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湖南省浏阳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各组词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维(qiān)  喧嚣  藏污纳gòu)   旁逸斜出

B.令(zhào)  婆娑  春寒料xiào)  重峦叠障

C.)   题跋  无消息(yǎo)   筋疲力尽

D.榭(xuān)  狼籍  舻相接(zhóu)  潜滋暗长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当海啸到来时,很多人都在默默无闻中,完全没有察觉到灾难的来临。

B.拙政园内,花树俯仰生姿,蜂蝶轻飞曼舞。游客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C.现在,诈骗的手段是层出不穷,而且诈骗手法别具匠心,令人防不胜防。

D.时间真如行云流水,还记得刚入初中时的豪言壮语,转眼间,初二学年已过去一半。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笔记本电脑显示了快捷、稳定、方便而日渐成为人们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工具。

B.林老师的课不仅让在后排观摩的老师们受益匪浅,而且牢牢地吸引了全班学生。

C.司法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为开车看手机造成的。

D.看到山林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翠绿的手掌时,我不禁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考察表明,塔里木地区有非常长的聚水期。

②早在30万年前,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还是连在一起的大海,后来这里的地壳逐渐抬升。

③这一时期一直持续了数万年,使得塔里木地区积聚了大量地下水。

④但还是个湿润地带,降水比较丰富,草原、沼泽密布。

⑤为什么塔里木盆地地下会形成巨大的地下水库呢?

A. ①③②④⑤    B. ⑤①②④③    C. ⑤②①④③    D. ①⑤②④③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对语文知识和传统文化常识解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商鞅立木、尾生抱柱、一诺千金、烽火戏诸侯”都是中国古人诚信守信的故事。

B.《史记》中“世家”是用来记述名臣的,周亚夫是汉代名将,所以记录在世家中。

C.“坚定的信仰,是长征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遗产。”这句话的主语中心语是“信仰”。

D.“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喜欢挑战的人来说都是一种享受。”这句话的主干是“时刻是享受。”

 

二、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综合运用。

某校初二年级开展“关注语文”的调查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小题。

(关注一)只背经典有局限

现象:小强同学在小学时就背诵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但谈起现在的语文学习,他还是一头雾水。

语文学习涉及听说读写各方面,背诵国学经典并不是提高语文学习水平的万能钥匙。

对策:语文学习要       

(关注二)   

现象:进入初二,丽丽同学天天在语文的题海中拼搏,可是语文成绩仍然徘徊不前。

大量重复的练习会让人身心疲惫,提高语文成绩不能盲目做题。

对策:语文练习要适度、得法。

(1)给“关注一”写出一条对策:       

(2)给“关注二”拟定一个标题(限7个字):   

(3)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语文,班委会决定去采访本校九年级语文学习之星娜娜学姐,请你设计两个采访问题。

 

三、情景默写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名句默写。

古诗中的写景名句比比皆是。王绩用“树树皆秋色,①________”简笔勾勒出山景的萧瑟与寂寞(《野望》);崔颢《黄鹤楼》颈联②“________________。”写景历来被人称道;李清照则在《渔家傲》中描绘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③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名著阅读。

(1)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书实际写了两个层面的事实:一是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采访“红色中国”的过程;二是“红色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B.该书以作者陕北之行的经历为线索,切实报道共产党人的生活和精神。

C.该书是一部“用事实说话”的杰出作品,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威力。

D.这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的作品,及时是他畅销不衰的首要和基本因素。

(2)一位同学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后,想要制作一张名为“斯诺眼中的毛泽东”的读书卡片。请根据你对这部名著的了解,帮这位同学再补充两点。

毛泽东

身份:中华人民苏维埃共和国主席

斯诺眼中的毛泽东:①质朴纯真而又机智老练,颇有幽默感;

②在中国共产党的势力范围内影响最大

     

     

 

(3)阅读下面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的文段,回答问题。

他部下的军队在西藏的冰天雪地中,经受了整整一个严冬的围困和艰难,除了牦牛肉以外没有别的吃,而仍能保持万众一心,这必须归因于纯属领导人物的罕见人品。至少我个人是不可能想象蒋介石、白崇禧、宋哲元或者中国任何其他一个国民党将领能够在这样的条件下保全一支军队的,更不能说还能够在这样的考验结束时真的做到卷土重来,发动一场大进攻,在敌军为了防止他突破而从从容容地构筑了好几个月的防线上,打入了一个楔子。

①文中的“他”是谁?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②“他”还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从《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举一例说明。

 

五、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甲)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乙)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①本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当时仍处在安史之乱中,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只有最小的弟弟在他身边,其余三人散处河南、山东等地。舍弟,指自己的弟弟。②戍鼓,边防驻军的鼓声。断人行:指实行宵禁,禁止人行走。③况乃:何况,况且。

1.下列对两首诗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两首诗都是五言律诗,都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期所做,表达的情感却并不完全相同。

B.两诗首联都在写景,都描述了国都沦陷时萧条破败的景象,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

C.两诗颔联都运用了拟人手法,都将主观情感移情于物,借景抒情,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D.两诗都提到了“家书”,也都同时提到了战争。可见诗人既因国事而忧家,更因家事而忧国,家与国的命运在他心中已融为一体。

E.甲诗尾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宽慰:毕竟是战乱,家信不能寄达弟弟手中也是可以理解的。体现出诗人豁达的心胸。

2.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人在甲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

 

六、对比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乙)古之所谓豪杰之者,必有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惟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选自《留侯论》,有删节)

(注释)①挟持:内心怀有。②项籍:即项羽。③轻:轻易。④弊:疲弊。⑤子房:即张良,字子房,为汉高祖刘邦主要谋士。⑥淮阴:指韩信。《史记·淮阴侯列传》:汉四年,韩信破齐,向刘邦请封“假王”,“当是时,楚方急围汉王于荣阳,韩信使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日:‘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赶紧提醒他不能得罪韩信。刘邦醒悟,便封韩信为齐王以笼络他。韩信后降封为淮阴侯,故称为淮阴。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必有人之节/人恒

B.管夷吾举于/古之所谓豪杰之

C.其心志/何而不平

D.见于词/征于,发于声,而后喻

2.下列各句中“之”字与例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必有过人

A.已而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

B.河曲智叟笑而止曰(《愚公移山》)

C.女家(《富贵不能淫》)

D.实是欲界仙都(《答谢中书书》)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甲)文通过列举古代几位圣君贤臣的事例,论述了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是____;(乙)文通过高祖与项籍的对比,论述了成大业者自身应具备的素质是____

 

七、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资料显示,中国内地大城市7至18岁的儿童青少年中,100个男生就有12个超重、5个肥胖,100个女生就有7个超重、3个肥胖;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近几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对此,专家指出,国民整体能量摄入提高、洋快餐、含糖和碳酸饮料及甜食摄入增加是重要原因,(甲)在生活中应做到以下两点

(1)要控制饮食。饮食过量,吃得过饱,是肥胖的主要原因。因米面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多食可在人体内转化成脂肪而积聚在皮下。因此每顿饭以吃八九成饱为宜。同时要限制高脂肪副食品的摄入量。

(2)要增强运动。每天不仅要增加运动量,而且要延长运动时间。因运动初期是消耗体内的糖类,只有较长时间的运动才能消耗贮存的脂肪。因此每天要坚持运动,而且要选用消耗性较大的运动,(乙)如长跑、跳绳、打篮球、踢足球、游泳、爬山等活动,关键在持之以恒。

材料二

  

图1          图2

材料三

膳食平衡避免隐性饥饿(节选)

肥胖也属营养不良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学生营养室副主任张倩表示,儿童处于不同年龄段,需要分阶段补充各种营养。(丙)比如2岁至6岁儿童应保证足量食物摄入,并做到平衡膳食,每天饮奶及足量水;6至17岁学龄儿童要三餐合理,不偏食、贪食,保证钙、铁及维生素摄入,并保持适量体重增长。张倩还说,所有儿童都应经常进行户外活动,(丁)6岁以上儿童应达到每天至少60分钟的充足运动

当前,我国儿童肥胖问题日趋严重。实际上,肥胖同样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肥胖儿童的营养不均衡问题非常严重,超重者的饮食习惯往往不良,摄入过多高热、高脂食物,却又排斥蔬菜水果等有益身体的食物,再加上运动不足,就造成营养不良的发生。因此,肥胖儿童更需要注意均衡膳食的摄入,减少高热、高脂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增强运动,以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

重视学生一日三餐

据《北京市2015年度中小学生营养与健康状况报告》显示,北京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处于全国较高水平,但仍存在膳食结构不合理、高强度身体活动少、睡眠不足、肥胖、超重等健康问题,学生们的饮食行为和营养知识有待改善和加强。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马冠生指出,应制订学生餐营养需求及营养操作相关标准,同时要加强学生餐供餐管理,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配餐、烹调培训;鼓励学校开设食堂,为不同年级、不同生理状态的学生提供相应的群体配餐。

1.请在材料一中找到一句话,用来说明材料二中图1和图2所表达的信息。

2.下列对文本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画线句(甲)“在生活中应做到以下两点:(1)要控制饮食。(2)要增强运动。”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分别从“饮食”和“运动”两个方面说明如何控制肥胖现象。

B.材料一画线句(乙)“如长跑、跳绳、打篮球、踢足球、游泳、爬山等活动,关键在持之以恒。”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有哪些运动方式。

C.材料三画线句(丙)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不同年龄段,儿童应补充和保证哪些营养。

D.材料三画线句(丁)运用列数字说明方法具体说明儿童每天运动应达到的最低时间(或运动量)。

3.“但仍存在膳食结构不合理、高强度身体活动少、睡眠不足、肥胖、超重等健康问题”一句中“尽”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4.小李同学是“小胖墩”,他正在为自己日渐攀升的体重而忧心。请你根据本文知识,为他提供两个科学控制体重的好方法。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根赋

刘增山

①白杨树,树白杨,雨水泥土是亲娘。开春盼到谷子黄,盼你长大做根梁。

②这大概也是祖母对我的祈祷词了。

③这次请了“创作假”回去,正赶上家里翻盖房子,想不到父亲要把房后那棵大白杨树刨下来做梁了!全家人都为之痛惜,我心里更不是滋味。心想:父亲啊,这几年家里日子过得富富有有,要盖房,去集上买根粱就可以了,为啥偏要刨树呢?您忘了吗,父亲?这白杨树是您给儿子树立的一块如何生活的“人标”啊!三十多年来,您儿子的青春、生命和事业,都和白杨树紧紧地连在一起!每当在工作中遇到艰难困苦时,我眼前便会出现白杨树那挺拔威严的铮铮硬骨,从而激起战胜困难的坚毅和力量;每当在生活中遇到歪风邪气摇撼的时候,我眼前便会浮现出白杨那伟岸、正直的身姿,从而立定脚跟决不东倒西倾;每当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挫折的时候,我眼前便会闪现出白杨树那刺破青天、蓬勃向上的茎尖,从而又会重振进击的锐气;每当在生活中遇到不幸的时候,我的耳边便会响起白杨那哗啦啦的歌唱,从而掀去心头郁积的阴霾,笑迎命运的各种挑战……

④白杨啊,使我的生命茁壮!

⑤白杨啊,使我献身的事业发展!

⑥如今父亲要把我心中的树刨掉,怎不令人翻肠倒肚?可转念一想,父亲又不是个没有思想的鲁人,若论对白杨的感情,他并不比我浅啊!几十年里,父亲作为白杨的“保护人”像爱护自己的儿子一样,精心护理着这棵他亲手抚育成材的树。记得一次,一头小驴驹把树皮啃了,父亲一鞭上去,把驴驹从坡上抽到坡下,拌了个半死;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在那个粮食比命还贵重的年代,有人要用一千斤大米买下这棵树,父亲饿得一身浮肿,也没有答应,他不想为了吃几顿饱饭而去抹掉正在大学深造的儿子心中的“人标”;1963年发大水时,山洪冲歪了白杨树,父亲硬是用他那黑红的脊梁,把白杨树给扛直了,用他的话说“可不能让孩子心中留下一棵歪脖子树”……

⑦也许父亲认为做大梁算是为它找到一个归宿。想到这里,心里平静了许多,我决心服从父亲的裁决。

⑧“你去看看那树根吧。”寡言少语的父亲递给我一把镐头说,“一棵树不光是露在地面上的。”

⑨啊,好难刨下的根!

⑩过去,我只注意欣赏白杨树那裸露在大地上的繁华茂盛的枝叶,没想到它在地下还有如此虬曲壮观的根系。那深扎在沙石和岩壁之间的根,千条万绪、纵横盘缠,相互纠葛。那主根深不可测,那旁根、须根多不可数,那簇簇根系,千姿百态,异状纷呈。有的像一队浩荡进攻的兵士,剑拔弩张,在地下那黑暗的岩层间拼搏、抗争,开辟着进军的路;有的像一队队吃苦耐劳的矿工,在地下那岩石的縫隙中匍匐着身体向前掘进,奋战,争取着生命的发展;有的则像一群群勤劳坚韧的蚯蚓,拼命地在地下吮吸着乳汁,汲取着营养,然后把它输送给地上的树干;有的盘曲的根则更像那抛在地心的锚,为了稳固那地上的大树,而紧紧地死抱着岩石……

⑪刨着,刨着,我不禁对根肃然起敬。白杨啊,我终于懂得了,你那高大的身躯为什么能风打不动、雨浇不倒呢?是这地下坚定顽强的根支撑了你呀!白杨啊,为什么你能长出翠玉般的绿叶,开出轻絮飘飞的花呢?是因为地下有勇于献身的根营养了你呀!白杨啊,为什么你又能顶天立地的雄踞大地呢?是那不怕埋没的根把荣耀全部馈赠给了你呀!

⑫父亲这时问我:“听说,地上的树身有多高,地下的树根就有多长,书上写过吗?”

⑬父亲又问我:“还听说,地下的树根有多少,地上的树叶就有多少,书上能查到吗?”

⑭我为父亲的话惊得一时说不出话,许久才回过神来:“都该写上。”

⑮我不能从生物学的角度去回答父亲提出的这些问题,但父亲的提问却使我获得了一个新的生命哲理……

1.文章围绕“刨树”表现了“我”情感的变化过程,试作梳理概括。

______→平静→②______→③______

2.文章第⑩段对根的描写“显其形”“传其神”,试对此加以赏析。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白杨树是父亲给儿子树立的一块“人标”,这棵树的形象特征、精神品格影响、塑造了“我”生命的品质。

B.儿子小的时候,父亲要用白杨树来教育儿子,所以他精心呵护树的成长;现在儿子成才了,父亲也放心了,觉得白杨树用来做大梁更合适。

C.寡言少语的父亲递给我一把镐头,让我去刨根、看根的举动背后另有深意。

D.文章题为“根赋”,却花了大量的篇幅来写树身和父亲对树的呵护,并非详略安排不当,而是为了用树的粗壮来侧面表现根的伟大,也是为了引出下文对根的描写和赞美。

E.本文和茅盾《白杨礼赞》赞美的对象一致,都采用了象征、对比等手法从外形到内核各个层面对白杨树进行了深入讴歌。

4.你认为结尾处作者从父亲的问话中领悟到了怎样的“生命哲理”?请结合文章和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文章结尾句的理解和感悟。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这个学期我们阅读了法布尔的名著《昆虫记》。大家都对神奇的昆虫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九(1)班班刊准备开设《神奇的昆虫》专栏,请你为专栏撰写一篇短文,向同学介绍你最喜爱或最熟悉的一种昆虫。

要求:①对象明确,内容合宜,顺序合理。②符合说明文语言特点。③不超过200字。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8年2月4日,在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一场普通的毕业典礼备受关注。81岁的奶奶同学薛敏修完成了所有专升本课程的学习,在这一天拿到了天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本科毕业证书。而为了这一刻,她已经奋斗了整整四年。2014年,77岁的薛敏修进入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她成为了“身边的榜样”,成为老师和同学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她每天都是凌晨五点起床,基本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看书学习,她说:“只要学习我就高兴,学习我就有收获。”她会五门语言(中文,英语,法语,俄语,拉丁语),还会用制表、修图的软件,确实令人惊叹。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②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④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6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