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丘壑(hè) 翘首(qiáo) 潜滋暗长(qián) B.琐屑(xuè) 绢本(juàn) 任劳任怨(rèn) C.桅杆(wéi) 胆怯(qiè) 交头接耳(jiē) D.教诲(huì) 倔强(jué) 锐不可当(dāng)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颁发 隧道 触目伤怀 B.器宇 频临 惟妙惟肖 C.不辍 业已 为富不人 D.桥粱 鲜腴 殚精竭虑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白手起家,用汗水、青春和智慧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奇迹。 B.《骆驼祥子》以其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和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赢得了读者的喜爱。 C.我们只有在日常生活中细致观察,认真积累,才能在写作时领略妙手偶得的乐趣。 D.贝聿铭先生设计苏州博物馆时自出心裁,将古典园林与现代元素完美融合在一起。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句子没有语的的一项是( ) A.回首2018年,人们发现南宁市民比其他地区的群众要多享受至少6天以上的假期。 B.随着“百里秀美邕江”工程顺利推进,使特色鲜明的滨江城市风貌展现在人们眼前。 C.是否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提升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是能否学好语文的关键。 D.金庸先生的作品,不仅承袭了古典武侠小说的精髓,还开创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先河。
|
5. 难度:简单 | |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听完讲座以后,小张对主讲老师说:“您今天的报告内容还不错,对我有一定的帮助。” B.期末考试开始前,小李鼓励同桌:“你千万不要害怕失败,说不定我比你考得更差呢。” C.班长在班会上发言说:“本周我们班获得了流动红旗,这要归咎于同学们的共同努力。” D.我对叔叔说:“我不小心把您的杯子摔碎了。”他回答:“没关系,‘碎碎平安’嘛。”
|
6. 难度:简单 | |
下列依次填入文段两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四季美景在文人墨客笔下总能流转出别样的风的。春雨连绵,____________;夏日炎炎,____________;秋高气爽,____________;冬雪纷飞,____________。 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流露杨万里深情的春恋 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彰显刘禹锡豁达的心胸 ③“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带给韩愈无尽的欣喜 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增添岑参浪漫的情怀 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④①②③ D.③①②④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杜牧是晚唐时期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后人常将他与唐代另一位著名诗人李商隐并称为“李杜”。 B.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差异是:新闻特写主要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消息常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 C.古人常用特定称谓来指代年龄,例如女子十五岁称为“及笄之年”,男子二十岁称为“弱冠之年”。 D.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兴安的灵渠,是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典型代表。
|
8.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一项() A.“那妖不是凡间的邪祟,也不是山间的怪兽。他本是天蓬元帅临凡,只因错投了胎,嘴脸像一个野猪模样,其实性灵尚存。他说以相为姓,唤名猪刚鬣。”这是《西游记》中对猪八戒的介绍。 B.“它的翅竖了起来,并且直立得就好像船帆一样。翅膀竖在它的后背上,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样子很像一根弯曲着手柄的拐杖,并且不时地上下起落着。”这是《昆虫记》中螳螂御敌的动作。 C.“对于西安演出的这场惊险好戏的动机或政治背景,我们怎么说都行,但是有一点必须承认,它所选择的时机和执行的经过,可谓高明之极。”这是《红星照耀中国》对于“七七事变”的评价。 D.“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象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这是《朝花夕拾》中鲁迅与范爱农聚会相见的场景。
|
9.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解密大脑中的“文字匣子” ①阅读是人类独有的一种认知活动。人们在阅读时大脑里究竟发生了什么?近年来,科学家通过核磁共振和电生理技术,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②我们有三分之一的大脑区域专门用于分析眼睛所能看到的事物这部分大脑区域被称为视觉原统。大脑还有一个语言区,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字,同时用语言进行交流。当我们进行阅读活动时,视觉系统中有一个区域能够把视觉系统和语言区域连接到一起,研究者们把该区域称为“视觉词形加工区”。俗称“文字匣子”。“文字匣子”大致位于人的左耳下方,大小相当于一颗草莓。该区域主要功能是将阅读时眼睛所着到的文字形状信息转化为有具体含义的信息,告诉我们所阅读的文字具体长什么样的。在阅读的过程中,“文字匣子”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③这个对学习阅读这么重要的“文字匣子”是先天形成的,还是在学习阅读后才形成的呢?首先,请你“穿越”到学会阅读之前的时光,那时你大脑中的物体皮层已经能分辨出各种不同的形状和物体了,然而对识别文字还是不够精确,比如文字“干”,把它倒过来就变成了文字“士”,而物体皮层只会把它们当成是相同的形状。因此,阅读需要一个更加精确的大脑区域来加工文字。当人们一开始学习阅读时,大脑就开始发生了变化,逐步发展出“文字匣子”。随着人类阅读内容不断增加;“文字匣子”也开始了进化历程,逐渐学习识别各种组成文字的规则,比如“树”这个字由“木”和“对”这两个字组成,但是“木”一定要在左侧,“对”一定要在右侧,当我们遇到“木”在右“对”在左的情况,“文字匣子”会告诉你这不是一个字。当然,“文字匣子”也可以辨认出“干”和“士”是不同的两个字了。 ④这个世界上的语言丰富多样,那么不同语言的阅读者在进行阅读时的大脑活动是否有差异呢?目前研究发现,大脑中的“文字匣子”只有当人阅读自己所熟悉的文字时才会在最大程度上活跃起来。所以,母语为英语的人阅读英语和母语为汉语的人阅读汉语时所激活的区域是一样的。但如果两者对换阅读材料,其“文字匣子”便很难被激活。而那些天生的盲人,在后天通过触摸学习阅读,也会产生和正常视力的人一样的“文字匣子”。 ⑤很多研究都发现,人类的大脑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训练发生改变。其中,大脑中的“文字匣子”这一区域就是通过我们不断学习阅读而发生了改变,从而变成一个专门用于精确加工文字的大脑区域。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大脑拥有更强的阅读能力,那么,大量练习一定是塑造超级“文字匣子”的致胜法宝。 (选自《百科知识》2018.061作者马晓莉,有删改。) 1.下列关于“文字匣子”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文字匣子”是视觉系统中“视觉词形加工区”的俗称,能告诉我们阅读的文字具体是什么形状。 B.“文字匣子”是人们在学习阅读前先天形成的,并且能随着阅读内容的不断增加而开始发展进化。 C.“文字匣子”只有当人们阅读自己所熟悉的文字时才会在最大程度上活跃起来,不同语言都如此。 D.“文字匣子”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我们能够通过后天的不断学习和大量训练让它变得越来越强大。 2.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题目将阅读的脑科学研究比作解密“文字匣子”,语言生动形象,又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章第②段加点的词语“主要”准确说明“文字匣子”除了转换文字形状信息以外还有其它功能。 C.文章第③段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文字匣子”比“物体皮层”的功能更精确。 D.文章按照总分顺序,从结构功能、形成发展、语言差异几方面介绍“文字匣子”,层次清晰分明。 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科学家通过核磁共振和电生理技术深入研究了阅读这种人类独有的认知活动,揭开了大脑里的奥秘。 B.当我们进行阅读活动时,视觉系统和语言区域需要协同运作,是“文字匣子”将它们连接到一起。 C.人们的“物体皮层”能精确识到出文字的各种不同形状,只要文字的形状相同,意义也相同。 D.天生的盲人只要通过触摸学习阅读,熟悉盲文,也能够产生和正常视力的人一样的“文字匣子”。
|
10. 难度:简单 | |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诗歌的头两句写作者虽然身处喧嚣的“人境”,却感受不到尘世的纷扰,这样的反差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第三四句则通过反问的方式揭开谜底:心志高远是隐居市井的关键。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出诗人看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采菊时,无意间山入眼帘,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化境;“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含蓄寄托了与山林为伍的情意。 C.“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化用了《庄子·外物》中的说法,写出了诗人面对南山美景的复杂感受:田园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而这种乐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也无需叙说。 D.这首诗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借饮酒抒发人生感慨的即兴之作。全诗景中含情,情中见理,醇美的诗意与质朴的语言交融,仿佛从作者胸中自然流出,不事雕琢,却自有神韵。
|
11.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项是( ) A.舜发于畎亩之中 有时朝发白帝 B.百里奚举于市 东市买骏马 C.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D.曾益其所不能 自以为大有所益 2.下列句子加点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盖竹柏影也 B.管夷吾举于士 于我如浮云 C.必先苦其心志 其妻献疑曰 D.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称善者久之 3.下则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一开始列举了六位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他们都出身寒微,但经过艰苦磨炼之后,不凡的事业,由此孟子推论出:艰苦环境是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 B.文章运用因果写法,说明“恒过”与“能改”的辩证关系:人们身处逆境忧患之中,奋发向上。这提醒人们要保持主观思想上的积极进取,自觉奋斗。 C.孟子在完成个人“生于忧患”这一反面论述后,又从国家的角度进行了“死于安乐”。论证:一个国家如果内外安适,使国君专横息情,往往会走向灭亡。 D.文章既举事实,又讲道理,逐层推论,逻辑严密:语言上多采用排比句和对仗句,使文章错落有致,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有力地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 4.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12.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造父学御 造父之师曰泰豆氏。造父之始从习御也,执礼甚卑,泰豆三年不告。造父执礼愈谨,乃告之曰:“古诗言:‘良弓之子,必先为箕;良冶之子,必先为裘。’汝先观吾趣。趣如吾,然后六辔可持,六马可御。” (节选自《列子·汤问》) (注释)①造父:西周时期的著名车夫。②趣:通趋,快步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造父之始从习御也 (2)乃告之曰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趣如吾,然后六辔可持,六马可御。 3.请联系上下文,说说造父从泰豆氏习御,泰豆氏为什么“三年不告”?
|
13. 难度:简单 | |
按要求填空。 (1)贫贱不能移,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富贵不能淫》) (2)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4)__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5)李清照在《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中叹息自己孤苦无依,徒有才华却遭逢劫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完整默写杜牧的《赤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难度:简单 | |
班上开展主题为“走进网络天地,探索语文世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观点论述)2018年12月3日,《咬文嚼字》杂志公布了2018十大流行语,它们是:命运共同体、锦鲤、店小二、教科书式、官宣、确认过眼神、退群、佛系、巨婴、杠精。这些流行语大多起源于网络,风行于现实。有人视其为洪水猛兽,全面排斥;有人将其反复审视,谨慎对待。那么,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网络语言呢?请围绕话题,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字数在80字以内。 (2)(故事链接)“洪荒之力”这一网络用语来源于一则神话传说,请你将下图中的这个故事简要地叙写出来。字数在60字以内。 (3)(撰写对联)请围绕本次活动主题,结合以上材料,续写下面的对联。 上联:网络世界天地广 下联:
|
15.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风化雨 ①我一直很怀念我的小学老师,一个沉默而倔犟的小老太太。她是数学老师,我的班主任。 ②我上学时那真是“皮”得很。许多班级的任课老师对我都很头痛,于是我就在各个班级之间“放逐”着。甚至有时一个学期还没有结束就有老师向我下“放逐令”了:“这个学期你无论如何不能在我班上了,你不走,我走!”起因是我在下课时捉了许多蜜蜂,仔细地把翅膀揪掉,然后用一个玻璃瓶子装起来。我上课不大听课,跟几个差生被老师撵到教室的后面,这样可以尽量减少对别的同学的危害。我上课时把装蜜蜂的小瓶子打开,用一只医用的镊子把蜜蜂的头夹住,蜜蜂的屁股对着前面张红叶的脖子凑过去,然后镊子稍用力,蜜蜂就会把针刺到张红叶的脖子里,她就“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我很快地把镊子收起来,装作一本正经的像没事人一样。因为我周围的同学都莫名其妙地哭过,后来被老师发现了,被抓了个现行,并且拿获了凶器。 ③后来这位班主任就把我交到何老师班上来了。何老师刚从外地下放回来,她好像是河北人,一口河北梆子腔,随丈夫转业到这里,也是一大窝孩子。她个子不高,才一米五多一点,一点也不像北方人。她人还有一股狠劲,后来我总结,一般个子矮的人都比较有韧性。她天天笑眯眯地看着你,跟你耗着。她走到哪儿,我也得跟到哪儿,跟黑白无常似的。下午放学了,她不许我回家,要我跟她到办公室写作业,一路写到天黑,她什么时候作业改完了,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她低头用红笔飞快地判着作业,时不时用眼睛余光看我一眼,看得人心里一凛。她家住在交通厅,路上有个包子铺。在路上她买两个包子,她的那个是菜馅的,我的是肉馅的。 ④我爹比较狠,何老师知道他脾气不好。何老师家访时总是说成绩,说这学期不错,数学考到六十五了,比以前进步了十分,及格了。这是多么大的跨越啊!她用诗人般的语言对我爹描述,你这孩子如果好好培养,上个清华、北大也没问题啊!咱得换换方法,哪能动手就打,你在部队也不能体罚战士对不对? ⑤可能是天资拙劣,我的数学到了七十来分,就进入滞涨阶段,怎么努力也上不去了。何老师是班主任,教数学的。有人就说她你费这么大精力带一个差生划不来,她还真红了脸,还跟人吵一架,说:“你怎么能当孩子面这样说话?”晚上回去的路上,她还气哄哄的,买了两个包子,她说没胃口全给了我吃,我恬不知耻全吃了。现在想想我也够没心没肺的,怎么就不给她争个脸呢? ⑥后来我工作了,经常还会遇见何老师。她早已退休了。她的个子更矮了,一头银发。她喜欢一边说话,一边用手摘我身上的线头,我就感觉自己像个永远摘不干净的毛线团子。她一边问工作好不好,一边叮嘱我要看点书。她也不说理由,就单单说:“看点书总是好的!” ⑦后来她搬到外地的女儿家去,跟女儿一起过了,我就再也没有见过她了。如果她健在的话,现在也有八十多了。 1.文章幽默而深情地回忆了我和何老师相处的点滴,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转班后何老师紧盯我学习→A____________________ →争吵时何老师维护我的尊严→B 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子里加点词的妙处。 她天天笑眯眯的看着你,跟你耗着。 3.文章第二段能否删去?请联系上下文说说理由。 4.本文以“春风化雨”为题目有何妙处?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