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面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澄澈(chéng) 呻吟(yín) 怂恿(sǒng) 拈轻怕重(niān) B. 坍塌(dān) 干涸(hé) 缥缈(miǎo) 哄堂大笑(hōng) C. 鄙薄(bǐ) 蓦然(mù) 蹒跚(pán) 惊慌失措(cuò) D. 褴褛(lán) 蜷伏(juán) 倏地(shū) 神采奕奕(yì)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徘徊 荫蔽 恍然大悟 疲惫不堪 B.沐浴 倜傥 花团锦簇 截然不同 C.拆散 拼凑 油然而生 不求甚解 D.惟恐 抖擞 美不胜收 自做主张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他驾起船小心翼翼地向对岸驶去。 B. 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 C. “六一”晚会上,两个小朋友表演的小品让人们都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 D. 京剧大师梅葆玖先生演技高超,他在传统京剧《霸王别姬》中扮演虞姬,演得惟妙惟肖。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改正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将“努力”与“随时”调换位置) B.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删掉“具体”) C.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应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传统。(将“传统”改为“作用”) D.经过共同努力,使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删掉“使”)
|
5. 难度:简单 |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 B.《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秋实,现代诗人、散文家。代表作品有散文集《背影》,诗文集《踪迹》等。 C.《狼》选自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郭沫若曾评价这部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D.《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海伦·凯勒,俄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
6. 难度:中等 | |
下列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三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当时间变得越发昂贵,消磨时间、降低速度的“闲”越发奢侈。久远年代的诗词里,“海鸥无事,闲飞闲宿”,______________;“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______________;“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______________。生活的忙碌让我们怎能不怀想“闲”的飘逸。 ①是何等馨香又空灵的意境 ②是何等悠远又自在的心绪 ③是何等寂寞又淡然的雅趣。 A. ②①③ B. ①③② C. ③①② D. ②③①
|
7. 难度:中等 | |
请你依照下面名言的形式,仿写一个句子。 名言: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 仿写:一本书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难度:简单 | |
古诗文默写。 (1)海日生残夜,________。 (2)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3)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4)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 (5)秋分萧瑟,________。 (6)终古高云簇此城,________。 (7)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 (8)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 (9)遥怜故园菊,________。 (10)不信,请看那朵流星,________。 (11)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 (1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触景生情,把现实和梦想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强烈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3)《〈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9. 难度:简单 | |
儒家的经典著作“四书”是指《____》《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是指《____》《书》《礼》《易》《春秋》。
|
10. 难度:简单 | |
请写出两个带“狼”字的成语:____
|
11. 难度:简单 | |
行者辞了灵吉,驾筋斗云,径返翠云山,顷刻而至。使铁棒打着洞门叫道:“开门!开门!老孙来借扇子使使哩!”慌得那门里女童即忙来报:“奶奶,借扇子的又来了!”罗刹闻言,心中悚惧道:“这泼猴真有本事!我的宝贝,扇着人,要去八万四千里,方能停止;他怎么才吹去就回来也?这番等我一连扇他两三扇,教他找不着归路!” (1)上述文字出自__________(作家)的小说_________________ 。 (2)文中的“他”是__________(人物),号称___________________。
|
12. 难度:简单 | |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身亡所及,废寝忘食者。(______) (2)饭疏食,饮水。(______) (3)及其家穿井。(______) (4)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______) (5)一狼洞其中。(______) (6)非学无以广才。(______)
|
13. 难度:中等 | |
翻译下列(1)(2)(3)句,用“/”为第(4)句画一处断句。 (1)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2)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3)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4)其 一 犬 坐 于 前。
|
14. 难度:中等 | |
《诫子书》一文中有两句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并谈谈你的理解。
|
15. 难度:中等 | |
请从内容和写法上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诗。
|
16. 难度:中等 | |
课内阅读。 ①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取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 ②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③“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④“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⑤“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⑥“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啊!”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上面选文出自____(国籍)作家____(谁)创作的____(体裁)《____》 2.选文第②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一连用了四个感叹号,有什么作用? 3.怎样理解选文第③自然段小孩子说的这句话? 4.选文第⑤自然段中写大人们转述小孩子的话,表现了大人们怎样的心理? 5.赤身游行的皇帝听到老百姓们的议论后,有何反应?他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反应?
|
17.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童年河 ①童年就像一条小河,从你生命的河床里流过,它流得那么缓慢,又流得那么湍急,你无法把它留住,它的涟漪和浪花会轻轻地拍击你的心,让你感觉自己似乎总是没有长大。 ②七岁那年,父亲到乡下接雪弟去上海,可雪弟并不想去。 ③乡下房子的后门外面是一条河,雪弟天天在河边走来走去,他喜欢在河岸玩,喜欢河边的风吹在脸上的感觉。迎面吹来的风中,有芦苇、树叶和青草的气息,有油菜花的香味。河岸上种着很多杨树和槐树,浓密的枝叶在空中交织成一团团绿色的云。树上的鸟在唱歌的时候,河里的鱼也在忙着,它们虽然无声无息,却是水里活泼的精灵。这一切,到了上海就再也看不见了。 ④阿爹说上海也有河,叫苏州河,比这里的小河宽得多,河里有很多船,小舢板、大帆船、机器船,来来往往热闹得很。可雪弟还是不想离开乡下,不想离开亲婆。 ⑤亲婆对他说:“雪弟,亲婆也舍不得你离开,不过你妈妈在上海盼你去呢。我的孙子最听话了,去吧。” ⑥听着亲婆的这些话,看着她没有几颗牙齿的嘴巴一张一合,雪弟突然觉得鼻子发酸,眼泪就像小虫子在面孔上爬,怎么也赶不走…… ⑦离开乡下老家的情景,就像一幅画。 ⑧一支竹篙在河岸上轻轻一点,木船就摇晃着在河面上滑动了。老家的房子和宅子边的树浮在河面上,一点点往后退。亲婆站在老宅后门口,一头稀疏的白发在风中飘动,她是这幅画的中心。 ⑨亲婆的身影越来越小,终于被芦苇的绿荫遮住了。这时,雪弟突然听见很多人在喊他的名字,一簇簇黑头发在起伏的芦苇梢上一冒一冒地闪现,这是镇上的孩子们在岸上追他呢。那些孩子跑到石桥,趴在栏杆上大声喊着,摇动的手臂就像风中的芦叶。雪弟听不清他们在喊什么,只看到石桥在往后退,孩子们的身影渐渐缩小,最后化成眼睛里的模糊一片…… ⑩阿爹坐在船舱里,默默地凝视雪弟:“雪弟,到上海后,你就要上学了。等放暑假,你就可以回乡下来看亲婆,来和你的伙伴们玩。老家不会逃走的,你说对不对?” ⑪阿爹问“你说对不对”时,雪弟感觉自己被当成大人对待了。他喜欢这种感觉。他一边点头,一边问阿爹:“为什么不让亲婆一起去上海呢?” ⑫“亲婆年纪大了,她在乡下住了一辈子,不愿意搬家。上海的新家现在什么也没有,等家里都安顿好了,一定想办法把亲婆接来。” ⑬雪弟看着在河岸上浮动的芦苇和树梢,不再说话。他在想,上海的新家,到底是什么样子。阿爹说的那条苏州河,和身边这条河,是不是一样呢? 1.选文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下面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那些孩子跑到石桥,趴在栏杆上大声喊着,摇动的手臂就像风中的芦叶。 3.第③段的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4.结合选文,请说说你对文章末句的理解。
|
18. 难度:困难 | |
题目:以《这,让我感动》为题写一篇450字以上的记叙文。 要求:①文体规范。记叙文中心明确,内容充实;②正文不能出现人名、地名、校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