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古诗文默写 (1)东皋薄暮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梁甫行》 (3)馨香盈怀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庭中有奇树》) (4)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5)_____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祯《赠从弟》) (6)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7)《龟虽寿》中揭示主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送别”是说故乡的水恋恋不舍,满怀深情地一路送诗人远行,而《渡荆门送别》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另一角度显现出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它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B.唐宋八大家,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C.《三峡》作者郦道元是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 D.《答谢中书书》和《与朱元思书》中的“书”是“书写”的意思。
|
3. 难度:中等 | |
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1)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juān kè(_________)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2)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cuī kū lā xiǔ(____________),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3)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zhòng cái (__________)的各国会议联盟。 (4)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bǐng xī liǎn shēng(____________)的一刹那。
|
4. 难度:中等 | |
综合性学习: 据天津市公安局官方微博消息, 3月6日,一男子将共享单车扔入海河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天津市公安局高度重视,属地公安和平分局迅速行动,与市局相关部门协作,启动合成作战机制,投入精干警力,连夜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并确定了视频中的嫌疑人王某某(男,21岁,辽宁省葫芦岛市人),拍摄并上传视频的嫌疑人许某(男,20岁,辽宁省葫芦岛市人),遂对该二人立即实施抓捕。3月7日16时许,在当地警方的大力配合下,将刚刚潜回原籍的嫌疑人王某某、许某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火车站成功抓获。 在此,平安天津、天津网警对一直关注此案以及积极提供线索的广大网友、媒体和公众表示衷心感谢。下一步,公安机关将依法依规开展案件的审理工作,坚决打击此类违法行为。 阅读上面材料,为消息拟一个标题。
|
5.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_____”为线索,从孤山寺起,至_____________终,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2.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了诗人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写春行仰观所见,侧重写禽鸟,莺歌燕舞,生机动人。 C.颈联写春行俯察所见,侧重写花草,繁花似锦,春草茂盛。 D.尾联以“最爱”和“行不足”直抒诗人对西湖的喜爱深情。
|
6.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自 非 亭 午 夜 分 不 见 曦 月。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沿溯阻绝。 ②或王命急宣。 ③不以疾也。 ④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4.[甲] [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 5.[甲] [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
7.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胡老师的木箱 陆天明 ①每当听到小雨滴答到院子里那棵海棠树上,客居北京已数十载的我总想在窗前呆站那么一会儿。这不仅是因为较为干旱的北京很少下这种充满诗情画意的小雨,也不仅是因为它总让我怀念起青涩岁月,更多是因为它的恬静、谦和、持久的含蓄、不露声色的执着……总让我感到它冥冥中演示的是一种人生态度。 ②它总能让我想起十四五岁在乡中心小学任教时,跟我同宿舍的一个胡老师。胡老师大约三十出头,中等身材还偏矮偏瘦了一些,厚嘴唇,大脑袋,背略有些罗锅。一直单过着。学校里有一些同事不怎么瞧得起他。经常拿他的一些生活琐事上的“陋习”开玩笑。他从不“反击”,甚至都不会立即转身离去。大概是因为我和他都教低年级,校领导把我俩分到一个宿舍里,方便我俩“切磋教艺”。 ③只要有一点空闲时间,他就在一盏油灯下写着什么。写在各种各样的纸片上,然后锁进一个肥皂箱里,也不许我们碰他这个箱子。时不时能看到他把一卷这样的纸片放进一个土布做的袋子里,带到镇街上的邮局去。过上一段时间,又能“感觉”到他从邮局把这些纸片又带回来,放进木箱里。应该是被人退了回来。 ④一次寒假后,他没能及时返回学校销假。随后便传来消息,他得了肺结核,咯血,肺上出现空洞,不止一个。那时候,虽然已经有了治疗肺结核的特效药,但在这样贫困落后的地方,还是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人们开始淡忘他,学校甚至都准备收拾他的“遗物”了,他却突然出现在我俩的宿舍里。说话都带喘,瘦得没个人样。他嘶哑地告诉我,他活不到年底了,他是来料理自己的后事的。 ⑤他从床底下拽出那个木箱,请我帮他搬到后山上去。我在小雨中,替他把木箱扛上了后山。他点着了箱子里的那些纸片。我以为他是彻底自暴自弃了,开始怜悯他,想劝慰他几句,却看到他眼睛发亮了。在火光的映照下,他脸上呈现出一种少见的欣慰。然后他就跪在泥泞中,默默祈祷。在我帮扶下,他踉踉跄跄地站起,说了声:“谢谢你,小陆,帮了我最后一把。我希望可以带着这些底稿,到那边去,继续写完它。”“写完它?带到那边去?”我瞪大了眼睛问。“当然。我教了这么些年的低年级,还是有一点体会和想法的。我一直想把它们整理出来。现在只能希望真的能够带到那边去完成它了。”他自嘲般地微笑了一下,又长长地叹了口气。然后我俩都不再作声,看着小雨把纸片里最后一点火星淹灭。他才说了句:“现在可以了。可以了……” ⑥后来他再也没回过乡中心小学。 ⑦那天给少年时期的我的震惊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它突然在我眼前推开了一扇窗。这是通向无数极平凡极普通的人的心灵的窗。我愧疚自己也跟那些曾经瞧不起他的同事一样,瞧不起过他。那些灰暗的水泥和砖块虽无法让一座大厦呈现金碧辉煌,但正是这一块块灰暗的水泥和“丑陋”的砖块以它们的坚韧和执着,甚至是“牺牲”,构筑起了金碧辉煌的底架。 ⑧我们看到“普通”的伟大了吗? ⑨我们真心承认“普通”之不可或缺了吗? ⑩我们愿意为无数个“普通”作出的牺牲,付出的代价做一点实实在在的弥补吗? ⑪我问小雨。它依然悄悄地淅沥着。不声不响地滴答着……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和胡老师都教低年级,住同一宿舍。 B.胡老师最后一次回学校时,烧掉了他木箱里的纸片。 C.“我”也曾和学校其他同事一样,瞧不起胡老师。 D.文章采用顺叙的手法,回忆了“我”一段难忘的经历。 2.第⑦段段首写道:“那天给少年时期的我的震惊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请结合上下文说说为为何“震惊”。 3.文章主要写胡老师,为什么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小雨”? 4.品析文章第⑧⑨⑩段,说说这几段文字在表达上的妙处。 5.任选以下一则链接材料,联系本文,谈谈你对“普通人”的理解和感受。 材料一: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带送,车费减半。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节选自杨绛《老王》 材料二:白日不到处,青春恰是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袁枚《苔》
|
8. 难度:困难 | |
“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的这个动作“5136”,让几位裁判亮出了9.5分的高分。 这位年方十六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1.这篇文章主要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选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3.文中写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以及一个印度观众“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有什么作用? 4.下列关于这篇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出神入化的人物特写,把吕伟的高难动作分解成一连串特写镜头、慢镜头,描摹出吕伟精彩刹那的具体形象,让读者产生了比看电视还要深刻的印象。 B.这篇特写没有写整个紧张曲折的过程,没有写赢得金牌后五星红旗如何在赛场上冉冉升起,也没有写她平时怎样刻苦练功终于今日为国争得荣誉,但是中国健儿的拼搏精神却在这短短五百字内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C.本文极有层次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飞天”画卷:从“轻轻一蹬”到“凌空翔舞”,由“疾如流星”到“插进碧波之中”,跳水姑娘轻盈似箭潇洒自如的身姿就让人尽收眼底。 D.文章有起有伏,动静穿插自如。飘浮的白云、飞鸟与吕伟的“沉静自若”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托”字犹如“定格”在空中,与“疾如流星”形成强烈反差;“哧”地插进碧波之中的身体,与悄然不惊的水花以及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构成动与静的协奏曲。以动衬静,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
9. 难度:中等 | |
非连续文本阅读 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 我坐在从德国法兰克福飞往上海的飞机上。正是长途飞行中的睡眠时间,机舱已熄灯,我蹑手蹑脚地起身去厕所。座位离厕所比较远,我穿过很多排座位,吃惊地发现,我同时穿过了很多排ipad——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 这一幕情景一直停留在我的脑海里。其实在法兰克福机场候机时,我就注意到,德国乘客大部分是一杯咖啡、一份报纸、一本书,或者一部kindle、一台笔记本,安静地阅读或工作。中国乘客中也有阅读和工作的,但不太多——大部分人或者在穿梭购物,或者在大声谈笑和比较价格。在欧洲,火车的速度也许已经没有中国快,火车站的现代化程度也许不再领先,但大部分人是在阅读中度过等待的时间,即使打电话也是轻声细语,生怕吵到了身边乘客宁静的阅读。 当然,我知道中国人并不是不读——很多年轻人几乎是每10分钟就刷一次微博或微信,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但微博和微信的太过流行也让我担心,它们会不会塑造出只能阅读片段信息、只会使用网络语言的下一代? 当然,网络侵蚀阅读是一个全球化的现象,并不只是中国才有。但有阅读习惯的人口比例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当中,显得尤其稀少。我其实更想说的是,当下的中国,缺少那种让人独处而不寂寞、与另一个自己——自己的灵魂——对话的空间。生活总是让人疲倦,我们都需要有短暂的“关机”时间,让自己只与自己相处,阅读,写作,发呆,狂想,把灵魂解放出来,再整理好重新放回心里。 链接一: 世纪老人巴金曾经说过:“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作家留下的杰作,它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 读文学经典惟一的目的是陶冶我们的性情,开拓我们的精神空间——你坐在小屋里,打开书,就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与千年之远、万里之外的人与生物,宇宙的一切生命进行朋友般的对话,达到心灵的契合,获得精神的真正自由。坚持读下去日积月累地潜移默化,你会发现,你变了,像巴金老人说的那样,“变得更好”了。 名作(经典)的真正魅力要你去发现,通过你的感受、体验、想象而内化为你的精神。一切决定于你自己。年轻的朋友,打开书,请读吧。 (节选自钱理群《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 链接二: 德国的父母从孩子出生就开始培养他们对书籍的兴趣。很多孩子人生的第一个玩具就是图书。父母还会在每天睡前为他们读书或和他们一起阅读。德国的小学生每天上课时间并不多,通常中午或下午2点左右就放学了,而图书馆会在课余时间为他们举办各种朗读活动。中学时代老师会布置主题性作业,需要学生大量阅读材料书籍以便完成作业。 (摘自网络,有删改) 链接三: 几乎每一个德国家庭,都有书架,或设在书房,或摆放于客厅,似乎成为了家里的一件装饰,但很多德国人的书架上的书,他们几乎全部都阅读过。德国每个家庭平均藏书近300册,人均藏书一百多册。他们认为,“一个家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 (摘自网络,有删改) 链接四: 德国是个极度“无聊”的国家,你看不到晚上10点还有人在饭店里吃得热火朝天的,你也很难每天见到人们兴高采烈的满大街狂欢,年轻人也并不经常聚拢在一起玩耍撒欢,整个德国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安静的氛围,在这里人们无聊得只能看书了…… 所以这个“无聊”的国家出了很多的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和诗人……也因为读书才变得民富国强,这一切都与德式阅读息息有关。 (摘自网络,有删改) 1.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德国人在机场、火车站因为没事干,所以在阅读中度过等待的时间。 B.阅读经典可以一挥而就,打开书阅读,就可以变得更好,更纯洁…… C.德国中学生课业很重,学生需要大量阅读材料书籍以便完成主题性作业。 D.德国人很重视书籍,他们认为,“一个家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 2.对“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 ) A.有丰富的文学宝库,是许多作家留下的杰作。 B.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 C.它们要我们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 D.它们陶冶我们的性情,开拓我们的精神空间。 3.关于“令人忧虑”的现状,具体指那些方面?
|
10. 难度:中等 | |
名著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1.判断题 ⑴《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________) ⑵1936年,英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_______) ⑶《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作者陕北之行的经历为线索,切实报道共产党人的生活和精神。(_________) 2.《红星照耀中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根据采访和考察以____________手法向西方国家介绍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事迹的著作。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_________________》。
|
11. 难度:困难 | |
题目:微笑其实很简单 要求:①以“微笑 其实很简单”为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自选②正文中不得出现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考生个人身份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