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综合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成语和古诗是中华文化两大瑰宝,很多成语来源于古诗,请将下面诗句衍生出的成语用楷体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里。(提示:成语意思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注:渠:指方塘,池塘。那:通“哪”,怎么。那()得:怎么会。 如许:这样。

 

二、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读下列古诗文句子,将空缺处的原文语句书写在横线上。

(1)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_?  (《水调歌头》苏轼)

(2)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_________。(《行路难(其一)》李白)

(3)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4)_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温庭筠)

(5)_________________,半竿斜日旧关城。(《浣溪沙》纳兰性德)

(6)兔从狗窦入,_________________。(《十五从军征》)

(7)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_。(《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8)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9)《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吃穿用都比别人差却毫不艳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词语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卧薪尝胆  闻鸡起舞  悬梁刺股  断齑画粥 (均为关于自强不息的典故)

B.鸠占鹊巢  李代桃僵  附庸风雅  如坐针毡 (均为贬义词)

C.无精打彩  不屑置辨  断章取义  矫揉造作 (书写全部正确)

D.大发雷霆  间不容发  振聋发聩  发人深省 (词语中的“发”字读音相同)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读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

①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一九年新年贺词中以“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开篇,总结2018年,展望2019年。②表达了时光飞逝之意,更是鼓励期望全国民继续保持时不我待、昂扬奋斗的精神状态,以坚如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A.“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体现了古汉语形象生动,意蕴隽永,言简义丰的特点。

B.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意音文字,如“人”是象形字,象侧面站立的人形;“磐”是形声字,“石”为形旁,“般”为声旁,读“bān”。

C.感叹时光易逝的经典名句有很多,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D.第②句是递进复句,“岁月不居”“时光飞逝”“时不我待”都是主谓短语。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对偶句与相对应的作家作品不匹配的一项是(    )

A.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醉翁亭记》欧阳修)

B.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嘲》鲁迅)

C.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曹雪芹)

D.相貌语言,南北东西虽有别;心情肝胆,忠诚信义并无差。 (《水浒传》施耐庵)

 

四、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阅读刘墉的《处处有文章》节选,完成下列小题。

很多年轻朋友说他们写文章没有灵感,碰上作文题目,不知如何下手。岂知只要懂得“格物致知”,由身边的每样东西都可以悟出一番道理,引出许多文章。

我看见桌上的钉书机,可以用“格物致知”的方法想:钉书机真是简单又神奇的东西。很难让人相信,那短短细细,看来一点也不坚硬的钉书钉,居然能够一下子穿透上百张纸。我看了许久,终于想通:真正的原因,是由于它能把力量集中在两个点上,垂直用力。这世上许多人,看来很弱,也没什么了不得的才能,却能成就伟大的事业,都是是因为他能像钉书钉一样,认清目标,集中全力,不彷徨,不犹疑,奋斗到底。

这样不是可以从钉书机引申出人生的道理吗?

提到钉书机,让我想到“圆规”,你也可以用圆规来“格物致知”——

小时候,每次走过电影院前的广告看板,上面有圆形的图案,父亲总会指着说:“你信不信?在每个圆的中间,都能找到一个小小的洞眼,那是圆心,是画广告的人为了画圆,必须先固定的。有时候他们的圆规不够大,就先在圆心钉一根钉子,再拴上线,线的一端绑枝笔,拉着绕一圈,就能画出漂亮的圆。”听父亲说这话到今天,已经许多年了,但是每次我经过那样的广告看板都会想到他的话,还有他说的“一个人作事要有计划、要有心,想画个人生的圆吗?先定下你的心!”

你说,这不是一篇既感性又寓理的短文吗?

还有一篇是我从“门”上“格物致知”的。假使心有扉,那心扉必定是随着年岁而更换的。十几岁的心扉是玻璃的,脆弱而且透明,虽然关着,但是里面的人不断向外张望,外面的人也能够窥视门内。二十几岁的心扉是木头的,材料讲究而且雕饰漂亮,虽然里外隔绝,但是只要爱情的火焰就能把它烧穿。三十几岁的心扉是防火的铁门,冷硬而结实,虽然热情的火不容易烧开,柔情的水却能够渗透。四十几岁的心扉,是保险金库的钢门,重逾千斤而且密不透风,既耐得住火烧也不怕水侵,只有那知道密码备有钥匙的人,或了不得的神偷才能打开。

说了这么多,总归一句话:“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只要你肯用心,多观察,俯拾都是妙文佳句啊!

(有删改)

1.文中作者提到的“格物致知”的方法具体指的是什么?

2.请用“格物致知”的方法,从下面几种常见事物中选择一种,写一段既符合事物特点又蕴含生活哲理的文字。(不少于100字)

备选物品:美工刀    剪刀     橡皮    铅笔    尺子

 

五、选择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一碧万顷          为报城随太守

B.不知天上宫      必能裨补

C.,百姓苦        倚东风,豪徜徉

D.弓如霹雳惊      远山,吞长江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视之,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孰,同“熟”,仔细。

B.以咨善道,察纳雅言。(《出师表》诸葛亮)诹,询问。

C.寓逆旅,主人日再。(《送东阳马生序》宋濂)食,供养,给……吃。

D.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满江红》秋瑾)拭,明净。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心里的愤怒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左传·曹刿论战》)这才是对百姓尽了职分的一类事情,可以去打仗了。

C.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能在公共场所议论我的过错,让我听到的,可获得下等奖赏。

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欧阳修)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是太守。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一座孤城城门紧闭,风吼、马嘶以及军营的号角声充塞于天地之间,渲染出豪气冲天、慷慨激昂的雄壮气势。

B.“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描写了在深冬之时,作者奔走求学的艰难场景,在叙事中穿插细节描写,生动感人。

C.“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这句话言辞恳切,催人泪下,是诸葛亮感恩图报心理的集中体现。

D.“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写出诗人离筵上瞻望前程,只觉前路崎岖,歧途甚多,由此不禁生出许多忧虑和不安。

 

六、课外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吴师在陈,楚大夫皆惧,曰:“阖庐惟能用其民,以败我于柏举。今闻其嗣又甚焉,将若之何?”子西曰:“二三子恤不相睦,无患吴矣。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器不彤镂,宫室不观,舟车不饰;衣服财用,择不取费。在国,天有灾疠,亲巡孤寡而共乏困。在军,熟食者分,而后敢食,其所尝者,卒乘与焉。勤恤其民而与之劳逸,是以民不罢劳,死知不旷。吾先大夫子常易之,所以败我也。今闻夫差次有台榭陂池焉,宿有妃嫱嫔御焉,一曰之行,所欲必成,玩好必从珍异是聚,观乐是务,视民如仇而用之日新。夫先自败也已,安能败我?”

——《左传·子西论吴不足患》

注:①陈:国名。②阖(hé)庐:吴王,夫差的父亲。③嗣:后人,子孙。④子西:即公子申,楚国的令尹。⑤恤:忧虑。⑥不崇坛:不垒高坛,以节省民力。⑦不观:在宫室群落中不建造台榭。⑧灾疠(lì):水旱天灾和传染病。⑨不旷:不白白地死(为国而死,国家会给以抚恤)。⑩易:轻视。次:住宿。

1.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楚子西认为,吴王夫差并不可怕,值得忧患的是楚大夫内部的不和睦。

B.楚国败于柏举的原因是先大夫子常纸上谈兵,刚愎自用。

C.楚子西认为吴国的情况已经发生变化,因此吴师最终会自行溃败。

D.两代吴王生活作风的对比印证了“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历史规律。

2.根据原文内容填空

文中概写吴王阖庐对待百姓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而吴王夫差对待百姓的态度却是“___________________”,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夫差不足为楚国之患的原因,从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七、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请从部编语文九年级上下册课本中选择一部自己喜欢的名著,仿照示例为其写一段推荐语。

写作提示:①推荐角度仿照所给示例;②150字以内。

示例:

美国作家塞林格的长篇小说杰作《麦田里的守望者》,主要描写了一个16岁中学生霍顿被开除后离开学校,来到纽约游荡的三天里发生的故事。随着这个问题少年经历的展开,学校、社会甚至家庭、人性虚伪的假面被无情撕开,人生价值的评判标准被不断质疑。这部书问世以来,被众多高校和中学列为课外必读书目,引起了全世界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强烈共鸣,塑造了几代人的价值观,并成为全社会了解青年的钥匙。

——综艺节目《一本好书》第12期《麦田里的守望者》推荐语

 

八、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刚到九点半,老刘就转动轮椅,艰难地向阳台移去。

外面阳光很好。老刘的心情也很好,不等气喘均匀,就抬头朝对面顶楼的阳台望去。阳台上什么也没有,老刘一看表,还差10分钟。“老家伙,耐性是比我好啊!”老刘说。

老刘望的人是老李。老刘和老李同庚,他们同一个学校毕业,同一天到同一个单位报到,同一天结婚,也同一天退休。不同的是,老刘住的是A幢底楼,老李住的是对面B幢的顶楼。二人关系一直很好。为什么好,局外人说不清楚,都认为是有同样的爱好。

老刘和老李共同的爱好是下棋。两人对弈了几十年,难分伯仲。退休后,闲来无事,二人就天天下棋,不是老刘往B幢的顶楼爬,就是老李往A幢的底楼跑。他们的老伴儿前几年都去世了,儿女们为了生计,天天早出晚归。棋,让两位老人干瘪的日子像稻谷一样饱满起来。

“棋上分不出输赢,只有看谁先去见阎王了。”老刘说。“谁先去谁就算输!”老李哈哈大笑。

十几年过去了,老刘和老李腿脚不利索了,都坐起了轮椅。老刘再也无法爬上顶楼,老李再也无法下到底楼。

“电话里下棋,每天上午10点,我给你打电话。”老刘说。10点一到,老李的电话就会丁零零响起。他们一边下盲棋,一边嘘寒问暖。还经常相互戏谑说,阎王在等你。每次挂电话时,又相互叮咛,能吃就吃,啥事都别往心里去啊!

有一天,老刘按时拨通了电话,老李接了,却不说一个字。反复拨,还是一样。

老刘忐忑不安,晚上又打过去。他知道,到了晚上,老李的儿子才能回家。“哪位?”老李儿子的声音。“你刘叔。”老刘接着问,“你爸怎么啦,接电话又不说话。”“他哑了。”“哑了?!”“今天早晨起来,突然就说不出话了。”“耳朵没聋吧?把话筒给他,我要跟他说话!”老刘说。“怎么哑了呢?肯定是前辈子嘴臭了吧,不说话,想闷死我呀?这样吧,时间不变,我给你打过来,听见我说话,你就拍桌子。”老刘对老李说。

次日10点,老刘准时打过去电话。话筒里就传来了啪啪的响声。“老家伙,力气不小嘛!看来除了说不出话,其他零件还正常嘛。”老刘说。啪!啪!啪!又是一阵响声。“我怕你闷死。”老刘又说。啪!啪!啪!啪!响声更大了。这种交流虽不及斗嘴畅快,却让他们相互知道存在,心里踏实。

不料有一天,老李竟然不接电话了。不停地拨,都不接,老刘急得慌,心里陡生不安。

好不容易等到了晚上,老刘打电话问老李的儿子,“你爸在家吧?”“在啊。”“在,怎么不接电话?”“哦,聋了,昨天晚上,耳朵突然就听不见了。”老刘的心咯噔一下,像落进了冰窖。急忙写了张纸条,叫儿子给老李送去。

纸条上说:每天10点,到阳台上挥手,时间不变。谁不来,谁就是王八蛋!

10点终于到了,老李的头也终于冒出了阳台。老刘慌忙举起右手,不停地摇晃,一脸孩子般的笑容。老李也举起右手不停地挥动。“老家伙,想吃啥就吃啥,别当王八蛋啊!”老刘冲老李喊道。

岁月如风,在两位老人的指缝间悄悄溜走,转眼就到了秋天。老刘的手开始有些不听使唤了,每次抬举都很吃力,每次挥完手后,都会酸痛难忍。眼睛更不中用了,看老李,除见手在挥动,其他的一片模糊。但老刘依然坚持每天按时挥手,每次挥过之后,才会长长地吁一口气。

等到天空撒下雪花的时候,老刘彻底不行了。早晨醒来,他感到呼吸困难。儿子说去医院。老刘说,“来不及了,我的命自己清楚,答应我一件事,我走后,你必须每天10点向对面顶楼的阳台挥手,记住,不能露头。”说完,老刘头一歪,走了。儿子泪如泉涌。

半月之后,老刘儿子挥完手又赶出去忙事,无意间撞上了老李的儿子。“你爸身体还好吧?”老刘的儿子问。“好啊,刚才还和你爸挥手呢!”老李的儿子说完,慌忙走开了。他怕话说多了,漏嘴。爸半年前临走时交代过,千万不能让老刘知道他先走了。

在以“有创意的表达”为主题的读写交流活动中,老师推荐阅读上面这篇小说,并布置了以下两个任务。

(1)请从以下三个选项中为小说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并说明理由。

A. 挥手    B. 对弈    C. 老友记

(2)“有创意地表达”可以从立意、选材、叙述视角、语言表达、表现形式等方面入手,力求有新意,有个性,不落俗套。请分析这篇小说的“创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并选择一个角度具体评析。(具体评析不少于100字)

 

九、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热点背景)

云南曲靖一农家男孩在建筑工地上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引发社会关注。在不少网友为这位靠努力改变命运的男孩“点赞”的同时,网上也出现另一种声音——“高考不如当网红,读书不如去整容”,“读书没有前途”。此前,也曾出现过90后网红直播撕书、中学生看网红有钱可赚要退学等闹剧,“读书无用论”正在网络空间死灰复燃。

(图画解析)

(数据统计)

在社会统计领域,有无数权威统计资料证明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健康水平、预期寿命、心理健康水平、道德水平、社会责任感水平等等几乎所有的人类社会指标都呈无可争议的正相关。

(理性思考)

从业人员收入水平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受教育程度与平均寿命的关系 

两张图就能说明一切,可是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在中国社会还会引起争议?换句话说,为什么这年头网上越来越多的人,大肆地鼓吹读书无用论?上面的图表是否引发你一些思考。

(权威论坛)

言论一:大学生毕业起始工资和熟练技术工比不科学,受过良好教育的和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其思维方式、谋生本领、处世能力和思想内涵等等是迥然相异的,发展前景必然不同;再者这种比较也没有必要,因为对技术人员及体力劳动者的尊重,也是一个社会进步的体现。

言论二:反对读大学和一味夸大读大学的作用,都是一种盲目的功利主义思维。读大学不是去超市买商品需要等价交换,人们读大学的价值在于从这里收获一种更加健全、多元和独立的价值观,孕育好“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精神土壤。

言论三:义务教育,它让穷人和富人,城市和农村的竞争中有了一条公平的跑道,在这条跑道上,无论你是什么颜色的队伍,哨声一响,全凭实力。

言论四:世界全球化加剧贫富差距,使20%的人搭乘快车一路驰骋,80%的人会被“边缘化”。有一种“奶头乐”理论,认为可以给80%的被边缘者塞上一个“奶嘴”,让其心安理得接受被抛弃的命运,以此避免与20%的精英间的冲突。同理,读书无用论就是塞在庸人嘴里的奶头乐,让他们安于低学历的现状,放弃改变命运的机会。

班级举行“读书是否有用”的辩论会,你收集了以上材料。

(1)请认真观察(图画解析)和(理性思考)中的五幅图,分析概括网友支持“读书无用论 ”的原因。

(2)为了反驳“读书无用”的观点,请从材料中筛选有用信息,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

写作提示:①观点明确,论证合理,至少运用一种论证方法;②语言流畅,150字左右。

 

十、作文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根据要求作文

情境创设:

校广播站响起校长的声音:“今天是初三学生在校的最后一天,确切地说是最后一小时。这最后一个小时,我希望你们好好利用,去见校园里你最想见的人,说你最想说的话,做你最想做的事!预祝你们中考顺利!”

以“我初中的最后一小时”为题,在已给出的开头后续写一篇记叙文。

写作提示:①抒写校园内的真人真事真情,不要穿越时空选择历史、文学等人物;②600字以上(不包括已给开头部分)③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我初中的最后一小时

广播停了,我们所有的人愣在座位上不知所措,班主任走进来说:“自由因为有限而珍贵,请心存美好,心怀善意,赶快行动,别留遗憾!”说完老师走出了教室。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