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A. 丘壑(hè) 凹凸(āo) 粘污(diàn) B. 论语(lùn) 应和(huò) 嘹亮(liáo) C. 水澡(zǎo) 虐杀(nüè) 瑟缩(sè) D. 犄角(jī) 柳絮(xù) 陛下(bì)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老人步履艰难地翻过一个山头,狂风吹得他有些摇晃,使他越发显得老气横秋。 B. 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C. 西部大开发既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D. 这里山清水秀,花香四溢,令人心旷神怡。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组是( ) A.自古以来,成都人才辈出,汉代大儒杨雄的故乡就是成都郫县人。 B.一个人能否具有创造能力,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C.为了使大家生活在文明祥和的环境中,业主委员会讨论并通过了文明公约。 D.“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阳光照射在上面,折射出千万种光芒。 ②而花的细微处被冰凌放大,清亮又朦胧。冰的千种,花的千种,构成一个美妙而神奇的童话世界。 ③我以为,江南的雪景最美丽的,要算那冰凌了。 ④最是那红梅腊梅,满树的梅花开放,忽然悉数冻在冰凌中,就如水晶中的花了。 ⑤雪后一场小雨,那积雪的枝头会忽然挂起无数冰凌,如水晶般透明剔亮。 A.③⑤①④② B.③①④⑤② C.②⑤④①③ D.②③⑤①④
|
5. 难度:中等 | |
名著阅读。 (1)“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海中有一名山,山上有一仙石,受日月精华,遂有灵通之意。内遇仙胎,一日迸裂,……”这段文字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_____》,本书中你最喜欢的一具情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全书共_____篇,原名《______》,后更名为《朝花夕拾》。
|
6. 难度:简单 | |
古诗文默写 (1)日月之行,_______________。 ( 曹操《观沧海》)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3)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4)______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5)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让你感受到新旧事物时序的交替。
|
7. 难度:中等 | |
诗歌鉴赏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天净沙是________,秋思是散曲的__________。 (2)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
8. 难度:中等 | |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各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乙)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①诫子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②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③,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④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⑤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选自《韩诗外传》) (注释)①周公: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儒学先驱。②守:保持。③尊盛:位高势盛。④畏:同“威”,威严。⑤由:奉行,遵从。 1.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 励: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 治: ③吾闻,德行宽裕 闻: ④皆谦德也 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3.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其中甲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乙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
|
9.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②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③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选文从三个方面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精神品质,请用简洁语言把这些精神品质概括出来。 2.品味第①段划线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3.联系选段,说说“纯粹的共产党员”具有怎样的特点?
|
10.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想起那年读书时 谷 煜 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有字,可读,真好。 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 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 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 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我笑着跑着去迎接着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地涌动而来,真好。 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能读过去。 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 看不完的时候,要拿回家看,人家说不行。谁会无缘无故相信一个不认识的小姑娘呢? 怎么办? 偷呗。悄悄偷回家,连夜看,赶紧看。第二天去的时候,再悄悄把书放下,生怕人家发现找到家里来,那样,肯定会是一顿暴揍的。也会有晚放的时候,是因为看到了喜欢的地方,要抄下来,就会晚一些送过去。还好,一直没有发生血腥事件。 慢慢地,条件好了,可读的书多了起来。但是,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游击战。 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但眼睛看得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 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几声蟋蟀鸣的浪漫场景,却是在少年的记忆里,飘飘欲仙。 后来啊,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 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 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 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选文有删改) 1.作者“想起那年读书时”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富有表现力,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加以赏析。 3.作者回味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写道“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句中的“花”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文末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作用的理解。
|
11.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满足的人的衬衫 [意大利]卡尔维诺 一个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爱他就像爱自己的眼睛一样。可这个王子总是不快乐,整天整天地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你还缺什么吗?”国王问他,“你到底怎么了?” “我也说不清,爸爸,我自己也不清楚。” 国王想方设法为儿子解闷。戏剧、舞会、音乐、歌曲,但毫无效果,而且王子脸上的红润一天一天消退。 国王只好发出命令。从世界各地来了许多最有学问的人:哲学家、博士、教授。他让大家见了王子,然后征求大家的意见。这些人退出去想了想后,又来见国王,说:“陛下,我们想过了,并研究了星相,必须这样做:找到一个感到满足的人,这个人对所有东西都感到满足,并且因为一切而感到满足,然后把他的衬衫跟你的儿子的交换一下就行了。” 当天,国王就派出使者到世界各地寻找这个感到满足的人。 一个神父被带了回来,国王问他:“你满足吗?” “很满足,陛下。” “那好。你愿意成为我的主教吗?” “噢,那可太好了,陛下!” “出去!快滚出去!我找的是一个满足于自身状况的幸福的人,而不是一个想要比现有状况更好的人。” 国王又开始等待下一个满足的人。人们告诉他,他的邻居,另一个国王,那真是又幸福又满足的人。他有一个善良美丽的妻子,子女成群,曾在战争中打败了所有的敌人,国家和平安宁。满怀希望的国王当即派出使者去向他求讨衬衫。 邻居国王接待了使者,说:“对,对,我什么东西也不缺,可悲的是一个人拥有了一切,却还得离开这个世界,抛弃这一切!每次这样一想,我就深感痛苦,夜里不能睡觉!”使者一听,觉得还是回去吧。 国王一筹莫展,只好去打猎散心。他射中一只野兔,以为可以抓到它了,可没想到,野兔一瘸一拐地逃走了。国王便在后面追了过来,把随从都甩在后边老远。追到一处野地,国王听见有人在哼着乡村小调。国王停下来,想:这么唱歌的人只能是个满足的人!就寻着歌声钻进了一座葡萄园,在葡萄藤下他看到一个小伙子边摘葡萄边唱着歌。 “您好,陛下,”小伙子说,“您这么早就到乡下来了?” “好小伙子,你愿意让我把你带到京城吗?你可以做我的朋友。” “啊,啊,陛下,不愿意,我一点也不想去,谢谢您。就是让我做教皇我也不愿意。” “那是为什么,像你这样一个棒小伙子……” “不,不,跟您说实话吧,我觉得这样很满足,这就够了。” 国王想:我总算找到了一个幸福的人啦!“年轻人,你帮我一个忙吧。” “陛下,只要我能做到,我会全力以赴的。” “你先等等。”国王欣喜若狂,跑着去叫那些随从,“快过来!快过来!我的儿子有救了!我的儿子有救了!”然后他把随从们都带到了小伙子这里,说:“我的儿子就要死了,只有你能救他。来,你过来!”国王抓住他,开始解开他外衣的扣子。突然,国王僵住了,手耷拉了下来。 这个满足的人没有衬衫。 1.“重复中有变化”是这篇童话情节的基本特点。通读全文,完成下面的对话。 (1)甲:我认为这个故事很简单,不断重复,就是去寻找满足的人的衬衫。在寻找中,找到的三个人依次是: 、 、 。 (2)乙:才不是这样简单重复呢!我发现每一次寻找都是不一样的。比如: 2.故事中王子和小伙子没有姓名,他们都具有典型意义。请你说说他们分别代表了怎样一类人。 3.国王找到“衬衫”了吗?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
12. 难度:中等 | |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成为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其它学科的学习。 材料二:随着音响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人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有关媒体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来代替名著。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对图像的过分摄入,导致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幅下降,不少青少年反映说:“很多时候,心理明明知道怎么说,但就是说不出来。” (1)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谈谈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难度:中等 | |
作文 请以“铭记那份美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55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