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军训生活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身体素质,更捶炼了同学们的意志品质,当活动结束以后,大家回想起这段军营生活来,不禁感慨(kǎi)万千。 B.秋意笼罩下的西湖,湖面早已不复盛夏的勃勃生机,取而代之是迷人的静谧(bì),坐在湖边的长椅上,远眺宝石山,虽无花团紧簇,却也别具风味。 C.荆轲刺秦,易水决别,高渐离击筑,荆轲和(hè)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与朋友生离死别的悲壮,更有无畏的决心。 D.大柳草原四季鸟语花香,呈现出不同的美丽景象。她既有北方大草原的粗犷(guǎng),又有内地草地的灵秀。空旷的牧场四周被森林环抱,两座水库犹如两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绿草如茵的牧场上。
|
2.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①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②”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心与心的交流。教师只有具备仁爱之心,以情动人、育人、化人,才能走进学生心里,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③教师只有具备仁爱之心,才能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倒到每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④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1.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授 B.倾倒 C.树立 D.享受 2.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冰皮月饼”颠覆了传统月饼的制作方式,外皮由糯米粉、面粉,馅料可自选,由于不用烘烤,所以制作比较方便。 B.杭州诗词大会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全国各地的热烈响应,其主体活动关注受众近200多万,近500人参加杭州诗词大会海选笔试。 C.在杭州马拉松赛的奖牌设计上,体现“杭马”一贯的杭州文化底蕴,以完赛奖牌与西泠印社印章元素相结合的创意打造“杭马印”。 D.“2017年度杭州最具影响力网络公益项目”评选活动围绕创新扶贫、关爱儿童、文明风尚、社会服务、发展扶持等主题展开,共有各类网络公益活动项目45个。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老舍,原名舒庆春,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课文《济南的冬天》也是他的作品。 B.《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轶事。 C.《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的作品,史铁生的代表作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等。 D.“令尊”“令堂”“高见”“寒舍”“拙作”“劳驾”都是古代常见的敬辞。
|
5. 难度:中等 | |
古诗文名句填空。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②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③________________,无人送酒来。(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④复习学过的知识,其意义不仅在于巩固,更重要是“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选用《论语》中的句子) ⑤学习有不同的境界,有的人单纯为了学习知识努力刻苦,有的人能从中获得乐趣而主动探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选用《论语》中的句子)
|
6. 难度:中等 | |
名著阅读。 (1)根据《朝花夕拾》完成下面的填空。 ①《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所著的一本_________集(文体),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 ②《_________》以赶会为背景,表现了“我”儿时向往民间盛会却又因家教严格而不得不先完成学习任务的无奈、着急的心理。 (2)《朝花夕拾》塑造了很多的个性鲜明人物形象,有现实中的,也有民间虚构的,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选择一个人物,完成下面的内容: 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书中的某位人物),我就想起了_________(你熟悉的人物),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人物性格、行为特点分析)。
|
7. 难度:中等 | |
根据语境,完成任务。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线教育迅速出现,学生可以足不出户就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这给传统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改变,但是面对新生事物,社会上有完全不同的两种声音,有的认为在线教育完全可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有的则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其自身的优点,是无法替代的。围绕这个话题,班会课上,老师组织了一次讨论,作为学习的主体,请问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请拟写100字左右的发言稿,要求有观点,有理由,有条理。
|
8.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手艺 颜庭会 父亲祖籍山东东平,爷爷是做小买卖的,1957年带领父亲的哑巴哥哥和年幼的弟弟逃荒来到晋南,一家人艰难维生。已经结婚的父亲当时在山东淄博一个矿上工作,每月收入能达几十元。为了整个家庭的生存,他听从父母的召唤,辞掉工作,回到一贫如洗的“家”,担负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 靠着手艺和技能,父亲慢慢在人生地不熟的晋南立足。他上了夜校,学会了读书写字和打算盘。我小的时候,父亲成为队里的会计,后来管理生产队的骡马店——给过往赶车拉货的客人提供住宿休息并给骡马吃喝的店。那时我们还能沾上年幼妹妹的光,父亲给她从饭店买的熟猪蹄,我们偶尔可以吃上一点。父亲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特别宠爱妹妹,当初她在外地上学,父亲每个礼拜都给她零花钱,高中时我还问妹妹拿过钱花。 1979年,我家盖起了五间北房,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地基是父亲带领兄弟四个到处捡半截砖打的。1981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实行后,父亲利用农闲时间做起了豆腐。那是一门辛苦又需要手艺的活,尤其到了冬天,更是痛苦的事情。头天夜里,泡好几缸脱干净壳的黄豆,早上四五点就必须起床磨豆子,在家里还没买上驴等牲口拉磨之前,全靠人一圈一圈地用石磨推,磨成带渣的豆浆,然后在一个大锅中过滤去渣,煮沸后按比例配以石膏水。这是最考验技术的活,点得老了出来豆腐斤两太少;点得“嫩”了,豆腐一炒就烂,没人要。父亲做的豆腐有浓浓的豆味,滑嫩可口,经得起翻炒,因此在村里很是畅销。在凛冽的寒风中,滴水成冰的时候,父亲要将豆腐一块一块从冷水中捞起,放在卖豆腐的大盘子中,然后推着手推车(后来换成自行车),边推边吆喝,他要在大家八九点吃早饭前将豆腐卖掉,所以一切工作必须赶早。我还在睡梦中,他已经把豆腐做好。过年的时候,他一天要做五六锅豆腐,直到七十多岁,他依然能将压豆腐的几十斤重的石头搬上搬下,我自愧不如。 靠着辛勤劳动和父亲的手艺,我们五兄妹一个个长大,结婚生子。父母重视教育,再苦再累也从没有让我们几个提前辍学帮助他们干活,正是因着他们的坚持,我才得以大学毕业。 在我家还未买电视之前,父亲的业余爱好是听河南豫剧、听评书以及看书。父亲和母亲的共同爱好是喝茶,终生未变。他俩都能喝泡得很浓的花茶,会在午饭和晚饭前先喝上几杯,邻居们也经常串门一起喝,家长里短很是惬意。我家很早就买了收音机,午饭时就听评书,他听的评书很多,因此会讲的故事也多,跟人聊天时常常说起评书中的人物,秦琼、薛仁贵等等。他有好多话至今深深印在我脑海里,“好汉出在嘴上,好马出在腿上”“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肩上能跑马。”我很小就囫囵吞枣地看完了《水浒传》,这也是受父亲的影响。母亲去世后,我专门给父亲买了《隋唐演义》《薛刚反唐》等好多章回体小说,有一次我回家,父亲指着一堆书说他读完了让我带走,我没拿,他就借给别人看,后来我又陆陆续续给他买了一些。 父亲信奉“知识改变命运”。他是“复圣”颜回的75世孙,我们家到现在还一直按家谱起名字。 1.文章的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2.请根据文章的内容,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具体含义。 (1)为了整个家庭的生存,他听从父母的召唤,辞掉工作,回到一贫如洗的“家”,担负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 (2)那是一门辛苦又需要手艺的活,尤其到了冬天,更是痛苦的事情。 3.文章末段提到“复圣”颜回,以此作为结尾,你认为有什么作用? 4.根据全文分析父亲的人物形象。
|
9. 难度:中等 | |
小镇的秋 廖志江 ①小镇坐落在江边。说是江,其实只不过是一条小河而已。 ②小镇的秋天来得特别的早。才初秋,镇溪河两岸的树叶就纷纷泛黄了,而屹立在小镇街头那棵古老的黄葛树仍然枝叶繁茂,没有一点秋的凋零与落寞!黄葛树的根深深的扎在河岸那片浅滩之中,历经冗长的岁月和风雨的侵蚀,粗壮的树身已经向镇溪河倾斜了些许。墨绿的树影完全倒映在绿水之中,秋风掠过,树影随着细细的波浪轻轻柔柔的翻滚着,但却误惊了礁石上那几只专注打扮的白鹤,纷纷扑打着翅膀,嘎嘎的飞走了。 ③秋天,小镇的雾特别多。站在离小镇不远的熊山坡岭,远远眺望,小镇完全被笼罩在了白茫茫的雾色之中。秋天的阳光也失去了往日的凌厉。直到临近中午,才艰难的,徐徐的拨开云雾,穿透出来,但还挂着一层淡淡的朦胧,就像小镇娇柔漂亮的新娘,不肯掀掉头上的纱巾般的怯羞。 ④沐浴在秋日阳光中的小镇,色彩很绚丽。有蓝蓝的天,碧绿的河水,青色的瓦,白色的墙,屋檐下金黄色的玉米,红红的辣椒,还有枝头那淡黄色的桂花都呈现在秋柔柔的阳光之中,一切竟是那么安详! ⑤然而,秋雨之中的小镇是更惹人喜爱的。秋天的雨总是那么的细,那么的柔,又有点显得那么的惆怅!秋雨密密斜斜的落在行人的衣襟上,轻轻的飘在脸上,有点冰凉又有点酥痒的感觉。 ⑥在秋雨的笼罩下,小镇的一切都是湿漉漉的清晰。湿漉漉的美人蕉,湿漉漉的石拱桥,湿漉漉的瓦,湿漉漉的行人,还有湿漉漉的黄葛树伴着潺潺的河水在沙沙的作响。秋雨中的小镇,清晰的空气弥漫着桂花的甜香和泥土的芬芳!没有任何雨具,慢悠悠的行走在小镇湿漉漉的青石板上,但由那秋雨洗去一身的疲惫!不知何时,屋檐下已经挂起了雨滴,滴滴答答的像小镇被匆匆敲走的岁月。正在感叹之余,徐徐秋风把一阵清香送人鼻中,那是小镇特有的小吃――绿豆粑的味道。 ⑦迈入老店,灶堂里的火焰呼呼的向锅底窜动着,绿豆粑也在滚烫的菜仔油中滋滋的翻滚着,香味是越来越浓,简直沁人心脾!食欲也在不停的膨胀。忍不住坐下来,在绵绵秋雨中慢慢品尝这份故乡独特的味道! ⑧撑开雨具,漫步在秋天小镇古老的街道中,一切竟是那么的惬意!随便找一家简易的茶馆坐下。茶馆老式古朴的建筑,简陋的桌椅,普通的茶具,廉价的茶叶。这一切,仿佛心也得到了归宿。没有了喧哗,也没有了浮躁,只是细细的品着这份秋雨中独特的恬静! ⑨小镇的街道很小,也不长,铺面也不多。烟雨朦胧下的街道冷清了许多。茶馆对面的那家最为经济的理发店,六十多岁的店主正斜躺在竹椅上打着盹儿。隔壁的杂货店,老板娘正怀抱着婴儿喂奶。还有巷子里的那家小酒馆,两个老者正一边饮酒一边在对弈。整个小镇在绵绵秋雨中竟是那么的 ! ⑩是的,在这浮躁惆怅的秋日里,不妨去小镇走一走! (有删改) 1.文章着重写秋雨中的小镇,作者先写雾天和晴天的小镇有什么作用? 2.本文语言清新,描写细腻,请赏析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秋天的雨总是那么的细,那么的柔,又有点显得那么的惆怅!秋雨密密斜斜的落在行人的衣襟上,轻轻的飘在脸上,有点冰凉又有点酥痒的感觉。 3.请感受文中的情境,把文章第⑨段中省去的词语补充完整。 4.读完秋天的小镇,你是否有兴趣去走一走呢?说一说最吸引你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
|
10.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二)黄琬巧对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①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②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 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把家人聚集在一起) B.未若柳絮因风起(因为) C.撒盐空中差可拟(差不多) D.为魏郡太守(当,担任) 2.本学期我们学习的文言作品中涉及到了很多古人的日常称谓,请解释加点词 ①兄子胡儿 ②与儿女讲论文义 ③君与家君期日中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 4.谢道韫和黄琬都以年幼巧对著称,你能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他们的回答各自妙在哪里吗?
|
11.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秋夜喜遇王处士 [唐]王绩 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注释)“芸藿”即锄豆和“刈黍”一样都是秋天的农事活动 1.此诗题目中“喜遇”之“喜”一词可以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等画面中体现出来。 2.诗歌的最后两句既写景也抒情,请从景和情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
12.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家和学校间的路是我们最熟悉的,我们常常在朝阳下路过,也在斜晖中途径,在这条路上,是否曾有那么一处地方,让你铭记呢? 请以“上学路上”或“放学路上”为题,写一篇600至800字的文章,分享你的经历与感悟。 要求:①不得写成诗歌。②不得抄袭、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