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日照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喑哑(àn)     逮捕(dǎi)     尴尬()      相形见绌(chù

B.扶掖()     拮据()      佝偻(gōu)     鞠躬尽瘁(cuì

C.阴霾(mái)    蹒跚(pán)    谄媚(chǎn)     忍俊不禁(jīn

D.剽窃(piāo)   襁褓(qiǎng)   羞赧(nǎn)      咬文嚼字(jué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馈赠   箴口   诡计多端   咄咄怪事

B.嘹亮   吓唬   扼腕叹息   色励内荏

C.浏览   巍峨   怒不可遏   失魂落魄

D.贿赂   木筏   十拿九稳   篷头垢面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发令枪响,百余名长跑运动员如白驹过隙,向着终点发起冲击,沿途观众也在不同地段给健儿们加油助威,景象十分壮观。

B.此前,特朗普公然撕破脸,磨刀霍霍和中国打贸易战。中方不愿打贸易战,也不怕打贸易战。

C.专利战已成为手机巨头们的一种竟争利器,在国外“战场”上,苹果、三星、高通等科技巨头之间的专利大战打得如胶似漆

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件丑事即使你不说,也一定有人知道,并会闹的沸沸扬扬。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倡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B.在中国传统教育典籍里,大家一致认为最重要的是《四书五经》。

C.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社?还是埋下了隐患?

D.屏也有大小之分。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国房,皆可置之。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个句子(  )

A.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而且能丰富人的感情。

B.我市小型企业采取积极有效的节水措施,用水量由去年同期的四百吨下降为现在的一百吨,下降了三倍。

C.最近,某煤炭公司召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本公司最近发生的一起严重责任事故的调查结果及其处理意见,以避免同类事情不再发生。

D.在彻底研究和搜集全部数据之前,他们对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不作任何推测。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  )

A.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了《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其中,贝多芬饱受耳聋折磨。

B.阿龙纳斯的仆人叫康塞尔,故事中,阿龙纳斯曾经在法国出版过的一部书叫《海底的秘密》,其中“鱼叉手之王”指的是尼德兰。

C.武松是《水浒传》中浓墨重彩刻画的人物之一,他喝醉酒后在景阳冈打死老虎,为报兄仇斗杀西门庆,替宋江出面怒杀阎婆惜,回归朝廷后单臂擒方腊。

D.《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用寓言阐述道理是其中一大特色。《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都选自此书。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立德育人最高尚、最美丽,但又最复杂、最艰巨。            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社会“为学莫重于尊师”,教育便能释放出通达个体梦想、支撑国家富强的伟力。

①好教师从哪里来?除了教师自身知识阅历的修养、师德师范的修炼,师道风尚的形成凝聚同样关键。

②如果教师不能成为受人尊敬、引人羡慕的职业,如何保证“祖国的花朵”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③“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没有好的老师,就没有好的教育。

④师者有尊严,教育才有底气。

⑤如果“读书无用论”“知识无力感”得不到扭转,教育又如何给人以面向未来的信心?

⑥师道成风尚,国家才有未来。

A.③②⑤④①⑥ B.⑤④③②①⑥ C.③①⑤②④⑥ D.⑤①④③⑥②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  )

A.你寄来的大作我已拜读,对文中个别字句我冒昧地作了雅正,谨供参考。

B.班里新转来的同学邀请小王星期天去家里做客,小王痛快的答应了:“没问题,我一定光临寒舍。

C.这次,幸亏班主任张老师从中斡旋,才化解了赵明和张华的矛盾,使得两人化干戈为玉帛,重新握手言和。

D.李老师,我们敬请您担任我们文学社的顾问,如果能得到您的应允,将是我们最大的荣幸。

 

二、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书法的人文精神与价值取向

书法艺术是一种饱含人文精神的艺术,古人对书法的人文精神多有论述。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苏轼说:“古文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明末项穆在《书法雅言》中说:“论书如论相,观书如观人。”古往今来,强调书家的人格地位,书品即人品的人格主义的评价方法长期影响着书坛。书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各自有属于自己的美学内涵与价值,它不需要嫁接或附属于非原生态的环境来生存。但是,书法是一种标榜的艺术,书法作品在彰显艺术魅力的同时,书法家的人格、学识等因素也会凸现出来。所以说书法是一种人文的艺术、人格的艺术也未免不可。

世上没有纯粹的艺术,尤其是书法这门必须承载汉字,并通过汉字以表达事项和情感的艺术。那么,书家的作品,即使是书写他人原创的作品,首先也是经过书家的人格认可,且注入了自己饱满的情感后才书写出来的,每幅作品都无疑会镌刻上自己的人格烙印。艺术家提供的产品必须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这就是艺术家的良知与社会责任。艺术家为了能生产合格的产品,必须从精神的、道义的、物质的、社会的、生活的多个方面进行投入、筛选、填充、调试,甚至是反复地加工提炼,艺术的修炼必须是人格的修炼和人文领域诸多学科的学识与涵养。作为书家,恪守做人的原则,充分把握作品的思想与艺术性,这是必须要做到的。

人文精神是人文知识分子应有的一种品格,一种情怀,是这个阶层的精神特征。中国有传统文化所坚持的以社会为本位,以仁爱为中心,以修身、养心、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的的人文精神;西方有文艺复兴时期的以个性解放为目的,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口号的人文精神。由此看来,人文当是一种精神追求,是一种价值取向或者思维方式。书法是一门人文气息非常浓厚的高雅艺术,如果不强调作品丰富的内涵,不提升其精神品质,一味地浮躁铺张,只能消耗书法的艺术生命。眼下有人提出了书家“学者化”的口号,提倡加强书家人文素质和传统国学的综合修养。有人说:“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不读书而能臻绝品者,未之见也。”书法作为传统文化优秀的组成部分,古代文化人的一切活动,须臾不离笔墨。文化人以儒、以道、以释、以诗词文章,以其人生的全部经历模铸了书法,书法也全息地影射了文化人的生存状态。有人这样说书法:“少年比才气,中年比传统,晚年比学养。”一个“学养”,道出了文化底蕴的积淀,不唯需要熟读经史,留心艺事,更需要长时间含涵体察。

书法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史在一定意义上讲是一部人文精神史。作为当代,多一些思想家的气质、学问家的渊博与专注、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用关注文化国粹的热情来关注书法的发展,这是我们今天必须做到或者极力追求的。

1.关于“书法”的解说,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书法是有着自身美学内涵与价值,不依附于非原生态的环境而独立生存的人文艺术。

B.书法是承载着汉字,注入书法家的饱满情感,彰显出艺术魅力的一种纯粹艺术。

C.书法是通过汉字表达事项和情感,凸现着书法家人格和学识的淡泊名利的标榜艺术

D.书法是渗透着所有艺术家社会良知与责任感的人文气息非常浓厚的一门高雅艺术。

2.关于“书法的人文精神”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公权、苏轼等人关于“书品即人品”的人格主义评价,蕴含着浓厚的书法人文精神。

B.书法家从精神、道义等方面提炼作品并镌刻上自己的人格焰印,方能创作出有人文精神的作品。

C.书法家加强文化底蕴的积淀,注得人生的含涵体察,其书法的人文精神就会得到滋养

D.书法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史就是以追求个性解放为目的一部人文精神史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作为艺术家尤其是书法家,必须恪守做人的原则,进行艺术的修炼,提升自己的人格和学识涵养

B.中国的人文精神以社会为本位,以仁爱为中心,是比西方追求个性解放的人文精神层次更高的精神追求。

C.书法家以其人生的全部经历模铸书法,因此其作品也部分地映射了书法家的生存状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字如其人”。

D.多一些思想家的气质、学问家的渊博与专注以及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去关注书法的发展,是当代书法家今天唯一的价值追求。

 

三、对比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日:“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作用相同的一组是

A.肉食者谋之,又何焉         数月之后,时时而

B.以君为长,故不错意也       肉食鄙,未能远谋

C.衣食所,弗敢专也             能辨我是雄雌

D.安陵君受地先王而守之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庭中

2.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此庸夫/之怒也 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C.臣未/尝闻也 D.下视其/辙

3.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齐人三(鼓:击鼓) B.公将之(驰:奔跑)

C.广于君(广:扩充) D.天下素(缟:白色的绢)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乙文“公将鼓之公将驰之”,说明了鲁庄公的急躁冒进;两个“未可”、两个“可矣”,则表现了曹刿的深谋远虑,胸有成竹。

B.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

C.乙文主人公善于把握战机,从而一举取得胜利。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侧面描写来表现主人公机智的性格特点。

 

四、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1)_______________。半竿斜日旧关城。

(2)饿死真吾志,_____________

(3)纷纷暮雪下辕门,_______________

(4)一上高城万里愁,_______________

(5)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____________________、沸腾的我。

(6)________________,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7)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塞外的冰雪世界想象成盎然生机的春天,表现诗人积极乐观的情怀。

(8)李商隐《无题》中寓情于景,以春光易逝,人力对此无可奈何,渲染离情,极写伤别沉痛心情和缠绵的相思之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作者是如何从“潼关路”联想到朝代兴亡的?

2.“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

 

六、课外阅读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昌蒋隐溪先生,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其子立恭,能诗。皆意度阔略。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独与余相得也。

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旁有盘石,客坐十数人。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密。时风日和畅,草本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

坐久,闻鸡犬声。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过小冈,田畴平衍弥望,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一叟可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延余两人坐。牖下有书数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难于言。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还坐石上,指顾童子摘芋叶为盘,载肉。立恭举匏壶注酒,传觞数行。立恭赋七言近体诗一章,余和之。酒半,有骑而过者,余故人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也,骇而笑,不下马,径驰去。须臾,具盛馔,及一道士偕来,遂共酌。遭士出《太乙真人图》求诗。余赋五言古体一章,书之。立恭不作,但酌酒饮道士不已。道士不能胜,降跽谢过,众皆大笑。李出琵琶弹数曲。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隐溪歌费无隐《苏武慢》。道士起舞蹁跹,两童子拍手跳跃随其后。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立恭援笔书数绝句,语益奇,遂复酌,余与立恭饮,少皆醉。

已而夕阳距西峰仅丈许,隐溪呼余还,曰:“乐其无已乎?”遂与李及道士别。中道隐溪指道旁冈麓顾余曰:“是吾所营乐丘处也。”又指道旁桃花语余曰:“明年看花时索我于此。”

既归,立恭曰:“是游宜有记。”属未暇也。

是冬,隐溪卒,余哭之。明年寒食,与立恭豫约诣墓下。及期余病,不果行。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然念蒋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昌山水之游屡矣,而乐无加乎此,故勉而终记之。

(注释)意度阔略:心态旷达,无所拘泥;晦匿:隐迹深藏,:匏(páo)壶:用葫芦做的酒壶;传觞:传杯;乐丘:指坟墓。

1.请写出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

岁三月朔                           ②天未明

已而岁阳距西峰仅丈许                 ④属未

2.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意思。

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

3.“记”是一种文体,本文是山水游记散文,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杨士奇作这篇记的目的是什么?

 

七、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送春

宗璞

①起燕园的野花,声势最为浩大的,要数二月兰了。它们本是很单薄的,脆弱的茎,几片叶子,顶上开着小朵小朵简单的花。可是开成一大片,就形成春光中重要的色调。阴历二月,它们已探头探脑地出现在地上,然后忽然一下子就成了一大片。一大片深紫浅紫的颜色,不知为什么总有点朦胧。房前屋后,路边沟沿,都让它们占据了,熏染了。看起来,好像比它们实际占的地盘还要大。微风过处,花面起伏,丰富的各种层次的紫色一闪一闪地滚动着,仿佛还要到别处去涂抹。

②没有人种过这花,但它每年都大开而特开。童年在清华,屋旁小溪边,便是它们的世界。人们不在意有这些花,它们也不在意人们是否在意,只管尽情地开放。那多变化的紫色,贯穿了我所经历的几十个春天。只在昆明那几年让白色的木香花代替了。木香花以后的岁月,便定格在燕园,而燕园的明媚春光,是少不了二月兰的。

③斯诺墓所在的小山后面,人迹罕到,便成了二月兰的天下。从路边到山坡,在树与树之间,挤满花朵。有一小块颜色很深,像需要些水化一化;有一块颜色很浅,近乎白色在深色中有浅色的花朵,形成一些小亮点儿;在浅色中又有深色的笔触,免得它太轻灵深深浅浅联成一片。这条路我也是不常走的,但每年春天,总要多来几回,看看这些小友

④其实我家近处,便有大片二月兰。个芳邻门前都有特色,有人从荷兰带回郁金香,有人从近处花圃移来各色花草。这家因主人年老,儿孙远居海外,没有人侍弄园子,倒给了二月兰充分发展的机会。春来开得满园,像一大块花毯,衬着边上的绿松墙。花朵们往松墙的缝隙间直挤过去,稳重的松树也在含笑望着它们。

⑤这花开得好放肆!我心里说。我家屋后,一条弯弯的石径两侧直到后窗下,每到春来,都是二月兰的领地。面积虽小,也在尽情抛洒春光。不想一次有人来收拾院子,给枯草烧了一把火,说也要给野花立规矩。次年春天便不见了二月兰,它受不了规矩。野草却依旧猛长。我简直想给二月兰写信,邀请它们重返家园。信是无处投递。乃特地从附近移了几棵,也尚未见功效。

⑥许多人不知道二月兰为何花,甚至语文教科书的插图也把它画成兰花的模样。兰花素有花中君子之称,品高香幽。二月兰虽也有个兰字,可完全与兰花没有关系,也不想攀高枝,只悄悄从泥土中钻出来,如火如荼点缀了春光,又悄悄落尽。我曾建议一年轻画徒,画一画这野花,最好用水彩,用印象派手法。年轻人交来一幅画稿,在灰暗的背景中只画有一枝伶仃的花,又依照“现代”眼光,在花旁画了一个破竹篮。

⑦“这不是二月兰的典型姿态。”我心里评判着。二月兰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千军万马。身躯瘦弱,地位卑下,却高扬着活力,看了让人透不过气来。而且它们不只开得隆重茂盛,尽情尽性,还有持久的精神。这是今春才悟到的。

⑧因为病,因为懒,常几日不出门。整个春天花开花谢,来去匆匆,有的便不得见。却总见二月兰不动声色地开在那里,似乎随时在等候,问一句“你好些吗?”

⑨又是一次小病后,在园中行走。忽觉绿色满眼,已为遮蔽炎热作准备。走到二月兰的领地时,不见花朵,只剩下绿色直连到松墙。好像原有的一大张绚烂的色彩画,现在掀过去了,卷起来了,放在什么地方,以待来年。

⑩我知道,春归去了。

在领地边徘徊了一会儿,忽然意识到二月兰的忠心和执著。从春如十三女儿学绣时,它便开花,直到雨僝风僽,春深春老。它迎春来,伴春在,送春去。古诗云“开到荼靡花事了”,我是总不知荼靡是个什么样儿,却亲见二月兰蓦然消失,是春归的一个征兆。

迎春人人欢喜,有谁喜欢送春?忠心的、执著的二月兰没有推托这个任务。

1.如果要把本文分为两个部分,你觉得应该怎么划分?请简要说明理由。

2.“年轻画徒”画的二月兰的姿态是怎样的?作者心中二月兰的“典型姿态”又是怎样的。

3.本文作者不仅描摹了二月兰的形状,更感悟了它的精神,请概括作者感悟到二月兰的精神。

4.根据下列句子后面括号里的提示品味语言。

①这花开得好放肆(从词的感情色彩的角度分析“放肆”的好处。)

②春来开得满园,像一块花毯,衬着边上的绿松墙。花朵们往松墙的缝隙间直挤过去,稳重的松树也似在含笑望着它们。(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

5.文章第一小节哪些语句描写了二月兰开花是“声势浩大”?这样写是为了什么?

6.文章的题目是“送春”,但前半部分却用较多的篇幅描写二月兰“声势最为浩大”“开得好放肆”,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水的状态由温度决定,生活状态则是由心灵的温度决定,而社会风气由道德的温度决定……请以“温度”为题,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