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用正楷书写) (1)水藻真绿,把终年zhù_______ 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2)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cù________ ,美不胜收。 (3)人们挖了水qú_________,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
|
2. 难度:简单 | |
古诗文名句默写。(用正楷书写) (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 (4)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5)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笛声与愁思交织,意境苍凉旷远。 (6)《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诗人陆游借写风雨梦境,抒发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之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博学而笃志 非淡泊无以明志 B.及其家穿井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C.其人舍然大喜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D.夫君子之行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句子中的敬辞与谦辞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B.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当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 C.他从小父母不在身边,幼年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我们。 D.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
5. 难度:困难 | |
名著阅读 1.下面阅读策略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猎人笔记》中不甚精彩的内容进行跳读,对重要的、有表现力的进行精读。 B.在《西游记》中读过了女儿国,因此,可以直接略过不读《镜花缘》的女儿国。 C.读《白洋淀纪事》时,可将《荷花淀》《芦花荡》一起研读,感受孙犁的文风。 D.查阅有关沈从文的传记、评论,以更好地走进《湘行散记》和体会作者的情感。 2.出版社出版《朝花夕拾》,需要一张封面插图。下面哪张插图更适合入选?请依据《朝花夕拾》阐述理由。
|
6. 难度:困难 | |||||||||||
文学作品阅读 济南的秋天 老舍 ①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 ②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个济南。设若你幻想不出——许多人是不会幻想的——请到济南来看看吧。 ③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南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个诗意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作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给了济南。 ④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末,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的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象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看山顶上那个塔! ⑤再看水。以量说,以质说,以形式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 Sweet heart 吧?大明湖夏日的茶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先不用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色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儿吻着水皮,做着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的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人呀! ⑥在秋天,水和蓝天一样的清凉。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皱。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山影儿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虚幻的吻着。山儿不动,水儿微响。 ⑦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 (选自《老舍散文》,有改动) 1.阅读全文,完成下面图表。 2.朗读要把握作者的情感,注意语气、重音的处理。仿照示例,进行朗读设计。
3.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探究,用自己的话作答。(4 分)
|
7. 难度:困难 | |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澎湃·镜相”非虚构写作大赛征稿启事 无论过去还是当下,每一个微小个体无时无刻不在阐释真实,组建成嘈杂、飞速、恢宏的大千世界。为此,澎湃新闻发起“澎湃·镜相”非虚构写作大赛,旨在挖掘极具价值的时代标本,培育优秀非虚构写作者,并长期孵化非虚构佳作。 所谓非虚构写作就是真实而优美地叙事。你写下的,是别人不知道的悲欢喜忧。 一、写作要求 本次大赛欢迎具有新闻性、公共性的选题,也期待看到静态的、历史的、个人化的选题。 你可以是学生、打工者、海外华人、媒体人、专业研究者、乡村建设者、职人匠人、特殊经历者……大赛欢迎任何对非虚构写作有兴趣的人,基于自身经历、采访调查或文献资料完成这次写作。 题材自定,包括但不限于:职业故事,记述行业生涯的风雨冷暖;深度万象,关注众生群像与社会问题;家族志,观察故土人情在时代洪流中的命运变迁;个人故事,具有重大精神意义的生活经验;历史书写,打捞沉没的历史人事…… 希望参赛文章兼具优美的叙事水平和充实的信息量,尽量规避抒情泛滥和学术束缚。 二、参赛规则 参赛对象:本次大赛仅针对中文写作者,国籍、职业、身份不限。 作品字数:3000字-15000字。 作品提交时间:即日起至2020年4月7日。 作品提交方式:请将作品以附件形式发送至邮箱nonfiction@thepaper.cn,邮件命名为“大赛投稿+姓名”。请同时提交一则创作手记,简述采写思路、角度、过程、方法等,字数不限,讲述清楚即可。创作手记和作品请放在一个文档内。请在作品正文文末留下您的姓名、联系电话,身份证号码、微信号和邮箱,方便大赛组委会与您联络。 如以团队形式参赛,人数不应超过3人。 如有配文图片或视频,请将原图、视频单独建文件夹,与作品附件一起打包发送。 三、评审流程 大赛组委会将从所有参赛作品中筛选出50篇入围作品。 开通大众投票通道,投票得分(占10%)与学术评委团打分(占90%),从50篇入围作品中选取20篇优胜作品。 终审评委团将为20篇优胜作品交叉打分,得分前10名分获特等奖及一、二、三等奖。 大赛进程将在澎湃新闻“湃客频道”实时发布。微信公众号“征文约稿小助手”将全程跟进赛事并及时发布获奖信息。 四、奖项设置 “镜相”特等奖1名,奖金10万元;一等奖2名,奖金5万元;二等奖3名,奖金2万元;三等奖4名,奖金1万元。 五、评委阵容 (1)终审评委团 王安忆(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作家评论家中国作协副主席)、梁鸿(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辉(作家前《人民日报》高级编辑)、张涛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庄永志(前《焦点访谈》主编南京大学副教授)、从玉华(媒体人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主编)。 (2)学术评委团 辜晓进(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前《深圳日报》总编辑)、刘蒙之(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窦锋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前《南风窗》杂志社社长)、刘颂杰(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前网易评论主编)、司景新(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张慧瑜(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 六、参赛须知 参赛作品严禁虚构、剽窃或抄袭,包括不得大量借鉴作者本人此前公开发表的内容。如有引用资料,请注明出处,并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 主办方保留核查作品真实性的权利。采访过程中需保留采访原始素材,如采访图片、录音、采访视频等,以备核查。另外,为方便核查,采访时应获取并保留受访者的联系方式。 参赛作品需为独家首发,此前从未公开发表(包括作者个人公众号、博客、社交平台等),在大赛期间(征稿启动至结果发布)不得将作品投给其他平台或通过其他公开渠道发布。 一旦发现虚构内容、剽窃他人、自我抄袭、一稿多投等情况,参赛者将被取消参赛资格。如有疑问,可发邮件至nonfiction@thepaper.cn咨询。 1.下列选项符合材料的一项是( )。 A.只要对写作有兴趣,不论是谁在哪用什么语言都可参赛。 B.参赛作品不能剽窃、抄袭他人的文章,也不能引用资料。 C.文章应当优美,允许适当抒情;信息量要充足,务必真实。 D.学术评委团成员以高校教授为主,比终审更具有权威性。 2.小明和三位同学就南浔丝商的发展状况做了调查研究,形成的书面报告发表在了《湖州日报》。文章以平实的语言和详实的数据,收获了不少好评。小明打算直接用它来参赛。对此班级同学有不同看法。下列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有四位作者(小明和三位同学),不符合大赛中“不超过三人”的要求。 B.参赛作品需为独家首发,此前从未公开发表,但这篇文章已经在报纸上刊登过。 C.这篇文章是调查报告,有数据,很真实,但语言平实,不够优美,容易被淘汰。 D.这篇文章是非虚构作品,属于“关注众生群像与社会问题”一类,很可能获奖。 3.请根据这则征稿启事,提醒参赛者在“采访过程中”“作品提交时”“作品提交后”等环节所要注意的事项。(各提一点即可)
|
8. 难度:中等 | |
阅读诗歌,根据你的理解,补全下列对话。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己滞,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 山中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 老师:读罢这两首同题诗,你们更喜欢哪一首? 小明:我喜欢王勃的。长江停止了奔腾,黄叶开始了翻飞,不禁让旅人想到自己,是什么阻碍了他回乡的脚步,让他如落叶般随风漂泊呢?整首诗,直抒思乡之情。 艾力:我喜欢王维的《山中》。它像一幅山水画,虽然也是写(1)_____(填季节),(2)_____(填景物)和翠柏等,五色斑斓,一改悲伤之调,抒发了诗人(3)________(填情感)。 小未:我和小明观点一致。木心说王勃的末句也得好,“字很轻,景大”。“山山黄叶飞”,看似漫不经心的一笔,就是整个天地。天地之间,都是黄叶萧萧,有一种悲凉浑壮的气势。 艾力:王维的末句也好得很呀。“空翠湿人衣”,山中本无雨,只有松柏浓郁的苍翠之色,给人带来湿衣之感,与 (4)___________(填四字词语)是同样的用法。
|
9. 难度:中等 | |
文言文阅读 狼(节选)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螳螂捕蛇 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①,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树,树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②其首攧③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额上革肉,已破裂云。 (选自《聊斋志异》) (注释)①觇(chān):探看。 ②攫:刺入。 ③攧(diān):摔跌。 1.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 B.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 C.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 D.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 2.下面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一犬坐于前。译文: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译文:狼想从所挖的通道进入柴堆攻击屠夫身后。 C.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译文:蛇摔跌反侧不停,好像有东西在捕捉并制服它。 D.视额上革肉,已破裂云。译文:螳螂看了看蛇额上的皮肉,已经摔破了。 3.《螳螂捕蛇》以“张姓者(一个姓张的人)”的所见所闻来讲述故事,有什么作用? 4.面对狡诈、凶残的狼,屠户是弱者,面对巨蛇,螳螂是弱者,可最终弱者战胜了强者。请结合上面两则短文内容,分别阐述弱者取胜的原因。
|
10. 难度:中等 | |
请以“我终于战胜了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填入“自卑”“自大”“紧张”“困难”等)。(2)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