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元勋(xūn) 地壳(ké) 诗兴不作(xìng) B. 殷红(yīn) 校补(jiào) 气冲斗牛(dǒu) C. 弥高(mí) 迥然(jiǒng) 妇孺皆知(xí) D. 迭起(dié) 彷徨(huáng) 风悲日曛(xūn)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了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了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 B. 《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际写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故土的思念之情。 C. 《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表现了法国沦陷区人民的悲痛与愤慨,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恋恋深情。 D.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山锋 孕育 独裁 沥尽心血 B. 硕果 奠基 澎湃 警报叠起 C. 疏懒 颤抖 慷慨 炯炯目光 D. 赫然 宰割 选聘 家愉户晓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伟大的“中国梦”绝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几代人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奋斗才可以实现。 B. 这位著名演唱家的歌声气冲斗牛,声入九霄,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 C. 1986年国内公开报道了“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许多鲜为人知的人和事,“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名字才开始妇孺皆知。 D. 他毕生都在为改善山区居民生活而奔波,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防止这类事件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 自从学校开展文明自律活动以来,全校二万名师生积极行动,消除了许多不文明现象。 C. 教室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个镇上的人。 D. 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
6. 难度:简单 | |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 。 ①一阵晨风拂过 ②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 ③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 ④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他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 ⑤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 ⑥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 A. ③②⑥⑤①④ B. ④②①⑤⑥③ C. ②⑥⑤①④③ D. ③①⑤②⑥④
|
7. 难度:中等 | |
按照提示默写《木兰诗》诗句。 (1)通过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战斗激烈,战争旷日持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8.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郊行 王安石 柔桑采尽绿阴稀,芦箔蚕成密茧肥。 聊向村家问风俗:如何勤苦尚凶饥? (注)芦箔:养蚕器具,用芦苇编织成的席子或筛子,蚕可在上面吐丝织茧。 1.请对“柔桑采尽绿阴稀”中的“稀”字作赏析。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9.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赵襄王学御① 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期②,俄而与子期逐③,三易④马而三后。襄王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⑤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⑥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⑦后也。” (选自《韩非子·喻老》) (注)①御:驾车。②王子期:战国时善于驾车的人。③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④易:更换。⑤调:协调。⑥诱:引诱。⑦所以:……的原因。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见往事耳(__________) (2)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_) (3)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期(__________) (4)未尽也(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此君之所以后也。 3.甲文中吕蒙才略长进惊人的原因是:__________,乙文中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 4.从甲、乙两文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说出两点即可)
|
10.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1000次赞扬 他执着地坐在地铁站里,胡琴是他的全部。路上尽是行色匆匆的人,人们无暇关注他的演出,尽管他十分卖力,却只换来少得可怜的回头与驻足。 想起家庭,他不由黯然,他与继母关系很僵。母亲走后,父亲和继母曾经找过他,恳求他回家,但他不肯,他从心底厌恶父亲与继母以及他们的家。从此,他的生活里只剩下了胡琴,他从小喜欢拉胡琴,希望有朝一日,可以靠胡琴养活自己,甚至出人头地。 他曾经在音乐学院的门口逡巡过,但昂贵的学费让他望而却步。他能做的只是在每天樱花路地铁站口拉胡琴给路人,这儿,成了他全部的希望。 一个年轻的女孩子走近了他,驻足片刻,认真地倾听着,然后笑着告诉他:“真不错。”一个陌生人的赞扬,让他麻木的神经为之一震,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油然而生,这是他卖艺以来第一次听到的赞扬,虽然出自一个陌生人,却让他泪流满面。他换了支曲子重新拉了起来,而那个女孩,则一步三回头地进了地铁站。 接着,令人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原来行色匆匆的人,有好几个都停下来听他的演奏,从三两个到十来八个,逐渐聚成了一个小圈。他们有的放下一两枚硬币,有的走到他的身边,告诉他:“不错,继续坚持。” 那个出现奇迹的晚上,他回到出租房里,第一次怀着兴奋与满足安然入睡。曾经消失殆尽的自信重新回到了身上。此前,他几乎要放弃,沮丧与失望让他差点摔了胡琴,但现在,他决定坚持下去。 还是那个地铁站口,他还是会听到许多鼓励和赞扬,有些老年人,自备了小板凳,竟然坐在他的身边,长久地倾听着他的表演。 因此,他格外地卖力,悠扬的琴声在肆虐的寒风中进入了人们的耳朵,振作了让人们麻木疲惫的精神,也进入了人们的心里,在这样一个凄冷的寒冬,为无数人带去了希望。 半个月后,一个中年人路过他的身边,驻足了片刻,然后进入了地铁站,可是,仅仅一会儿,他又折了回来,待一曲终了,他问:“你愿意到我的茶馆里去吗?我开了家茶馆,想加点传统音乐表演,正缺人。” 第二天,地铁站里少了那个沉浸在音乐里的卖艺少年。 他在茶馆里上了班,工作十分快乐,在台上表演不正是他的梦想吗?这儿幽静典雅的氛围也正是他梦寐以求的。 继母过来看望他,为他带来了爱吃的饺子,他对继母没有好脸色,冷冷地拒绝了她,也让她以后不要再来。继母一脸难堪和无奈,却仍旧坐着没动。 继母还不走,他发了火,茶馆老板这时却走了过来,十分热情地招呼继母。 他呆住了,继母看着他的脸色,慌忙告别了。继母走后,老板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有这样一位母亲,应该好好对她才是啊。你知道吗?你在地铁口拉琴,而你的母亲,则在去地铁必经的各条路上为你送宣传单,并且请求每一位接传单的行人,能够在她的儿子身边驻足片刻,哪怕是一句话,一个笑,鼓励一下你,正是你母亲的这份恳切感动了我。人的才华固然重要,但情感比才华更重要,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永远无法取得真正的成功。” 他这才知晓:继母的无数恳求,让他得到了1000次甚至更多陌生的赞扬,重新点燃了他人生的希望之火。让他赢得赞扬的不仅仅是他的琴艺,更是一位母亲恳切的心。 (选自《品读》2014年10月,有删节) 1.结合全文看,文章以“1000次赞扬”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2.文中的继母是一个怎样的人? 3.请简要概括“他”成功的原因。 4.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此前,他几乎要放弃,沮丧与失望让他差点摔了胡琴,但现在,他决定坚持下去。 (2)悠扬的琴声在肆虐的寒风中进入了人们的耳朵,振作了让人们麻木疲惫的精神,也进入了人们的心里,在这样一个凄冷的寒冬,为无数人带去了希望。 5.设想一下“他”在听完茶馆老板的话后,会有怎样的表现?
|
11.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个春天,很暖 女儿一岁时,婆婆得了精神疾病,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自己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服,只是一到傍晚,就会出现幻觉,常常会无缘无故地把家里的东西扔掉。记得有一次女儿感冒,婆婆竟然把感冒药全部扔到了池塘里,还振振有词说那些都是毒药。说着说着,婆婆害怕地哭了。女儿在一边也哭个不停。我看着两个泪人,也忍不住哭了。 那个冬天,很冷…… 女儿五岁那年,有一天她怯怯地对我说:“妈妈,我可不可以换掉我奶奶呀?我要让惜愉的奶奶做我的奶奶!”我说为什么呀?她说:“我的奶奶一点都不好!从来没有疼爱过我!但是惜愉的奶奶对惜愉可好了,每天来幼儿园接惜愉回家,回到家还给他做好多好吃的,冬天灌好热水袋给惜愉捂手,夏天拿着扇子不停地给惜愉赶蚊子。”我把女儿搂在怀里:“这世上每一个做奶奶的都会疼爱自己的孙女。奶奶之所以没有好好疼爱你照顾你,那是因为她病了。从你出生的那天起,她注定是你一辈子的奶奶,这个谁也无法代替的。”女儿失望地低下了头。 女儿七岁时,上小学一年级。有一天,她回家狠狠地把书包扔在桌上,愤愤地说:“我有这么个奶奶真是倒霉死了!害得我天天被同学们嘲笑,抬不起头来!”我问怎么了?她说:“奶奶每天去菜市场买菜,每天都经过我们学校。你说她可笑不可笑,冬天扇扇子,夏天戴个绒线帽,同学们都说她是疯婆子!”我气得把女儿的书包扔在地上,恶狠狠地说:“别人可以看不起你奶奶,可以嘲笑她,歧视她,但是你不可以!因为你是她最亲的人,你的身上流着她的血!你要想同学们尊重你奶奶,首先要做到自己尊重你奶奶!不管奶奶变成什么样子,她永远是你要去敬重的人!”女儿第一次看到我如此情绪激动,不停地说:“妈妈,我错了。” 女儿九岁那年,有一天我送她去学校。远远地看见在学校门口有三个小男孩子正将香蕉皮扔向婆婆,我刚想制止,却见女儿用力挣脱我的手,飞一般地跑过去,用小小的身体护着她奶奶,大声地喊着:“不许你们欺负我奶奶!”三个男孩愣住了,呆立在那里。我走过去,轻声对他们说:“我不跟你们讲大道理。每个人都会有老的一天,每个人也都会有生病的时候,想想看是不是?”三个男孩愣了一会儿,默默地走到我女儿面前说:“我们再也不欺负你奶奶了。” 女儿十一岁那年,院子里开满了鲜花。她让奶奶手持一根木棍,木棍的一头系着一根漂亮的红丝线,红丝线在风中轻盈地飘着。女儿说她在和奶奶钓蝴蝶。我问,没有钩怎么能钓得着蝴蝶呢?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看着她们祖孙俩灿烂的笑容,我也笑了。 那个春天,很暖…… (选自《2015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改动) 1.“女儿”对“奶奶”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请依据选文,在表格空格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2.根据选文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①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看着她们祖孙俩灿烂的笑容,我也笑了。 ②第四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什么写法?有何作用? 3.文中的“我”既是儿媳,又是母亲,分别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 4.“女儿”的经历给你带来哪些关于“成长”的思考?请结合选文,写出两点启示。
|
12.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把目光投向了你,你从远方走来,从陌生到熟悉,从相识到相知,从疏离到亲切。 请以“你,从远方走来”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写作要求: ①可以叙写经历、可以抒发衷情、可以畅谈感悟、可以大胆穿越、可以…… ②限写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