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2)《观沧海》中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 (4)羁旅思乡诗歌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凄凉孤寂的心境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王湾停在北固山下写:“乡书何处达?_________。”李益夜晚登城感慨到:“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
|
2.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瞻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静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在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1)给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静谧(________)高邈(______) (2)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①_________改为_________②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的中国人有“字”有“号”。如杜甫字子美,李白号太白,孔子字仲尼。 B.古代有敬辞与谦辞之分:家君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令堂是称对方的母亲。 C.老舍,原名舒庆春,主要作品有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茶馆》等。 D.海伦·凯勒,英国教育家、作家、慈善家,著有自传体小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全国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 B.面对记者咄咄逼人的质疑,他频频拭汗,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C.国庆期间,广场上摆满了一串红,真是花团锦簇。 D.当演唱会达到高潮的时候,台下人声鼎沸,歌手与歌迷互动起来了。
|
5. 难度:中等 | |||||||||||
综合性学习。 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为本次活动设计一种活动形式,请写出名称和活动内容。 (2)下面是你们班某个学习小组完成的“中学生结交网友”的调查报告。请你概括表格所反映的情况。
(3)班上有些学生说:“进网吧就好像回家,网友的问候和关心,会让人觉得比父母还亲切。”还有的学生说:“有许多话不便向父母说,向网友倾诉后会释放心里的压力和郁闷,会顿感轻松和宽慰。”还有些中学生为了与网友长时间聊天,竟学会了逃课,甚至背着父母通宵网聊。你想给同学们在交网友方面一些什么建议呢? (1) (2) (3)
|
6.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动态的“流水”与静态的“小桥人家”,“西风”与“瘦马”相互映衬,使得这幅秋景图更加生动。 D.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写景是为了烘托人。所以没有出现的人是背景,苍凉的景色才是主体。 2.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7.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乙)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焚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取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室入甑中,弃食不详,回攫而饭之。”孔子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①陈蔡:春秋时陈国和蔡国。②藜:野草,这里指野菜。羹:汤。③索:找。④几:差不多。⑤甑(zèng)古代器具,似今日之蒸笼。⑥向:刚才。⑦室:煤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人不堪其忧 堪:(2)昼寝 寝: (3)孔子佯为不见之 佯:(4)弃食不详 弃: 2.下列句子中与“得而焚之”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 B.择其善者而从之 C.俄而雪骤 D.学而不思则罔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孔子望见颜回攫取其甑中而食之 4.(甲)(乙)两段文字中,孔子对颜回分别有什么看法? 5.(乙)文的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
8. 难度:中等 | |
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在那里有两座特别的庙。一是梅姑庙,就是《聊斋志异》所记,室女守节,死后成神,却篡取别人的丈夫的;现在神座上确塑着一对少年男女,眉开眼笑,殊与“礼教”有妨。其一便是五猖庙了,名目就奇特。据有考据癖的人说:这就是五通神。然而也并无确据。神像是五个男人,也不见有什么猖獗之状;后面列坐着五位太太,却并不“分坐”,远不及北京戏园里界限之谨严。其实呢,这也是殊与“礼教”有妨的,——但他们既然是五猖,便也无法可想,而且自然也就“又作别论”了。 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1.(1)以上文段主要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这句话在情节发展上起到怎样的作用?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父亲”出现后发生的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叙述与名著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二十四孝图》主要分析了“子路负米”“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出这些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B.《范爱农》追忆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及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表达了作者对范爱农的同情和怀念。 C.《无常》中通过对无常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D.《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他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
|
9.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1.以上文段出自(作者)的《秋天的怀念》。 2.文段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着感人的力量,主要体现在一些细节描述中,请选择一个最让你感动的句子,赏析一下。 句子: 赏析:
|
10.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时光书衣 ①春节期间,陪母亲回老家,无意间从柜里翻出许多书籍,上面覆盖着厚厚的灰尘,仿佛经由岁月披上了一层时光之衣。轻轻一吹,尘埃飘散,陈旧的封面掀开褐色面纱,令我想起从前—— ②小时,每逢开学发了新书,母亲总要亲手包上书衣。每年的寒暑假过后,她都会抽出一晚上的时间,放下手边正剥籽的玉米和缝缝补补的针线活,准备好一把剪刀,几张报纸或牛皮纸,坐在烛光里,为一本本书披上一袭妥帖的新衣。母亲说话极形象,包饺子要擀面皮来裹馅儿,书里面都是知识,当然需要包上纸质外皮裹裹紧。母亲虽是个从未进过学堂的农妇,却也懂得物质与精神缺一不可,漏掉哪样生活都会黯然失色。 ③包书衣是项技术活儿,类同于裁剪,看上去轻巧简单,要求却复杂严格。成品要经得起检验,包好的书皮如果像剥开的橘子皮似的绽开,就丝毫起不到保护书本的作用,这样的书皮用不了几天就会散架,悄然脱落。如若眼力界儿达不到,尺寸大了或小了,也会给书本穿上一件尴尬蹩脚的外衣。这样的书皮孩子带着去上学,是会羞愧到哭的。包书衣的纸张要厚薄适度,先包住书量出适当的长和宽,用铅笔在四周做上标记,再完全紧紧地将书裹紧,让两边均等,接着裁去书脊两端多出的纸张部分。母亲粗糙的手和灵巧的心配合得非常完美,裁好的纸刚好完全包住书脊,再稍加处理,一个严丝合缝的完美书皮就诞生了。那时候我还小,心里并不乐意用一张纸把绘制了各种鲜艳生动图案的封面包上,但现在经常怀念起那时的书衣来。 ④包好书衣的书籍,母亲都会放在我的褥子下面,晚上睡觉压上一夜,书衣就更加平整漂亮了,我的心就小鹿似的神气起来。现在想来,那种骄傲的心情,就像中了榜首状元,到学校自然收获了满满一班人的羡慕。后来,母亲用挂历和明星海报为我包书衣,引领过我们那代学生的风潮,同学们比的不再是单一的书衣手工品质,最重要的是书衣画面的内容和唯美程度。 ⑤有一年,表姐从大理旅行回来,带了几米印染的蓝底白花粗布,母亲就不声不响地裁剪好,用针密密缝了个别致的书衣送给我。当时我早已到了审美挑剔的年龄,竟是格外惊喜,那样绵软有型的书衣,简直是为我的日记本量身定做,如黛玉葬花的锦囊,收藏着青春明媚忧伤的心事。后来偶然知晓,日本人历来有包书衣的习惯,一直沿袭至今,人们甚至可以根据不同的书衣特色,分辨那些书出自哪些书店。而母亲为我做的书衣,无论历经怎样的岁月淘洗,隔着久远的时光,仍一眼就能看到爱的印记。 ⑥也许包书衣的初衷无非就是为了避免书籍污损,但就书衣本身而言,它是在无言地向人诉说。据说,现在设计出来的书衣甚至增添有侧袋,方便放笔等,但我最怀念的还是母亲当年为我包过的精致的书衣。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在经历过岁月淘洗的时光里,母亲都给我包过怎样的书衣,请按照文章叙事的顺序记录下来。 2.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的画线句子。 那样绵软有型的书衣,简直是为我的日记本量身定做,如黛玉葬花的锦囊,收藏着青春明媚忧伤的心事。 3.原文中有一段文字:文学大家“荷花淀派”创始人孙犁,晚年癖好包书衣,贫困时甚至找包水果的纸来用,所有藏书包好后,都一一用毛笔写上书名,或将当时的感怀写成简短书评,并著下《书衣文录》,形成了独特的“书衣文体”。到如今,各种各样图案的书衣应有尽有,人们自然体会不到孙老对书衣的爱惜之情。 你认为应该放到原文哪个位置比较好,为什么? 4.文章以“时光书衣”为题,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5.认真思考第⑥段加点句“它是在无言地向人们诉说”,想一想,如果书能说话,它会说些什么?
|
11. 难度:中等 | |
升入七年级,新校园,新教室,新教师,新同学,这些都带给你更多的见闻和想法吧,请以《有这么一个(位)》为题,围绕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景、事、人来写下你最真实的感受。 要求:①补充完整题目,选择自己感悟最深的内容来完成写作。②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班级、姓名。④不少于6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