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困难 | |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娉婷(pīn) 惶恐 面面厮觑(qù) 言不及意 B.瞥见(piē) 汲取 风雪载途(zǎi) 心无旁鹜 C.箴言(jiān) 宽宥 孜孜不倦(zī) 和言悦色 D.恪守(kè) 赃物 锐不可当(dāng) 眼花缭乱
|
2. 难度:困难 |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秋天来了,老师组织同学们去采摘,大家歇斯底里,情绪激昂,你帮我,我帮你,将收获的果实装进背包。 B.药能活人,亦能杀人,生死关头,间不容发,可不慎欤! C.叙利亚历经五年的内战,满目疮痍。 D.近日,姚明现身某影院拍摄广告,当天姚明西装笔挺,身高2米26的他站在舞台上显得鹤立鸡群。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中,中国将同哈萨克斯坦一道圆梦、筑梦、追梦。 B.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C.在刚刚结束的第54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囊括男单、女单、男双和女双四项冠军的好成绩。 D.共享单车具有快捷、方便、灵活的特点,已成为广大市民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
4. 难度:简单 |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不过你我未处局中,不知其中滋味而已。 ①迎难而退、明哲保身固然是一种智慧与生活态度 ②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挫折 ③知难而进、努力向前更是一种执着和人生哲学 ④很多人从表面看来你可能很羡慕他,但人人都有自己的苦恼 ⑤美学大师蒋勤在《蒋勤劝美》中曾写道:“人生五味,酸甜苦辣成都要经历才够完美。” ⑥某种程度上说,人活着就是一种态度 A. ⑤②①③⑥④ B. ⑥②①③⑤④ C. ②①⑥③⑤④ D. ①③⑤⑥④②
|
5. 难度:困难 | |
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 一位顾客到某品牌专卖店购买相机,他对店里的相机都不满意。售货员小李说:“仓库里有刚到货的新型号相机,如果您想看看,我让人尽快送来。”顾客说:“我只能等半个小时。”于是小李给仓库送货员小张打电话说: A.“小张,你赶紧把刚到货的新型号相机送几台来,有顾客要看。你快点,别耽误了我卖货,影响了我的收入。” B.“小张,现在店里的旧型号相机卖得不好,你把刚到货的新型号相机送几台来。你别着急,路上注意安全。” C.“小张,你务必在半小时之内把刚到货的新型号相机送几台来。耽误了卖货,老板扣你工资,别说我没提醒你。” D.“小张,请你在半小时之内把刚到货的新型号相机送几台来,有顾客等着看。辛苦你了,谢谢!”
|
6.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末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题君山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注: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 1.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 ) A.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B.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 C.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D.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她们是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遨游于洞庭之上。 2.关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刘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栽地再现于纸上。 B.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C.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 D.两首诗都将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起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觉。
|
7.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①,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②,幽阒辽夐③,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④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⑤;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⑥;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节选自王禹偁的《黄冈新建小竹楼记》) (注释)①雉堞(dié)圮(pǐ)毁:城上矮墙倒塌毁坏。雉堞,城上的矮墙。圮毁,倒塌毁坏。②平挹(yí)江濑(lài):平视可以将江滩、碧波尽收眼底。③幽阒(qù)辽夐(xiòng):幽静辽阔。幽阒,清幽静寂。夐,远、辽阔。④丁丁(zhēng):形容棋子敲击棋盘时发出的清脆悠远之声。⑤稔(rěn):谷子一熟叫作一稔,引申指一年。⑥西掖,中书省。 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 B.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 C.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 D.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不可具状 (2)公退之暇,被鹤氅衣 (3)比屋皆然 3.把下边两句译成现代汉语。 (1)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2)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4.结合文章,说说本文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8. 难度:中等 | |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_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3)___________________,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4)__________________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5)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6)爱上层楼,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7)_______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8)__________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
9.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 翻浆的心 毕淑敏 那年,我放假回家,搭了一辆运送旧轮胎的货车,颠簸了一天,夜幕降临才进入戈壁。正是春天,道路翻浆①。 突然在无边的沉寂中,立起一根“土柱”,遮挡了银色的车灯。 “你找死吗?!”司机破口大骂。 我这才看清是个青年,穿着一件黄色旧大衣,拎着一个系着鬃绳的袋子。 “我要搭车,我得回家。” “不带!哪有你的地方!”司机愤愤地说。 “我蹲大厢板就行。” “不带!”司机说着,踩了油门,准备闪过他往前开。 那个人抱住车灯说:“我母亲病了……我到场部好不容易借到点小米……我母亲想吃……” “让他上车吧!”我有些同情地说。 他立即抱着口袋往车厢上爬,“谢谢谢……谢……”最后一个“谢”字已是从轮胎缝隙里发出来的。 夜风在车窗外凄厉地呜叫。我找到司机身后小窗的一个小洞,屏住气向里窥探。 朦胧的月色中,那个青年龟缩在起伏的轮胎里。每一次颠簸,他都像被遗弃的篮球,被橡胶轮胎击打得嘭嘭作响。 “我好像觉得他要干什么。”司机说。 这一次,我看到青年敏捷地跳到两个大轮胎之间,手脚麻利地搬动着我的提包。那里装着我带给父母的礼物。“哎呀,他偷我东西呢!” 司机狠踩油门,车就像被横刺了一刀的烈马,疯狂地弹射出去。我顺着小洞看去,那人仿佛被冻僵了,弓着腰抱着头,企图凭借冰冷的橡胶御寒。我的提包虽已被挪了地方,但依旧完整。 司机说:“车速这么快,他不敢动了。” 路面变得更加难走,车速减慢了。我不知如何是好,紧张地盯着那个小洞。青年也觉察到了车速的变化,不失时机地站起身,重新搬动了我的提包。 我痛苦地几乎大叫。司机趁着车的趔趄,索性加大了摇晃的频率,车窗几乎吻到路旁的沙砾。再看青年,他扑到在地,像一团被人践踏的草,虚弱但仍不失张牙舞爪的姿势,贪婪地守护着我的提包——他的猎物。 司机继续做着“高难”动作。我又去看那青年,他像夏日里一条疲倦的狗,无助地躺在了轮胎中央。 道路毫无先兆地平滑起来,翻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司机说:“扶好你的脑袋。”就在他的右腿狠狠地踩下去之前,我双腿紧紧抵地,双腕死撑面前的铁板…… 不用看我也知道,那个青年,在这突如其来的急刹车面前,可能要被卸成零件。“看他还有没有劲偷别人的东西! ”司机踌躇满志地说。 我心里安宁了许多。只见那个青年艰难地在轮胎缝里爬,不时还用手抹一下脸,把一种我看不清颜色的液体弹开……他把我的提包紧紧地抱在怀里,往手上哈着气,摆弄着拉锁上的提梁。这时,他扎在口袋上的绳子已经解开,就等着把我提包里的东西搬进去呢…… “他就要把我的东西拿走了!”我惊恐万状地说。师傅这次反倒不慌不忙,嘴角甚至显出隐隐的笑意。 我们到了一个兵站,也是离那个贼娃子住的村最近的公路,他家那儿是根本不通车的,至少还要往沙漠腹地走10公里…… 那个青年挽着他的口袋,像个木偶似的往下爬,跪坐在地上。不过才个把时辰的车程,他脸上除了原有的土黄之外,还平添了青光,额上还有蜿蜒的血迹。 “学学啦……学学……”他的舌头冻僵了,把“谢”说成了“学”。 他说:“学学你们把车开得这样快,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在赶路……学学……”他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我们。 看着他蹒跚的身影,我不由自主地喝了一声:“你停下!” “我要查查我的东西少了没有。”我很严正地对他说。 司机赞许地冲我眨眨眼睛。 青年迷惑地面对我们,脖子柔软地耷拉下来,不堪重负的样子。我敏捷地爬上大厢板。我看到了我的提包。我摸索着它,每一环拉锁都像小兽的牙齿般细密结实。突然触到鬃毛样的粗糙,我意识到这正是搭车人袋子上那截失踪的鬃绳。它把我的提包牢牢地固定在大厢的木条上,像焊住一般结实。我的心像凌空遭遇寒流,冻得皱缩起来。 [注释]①翻浆:春暖解冻时,地面或道路表面发生裂纹并渗出水分和泥浆。 1.小说中的“青年”是怎样的一个人?请概括作答。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作答。 他扑到在地,像一团被人践踏的草,虚弱但任不失张牙舞爪的姿势,贪婪地守护着我的提包——他的猎物。 3.小说结尾部分情节设置很巧妙,请你选择一个角度简要赏析。 4.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
10.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中国人的玉石情结 ①中国是美玉之国,玉器是华夏民族文明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玉,因其坚硬的质地、清晰细密的纹理、温润的光泽,而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又因为其稀有、得之不易,而更加珍贵;加之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文人墨客对其文化内涵的赋予,使其作为中华文化最典型的代表,作为中国人权力的象征、身份的标志和财富的体现而源远流长。 ②玉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在人类文明尚处于酝酿中的原始社会,玉首先就作为权力的象征而存在。在原始的宗教祭献活动中,人们在巫师的带领下,簇拥在象征上天意志的玉器面前,走向神圣的祭坛,祈求神灵把福祉降临到他们身上。《周礼》中记录了六种被称为“瑞”的玉器---玉璧、玉琮、玉圭、玉璋、玉璜、玉琥,统治者用它们来祭拜四方天地。此时,玉是代表与天对话的法器,代表神秘而强大的力量,对玉器的膜拜能够为他们带来幸福和安定。 ③在封建社会,玉对于权力的表现越来越系统化和制度化。中国古代社会是阶级意识很浓厚的社会,各阶级各守本分而不僭越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这一点在玉文化上有很明显的体现。玉器的颜色、大小、造型都象征着不同的等级,至高无上的天子用权力获得最上层的宝玉,不同品级的官员也依据权力大小而获得不同品质的玉器,不同官衔的人佩戴不同的玉佩,行走时根据玉佩发出的声音就可以判断官员的等级,闻其声,知其人就是由此而来。战国时代的和氏璧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它价值十五座城池,为了争夺它,秦国和赵国险些发生战争。君主拥有最宝贵的玉器,就代表着他拥有至高的权力,所以他们不惜发动战争来争夺玉器。 ④同时,玉文化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和文化习俗。我们的民族历来有一种很坚固的文化信仰,叫“执身如玉”,人们以玉的品质作为自身德行的标准。玉,由于其自然属性,加之被赋予的文化内涵,历来受到士大夫、文人雅士的厚爱。他们常以玉喻身,所谓“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不同身份的人,佩戴不同质地的玉来寻找同类;一个人的修养和身份,也通过他所佩戴的玉器来直观的表现。中国古代的君子在佩戴玉时,他们的行为要更加的庄重和恭谨;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要符合礼的规范,姿态不能太过倨傲,走路的步幅也不能太大,而最理想的境界是,在举手投足间,让玉器相互碰撞出清脆而有节律的声音,仿佛这种清脆的声音代表着这个社会的主旋律,能净化人的灵魂。 ⑤生成了亿万年的玉,遇到了中国人之后,才变成了通灵宝玉。而具有人类所有的美好品性的中国人,把玉看作了民族的精魂。因为玉也具备了人类所向往的所有的美好的品性,温文、宁静、含蓄、纯净、坚贞和正气。“君子比德于玉”,是中国人一句古训,是中国人与玉一见倾心的真情流泻。中国人活着,像玉一样,去世了,最神圣的悼念,也是“生刍一束,其人如玉”。玉最让人称道的品质还在于玉永远不折不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玉最让中国人感动的品性。玉碎了,碎了还是玉!中国人把玉看作了民族魂,近百年不折不挠奋斗,中国人有的就是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在这个世界上维持着自己的尊严。具有玉的精神的中国人,是永远也不可战胜的。 (选自《中华文本库》 ,有删改) 1.文章主要从哪两方面说明中国人的玉石情结? 2.结合文章分析中国人喜爱玉的原因有哪些,请分条表述。 3.文章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结合文中画线语句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
11. 难度:中等 | |
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 正值感恩节,校学生会准备出一期“献给母校”的专刊。主编邀请你以一个初三毕业生的名义为“感恩”栏目写一段话,向在三年的学校生活中帮助和关爱过你的人表示感谢。请你从班主任、任课教师、校医、保安、食堂工作人员等人中任选一个,表达感谢的心意。 要求:①语言要准确得体,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②字数不超过100字;③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
12. 难度:困难 | |
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曾这样总结现代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行走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药丸……诚然,人们在追求便捷,享受便捷时,无形中丢失了原来应该拥有甚至必须终身坚守的东西。 作为中学生,也应该很好地自我反思: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是否曾丢失过什么?例如生活中的爱心、孝心、同情心、责任心,再如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等。 请以“不该丢失的 ”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先补充完整题目。(2)观点明确,论证合理。(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