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伶俐(lín) 鄙夷(bì) 恣睢(zì) 心无旁骛(wù) B.惘然(wǎng) 濡养(rù) 阴翳(yì) 矫揉造作(jiāo) C.沆砀(háng) 绮丽(qǐ) 冠冕(miǎn) 强聒不舍(qiáng) D.娉婷(pīng) 摇曳(yè) 箴言(zhēn) 面面相觑(qù)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向中考冲刺的紧张阶段,备考复习缺乏通盘考虑,目无全牛,顾此失彼,这是许多初三同学复习收获不大的重要原因。 B.在秋季运动会的长跑项目中,张扬同学一马当先,把其他选手远远抛在后面,同学们都拍手称快,为他加油。 C.近来,虚假广告满天飞,受害者苦不堪言,其中,有些名人不顾后果,充当着推波助澜的角色。 D.别的学生都在抓紧时间汲取知识,他却苦心孤诣地沉迷游戏,父母为此心急如焚。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 B.通过对商品、场景、消费者的数字化、智能化处理,使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在实体店中应用。 C.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勾起了几代人的回忆,是因为他们怀念那个时代的原因。 D.网上“晒旅游”本身是积极向上的,但要有度,不要有攀比或骄傲。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大国工匠”“记住乡愁”“公开道歉”“履职尽责”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解说:这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十几年来,北京机场上送行的情景时时出现在眼前。 解说: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情景”,谓语中心语是“出现”,补语是“在眼前”。 D.“让座不是一种法律责任和义务,而是一种道德自律行为。” 解说:这个复句是转折关系。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一诗中,以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的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 B.小说《故乡》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鲁迅先生的作品还有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杂文集《坟》《且介亭杂文》等。 C.《敬业与乐业》的作者是梁启超,本文是一篇议论文,结构严格按“引论”--“本论”--“结论”的顺序,中心论点是:敬业与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D.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
|
6. 难度:中等 | |
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方格内) 庭院中环境清幽,静mì( )雅致,绿树翠竹在风中作响。院中本有两株千年银杏树,因为年代久远,留下了“先有树,后有山,大禹问树几千年”的传说。数百年前树被雷火所fén( ),残存的树身如被火烧,墨黑如碳。但是时至今日,树根仍然活着。更让人称奇的是,枯朽的树干中,又长出一棵古拙苍劲的楮桃树,形态特殊,wèi( )为奇观,向游人zhāo( )示着生命的奇伟。
|
7. 难度:中等 | |
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2)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3)______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 (5)_____________________,怜君何事到天涯。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6)因思杜陵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商山早行》)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8)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难度:中等 | |
综合性学习。 随着亲子类节目《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放开我北鼻》等火爆荧屏,家庭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我校准备组织一次家长会,就家庭教育问题与家长进行沟通。现在邀请你帮助完成会议的前期工作。 (1)采访组对同学和班主任进行了相关采访,请根据下面的采访记录,概述出目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采访记录) 某同学:因为爸爸平时加班多、应酬多,所以我生病的时候,都是妈妈带我去看病。遇到困难,我首先会想到我妈妈帮我解决。 班主任:我们班里平时与父亲接触较少的孩子,大多自信心不足,他们不善与人交往,在竞赛活动中显得畏缩,体育锻炼也不积极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自古非常重视家庭教育,有许多关于家庭教育的故事流传至今。请结合下面材料,判断应将下面哪则事例推荐给父母,并从中归纳出三条值得借鉴的教育经验。 (材料) 家庭教育既没有固定的教育情境,也没有系统的教育计划,更难考核其教育成果,因此对家长而言不是一项硬性的任务。在家庭教育中,尤其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因为在好的精神状态下,孩子会更具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在家庭教育中,适时、适度地给予肯定和赞美也很重要,比如温存的微笑、亲切的抚摸、友好的合作等,都是对孩子的鼓舞,会使孩子变得更为出色。 (事例) ①谢安在大雪天与孩子们一起赏雪、咏雪。 (出自《世说新语·咏雪》) ②仲永的父亲领着仲永四处拜访乡人。 (出自《伤仲永》) 推荐事例(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育经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难度:中等 | |
名著阅读 (1)填空。 ①有一篇新闻的标题是:纯净水市场“李鬼”泛滥。李鬼出自《水浒传》,在这里指代____。在书中,他曾冒充过______。 ②《水浒传》中主张招安的将领有:_______、_______。 ③《水浒传》中上层人物被迫造反的典型有_____,而____是下层侠义之士。。 (2)为打造绿色精神家园,学校开展了营造书香校园的“名著竞读”活动。请你从《水浒传》中任选一个典型人物(上面所写人物除外),完成一期手抄报内容的撰稿。 ①“名著人物”形象栏。(写出人名并简介其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精彩情节”大家看。(写出与此人物紧密相关的二个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读后一得”交流台。(写出你对此人物或此情节感受最深的一点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朝耕 (袁中道) 荷锄出茅屋,月色白如素。过林滴水声,一天好雾露。 东方犹未光,灿灿动霞路。不觉叱牛声,惊起双白鹭。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映衬(如动静、声色等)是古诗常用手法,试以举一例加以分析。
|
11.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送王进士①之任扬州序 [清]汪琬 诸曹②失之,一郡得之,此十数州县之庆也。国家得之,交游失之,此又二三士大夫之憾也。吾友王子贻上,年少而才。既举进士于甲第③,当任部主事④,而用新令,出为推官扬州,将与吾党别。吾见憾者方在燕市而庆者已翘足企首相望江淮之间矣。王子勉旃⑤!事上宜敬,接下宜诚,莅事⑥宜慎,用刑宜宽。反是罪也。吾告王子止此矣!朔风初劲,雨雪载途,摇策而行,努力自爱。 (注释)①王进士:即王士禛,清初杰出文学家。 ②诸曹:指朝廷各部门。 ③甲第:科举考试的等第。明清时分三甲。 ④主事:各部所属司官的最低级。 ⑤旃(zhān):语助词。⑥莅(lì)事:临事。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此又二三士大夫之憾也______________ (2)既举进士于甲第______________ (3)吾告王子止此矣 ___________________ (4)摇策而行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二处) 吾 见 憾 者 方 在 燕 市 而 庆 者 已 翘 足 企 首 相 望 江 淮 之 间 矣 3.翻译句子。 (1)出为推官扬州,将与吾党别。 (2)朔风初劲,雨雪载途。 4.作者对王贻上到扬州做官提出了哪几条建议?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
12.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各题。 读书本应很快乐 (张培锋) ①如今很多人都认为上学读书是一件苦事,有媒体报道,有的孩子,甚至因为学业的压力而自杀!这类消息让人叹息不已。我一直以为,读书应是一件快乐的事,因为求知是人类固有的天性,顺应天性的事怎么会是痛苦的呢?很多古人留下过吟咏“读书乐”的诗文:“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读着这些文字,我们自然会进入一种徜徉书海、遨游探索的无穷快乐之中。从“蹉跎莫遣韶光老”“起弄明月霜天高”等诗句看,读书当然会很辛苦,读书需要我们付出自己宝贵的青春岁月,需要闻鸡起舞、悬梁刺股的精神,这些都不在话下。但我们没有听说过谁会因为不堪忍受这样的读书生活而去自杀的,因为这“苦”的背后是一种无穷的快乐,这种源自内在心灵的读书动力难道是那些“考试”“升学”等等“压力”能够比拟的吗? ②“读书”和“上学”在很多时候本应是同义语,特别是那些处在求学年龄段的孩子,他们进入学校就是为了来读书的,这一点本应毫无疑义。但是曾几何时,“读书”和“上学”分裂了,我就听到不止一个孩子说过这样的话:“我喜欢读书,但是讨厌上学。”我曾百思不得其解,孩子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态呢?推求再三,不得不归之于我们的教育体制。其实,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林语堂就在《读书的艺术》一文中抨击过学堂教育体制下读书的异化。他写道:“因为学堂假定你们不会读书,不肯读书,所以把你们关在课堂,请你们静坐,用‘注射’‘灌输’的形式,由教员将知识注射入你们的脑壳里。无如常人头颅都是不透水的,所以知识注射普通不大成功。”这篇文章今天读起来仍感到很亲切。 ③可惜的是,林老先生的鼓吹,似乎没有起什么作用。时下的教育,已经不限于“注射”和“灌输”,读书的本真目的丧失了。小小的年纪,眼近视了,背驼了,大脑麻木了,心灵暗淡了,他们成了地地道道的考试机器、分数奴隶。而所有的这些戕害,竟都打着种种冠冕堂皇的旗号!在我看来,教育其实很简单,中小学阶段,不过是培养孩子们对读书的兴趣,体会到读书是一种快乐的事,懂得该读哪些书而已。换句话说,教学的根本目的,应该是在孩子的心田里种下一颗热爱读书的种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这颗种子自然会生长发育,发芽结果。然而,时下的教育正好相反,孩子们心中种下的,是一颗仇恨读书的种子,这样的种子也会结果,但会是一种怎样可怕的果实呢? ④钱学森先生临终前,提出过一个耐人深思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呢?”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竟难倒了这位破解过无数难题、制造出原子弹的著名科学家。很多人一听“杰出人才”“大师”等词,便向大学教育中去寻找答案,当然,大学的教育体制同样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我以为根子在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阶段的教育,根子在弥漫全社会的浮躁心态!总以为孩子多做几道题、多上几个班儿就会成才,其实根本不是那回事儿!而几乎所有的人都无力摆脱这一点,“减负”的呼声不是没有,但有关法令常常变成一纸空文,为什么?看来这确实是一道难题,远比制造原子弹的技术繁难得多啊! 1.作者在本文中提出了怎样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2.第①段“读书需要我们付出自己宝贵的青春岁月,需要闻鸡起舞、悬梁刺股的精神”,“闻鸡起舞、悬梁刺股的精神”是指怎样的精神? 3.文章结尾句“看来这确实是一道难题,远比制造原子弹的技术繁难得多啊”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4.“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呢?”请结合当前的学校教育说说其根源。
|
13.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各题。 挂鸟 (刘泷) 夜雪下得从容,小山村像铺展开的宣纸,收拢了一地的梅花。 老两口起得早,她做饭,他扫雪,有一句没一句地说话。 山沟袖珍,叫凤翅坡。别人都搬走了,自家孩子去了城里,一条沟仅剩老两口。 他叫她老伴,她叫他当家的。这么多年,习惯了。 见他扫雪呢,她嗔道:“当家的,咋忘了自己的营业?”是呢!他拍下额头,扔下扫帚,碎步跑到沟里去。 沟里场院边一块向阳的坡地上,有两片像渔网那样的挂鸟网。鸟网的线绳为土褐色,挂在两根坚硬的檩条上,张网以待。当然,人撞上无所谓,鸟撞上肯定走不了啦。 他养成了习惯,每天一早要跑到这里。他不是捉鸟,而是给鸟放生的。唉,孩子拴的网,老人不好违拗,只好出此下策。 腊八那天,城里的闺女和姑爷回了。姑爷老大不小了,但孩子气不减,开车拉鸟网,要挂鸟。而且,居然当天真有两只呆头呆脑的山鸡挂在了网上。 傍晚,姑爷把缚住双腿的山鸡扔进汽车后备厢,说去城里给领导进贡。行前,姑爷嘱咐:“爸,妈,精心些,有飞鸟挂网,就给我们攒着啊。” 也是,这个地方偏,林草茂密,那些鸟,什么喜鹊、啄木鸟、布谷鸟、山鸡、斑鸠、野鸽子、蜡嘴、金翅、红嘴蓝尾鹊,很多,不时在天空和林间飞过,花花绿绿的,很迷幻,很热闹。 自打有了那两片网,好像电视上说的百慕大三角,飞机呀船呀到那里就失踪了。鸟呢,到这里也仿佛航船遇到了礁石,搁浅了。几乎,每天都有一两只鸟倒挂在网上,挣扎。 第一次,是只野鸽子挂在了上面。老两口抓住它,曾有过一番犹豫。后来,他说:“老伴,你看呢?” 她说:“当家的,我看,那什么,放了吧。一个带翅儿的哑巴物儿,好歹是条命呢!” 二人把那鸽子放了。鸽子仓皇地钻入云层里。 之后,习惯成自然。每天早起,到网前巡视一番,即使抓到味美的野鸭子,他也是轻轻地拍下它的翅膀,放飞。 一些大鸟都是鸡叫时分出窝活动,这时候天还很朦胧,星星也很迷离,鸟们最容易挂网。这就逼着他早起。第一遍鸡叫,他就站在网前,一是防止鸟挂,一是防止野猫呀山狸子呀对挂网的鸟儿下口。 那天,他从网上抓起了一只难得一见的八哥。这八哥毛色漆黑,额冠前耸起一撮儿俏皮的黑毛,瞪视着一双橙红色的眼睛,竟然人似的无奈地叹着气。八哥因逃命心切,过分扑腾,一只翅膀受伤,像折损的伞翼,耷拉着,并涔涔流血,染湿了羽毛。 他把八哥捧回家,把它伤口抹上药面,把整个翅膀和身体包扎在一起,将它养了起来。一个星期后,八哥痊愈,放它飞去,竟悬在半空振翅,对他喊一个字:“好!好!” 他说:“怪,它不走了!” 她说:“当家的,这鸟儿挺招人稀罕,会说‘好’呢,留下给咱做伴儿吧?” 小年那天,老两口又是蒸年糕,又是蒸豆包,忙昏了头。晚上,顾不得封好煤炉,就睡下了。岂料,半夜时分,二人中煤熏了。胸闷,憋气。她爬起,又栽倒了。他呢,要爬到地上去开门,竟摔到了地面,动弹不得。八哥急了,飞到她身边,喊:“好!好!”又飞到他身边,喊:“好!好!”见两个人没有动静,它飞起,满屋子转。好在,有一孔窗户是用报纸糊的。八哥便一头一头去撞那窗户的报纸。报纸开裂了,一股风刮进,八哥也奄奄一息蜷缩在地面。 后半夜,老两口醒过来。望着窗棱上凌乱的八哥羽毛,他说:“哎呀,是八哥救了咱!”此后,虽然一直虚弱,但他依旧拄着棍子去给找死的鸟儿放生。 初一一大早,姑爷开着车回了。姑爷把汽车径直开到鸟网前,摘下了三只悬挂的沙鸡。姑爷跑进家门,炫耀地说:“宁吃飞禽一口,不吃走兽半斤,今天就让这沙鸡当过年的下酒莱!” 姑爷又满屋转了转,问:“怎么,一个腊月,你二老没有攒下几只飞鸟?” 他说:“攒什么攒,你们嘴馋,我们嘴就不馋吗?吃了!” 中午,炖好的沙鸡端上餐桌,闺女和姑爷吃了几块,连喊“好香”。姑爷又问:“爸,妈,你们怎么不吃?”见老伴转过脸去寻找八哥,他咽口唾沫,说:“我们过年吃素!” 八哥瑟缩在窗台上,噤若寒蝉。 他抓过它,走出屋去。一抖手,那八哥竟然头也不回地飞走了。 1.作品前半部分穿插了对山沟的景物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2.结合小说内容,说说“当家的”是一个怎样的人。 3.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4.作者以“那八哥竟然头也不回地飞走了”结尾,蕴涵着怎样的深意?
|
14. 难度:中等 | |
握手言欢”“握手言和”“握手成交”“大手握小手”“何时重握手”“和美好时光握手”“和每一棵树握手”“一切从握手开始”……相信这些词语和句子一定会引发你的联想和思考。请以“握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等。 (3)请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出真情实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