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8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第六单元 检测题
一、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题文)古诗词名句填写。

(1)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2)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3)______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

(4)兴尽晚回舟,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5)《赤壁》诗中作者通过所见之物来评价赤壁之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丈夫之(ɡuàn)     法家士(bì)

B. 山北之塞(chénɡ)  心之固(nǚ)

C. 弓弩(ɡòu)        不闻天子之(zhào)

D. 者霸上(nǎng)     舜发于亩之中(quǎn)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A. 沿溯阻绝(沿着)/多趣味(很,实在)/晓雾将(消失)/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B. 怀民亦未(睡觉)/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是)/与民之(理由)/空乏其身(财资缺乏)

C. 力平险(尽,全)/上自军(慰问)/惧其不(停止)/天子为(被感动)

D. 长河落日圆(长长的河)/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四时俱备(四季)/夕日欲(坠落)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B.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C. 投诸渤海之尾

D. 军士吏被甲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对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A. 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作大丈夫!

B. 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是妻子的好丈夫!

C. 富贵了不能骄奢淫逸,贫贱了不能改移节操,在威武面前不能屈服意志。这样才叫作大丈夫!

D. 富贵不能使我荒淫无度,贫贱不能使我动摇心志,威武不能使我屈膝投降。这样才叫作大丈夫!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明

D.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成语“舍生取义”“老骥伏枥”“豁然开朗”分别出自《孟子》、曹操的《龟虽寿》、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B. 对联“失马真成福 移山未必愚”取材于韩愈的《马说》与《列子》,化用了“伯乐相马”“愚公移山”的典故。

C. 古人常以“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和六十岁。

D.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比如“愚”是谦称自己,“子”是尊称对方,“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

 

三、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

材料一 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选自《习近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12月21日人民网)

材料二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目前中小学教材中的优秀古诗文比例已经提升了,这很必要。诗歌朗朗上口,又有节律,读起来能调节身体,还能调节心情,孩子们会很喜欢。”

(选自《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做好三件事》,2018年3月20日教育部网站)

材料三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文阅读量统计表

版 本

总数(篇)

年平均数(篇)

增长率

小学

初中

小学

初中

小学

初中

2013版

69

64

11.5

21.3

79.7%

93.8%

2017版

124

124

20.7

41.3

 

[注]小学学制为六年,初中学制为三年。

(1)阅读材料三,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2)小明拿到语文课本说:“我很想学好古诗文,但它太难了,学不进去。”请你联系上述材料,给他写几句鼓励的话。

(3)八一学校将邀请丁立梅老师来校担任“经典咏流传”大赛的评委,活动时间为2019年4月24日上午9:00。请你以该校的名义拟写一份邀请函。

 

四、选择题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由“望”入诗:国都沦丧,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衰草遍地,林木苍苍。

B. 颈联中“抵万金”是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表现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人的强烈情感。

C. 尾联中刻画了一位忧愁万分,苍老颓唐的诗人形象,白发越来越少、越来越短,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上了。

D. 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这首诗是作者中年所写,充分体现了诗作“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2.结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说说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五、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年九十________

(2)寒暑________

(3)杂然相________

(4)甚矣,汝之不________

2.从文段中另找出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例。

(1)投诸渤海之尾,隐土北。

(2)面山居。

3.将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4.作者在叙述愚公移山的过程中,写小孩“跳往助之”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愚公与智叟辩论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愚公的“移山”行为?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选自《新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其心志________

(2)困于心,于虑,而后作________

(3)至于________

(4)得反国________

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叹曰/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B. 被服立/不物喜,不以己悲

C. 故宋昭公亡能悟/温故知新

D. 孙叔敖举海/所恶有甚死者

3.请翻译下列句子。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

4.结合甲、乙两文,概括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原因。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和谐”有和睦协调的意思,和谐就是美。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美好的价值观,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观念。

人与人的和谐需要诸多美好的品德来构建,生活中的和谐之美无处不在。人们的心灵因和谐而美丽,人们的生活因和谐而幸福!

请以《和谐之美,美在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你从“诚信”“友善”“互助”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