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 专题训练十 现代文阅读(议论文)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细品寂寞

王晓河

①人生在世,既不甘寂寞,更要耐得住寂寞。耐得寂寞是专心求一,厚实的底蕴在寂寞中沉淀。深邃的思想在寂寞中孕育,坚韧的意志在寂寞中磨炼;不甘寂寞是奋发向上,如火的激情在不甘中然烧,惊人的创造在不甘中迸发,追求的目标在不甘中接近,“不甘”与“耐得”两相交织,两者兼备,登得上乘境界。

②“巴蜀鬼才”魏明伦甘于寂寞,7岁学戏,9岁成为四川自贡市川剧团的“九龄童”,工龄四十多年,居然没有换过供职单位。他干巴的履历只有一行:自贡川剧团。他不甘寂寞。以“九部大戏、几卷杂文、两打碑赋”名扬天下,他幽默地说:“我的成功秘诀是‘喜新厌旧、得寸进尺、见利忘义、无法无天’。”

③袁隆平甘于寂寞,风里来雨里去研究杂交水稻;不甘寂寞,时刻瞄准更高的目标。耐得寂寞使无数才俊梦想成真,不甘寂寞使无数英雄再攀高峰。真正不甘寂寞的人,最能耐得住寂寞。耐住寂寞的人最不甘寂寞。

④耐得寂寞,非是隐形遁迹,枯槁心灵;不甘寂寞,也非好高骛远,四面出击,而是专攻与博取同存,冷静与激情共聚,理头与抬头互辅。受得清冷,但不清贫。有自己广阔的心灵世界;追求卓越,但不浮躁,保持默默耕耘的精神境界;心中有主,心地轻松,满怀理想的绿洲和希冀的花朵。反差大,实相通,功夫深,境界高。“耐得”而中气充足,“不甘”而神采飞扬,是一种上乘内功的修炼。

⑤著名作家叶永烈,长期从事“寂寞之道”,先以儿童文学、科幻文学、科普文学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创作科普读物700多万字。后来转向追寻探访中国现当代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独家涉及高度敏感题材和高度敏感人物。长期占领纪实文学制高点。耐得寂寞,非是百无聊赖,而是沉酣吸纳,激情四射;不甘寂寞,也不是拼命赶热闹,往热闹当中挤进去。而是瞄准正道,追求卓越。两者浑然一体,互相砥砺,方有大成、方成大家。

⑥对寂寞“耐得”和“不甘”,是人生的清醒之为,境界之为,积极之为,有为之为。好些事,存“耐得”,正是因为“不甘”,由于环境、能力、机遇等的限制,耐得住才有时机和可能,不甘心才有进取和提高。勾践卧薪尝胆,报仇雪耻;刘备韬晦蓄锐,天下三分。“板凳要坐十年冷”,当沉淀积蓄时则沉淀积蓄,“文章不写一句空”,当卓越爆发时则卓越爆发。

⑦“腹有诗书气自华”,境界到了,功夫到了,“耐得”和“不甘”,便成了腾飞之两翼,左右相助,得心应手,有志竟成,获得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辉煌。

1.下列对第③段运用的论证方法判断准确的一项是(    )

A.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B.举例论证   比喻论证

C.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D.道理论证   引用论证

2.下列对“耐得寂寞”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耐得寂寞是要专心求一,沉淀底蕴,孕育思想,磨炼意志。

B.耐得寂寞是要受得请冷,心无所求,心灵宁静,默默耕耘。

C.耐得寂寞是要沉下心来,不断吸收,充实提升。

D.耐得寂寞是要坐得了冷板凳,即使环境、能力机遇等受限也坚持不放弃。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提出主要观点“人生在世,既不甘寂寞,更要耐得住寂寞”。

B.古今名人并举,目的是使论据全面而典型,论证更具说服力。

C.文章前部分论证“甘于寂寞”,后部分论证“不甘寂寞”。

D.选文的论述结构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玫瑰和胶囊

沈奇岚

①有这么一家公司,经营一种叫“替人读书”的业务,把几百页的大部头著作精简成10页左右的“精华”,提供给那些想读书而没有时间读书的人,并获取高额报酬。这个公司一时间十分受欢迎,它提供的“精华”摘要,犹如一粒小小的营养胶囊,让人们心理上觉得获得了所有需要的信息和养分,同时大大节约了时间。

②这套办法是没法用在文学和哲学书上的吧,否则《安娜·卡列尼娜》的摘要精华,就是一句“已婚的安娜爱上了渥伦斯基,离开了家庭,然后卧轨自杀”,而《简·爱》的摘要就是“家庭教师简·爱在罗切斯特先生家里教书,后来嫁给了他”,而《西游记》的摘要就是“唐僧师徒四人历经艰险,到达了西天取得了真经”。如果抽去了这些故事的细节,抽去了一切社会属性和事情发展的时间性,没有一个故事值得一读,没有一个人物值得去爱。好作品是无法压缩成所谓的精华的,真正能够回馈至生命本身的阅读必须付出时间和精力。

③以获取信息为目的阅读,或许可以压缩成“精华”,让无暇与心灵对话的读者迅速吞咽,立即获得营养。这是兔子吃胡萝卜式的阅读,是占有性的阅读。另外一种阅读,是更从容的阅读。这样的阅读考验读者的情趣,也试探读者的耐心。在这种阅读中,读者和书中的内容建立起了生命的联系,获得了思维能力和感情容量的增强,找到了阅读的意义,生命因此而丰富起来。

④读书是个选择。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知识,还是选择如何度过这一段生命时光。或许在这个节奏加快的世界里,选择读书本身就是一件奢侈的事。获得信息和知识,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是容易的,而取得思维能力的增强和理解力的增加是有难度的。当网络渐渐分担甚至取代了图书传播信息和知识的功能时,滋养心灵成了书籍更重要的功能。那些不可压缩的是什么?那些不能变成“精华摘要”的是什么?这是每一个写书人和读书人值得思考的问题。

⑤这个时代盛产各种各样的营养胶囊,一粒玫瑰胶囊或许有助于皮肤保养,而一朵盛开的红玫瑰可以召唤整个春天。

1.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玫瑰和胶囊”为题,运用比喻,将经典书籍比喻成玫瑰,将压缩的精品书籍比喻成胶囊,表达了作者对待“玫瑰”和“胶囊”的态度与主张。

B.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用事实从反面论证“好作品是无法压缩成所谓的精华的”这一观点,增强了说服力。

C.“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知识,还是选择如何度过这一段生命时光。”这句话的含义是阅读压缩的精品书籍能获得知识:付出时间和精力仔细阅读经典原著,还可以滋养心灵,丰富生命的内涵(或充实生命)。

D.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一粒玫瑰胶囊或许有助于皮肤保养,面一朵盛开的红玫瑰可以召唤整个春天。

2.下面不能证明第④段中“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知识,还是选择如何度过这一段生命时光”这个观点的一项是(    )

A.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主任胡知凡说,孩子阅读最要不得的就是“功利性阅读”。“家长可以根据孩子成长规律进行适当引导,让孩子快乐地阅读比什么都重要。”

B.新华社评论员王甘武说,无利不起早。正常人做事都有目的,读书也不例外。读书的吸引力在于对社会、对自己、对物质利益、对精神满足都有不同程度的好处,所以好读书,读好书本不成为问题。

C.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滕婧表示,要多尊重孩子自身的喜好。让他对阅读对书本产生美好愉快的情感,接下来扩展阅读,才会有可能。

D.哲学家笛卡尔说,“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建议大学生阅读应多做“深呼吸”,才能真正提升个人涵养。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关于立志

①宋代学者程颢曾说:“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明代学者王阳明也说:“夫学,莫先于立志。”可见,立志对于一个人的事业发展来说,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②何谓立志,如何立志?答案见仁见智,人言人殊。一些人立志只注重个人利益,或者纯凭个人志趣,这显然过于狭隘和短视,不宜提倡;更多的人在立志时首先考虑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在这个大前提下寻找个人的兴趣点。然后确定志向。这样的立志,既有利于社会进步,又可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与特长,值得大力倡导。

③在我国历史上,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人,大多立有大志。比如,被林则徐誉为“绝世奇才”的左宗棠,很早就怀有“身无半亩,心忧天下”之志。尽管他三次赴京会考皆名落孙山,直到40岁还是一介布衣,但救世济民之心毫不动摇,潜心研究中外舆地军略,后来被人誉为“天才军事领袖”。在抵抗外国侵略方面,他先是抱病、带着棺材前赴西北指挥,在新疆战胜了英国支持的阿古柏军队后,又挫败了沙皇对中国西北的侵略阴谋,捍卫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反观与他同时代的一些官吏,一心只追求一己之利,在国家危难之时,贪生怕死临阵脱逃,何谈为国家和民族做出重要贡献?

④关于立志问题,毛泽东同志在《致黎锦熙信》中有过深刻论述:“真欲立志,必先研究哲学、伦理学,以其所得真理,奉以为己身言动之准……尽力为之,以为达到之方,始谓之有志也。如此之志,方为真志,而非盲从之志。”这就是说。只有把立志建立在深明哲理的基础上,而不是简单盲从,才能使志向更加高远而切实。

⑤毛泽东同志不但对如何立志提出了深刻见解,而且为我们如何实现高远志向做出了光辉榜样。他在求学时代。即立志救国救民,“身无半文,心忧天下”。为了救国教民。他在学习上废寝忘食,寻找救国救民真理,最后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为了救国救民,他还利用一切机会开展社会调查。在1917年暑假,他带着一把雨伞、一双草鞋,步行900多里,历时一个多月,深入农村,访贫问苦,倾听村民的呼声。此外,他还先后多次去安源煤矿了解工人疾苦,向工人宣传马列主义。这些社会调查为他后来形成依靠工农、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无疑起到了重大作用,也坚定了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的意志。因此,在此后的革命征途中,不管遇到任何艰难险阻,毛泽东同志都矢志不渝,最终成为一代伟人。

⑥在这个共筑中国梦的时代,我们要想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必须确立高远的志向,并为自己的志向不懈奋斗。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面对选文的中心论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立志对于一个人的事业发展来说,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B.何谓立志,如何立志?答案见仁见智、人言人殊。

C.关于立志问题,毛泽东同志在《致黎锦熙信》中提出了深刻见解。

D.我们生活在共筑中国梦的时代里。

2.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仅注重个人利益或者纯凭个人志趣来树立志向,是不宜提倡的。

B.更多的人在立志时首先考虑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在这个大前提下寻找个人的兴趣点,然后确定志向,这样的志向,既有利于社会进步,又可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与特长,值得大力倡导。

C.“真欲立志,必先研究哲学、伦理学,以其所得真理,奉以为己身言动之……尽力为之,以为达到之方,始谓之有志也。如此之志,方为真志,而非盲从之志。”这就是说,只有把立志建立在浅尝辄止的基础上,简单盲从,才能使志向更加高远而切实。

D.左宗棠心忧天下,面对外国侵略赴西北指挥,捍卫了国家的领土主权。

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③自然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具体突出地论证了“在我国历史上,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人,大多立有大志”的观点。

B.第④自然段论述了毛泽东同志对立志提出了深刻见解;第⑤自然段论述了毛泽东同志为我们如何实现高远志向树立了榜样。这两段与第⑤自然段首句一一对应,所以不能调换顺序。

C.为了实现志向,毛泽东在学习上废寝忘食,寻找救国救民真理,最后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

D.在这个共筑中国梦的时代,我们要想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必须热爱自己的生活环境,并为不断美化生活环境而树立环保意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