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匿名(nì) 要塞(sài) 轻盈(yínɡ) 锐不可当(dǎng) B.颁发(bān) 仲裁(zhòng) 履行(lǚ) 屏息敛声(liǎn) C.蛮横(hèng) 炽热(zhì) 湛蓝(zhàn) 摧枯拉朽(xiǔ) D.锃亮(zhèng) 滞留(zhì) 和蔼(ǎi) 广袤无垠(mào)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轩昂 躁热 粗糙 油光可鉴 B.简陋 凛冽 简朴 殚精竭虑 C.闲熟 禁锢 蒙昧 为富不仁 D.慰勉 畸形 愚钝 诚皇诚恐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军乐团奏响《检阅进行曲》,万众瞩目的阅兵分列式开始了。 B.“一带一路”,把40多亿人联结成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C.父母往往舐犊情深,对孩子的错误不忍心苛责。 D.在建国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深情缅怀革命前辈,虽然他们早已离开人世,但他们的恩情我们一直铭记于心,耿耿于怀。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B.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国际学生生源国,约占在美留学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C.2019年6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宣布,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标识的所有权属于国务院新闻办。 D.一座大型冰川湖一夜之间突然干涸,通过对湖床进一步地勘察,使科学家认为裂缝是湖水巨大的压力造成的。
|
5.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消息和新闻特写都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都要抓住新闻事件的片段展开。 B.《答谢中书书》中的第二个“书”,是文体的一种,即书信。 C.用干支纪年或计算岁数时,六十组干支字轮一周叫一个甲子,为60年。 D.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
6. 难度:困难 | |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建设书香型校园,鼓励学生们读经典的书。 ②一所学校可能简陋贫乏,但只要有能为我们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 ③真正的教育一定是有利于启迪学生智慧的教育,阅读则可以启迪智慧。 ④不仅可以使他们获得知识、扩展视野,更能让他们的心灵得到启迪。 ⑤有了书,我们可以同智者交谈,与伟人对话,汲取智慧,受益终身。 A.①②⑤④③ B.③⑤④①② C.①⑤④③② D.③①④②⑤
|
7. 难度:简单 | |
补写出下列古诗文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 (1)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________,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4)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运用奇特的想象,写出月光的澄澈、皎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
8.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题目。 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到了一九二〇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我被派到上海去帮助组织反对赵恒锡的运动。那年(一九二二年)冬天,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我本想参加,可是忘记了开会的地点,又找不到任何同志,结果没有能出席。我回到湖南,大力推动工会的工作。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1)文中的“我”是谁?原著中作者对“我”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 (2)下列有一本书不属于材料中提到的“三本书”,它是: A.《共产党宣言》 B.《资本论》 C.《阶级斗争》 D.《社会主义史》 (3)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我”本想参加,结果没有能出席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著回答 。
|
9.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新闻,为其拟一个标题,填写到下面的横线处。(不超过20个字) 新华社日本大阪9月29日电 中国女排夺得2019年女排世界杯冠军,成功卫冕。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电,向中国女排全体队员、教练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 。 习近平指出,在2019年女排世界杯比赛中,你们以十一连胜的骄人成绩夺得了冠军,成功卫冕,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你们在比赛中不畏强手、敢打敢拼,打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充分展现了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我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选自《人民日报》)
|
10.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2)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中“乱”和“浅”二字的妙处。
|
11.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①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②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①三姑:地名。②幔亭峰:山峰名 。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虽乘奔御风 (2)亦有危壁 (3)不及返顾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以疾也 自康乐以来 B.春冬之时 山川之美 C.其间千二百里 择其善者而从之 D.而环绕山巅如叠嶂 三十而立 3.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用“/”表示。 土 人 新 以 木 板 循 岩 为 室 曲 直 高 下 随 岩 宛 转 。 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 5.甲文写“水”,各写了三峡“四时之水”的什么特点?乙文写“山”,作者前往“换骨岩”,途中俯瞰到什么“佳致”?请简要概括。
|
12.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鲁迅自传(选段) ①我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听人说,在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底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三年多,死去了。我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我底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②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豫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终于,因为我底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 ③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的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选自《鲁迅全集》) 1.文中作者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什么? 2.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传记,以时间为顺序叙述鲁迅一生的经历,展现鲁迅思想的几次重大转折, 叙述真实可信 。 B.文中作者是用轻描淡写的语气来表达对段祺瑞政府及其反动文人的蔑视,也透露出作者无声的控诉。 C.本文暗含了“4·12”反革命政变。作者认清了蒋介石的反革命本质,不愿在反革命统治区任职,因而毅然决然地“辞职”。 D.本文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体现了语言简洁、感情含蓄深刻的特点,平淡叙述中蕴含强烈的爱国热情。 3.你从鲁迅对自己人生道路选择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
13.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米粽之忆 雷抒雁 ①一想到端午节就要到了,心里就不免浸淫出一些温馨的情绪来,一整夜一整夜都会沉进回忆里,想的都是家乡和儿时的那些事情。 ②想得最多的,自然是母亲。端午的先几天,母亲就赶夜给我做红布肚兜。又一针针用五彩丝线在那红布上刺绣一些蛤蟆、蜈蚣、蜘蛛,以及蛇蝎之类的小动物。那时,并不知绣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只是觉得五颜六色,绣的好看;妈妈那时年轻,手巧眼也明亮,一边绣着一边还低声唱着歌儿,我只是趴在一旁,不眨眼地看着,一声不吱地听着。 ③接着是包粽子。早一个月,妈妈就到远处的苇塘里打下一把把宽宽的苇叶,阴干在屋里。又从路旁的马兰草上剪下一根根长长的草叶。红枣大米红红白白,泡在瓷盆里;包粽时,便一张张捋平苇叶,包上糯米和红枣,菱形的粽子包好之后,再抽出泡在水里的马兰草叶一头用牙咬住,另一头去捆那米粽。那时,妈妈年轻,手脚灵活,干什么活儿都利索。 ④端午的头天晚上,开始煮粽子。只一阵时间,满屋里都是米的清香,枣的清香,以及苇叶、马兰草甜丝丝的青草香。从米粽一下锅,我就像只小苍蝇,总围着锅台转,怎么也轰不走。妈妈说:睡觉去吧,粽子得煮一夜,明早吃才香哩!我说:不睡,我不困么。 ⑤咕咕嘟嘟,粽子在锅里快乐唱歌;经不住这歌声和香味的催促,我的眼皮开始打架。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母亲抱到炕上,一睁眼,却天亮了。枕头边是母亲放在碗里的一只粽子,香喷喷的味道直往鼻子里钻,也不管没有洗手洗脸,端起碗就吃。我想我这一生再也没有吃过那么香的粽子,妈妈包的粽子。 ⑥这时,父亲已站在门前,手里握着一把镰刀,要到野外割艾草去。我便三下五除二,穿衣登鞋,要跟父亲“趟露水”去。 ⑦端午时节,已是仲夏季节,草木茂盛,到处是浓密的树叶,高深的青草。鸟儿藏在树林深处,不管有没有人走过,依旧长一声短一声地鸣叫。麦子已一片一片黄熟,心急的人家已开始开镰割麦了。在阡陌上行走,不一会露水就打湿了鞋袜,打湿了裤脚。不管!那时,父亲在前边割艾草,闻着那带有苦味的草香,我便想起了妈妈给爷爷熬药的味道来。 ⑧一大捆艾草,父亲选了一些插在门楣上;剩余的,爷爷会把它拧成草绳。夏天蚊子多,点燃草绳,闻着苦艾燃烧的味道,蚊子就不敢飞过来了。 ⑨哎,一说到这些事,我就忍不住想掉眼泪。全是60年以前的事了。我的爷爷,那个默默劳作一生的人1962年就去世了;我的父亲去世25年了,而母亲离开我也已近10年了。端午节其实也是个祭祀的日子,写这篇小文,想想那些逝去的亲人,也算是一个纪念吧。 ⑩我面前现在正放着几个米粽,是从超市购来的。我不想急急忙忙打开它,那形状使我想起既往的端午节,想起永远不会再有的妈妈给我煮的红枣米粽,香喷喷的,让人止不住要落泪…… (选自《今晚报》,有删除) 1.文题“米粽之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文中作者围绕“米粽”回忆了那几件往事? 3.本文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你联系上下文,品析文章第②⑤段中划线句子。 (1)妈妈那时年轻,手巧眼也明亮,一边绣着一边还低声唱着歌儿。(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2)咕咕嘟嘟,粽子在锅里快乐唱歌。(从修辞角度) 4.读完全文说说你对文章第⑩段划线句“让人止不住要落泪”这句话的理解。
|
14. 难度:中等 | |
题目:最懂我的那个人 要求:①书写认真,卷面整洁;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