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匿名(nì) 愚钝(yú) 侏儒(zhū) 藏污纳垢(gòu) B.佃农(diàn) 鬈发(juăn) 粗糙(cāo) 正襟危坐(jīn) C.粗鄙(bĭ) 黝黑(yōu) 蒙昧(mèi) 杳无消息(yăo) D.禁锢(jìn) 炽热(zhì) 窒息(zhì) 惨绝人寰(huán)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娴熟 眼花燎乱 惨绝人寰 神秘莫测 B.颂发 殚精竭虑 重岩叠障 黯然失色 C.劳碌 抑扬顿挫 油光可鉴 屏息连声 D.凄然 一丝不苟 深恶痛疾 鹤立鸡群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小明玩魔方这么精通,从没有人教过他,完全白手起家。 B.远远望去,站在人群中的姚明给人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C.-美国加快战略东移的步伐,殚精竭虑,想要押制中国崛起的势头。 D.博山焦裕禄纪念馆的墙上悬挂着习近平总书记写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其中“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一句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
|
4. 难度:中等 | |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B.天津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在我国制造业发展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C.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文学常识和传统文化有误的一项是( ) A.采薇,指采食野菜。据《史记·伯夷列传》,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商亡之后,“不食周菜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如“长歌怀采薇”“梦中行采薇”句,借用典故抒发诗人的情志。 B.寒食节,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禁烟火,吃冷食。相传,晋文公为悼念介子推,下令在介子推忌日这天禁烟火,吃冷食,后相沿成俗。 C.托尔斯泰,俄国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白痴》等。 D.及笋,指女子年满十五岁,表示女子已经成年,到了可以出嫁的年纪。“弊”是古人用来束发或固定帽子的簪子。
|
6. 难度:中等 | |
名著阅读 “他是个面容清瘦,看上去很像林肯式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额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1)“他”指的是(________) (2)请写出书中关于他的两件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难度:中等 | |
下列语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 B.电影《芳华》是冯小刚与严歌苓联手打造的一部反映我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工团生活的大片。 C.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D.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煞了。
|
8. 难度:简单 | |
仿照例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例句:我喜欢蓝色,我愿我的胸怀像蓝色的天空一样宽广; 仿句:我喜欢白色,________; 我喜欢红色,____________。
|
9.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早发 [唐]韦庄 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 出门鸡未唱,过客马频嘶。 树色遥藏店,泉声暗傍畦。 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 1.诗歌题为“早发”,请简要分析全诗是怎样扣住“早”字来写的。 2.诗歌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
10. 难度:中等 | |
诗文填空。 (1)《野望》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赠从弟》借松柏美好品格对堂弟寄寓期望的句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钱塘湖春行》直接抒发喜爱西湖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 (5)石头也会发芽,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愿我们再见在海洋。
|
11. 难度:中等 | |
文言文阅读 (甲)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释)①第:房屋,宅子,家。②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③囊:以往,过去,从前。 1.解释加点的实词。 (1)略无阙处(___________) (2)属引凄异(____________) (3)二人对酌(___________) (4)越钱塘,绝长江(____________) 2.选出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或王命急宣/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故渔者歌曰/温故而知新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D.乙翁欲扶之/已而之细柳军 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最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5.(1)《三峡》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______、_______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何景象。 (2)《二翁登泰山》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
|
12.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世界还很年轻 刘丽丽 ①初中毕业,我考到县城读书,母亲做了个相当前卫的决定:垦荒种棉花,来年用自家的棉絮给女儿做一床新铺盖。在这个精彩纷呈的世界上,彰显母爱的事每天都会发生,没有什么稀奇,唯一不同的就是我感觉她的这个决定又笨又没有必要。 ②那时环绕在村子四周的都是水田,没有现成的棉花地,就算种出了棉花,变成新被褥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再者,种棉花几乎要天天喷药,否则虫子猖獗,到秋后留不下几个棉桃。但是在成堆的困难面前,母亲大手一,她很坚决,她的理由也很简单:女儿考到县城就必须配好的被褥,公家发的她信不过。 ③开学后我就忙碌自己的学业,母亲也忙,忙秋收,忙着打听种棉花的事。那时候村里没有电话,她又不会骑自行车,种棉花的亲戚离我们村十几里地,她都是一步步走着去的,从没有喊过累。她选中的棉田依傍着沟渠,是一块撂荒地,长满了白茅和芦苇。土地解冻之后,母亲就扛着铁锹去垦荒。茅草根和小芦苇的根,把那块地包裹得又密又厚,像一条错综的毯子。这样的地块,掘起来很费劲。往常一锹下去就能翻上来的土,这里得多费几倍的力气。一个春天下来,母亲的脸变得又黑又瘦,以致我回家看到她的模样,吓了一跳。母亲黑了瘦了,但是那块荒地却变得有边有角,平头正脸。种子已经播到地里,盖了白生生的薄膜芜杂的世界在春天中呈现出新的秩序。 ④学校的功课紧张,她每天如何辛劳我是不知道的。后来听邻居说起,每天下地回来,她就钻进厨房先忙活出一家人的饭食,然后趁着薄暮时分的天光,再钻进棉花趟子里,掐杈子,打花心,捉虫子。干这些活都是零打碎敲的工夫,牺牲的却是她的休息时间。有一回可能是太累了,母亲竟然歪在棉花地旁边的草沟里睡着了。 ⑤那段时间我的成绩并不稳定,心情晴朗的时候少,阴天的时候多。功课紧张,偏偏班主任又指定让我参加学校的演讲赛。虽说我普通话比较标准,但是以我内向的性格,让我在人前侃侃而谈,甚至连比划带拍桌子的演讲,把观众感动到掉眼泪,我实在觉得为难。当我站在棉花地头跟母亲大吐苦水的时候,就是怀着这样一种抗拒的心情,我想打退堂鼓。 ⑥那是秋天的清晨,草籽在秋风中陆续成熟,草叶上闪烁着晶莹的光亮。母亲正在棉田里忙碌着,她的腰间系了一块塑料布,防止露打湿衣服,但是裤脚上却已经变得湿漉漉的。她一边掐去疯长的权子,一边仔细翻检棉花嫩蕾上的虫子。在一棵棵棉苗前,母亲的急性子和坏脾气都消失了,她变成了一个极其耐心的人,就像面对着十分宠爱的孩子。是啊,从春天到秋天,田里的无数棵棉花,就是这样一遍遍翻检过去,又抚摸过来的,每一棵棉花上都留下了她的指纹和温度。母亲的情意没有白费,棉花们都很争气,叶子深绿,极力展开的枝权间已经见到累累的棉桃。听完我的诉苦,母亲说:“老师让咱讲是看得起咱,那你就好好地讲。”回头揪下一个被雨水捂烂的桃子,惋惜叹了一口气,继续说,“一遍讲不好,你就多讲几遍。好东西都是熬出来的。 ⑦最后的这句话突然击中。了我的心。看着黑瘦的母亲,我突然一阵心酸,同时一股莫名的力量在心底泛起。为了我的新铺盖,母亲在“熬”;为了演讲赛的好成绩,我也要“熬”。她虽然讲不出深刻的道理给我听,但她倔强地认定,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最终会变成洁白的棉絮,去温暖女儿,让她在白天繁重的课业之后,夜有一个轻盈幸福的梦。为了这份信念,她不喊苦不叫屈,硬生生将一块荒地变成了棉田。那时候,她既要照顾半身不遂的祖父,又要处理一大摊子家务。在焦头烂额里,信念如同一盏孤灯,在黑暗中亮起。循着这光亮,她看到了丰收在望的棉花,她的女儿也读出了一番人生的隽语。 ⑧多年之后回望,我还记得整日里那个劳碌的身影,记得她的不服输和坚持。这些年来,每当我疲倦偷懒,我便习惯性地向着故乡的方向张望一会儿,然后俯下身子继续我的工作。 ⑨世界在窗外,未来在远方,亲爱的同学,你准备好出发了吗?希望你的心头也有一盏灯照拂,希望你坚定而努力。正如茨维塔耶娃在诗中写的那样: ⑩世界还很年轻,一切都将发生,为了你能到来。 (选自《中学生阅读》2018年第7期) 1.第①段结尾说“我感觉她的这个决定又笨又没有必要”。作者认为“这个决定又笨又没有必要”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面语句。 (1)茅草根和小芦苇的根,把那块地包裹得又密又厚,像一条错综的毯子。(从修辞角度) (2)有一回可能是太累了,母亲竟然歪在棉花地旁边的草沟里睡着了。(品味词语的表达效果) 3.谈谈你对第⑥段画线句“好东西都是熬出来的”的理解。 4.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母亲形象。 5.文章用“世界还很年轻”做标题,有何用意?
|
13. 难度:中等 | |
阅读《大印象》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大 印 象 刘建超 ①老街把给人画像的营生称作印象。 ②老街,能把画像这门手艺做得精绝的是八角楼下的大印象。遇到个急事,有人会拿着照片,找到大印象的店里,说给印象一张。大印象便按照顾客的要求,把照片上的人像放大绘到纸版上,装裱好,保证和照片上的人物表情一模一样。 ③去老街找大印象,老街人都会告诉你,大印象啊,好找。去八角楼,宽脸,短眉,眼睛不大,特有精神。 ④大印象不只是活儿做得好,为人也正直实诚。大石桥段家老爷子意外去世,家人没有找到老人遗照,便找到大印象,央求去家里给老爷子画像。做印象生意的,极少上门给人画像,用照片印象,可借技术工具帮助,登门画像却全凭手上功夫,况且给故去的人画像,是晦气生意。但大印象二话没说,收拾起家什就到了段家。大印象对躺在棺木中的段老爷子鞠了三个躬,支起画板开始下笔。正是三伏天,屋内闷热,出于对死者的尊重,大印象连续八个小时不吃不喝,在灵棚搭建起前,画完了肖像。大印象谢绝了段家的优厚酬金,说能给老爷子画像也是有缘啊,算我送了老爷子一程。 ⑤老街有个环卫工人,大家都称他韦老头。他每天推着架子车,沿街清理垃圾。韦老头闲时,爱坐在大印象店前,吸着烟,看大印象画像,拉扯些家长里短。韦老头吧嗒吧嗒地吐着烟雾,也不管埋头做着活计的大印象听没听,自己只管说。说他和老婆的恩恩怨怨,说因为他没有照顾好妮子,十二岁的妮子溺水死了,老婆子也离家走了。我那妮子啊,长得可带劲了,瓜子脸,大眼睛,双眼皮,长睫毛,笑起来,俩酒窝,学习好着哩。都怨我,都怨我啊。韦老头过足了烟瘾,也叨叨够了,拿起扫把仔细地将店铺前清理干净,推着车子走了。韦老头退休那天早晨,去找大印象道别,大印象的店铺没开门,门上挂着一幅女孩的画像,瓜子脸,大眼睛,双眼皮,长睫毛,俩酒窝,天啊,这是我妮子,是我妮子啊。韦老头把画像搂在怀里,老泪如珠,对着大印象的店铺拜了又拜。 ⑥生意清闲的时候,大印象端着一杯茶,眯缝着一双小眼看来来往往的行人。有人说大印象的本事是过目不忘。曾经有人打赌,带着四个男女在大印象眼前过了一趟,让他把这四个男女画下来。他眯缝着眼,一杯茶的工夫,画像就出来了。四个男女瞪着惊讶的眼睛,各自拿着画像离去。 ⑦那年冬天,流窜盗窃团伙到了老街一带,警察通知商家注意防范。没几天,老街的一家 珠宝店失窃。警察走访时,大印象拿出了几张画像,说这几个人在老街转悠几天了。警察按图索骥,果然抓获了三名盗窃嫌疑人,只是让团伙的头子逃脱了。老街人把大印象画像擒贼的事都传神乎了。原想这件事情就算过去了,没曾想,春节前夕,逃跑的盗窃团伙头子竟然又潜回了老街。节前商家生意旺,店铺关门也晚。天擦黑,大印象起身去关门,一个黑衣人裹着寒气闯入店里,反手扣上门。大印象正疑惑,一把冰冷的匕首抵住他的咽喉。大印象即刻明白了怎么回事,平静地坐到椅子上。黑衣人匕首向上一划,大印象两眼模糊。 ⑧翌日,正在饭馆里喝酒的黑衣人,被警察逮个正着。黑衣人挣扎着又哭又嚷,说警察冤枉人。被带到派出所后,黑衣人忽然安静了,他看到案桌上一张用血绘出来的画像,画像上的人分明就是自己啊。黑衣人瘫倒在案桌前。 ⑨大印象眼睛致伤,不能再给人画像了。 ⑩老街人提起大印象 还是那句话:大印象啊,宽脸,短眉,眼睛不大,特有精神。 (选自《广西文学》,有删改) 1.浏览全文,依次概括有关大印象的四件事。 2.具体分析第④节画线句“大印象不只是活儿做得好,为人也正直实诚”在结构上的作用。 3.本文第⑤节用较多笔墨写韦老头是否合适?请简要说说你的理解。 4.大印象把画像手艺做得精绝,南通人传承悠久的民间工艺,把蓝印花布、板鹞风筝等做到极致,南通仿真绣更是五度成为国礼。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
14. 难度:中等 | |
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不经意间,有很多珍贵的东西被我们丢失了,或许是一段记忆,或许是一种情感,或许是一种精神,或许是一种思想。 请以“重拾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2)写一篇记叙文。(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4)要求详略得当,侧重写“重拾”的原因,“重拾”的策略和方法,或者是“重拾”之后的效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