)着(diǎn)育(yùn)人心脾(qìn)

C. 污(diàn)染(xüàn)呜(yàn)变莫测(hùɑn)

D. (nüè) 阴(huì)酝(niànɡ)不置辩(xiè)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坦荡如砥  谈笑风生  寻根旧底  别出心裁

B. 深恶痛疾  弃而不舍  无暇顾及  出类拔萃

C. 声名狼藉  锐不可当  弥足珍贵  坚持不懈

D. 百费待兴  相形见绌  与日俱增  情不自尽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两本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都很鲜明。

B. 苏比掩藏起一文不名的窘境,装出一副阔大爷的嘴脸,到餐馆混了个肚儿圆。

C. 汽车向仙女山开来,一路上雄山峻岭扑面而来,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D. 大学生洪战辉带着妹妹上学的事迹令人感动,真是惊天动地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生物学专家给大家讲了有关许多人类起源的知识。

B. 有无自信心,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

C. 我们深切怀念为创立、捍卫和建设新中国而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

D. 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使我的方方面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段文字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                 。而我                  。”

A. 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   拿到甜的就会抱怨小  拿到了小橘子就会庆幸它是甜的   拿到酸橘子就会感谢它是大的

B. 拿到了小橘子就会庆幸它是甜的   拿到酸橘子就会感谢它是大的   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   拿到甜的就会抱怨小

C. 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   拿到了小橘子就会庆幸它是甜的   拿到甜的就会抱怨小    拿到酸橘子就会感谢它是大的

D. 拿到甜的就会抱怨小   拿到酸橘子就会感谢它是大的  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   拿到了小橘子就会庆幸它是甜的

 

二、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仿写句子

我们用友谊写一本书,一本厚厚的书。在书里,友谊如珍珠,我们共同穿缀,联成

一串串璀璨的项链;友谊如________,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友谊如____________,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

音乐家常常把灵感变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呢,他们优美的辞章往往缘于灵感,至于画家,他们完满的构图也常常与灵感相关,而一般的人灵感则常常是霎时的喜悦。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词义.

(1)广故数言欲______________

(2)尉果广 _____________

(3)陈胜佐之,杀两尉_____________

(4)而戍死者,固十六七_____________

(5)从民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3.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将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

 

四、情景默写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古诗文积累

(1)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3)李清照《武陵春》中以泪代语述说不幸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常以景寄情。同是秋景,刘禹锡笔下的“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___

充满了豪迈乐观之情,而范仲淹的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流露着淡淡忧伤之感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空虚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定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重了。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得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三岁小孩子,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选自《饮冰室全集》)

1.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0字以内)

2.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得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此句使用了________方法论证了 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

4.你认为,文章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

(1)“卸却”责任指___________________。(10字以内)。

(2)“解除”责任指_______________。(10字以内)。

5.读完全文后,你对“责任”是怎样看待的?

 

六、话题作文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追求,是一个永恒的信念。就像一只不倒翁,面对列风的侵袭,虽然摇摇欲坠,却从不会倒下。闪烁的烛光是如此的微弱,弹指的波动足以让它熄灭,但火种般的腊油仍让它继续燃烧———因为理想中的追求,是自己不变的诺言。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思想实际,以“追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可以自身的事例来写,也可以他人的事例下笔。(2)、可以从某一方面反映当代人的追求精神,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反映。(3)、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七、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名著及名胜考查

(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

是我国古典名著《___________________》的开篇词。

(2)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

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离合悲欢。此情节出自我国古典名著《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水浒传》或《西游记》的相关情节,补上对联的下联。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_____________》中的一个回目,其中“豹子头”指的是_____________

(5)根据下列对联内容,联系所学的古诗文,在括号中写出相应的名胜古迹。

(1)黄鹤偶乘沧海月,白云常带楚江秋____________

(2)我其仙乎吞云梦者八九,登斯楼也览气象兮万千____________

(3)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一览众山小人奚足算哉____________

 

八、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1.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只要标一处)

(1)公 输 盘 为 楚 造 云 梯 之 械       (2)宋 无 罪 而 攻 之

2.解释加点的词语。

(1)于齐    ________________       (2)请之    _____________

(3)公输盘不________________       (4)不可谓_____________

3.墨子“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的目的是体现了墨子的主张,其主张是什么

4.“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墨子真的要请公输盘替他做这件事吗?请简要回答。

 

九、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二)读《望江南》,回答下面小题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1.这首不到30字的小词,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是从_________写到________

就景物而言,先后写了_______、白蘋洲等。就人物情感变化而言,由希望到

________以至最后的____________

2.本词给人们展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100字内)

 

十、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澳大利亚)泰格特

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曾住过两位病人,他们的病情都很严重。这间病房十分窄小,仅能容下两张病床。病房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门通向走廊,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界。

其中一位病人经允许,可以分别在每天上午和下午扶起身来坐上一个小时。这位病人的病床靠近窗口。

而另一位病人则不得不日夜躺在病床上。当然,两位病人都需要静养治疗。使他们感到尤为痛苦的是,两人的病情不允许他们做任何事情借以消遣,既不能读书阅报,也不能听收音机、看电视……只有静静地躺着。而且只有他们两个人。噢,两人经常谈天,一谈就是几个小时,他们谈起各自的家庭妻小,各自的工作,各自在战争中做过些什么,曾在哪些地方度假,等等。每天上午和下午,时间一到,靠近窗户的病人就被扶起身来,开始一小时的仰坐。每当这时,他就开始为同伴描述起他所见到的窗外的一切。渐渐地,每天的这两个小时,几乎就成了他和同伴生活的全部内容了。

很显然,这个窗户俯瞰着一座公园,公园里面有一泓湖水,湖面上照例漫游着一群群野鸭、天鹅。公园里的孩子们有的扔面包喂这些水禽,有的摆弄游艇模型。一对对年轻的情侣手挽着手在树阴下散步。公园里鲜花盛开,主要有玫瑰花,但四周还有五彩斑斓、争相斗妍的牡丹花和金盏草。在公园那端的一角,有一块网球场。有时那儿进行的比赛确实精彩,不时也有几场板球赛,虽然球艺够不上正式决赛的水平,但是,有得看总比没有强。那边还有一块用于玩滚木球的草坪。公园的尽头是一排商店。在这些商店的后边,闹市区隐约可见。

躺着的那位病人津津有味地听着这一切。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描述仍在继续:一个孩童怎样差一点跌入湖中,身着夏装的姑娘是多么美丽动人。接着,又是一场扣人心弦的网球赛。他听着这栩栩如生的描述,仿佛亲眼看到了窗外所发生的一切。

一天下午,当听到一名板球队员正慢悠悠地把球击得四处皆是时,不靠窗口的病人,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能有幸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呢?他为自己会有这种想法而感到惭愧,竭力不再这么想。可是,他愈加克制,这种想法却变得愈加强烈,几天以后,这个想法已经进一步变为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

他白昼无时不为这一想法所困扰,晚上,又彻夜难眠。结果,病情一天天加重了,医生们对其病因不得而知。

一天晚上,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这时,他的同伴突然醒来,开始大声咳嗽,呼吸急促,时断时续,液体已经充塞了他的肺腔,他两手摸索着,在找电铃的按钮,只要电铃一响,值班的护士就会立即赶来。

但是,另一位病人却纹丝不动地看着。心想: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

痛苦的咳嗽声打破了黑夜的沉静。一声又一声……卡住了……停止了……直至最后呼吸声也停止了。

另一位病人仍然盯着天花板。

第二天早晨,医护人员送来了漱洗水,发现那个病人早已咽气了,他们静悄悄地将尸体抬了出去,丝毫没有大惊小怪。

稍过几天,似乎这时开口已经正当得体。剩下的这位病人就提出是否能让他挪到窗口的那张床上去。医护人员把他抬了过去,将他舒舒服服地安顿在那张病床上。接着他们离开了病房,剩下他一个人静静地躺在那儿。

医生刚一离开,这位病人就十分痛苦地挣扎着,用一只胳膊肘支起了身子,口中气喘吁吁。他探头朝窗口望去。

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1.概括小说中“不靠窗的病人”心态变化的过程。

愉悦陶醉→ →心满意足→惊愕不已

2.设想小说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一种情景或结局,并阐明理由。

示例:他感到被欺骗,贪欲变成仇恨,病情加重,一命呜呼。理由:按人物性格发展逻辑,顺理成章。

3.小说题目的含义及“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4.就小说运用的一种写法作简要赏析。

5.这篇小说意蕴丰富,试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从中受到的启示。

 

十一、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理解下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某银行女行长颜某开车撞入交通管制区,被六旬协管员戴长玉拦下。颜某对准老戴的脸部“啪啪”就是两耳光,引得无数群众围观和谴责,老戴和颜某被带至当地派出所,双方亲友到场后发现都是熟人,派出所就让颜某一走了之,一句道歉也没留下。  

现在社会上就有这种不良现象,只要有关系,一切好说,什么都好办。真是有关系没关系,没关系就有关系。  

有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

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共有10万册图书,在最近的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

图书状况

完好无损

损坏较轻

损坏较重

损坏严重

图书数目(册)

20000

25000

40000

15000

 

 

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下面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图,说说其创作意图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