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分歧(qí) 黄晕(yùn) 归省(shěng) B. 哺育(bǔ) 诘问(jié) 逞辩(chěng) C. 确凿(záo) 抽噎(yè) 骸骨(hái) D. 酷肖(xiào) 亘古(gèng) 陨落(yǔn)
|
2. 难度:中等 | |
依次填入下文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活太忙,生命太短,握 在手,掏 于心。 忙累了,就歇一歇,随清风漫舞,看绿植 ;心烦了,就静一静,与花草凝眸,与山水对视;走急了,就緩一缓,和自然对话,和自己微笑。 生活 ,心自无忧。记住生活没有绝望,只有想不通;人生没有尽头,只有看不透。 A. 淡泊 清欢 摇荡 有序 B. 清欢 淡泊 摇曳 有趣 C. 淡泊 清欢 摇荡 有趣 D. 清欢 淡泊 摇曳 有序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这家公司已经成为拥有二十多个分支机构。 B.党员们学习十九大精神,不应该仅仅是空喊口号,还要做到研读、贯彻和体会。 C.今天“数字阅读”企业成功的关键,是能否使年轻人体会到经典文章的魅力。 D.在几千年的沧桑岁月中,中华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
|
4. 难度:困难 |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怎么了?你。”他关切地问道,“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B.李四光用他的学识和智慧,为我们描绘了多么美丽的石油、煤炭,金属、非金属,稀 有元素、分散元素等矿产资源的远景啊! C.这一带在古代就是一个“少草木,多风沙”的地方(《汉书·匈奴传》)。 D.细看这妇女,不过三十二、三岁,头发散乱,微长的面孔有些憔悴。
|
5. 难度:中等 | |
赏析(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对全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 第一联中的“凄凉地”和“弃置身”写出了诗人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 B. 第二联引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受害友人的悼念,以及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C. 第三联用“沉舟”“病树”“千帆”“万木”自比,表现了诗人因为仕途坎坷而消沉。 D. 第四联看似平淡,实是点睛之笔,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韧不拔的气概。
|
6.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下列小题。 人工智能2.0 ①“人工智能AI”2017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②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应用专家潘云鹤说,AI当前正处在转折之际,其技术会升级换代。它将通过跨媒体和各种无人技术更紧密的融入人类生活;通过人机会和混合增强智能,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通过大数据和群体智能,拓展、管理和重组人类的知识,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建议,在越来越多专门领域的博弈、识别、控制和预测中达到甚至超过人类的能力。“因此,我们将这样的人工智能称为AI2.0。 ③“30年后的AI2.0必将成为巨人,但是它会在哪些方面展示它与众不同的威力呢?” ④在潘云鹤的构想中,到那个时候,大数据智能的研究,已经可以为经济智能化运行提供强大的工具,帮助政府和企业从宏观、中观、微观等角度预测经济和市场的走向,前瞻性的创造新产品,进行新投资,确定新政策,从而避免如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等全球性风险,以及产能过剩、库存畸高等问题。市场经济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科学基础,使人类经济的运行进入更高水平。 ⑤对于人类最关心的话题之一——AI2.0对人类健康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潘云鹤料想,“AI用于预防医药,已进入发力阶段”。 ⑥近年来涌现的各种大型医疗仪器、小型穿戴式设备、大量生理传感器和海量的数字化病例,源源不断地生成人体健康的大数据。将这些大数据汇合分析、学习和提取,就可以预测人体健康的走向和生病的可能。在未来,借助人工智能,高血压、糖尿病、癌症、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或许能得到预防或者阻断。 ⑦另一个关于AI的梦想是:人脑和电脑联通。 ⑧潘云鹤说,人脑和电脑如能直接联合工作,就会形成“脑机混合”增强智能。如果一个学生能轻而易举的记住《新华字典》、唐诗宋词、《古文观止》、四书五经、中国通史、英汉词典、世界地理、中外法律……可以想象,我们的教育,会因此产生怎么样的改变。 ⑨AI的能力似乎无可估量。可以想象人类未来与AI共存的种种图景: ⑩当你在街上碰到陌生人时,系统会产生并处理数据,通过AI程序就能知道你和他的印象如何。 ⑪在医院里,AI分析X光片的水准,比人类医生还要棒,这些智能机器还可以用于癌症等疾病的到期检查,甚至在你尚不知晓的情况下采取防治措施。 ⑫一场彻头彻尾的人工智能革命,真切的出现在我们面前。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做出预测:未来,大量的工作岗位将被智能机器取代,数十亿人将成为“无用阶层”,社会被少数精英阶层掌控。 ⑬于是一个关于AI的终极恐惧,进入人类的集体思想——AI会控制人类吗? 1.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采用了逻辑顺序,并综合运用了说明、记叙、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 B. 开头引用政府工作报告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然后在第②③段分别运用作诠释和打比方的方法引发对其进一步的说明。 C. 第④段画线的“到那个时候”指30年后,起限制作用,明确了具体时间和范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周密性。 D. 第⑥段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多种疾病,具体地说明了人工智能可以预测人体健康的走向和生病的可能。 2.下面表述不符合潘云鹤对30年后AI2.0展示能力构想的一项是( ) A. 可以为经济智能运行提供强大的工具,使人类经济运行进入更高水平。 B. 可以用于医药,预测人类的健康走向,从而预防或阻断可能产生的疾病。 C. 可以形成“脑机混合”增强智能,让人类的教育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D. 可以在越来越多的专门领域中达到甚至超过人类现有能力,取代人类工作岗位。 3.选文结尾提到人类的“终极恐惧”,下面看法最为合理的一项是( ) A. 智能机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考能力,早晚有一天会违背我们人类的意愿,控制人类。 B. 如果不加以恰当管理,智能机器可能会给我们的生活造成巨大干扰,甚至可能终结人类文明,控制人类。 C. 人类已经制造并使用了无数动力机槭、汽车轮船、无人飞机等,一定能有驾驭智能机器,不会被它们控制。 D. 人类的手足没有因为智能机器的使用而萎缩,人类的安全也并未因为智能机器的使用而受到威胁,人类不会被它们控制。
|
7. 难度:中等 | |
阅读《北冥有鱼》一文,回答下列小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B.《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做记号 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盘旋飞翔 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息:气息,这里指风 2.下列句子属于倒装句的一项是( ) 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B.南冥者,天池也 C.去以六月息者也 D.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中,作者塑造的“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B.选文中,大鹏的迁徙凭借了六月的大风;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它们尽管细微,但都是有生物用气息吹拂的。 C.选文浓墨重彩地描绘出一幅大鲲变为大鹏,之后扶摇直上九万里,从南海飞往北海的壮丽图景。 D.选文中,作者以雄奇瑰丽的想象,为我们塑造了鲲鹏这一宏大形象,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
8. 难度:中等 | |
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①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③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④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杜甫《春望》) ⑤_________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告子下》) ⑥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⑦借用典故表情达意是古代文人诗词创作中常用的手段,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是借用典故表现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回归现实的感慨。
|
9.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张嘉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异,亦不下①人,自平乡尉免归乡里。布衣环堵②之中,萧然自得。时人莫之知也。张循宪以御史出,还次蒲州驿。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问驿吏日:“此有好客乎?”驿吏白以嘉贞,循宪召与相见,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③,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他日,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己官让之。则天曰:“卿能举贤,美矣,朕岂可无一官自进贤耶?”乃召见内殿,隔帘与语,嘉贞仪貌甚伟,神采俊杰,则天甚异之。翌日,拜监察御史。 (节选自《大唐新语·张嘉贞》) [注]①下人:下于人,在别人之下。②环堵:四围墙,常形容居屋狭小简陋。③积时凝滞者:长期积累下来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还次蒲州驿 次:______ ②甚异之 异: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己官让之。 3.上面的选文表现出张嘉贞和张循宪的什么特点?
|
10.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五花山下收土豆的人 迟子建 ①这世上最出色的染匠,一定就是秋霜了,只要它来了,青山就改变了颜色。初霜来的时候,树叶只是微微转黄,这时节的山峦看上去更像是洋溢着丰收气息的麦田。到了第二场霜降临之后,浅黄的树叶变得金黄或浅红,山峦有如戴上下一顶顶红黄相同的呢毡帽。而如果你沐浴着第三场更为浓重的霜走进森林,你是想看到什么颜色就能看到什么颜色。树叶大多是金黄和金红的,但也有黄中带粉、粉中含翠、翠中生红、红中隐紫、紫中有褐的,这时的山峦分明就是一个春天的花园,五彩缤纷的。我们把此时的山峦称作“五花山”。 ②五花山簇拥着我们的时候,大雁向南飞了,河水流动得平缓了,天空中的云朵没有盛夏时多了,天显得格外地高、格外地蓝。人们把形形色色的菜籽吊到山墙上,开始了秋收。而秋收中最苦最累的活儿,就是起土豆。 ③土豆既能做蔬菜,又能当主食,还能作为家畜的饲料,在那个粮食需要定量供给的年代,土豆被广泛种植也就不足为奇了。一家种上一两亩,那算是少的了;平平常常的人家都要有三四亩;而那些人口多的人家,种七八亩是很普通的。所以说秋收在我们那里,等于是“起土豆”的代名词。人们见了面跟对方说的话往往是“起土豆了吗”,或者是“你家今年能收多少麻袋土豆”。 ④起土豆的工具是二齿子和三齿子。当然也有四齿子,但它因为密度高而容易伤着土豆,用它的人家很少。二齿子和三齿子是铁制的,它们的形状常使我联想到“M”和“N”的拼音字母,一握着它们,就老是想发鼻音。人们去离家较远的大地起土豆时,要拉起手推车。去的时候,手推车上放置着二齿子三齿子、空的麻袋、土篮等工具,当然,也要带上水壶和午饭。回来的时候,饭没了,水壶也空了,先前还明晃晃的铁齿上沾满黑油油的泥土,手推车上满载着用麻袋摞起来的土豆。若是赶上晴好的天气,车行起来还不吃力,而要是赶上秋雨连绵,路面的水洼一个连着一个的话,车轮往往会陷在泥泞中,几个人合力拉它,它也只是徘徊,最后只得回镇子朝养了牛的人家借牛,把手推车给从泥潭中拖出来。所以那些养了牛的人家,一到起土豆的时候就很牛气。 ⑤人们把土豆运到家后,会把它们划分为三类:又大又光滑的是最好的,它们会被下到菜窖中,一部分作为来年的种子,一部分留做食用;那些中不溜的属于第二类,它们也会被下到菜窖中,作为越冬蔬菜;而那些跟驴粪蛋一样小的、青着半边脸的、被铁齿刨得满脑子都是窟窿的,属于最次的一类,它们通常是被埋在菜园的坑里,没被冻着时由人削削拣拣地随吃随取,等雪降临之后就喂了猪了。土豆地都在山下开阔的平地上,所以起土豆累了,就可以坐在地上欣赏五花山。这时候再鲜艳的鸟进了森林,也会慨叹自己的羽毛不如树叶绚丽。当你低头刨出一堆土豆时,就觉得那大大小小的土豆不是乳黄色的了,而是彩色的了。人们回家的时候,手推车上麻袋的缝隙中往往插着一支小孩子歇息时跑到山上折来的色彩缤纷的树枝,它像一枝灿烂的花,把秋天给照亮了! ⑥溜土豆就是在收获过的土豆地上,再沙里淘金地寻觅仍被遗落在土中的土豆。溜土豆通常要使用四齿子,它的铁齿间隙窄,搜寻土豆的几率高。通常被留下的土豆都不是很大,所以这样的土豆拿回家去,通常是洗一洗后连皮蒸了吃,或者是用叉子磨成粉了。溜土豆的都是如我一样的孩子,大人们是不屑做这种活儿的。我每年都要去溜土豆,其实家里并不缺那点土豆,我只是喜欢在光秃秃的大地上再打捞一份惊喜罢了。那感觉很像是在寻找宝藏。 ⑦我溜土豆的时候,常常会遇见住在北山的刘家的孩子,他们两人一伙,提着麻袋,在别人家的土豆地里溜得格外仔细。经他们溜过的土豆地,可以说是光光溜溜的了。所以一看到他们,我就避开了。他们很有眼力和经验,知道哪片地的哪个地方会有幸存的土豆,每天都会溜上半麻袋到一麻袋的土豆。他们见了我们也不打招呼,只不过有时会顽皮地打几声口哨。有的时候溜土豆溜累了,我坐在地上歇息的时候,会看到黑油油的土地上,那几个穿着暗淡衣裳的孩子,弯腰弓背溜土豆的情景。他们和他们面前的土地是那么暗淡,而他们背后的五花山则是那么的绚烂。他们看上去是那么的单调,可他们因为他们的劳动。而成为了我眼前这巨幅画卷中最生动、最永恒的一部分。 (有刪改) 1.请结合全文,分析开篇对五花山描写的作用。 2.文章情感真挚,充满生活气息。很多细节描写都能反映出“我”对起土豆这项活动的熟悉和喜爱。从文中④-⑥段选取一个有这样特点的句子,摘抄下来,并简述你体会到的意味。 摘抄: 意味: 3.下面对本文相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从自然景物写起,又写到了起土豆的人和事,行文流畅,情感真挚。 B. 文章回顾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在那个物质缺乏的时代,溜土豆给她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C. 在绚烂的五花山下,溜土豆的北山刘家孩子显得暗淡,可见人类在自然面前显得多么渺小和单调。 D. 如果说五花山是这幅油画的大背景,斑斓的色彩是它的主色调,那么油画核心就是起土豆的人。 4.结合句中加点词语,谈谈你对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
11. 难度:中等 | ||||||||||||
综合性学习。 某班同学开展了以“学习古诗文”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位同学为活动搜集了三则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选自《习近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12月21日“人民网”) (材料二)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目前中小学教材中的优秀古诗文比例已经提升了,这很必要。诗歌朗朗上口,又有节律,读起来能调节身体,还能调节心情,孩子们会很喜欢。” (选自《传统文化进校因要做好三件事》,2018年3月20日教育部网站) (材料三)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文阅读量统计
(注)初中学制为三年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概括学习古诗文的益处。 (2)根据(材料三),写出自己的结论。
|
12. 难度:中等 | ||||||||||||||||
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在下面空缺处填写相应的作品或人物。
|
13. 难度:困难 | |
阅读《水浒传》中的两段文字,回答下面问题。 (甲)林冲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智深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掸不得。林冲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钱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么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乙)林冲骂道:“奸,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上。 甲文中的“两个公人”和乙文中的“三个人”都是受人指使要来谋害林冲性命的人,请分析林冲对这两拨人前后态度不同的原因与他性格的变化。
|
14. 难度:困难 | |
按要求作文 人生旅途,总需要提醒。可能是别人提醒自己,可能是自己提醒别人,也可能是自我提醒。提醒的内容十分丰富,可能是饱含浓浓爱意的唠叨或叮嘱,可能是充满善意的规劝或告诫,还可能是自己为自己鼓气加油…… 请以“提醒”为题目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3)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