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广东省河源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孟子》三章)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诗人用典故抒写官军全体将士誓死报国的忠心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5)将陶渊明的《饮酒》默写完整。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二、字词书写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wèi miǎn_________

2)打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因烟 zhì xī ___________

3)除下帽来,yóu guāng kě jiàn__________________,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4)皮肤cáng wū nà gòu __________________,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国家交响乐团演奏的《春江花月夜》,宛如天籁,令人叹为观止。

B.山路崎岖,加上大雪和道路结冰,导致交通被阻隔,上千名准备回家过年的旅客都被滞留在车站。

C.鲁迅先生的小说《阿Q正传》构思奇特,情节抑扬顿挫,至今仍深受读者喜爱。

D.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贪官赵德汉收受的赃款既不敢用于日常生活享受,又不敢存入银行,整天面对一堆“废纸”诚惶诚恐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句末加上“的生动局面”)

B.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生日。(将“避免”改为“防止”)

C.通过央视举办的“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更加重视汉字书写与汉字文化传承。(删去“通过”)

D.科学家应该用专业的知识去传播科学性的精髓,让科学获得最广泛公众的支持和理解,这是科学家的责任,也是一种担当。(将“支持”与“理解”互换位置)

 

四、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的材料,试用一句话说明京剧是怎样形成的。(不超过30字)

京剧的前身是安徽的的徽剧。清乾隆55年(1790)年,原来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剧戏班相继进入北京演出,它们吸收了汉调、秦腔、昆曲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使徽剧和这些剧种逐渐融合,演变成一种新的声腔,更为悦耳动听,称为“京调”。清代末期民国初年,上海的戏院全部为京班所掌握,所演的戏称为“京戏”。

 

五、课内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愚公移山

(《列子》)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龇,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惩:_________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固:_________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反: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这可看出两人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

B.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可见愚公移山受到众人拥护。

C.文章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六、课外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课外文言文阅读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桓公遂归。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之愚也。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孔子曰:弟子记之,桓公,霸君也;管仲,贤佐也。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与。

(《说苑•政理》)

(注释) ①牸():母牛。②驹:小马。③傍邻:附近的邻居。④诚:确实。⑤衿:同“襟”,上衣、袍子前面的部分。⑥夷吾:管仲之名。⑦使:假如。⑧咎繇(yáo):即皋陶,唐尧时任法官,主持审判。理:法官。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与之耳/渔者歌日 B.此夷吾之也/人恒,然后能改

C.有取人之驹者乎/安敢轻吾射 D.为何谷/天将降大任于人也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桓 公 曰 今 视 公 之 仪 状 非 愚 人 也 何 为 以 公 名

3.文中的老人与《愚公移山》中的愚公一样,其实都是大智若愚。请分析文中的老人为什么是大智若愚。

 

七、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高铁时代”已到来

王瑞良

①你知道全球最长、最快的高速铁路干线在哪里吗?

②告诉你,在我们中国。2009年12月26日,武汉到广州的客运专线正式通车运营。这条铁路就是目前世界上最长、最快的高速铁路干线。

③高速铁路是用高新科技支撑的新型铁路运输系统。在普通铁路线上,即便是特快列车,平均时速也只有60~90千米,而高速铁路线上的列车平均时速在200~300千米,最高可达400多千米。“和谐号”在试运行时时速曾达到394.2千米。所以,现在从武汉到广州整个行程1100千米,坐高速列车不到3个小时就能走完,真是“千里粤汉半日还”啊,而原来这段旅程至少需要十多个小时。

④现在,很多国家都在提倡高速铁路运输,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汽车运行会排放大量废气,而且消耗宝贵的石油资源(有统计认为,石油资源还可以用200年左右),因此,火车替代汽车运输成为必然。为此,大力推进铁路的高速化在世界各国十分流行,其中成效最明显的是法、德、日、西、韩、美等国。

⑤你可能又要问,高速铁路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吗?

⑥当然,高速铁路不是谁都能发展起来的,它涉及牵引、制动、空气动力学、路轨铺设和自动化管理等许多方面的一系列高新技术,难度相当大。我国也是在技术全面提高后,才追赶上了其他国家。

⑦为了提高车速,通常在列车的首尾要各配置一台大功率自控同步牵引机车,其车顶与高压电缆(又称接触网)相连,并采用特殊的加速装置。如“和谐号”就采用了“动力分散式”装置,即将多个小功率电动机分散安装在第一、四、五、八节车厢内,这些车厢既载客又有牵引动力,故称动车组,而无动力的车厢则称为拖车。“武汉一广州”动车纽就是由四组四拖组成,每节动车上装有四台550千瓦的牵引电动机,整个列车的牵引功率为8800千瓦,定员601人。车头则须设计为类似飞机一样的流线型(俗称“子弹头”),以减少行进中空气的阻力。

⑧速度快了,行车安全也变得更为重要。为此,路轨的设计上必须尽量降低PQ值(力学名词),以防列车行进在弯道时,由于强大的惯性作用,造成脱轨事故。其次,是采用电子计算机安全监控系统,借以监测列车的制动效果、转向架的稳定性、列车的行进速度,位置、与其他车辆的距离等。第三,尽量消除铁路与公路的平面交叉,防止汽车等误入铁路与火车相撞;在必须交叉的道口,则安装先进的报警装置。

⑨乘坐过高速列车的人会发现,乘坐时似乎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这是因为高速列车在舒适度上也有特殊的设计。如法国的一种新型列车精心设计了悬浮减震设备和低噪音空间设备。各个车厢宽敞、明亮,头等舱还有一个小“沙龙”,内有电话和现代音像设备。车门颜色也各不相同,一看便知该车厢属于何等级。美国的x2000型列车,每个座位都装有立体声耳机、计算机连线、瑞典梨木制作的餐盘和观看沿途田园风光的大型观景窗,车内还有会议室、传真机和娱乐设施等。乘这样的火车出行,真可以说是一种愉快的享受了。

⑩高速铁路的崛起,是交通运输史上的一场革命,它将改变人们的地理概念和生活方式,其意义完全可以与20世纪50年代喷气式客机的问世媲美。

(选自《青少年科技》2010年第6期,略有改动)

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世界上最长、最快的高速铁路干线是武汉到广州的高铁客运专线。

B.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推进铁路的高速化,旨在减少废气排放,节约石油资源。

C.从武汉到广州,如果你坐在“和谐号”列车六号车厢,那么,你就是坐在动车车厢内。

D.为了防止高速列车行进在弯道时造成脱轨事故,在路轨的设计上采取了尽量提高PQ值的技术措施。

2.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合的一项是(    )

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高铁时代铁路的发展。

B.本文条理清晰,主要采用逻辑顺序进行说明。

C.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D.本文是一篇事物性说明文,说明的语言准确、严密。

3.高速铁路“将改变人们的地理概念和生活方式”。高铁现已修到我们家乡,它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新的变化?(至少答出两点)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十七岁那年的单车

(1)十七岁那年,刘伟看到别人骑着单车跑来跑去,十分羡慕,吵着要母亲买一辆。父亲横着眼说:“别做梦!有本事自己去买!”

(2)刘伟发了一个月脾气。母亲心疼儿子,就买了一辆旧单车,在一个夏曰的午后推回了家。刘伟骑上单车就跑,天天呼朋唤友,在集镇上闲逛。只有在外面没处混的时候,他才会回家,迎接他的自然是父亲铜铃般的眼珠子。刘伟把他爹当空气,吃完饭,跨上单车又风一样飘走了。

(3)那一天,刘伟没有骑车出门。单车在墙角拧着脖子,父亲越看越来气,举起一把锄头,攒足力气砸了下去。单车散了架。“你──”刘伟正从外面回来,抄起一根扁担,横在父亲面前。母亲赶紧跑过去夺下了扁担。

(4)父亲本来体弱,这回又气又恨,病倒了。

(5)第二天,刘伟在埋头收拾衣服,母亲惊诧地问:“你要干啥?”“你别管。”刘伟头也不回,顶着火辣辣的太阳,走了。

(6)“有本事你就别回来!”病床上的父亲吼道。

(7)刘伟走后,母亲每天晚上都会把刘伟的饭留在锅里。半夜,父亲起来喝水,总忍不住揭开锅盖看看。

(8)刘伟真的有半个月没回家了。母亲急了,找男人吵。父亲便四处打听刘伟的下落。

(9)母亲依然每天都给刘伟留饭。父亲依然每晚都揭开锅盖看一眼。

(10)两个月后的一天中午,母亲在打盹,听到屋里有响声,睁开眼。儿子正打着赤膊一门心思地擦着一辆新单车。父亲斜着眼看他,他装着不知道。

(11)母亲万分高兴,跑到厨房打了一大碗溏心鸡蛋。刘伟吃着鸡蛋,母亲在一边说:“这次你爸的病一直不见好,今天你把他驮到医院看一下啊!”

(12)刘伟不作声,站在单车旁,低头摸着崭新的龙头。父亲不愿意,母亲硬把他推到单车边,架了上去。

(13)刘伟在前面使劲蹬车。父亲紧紧地拽着座凳下的立杆。父子俩你不理我,我不理你。走了一程,父亲手一松,就从单车上掉下来了。

(14)刘伟两条长腿支挺了车,不耐烦地说:“又怎么了?”

(15)“我不走了。”父亲说,“你这辆车是哪里弄来的?借的?偷的?抢的?”

(16)“关你什么事!”

(17)“我是你爹!”

(18)“起来!”

(19)父亲没动。

(20)“不起来拉倒!”刘伟按了一把车铃,“丁零零”跑了!

(21)父亲爬起来,拍拍屁股,看见刘伟又把单车骑回来了。

(22)“我说单车是给人家搬砖挣钱买的,你信不信?”刘伟的口气缓和了一些。

(23)父亲看了看儿子,脸和胳膊都晒得黑黝黝的。“这还差不多。”他嘟哝了一句,就往单车上坐。儿子伸手拉了他一下:“我要冲了,你抓牢。”

(24)父亲犹豫了一下,伸出手环住了儿子的腰。刘伟身体一震,顿了一下,脚下一用力,单车就飞跑起来,身后留下了一串清脆的车铃声

1.小说以“单车”为线索,情节生动。请在括号内填写恰当的内容。

母亲购买旧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子骑车看病

2.第(9)段与第(7)段内容基本相同,简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3.品析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单车在墙角拧着脖子,父亲越看越来气,起一把锄头,攒足力气了下去。单车散了架。

4.细读第(24) 段,紧扣加点词语,说说结尾的妙处。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根据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花一世界。一个人,一件事,一次经历,一本书或一处美景,只要我们用心去理解,用心去领悟,往往会带给我们心灵以巨大冲击,给我们灵魂以深度感触,它让我们终生难忘。也许你能够从中悟到生活的幸福、友情的珍贵、奋进的艰辛甚至你肩负的责任……,能让我们体会到生活的真善美……

请结合自身的经历与体验,以“感悟”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2)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九、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名著文段,完成各题。

①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                    。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                  。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把它们压紧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当然了,要热心委身于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部的器官,来安置乐器了。

②但是不幸得很,它这样喜欢的音乐,对于别人,却完全不能引起兴趣。就是我也还没有发现它唱歌的目的。通常的猜想以为它是在叫喊同伴,然而事实明显,这个意见是错误的。

③蝉与我比邻相守,到现在已有十五年了,每个夏天差不多有两个月之久,它们总不离我的视线,而歌声也不离我的耳畔。我通常都看见它们在梧桐树的柔枝上,排成一列,歌唱者和它的伴侣比肩而坐。吸管插到树皮里,动也不动地狂饮,夕阳西下,它们就沿着树枝用慢而且稳的脚步,寻找温暖的地方。无论在饮水或行动时,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

④所以这样看起来,它们并不是叫喊同伴,你想想看,如果你的同伴在你面前,你大概不会费掉整月的功夫叫喊他们吧!

⑤其实,照我想,便是蝉自己也听不见所唱的歌曲。不过是想用这种强硬的方法,强迫他人去听而已。

⑥它有非常清晰的视觉,只要看到有谁跑来,它会立刻停止歌唱,悄然飞去。然而喧哗却不足以惊扰它。你尽管站在它的背后讲话,吹哨子、拍手、撞石子,这镇静的蝉却仍然继续发声,好像没事儿人一样。

⑦有一回,我借来两支乡下人办喜事用的土铳,里面装满火药,将它放在门外的梧桐树下我们很小心地把窗打开,以防玻璃被震破。

⑧我们六个人等在下面,热心倾听头顶上的乐队会受到什么影响。“碰!”枪放出去,声如霹雷。

⑨一点没有受到影响,它仍然继续歌唱。它既没有表现出一点儿惊慌扰乱之状,声音的质与量也没有一点轻微的改变。第二枪和第一枪一样,也没有发生影响。

⑩我想,经过这次试验,我们可以确定,蝉是听不见的,好像一个极聋的聋子,它对自己所发的声音是一点也感觉不到的!

(节选自法布尔《昆虫记·蝉》,有删改)

1.完成填空:蝉的歌唱源于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_________;胸部安置一种响板, ________

2.第③段画线句子语言有什么特色,请作简要分析。

3.第⑦至⑩段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具有怎样的治学态度?请就此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的感悟与启示。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