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畅销读物无法成为经典 ①文学经典是一个弹性概念,通常是指那些影响长存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典范、指标、基石的意义。其实,这些作品大多留有知识精英的印痕,切合他们的总体心理需求——因为只有读书人才能掌控评说、课堂、图书馆、文学史。经过一段不太长的岁月,很多文学作品依赖众多读书人的齐心合力,仍能顽强地保值增值,一次次重返书架。 ②读书人各种各样,不同读书人有着不同的文学标尺,但不管他们之间差别多大,既然都读书,都在书里泡,就如同一群棋友对棋艺还是套形成大致相近的评价标准,读书人对“经典”也会有相近的认识。这样,有些作品的“经典性”也许跨不出政治的边界,有些作品的“经典性”只在特定区域有效;但《罗密欧与朱丽叶》《西厢记》《红楼梦》之类就不一样了。这些读书人所共有的爱恨情仇,能引起更广泛和更持久的共鸣,成为兴奋的更大公约教。 ③这印证了一种说法:凡经典都是建构之物,有一个经典化的过程,常常取决于什么人、为了什么,凭借什么来上下其手。 ④在这里,较小的公约数常常离不开政治、区域等方面的特定推力,而较大的公约数则有赖于读书人更为广泛的通则和共鸣。 ⑤不过,这并非事实的全部。地摊上那些花哨的畅销读物能不能成为经典?那么多抓人眼球的文字,明明挠到了很多人的痒痒肉,不胫而走,呼风唤雨,为什么就很难碰上“经典化”的好运气?甚至捞不到一个较小的公约数?可见,建构并非无条件的,无法由知识精英们来随心所欲。在罗兰·巴特笔下,葡萄酒是法兰西人建构出来的一种文化图腾,不一定天经地义。这也许没错。但法兰西人再任性,再有能耐,也没法把阴沟水建构成至尊国宝。这里的区别在于:与阴沟水不同,葡萄酒具备了基础条件,具备了候补图腾的可能性,在营养、口感、气味、色泽等方面显示出无可替代的价值。这就是事买的另一半真相:思想与艺术终究是硬道理。 ⑥天不变道亦不变,道不变文亦不变。只要人还没有变成机器人,只要这个最大的“天(自然)”还没变,那么人类较为广泛和持久的价值共约,就会构成经典化的隐秘门槛,把泡沫逐渐淘汰。托尔斯泰作为一个“思想大户”,乔伊斯作为一个“艺术大户”,就这样跨入了门槛。相比之下,大仲马、张恨水一类超级写手,再热闹也还是偏轻偏小,在大指标上不给力,就可能过不了经典化的门槛。 ⑦不难看出,经典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却是一种有界限的分布函数。换句话说,“建构”是知识精英们做的加法;而淘汰和遗忘则取决于天下人心,是更多人在更久岁月里操作的减法,一种力度更大的减法。 ⑧前者有偶然性,后者有必然性。换句话说,前者是运之所成,靠机缘;后者则是命之所限,靠实力和品质。 (原文/韩少功,基于命题需要有改动) 1.下列对“经典”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经典通常指那些具有典范、指标、基石意义的作品,经典也是一个弹性概念。 B. 经典往往由知识精英们创作而成,经典作品身上大多留有知识精英的思想痕迹。 C. 读书人掌控着评说、课堂、图书馆、文学史,所以经典的确定往往与他们有关。 D. 经典切合读书人的总体心理需求,所以他们齐心合力,使经典的价值历久不衰。 2.下列对“经典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经典化”的过程有赖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读书人对文学作品大致相近的评价标准。 B. “经典化”往往离不开某些方面的特定推力,更离不开读书人更为广泛的通则和共鸣。 C. “经典化”往往经由特定的人,基于特定的目的,凭借特定的方式来建构。 D. “经典化”的结果最终取决于天下人心对精英们的“建构”的淘汰和遗忘程度。 3.下列对“畅销读物无法成为经典”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畅销读物往往不具备作为经典所必需的良好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B. 畅销读物虽然能够流行于世,但却过不了经典化的隐秘门槛。 C. 畅销读物往往不符合人类长久以来秉持的较为广泛的价值共约。 D. 畅销读物虽然能够被“建构”,但却无法经受时间的检验。
|
2.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徐光惠 ①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有花啊。我循着花香一路寻去,转过一座小山坡,顿觉眼前一亮,满眼缤纷,这里竟是一片翠绿的橘林。 ②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真香啊!它静静地开着,不张扬,不喧哗,自然开放在荒郊僻野。一阵风吹过,几朵小花飘落于掌心,花瓣虽已渐渐枯落,却仍可嗅到淡淡余香,我的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 ③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用不着精心打理,经过阳光雨露的沐浴,橘树很快长得高大茂盛,绿意盎然。每年清明几场春雨后,初夏的某天,似乎只一夜之间,你家的橘子花开了,他家的橘子花开了,全村的橘子花都开了,整个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树下玩耍,摘几朵橘子花别在发间,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疯跑。这时,父亲看着满树橘花,脸上露出笑容。“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 ④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帮着父母采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橘子圆溜溜、黄澄澄的,酸甜可口。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有一年,橘子遭了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 ⑤一次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刺激着我的味蕾。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的逃离橘林,心怦怦乱跳。掰开橘子一阵狼吞虎咽,酸甜的滋味让我们开心不已。我舍不得全部吃掉,便留下几瓣放在书包里。 ⑥晚上,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几瓣橘子,不巧被进屋的父亲发现。他沉着脸问:“小惠,哪来的橘子?”“我,我,别人给的……”我支支吾吾地,低下头不敢看父亲的脸。“是不是在村头树上摘的?听说下午有人偷摘橘子了。”我的脸唰地红了:“爸,我,我错了!” ⑦“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千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我点点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父亲的声音不大,却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牢记一生,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⑧橘子花开了一年又一年,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 (摘自《中国电视报》2018年4月19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选文语言形象生动,情真意切,有浓郁的抒情意味。 B. 第③段中“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对橘子丰收的憧憬。 C. 阅读第③④段,可以感受到作者故乡民风的淳朴和家庭的温馨和睦。 D. 第⑤段中“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是景物描写,生动地写出了橘子成熟后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看到满树红橘子的喜悦心情。 2.结合语境,品味第②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怎样理解第⑧段画线句“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的含义?
|
3. 难度:中等 | |
(题文)走进名著。依据下面提供的相关信息,回答后面的问题。 他越着急便越自苦,吃喝越没规则。他以为自己是铁作的,可是敢情他也会病。病了,他舍不得钱去买药,自己硬挺着;结果,病越来越重,不但得买药,而且得一气儿休息好几天。这些个困难,使他更咬牙努力,可是买车的钱数一点不因此而加快的凑足。整整的三年,他凑足了一百块钱! …… 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儿了。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着为“车份儿”着急,拉多少钱全是自己的。心里舒服,对人就更和气,买卖也就更顺心。拉了半年,他的希望更大了:照这样下去,干上二年,至多二年,他就又可以买辆车,一辆,两辆……他也可以开车厂子了! (1)以上文段节选自名著《 》,作者是 。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
|
4.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文本1)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太多被人为创造出来,用以吸引我们注意力的东西——偶像剧、商业大片、娱乐圈花边新闻、网络游戏、热点消息等。我们每天光是保持对自己该做的事情的专注,就已经很困难了。 拿网络游戏来说吧,背后可能是几百人的团队,用最前沿的科技、最详尽的数据,通过声、光,交互、反馈等全方位途径,在心理学、行为经济学、认知神经科学等理论指导下,精心打造而成的。目的是什么呢?创造一个虚拟空间,吸引你的注意力并消磨你的时间。 可以说,一切娱乐产品背后的庞大团队,考虑的更多的是用多种手段来减小你触及它们时的心理阻力,诱导你一次次去点击,耗费你的精力,让你忘记自己该做什么,让你很难保持专注,更不用说深度思考了。 (文本2) 这个时代,我们似乎很难投入地、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情。我们的大脑已经习惯了轻而易举获得大量愉悦感,久而久之,当这种强度的愉悦感已经满足不了你时,你需要更高强度、更持续、更深入的刺激。相对而言,付出更多、貌似愉悦感更少的事情——比如学习、阅读、深度思考——自然也就没有人愿意去做。 (文本3) 当我能够在画画中其乐陶陶时,我的生活变得令人着迷。我惊讶地发现在自然景色中还有许多以前从未注意到的东西。每当走路坐车时,附加了一个新目的,那可真是新鲜有趣之极:山丘的侧面有那么丰富的色彩,在阴暗处和阳光下不相同;水塘里闪烁着如此耀眼夺目的反光,光波在一层一层地淡下去,表面和边缘那种镀金镶银般的光亮真是美不胜收。在每一个平凡的景色中都能享有一种额外的兴味。 在美术馆,我会用一种剖析的理解的眼光来欣赏一幅幅艺术杰作,我常常看见阻碍过我的难点,被一个个绘画大师如何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真不知道还有什么在不精疲力竭消耗体力的情况下,比绘画更使人全神贯注了。我的日子因专注于这一目标而使每一个空闲都很充实。我感到心满意足。这就是思考带给我的福利。 (节选自英国政治家丘吉尔的《我与绘画的缘分》) 1.这组文本的主要目的,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阐述大众的深度思考能力是如何被毁掉的。 B. 呼吁大众不要让自己成为愉悦感的奴隶。 C. 呼吁大众在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上磨砺专注力和深度思考能力。 D. 表现丘吉尔良好的艺术修养,以及对自然、艺术、生活的热爱。 2.根据(文本1)(文本2),预测一下,大众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失去什么能力? 3.这组文本引起了你哪些思考?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
|
5.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①饮酒者游。旬朔②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③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④,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⑤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⑥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⑦。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比读《齐史》,见孙搴⑧云:“我精骑三千,足敌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勒⑨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⑩以此补之。 (选自秦观《〈精骑集〉序》,有删改) (注释)①滑稽:比喻能言善辩。②旬朔:十天或一个月。③比:近来。④惩艾:惩治,惩戒。⑤曩:从前。⑥寻绎:推求探索。⑦省:记。⑧孙搴:人名。⑨勒:此处译为编辑。⑩庶几:或许,差不多。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久而乃和/至若春和景明 B. 以衾拥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 故虽有强记之力/何陋之有 D. 一见辄能诵/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2.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选自《宋濂全集》,作者宋濂,字景濂,号潜溪,元末明初文学家,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 B. (乙)文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划分为“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C. (乙)文中的“经”指儒家经典书籍,如《诗经》等;“传”指解释经书的著作,如《左传》等;“子”指诸子书籍,如《庄子》等;“史”指历史书籍,如《史记》等。 D. (甲)文中的“寓逆旅”与(乙)文中的“然负此自放”这两个句子均为省略句。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序”是一种文体,亲友离别、赠言规劝,属赠序,如(甲)文;陈述创作主旨、经过等,属书序,如(乙)文。 B. (甲)文意在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乙)文意在交代《精骑集》一书编辑及命名的由来。 C. (甲)文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表现读书之“苦”,与“同舍生”生活的富足作对比,表现自己从读书中感受到的乐趣。 D. (乙)文写自己少时读书不勤奋,后来治学时用勤奋来惩戒自己,但是不能坚持太久,容易忘记自己的目标。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
6.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蕴含有深挚沉痛的感情,极有艺术感染力。 B. 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构成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写出了形势的险恶。 C. 尾联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点明主旨,起到了震撼人心、感动天地的艺术效果。 D. 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主要原因在于诗中所表现的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2.请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作简要赏析。
|
7. 难度:中等 | |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李商隐《贾生》) (2) ________________,绿水逶迤。(欧阳修《采桑子》) (3)描写寒气凛冽、月光映雪,表现将士们边塞生活艰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4)表达守边将士浓烈思乡之情和渴望建功立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导致亡国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脊梁(jǐ) 濒临(bīn) 浑身解数(jiě) B. 恸哭(dóng) 憔悴(qiáo) 谆谆教诲(zhūn) C. 静谧(mì) 滞笨(zhì) 粼次栉比(zhì) D. 溺爱(nì) 谀词(yú) 诲人不倦(huì)
|
9. 难度:中等 |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南岳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今人赞叹不已。 B. 5月1日,东洲公园全新开放,从岛上纵目四望,长提拂柳,碧波荡漾,美不胜收。 C. “朗读者”播出后好评如潮,董卿精美的语言和睿智的思想,让很多观众受益匪浅。 D. 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
|
10. 难度:中等 |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观看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让我更加热爱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B. 滨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 C. 大量事实表明,领先科技出现在哪里,高端人才流向哪里,发展的制高点和经济的竞力就转向哪里。 D. 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必然要求,是能否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
|
11. 难度:中等 | |
依次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________;那清脆如弹拨者,________;那厚重如贝斯轰响者,________;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________。 ①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 ②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 ③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入深潭 ④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②①④③ D. ②①③④
|
12. 难度:中等 | |
为了重视手写汉字,传承中国汉字文化,学校将举行以“书写的力量”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小岚认为现代化的汉字输入方式更便捷,手写已经不再重要,这样的活动没有必要参加。请你以朋友的身份劝说小岚积极参加此次活动。
|
13. 难度:困难 | |
作文 出发是一种行动,背起行囊走遍四方;出发是一种期盼,踌躇满志把路踩在脚下;出发是一种心态,历经风雨依然向着阳光……有时,出发是为了探寻;有时,出发是为了到达;有时,出发只为出发……无论如何,出发总是成长。 请以《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2)文章可以记叙经历、发表议论、抒发感情,也可以展开想象,编写故事等;(3)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可用字母代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