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文字,写出相应的汉字或拼音。 送走最后一抹晚霞,夜幕悄悄降临。眼前,月光如潮,静mì(___________)美好的月色能洗去烦忧,让浮zào(___________)的心回归平静;月光如饵,诱惑了千般心情,酝酿(___________)(liàng niàng)着一支美妙的梦幻曲,令人陶醉。连虫儿也收敛(___________)(jiǎn liǎn)了往日的嘈杂,整个世界被这莹洁的万缕辉光所覆盖,晶莹剔透。
|
2. 难度:困难 | |
根据要求默写名句,或解答问题。 (1)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子曰:“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子夏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5)文化,也可喻之为海。文海万川涌入,涓流汇渠,因包容而成其大,因丰富而成其广,同样地气象万千。诚如曹操《观沧海》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国古代诗词中,常常可见“月”的身影。她有时清凉可人,刘翰在立秋日的夜里听见外面秋风萧萧,可是起来去找,却什么也找不到,只见“________________”;有时又善解人意,能替李白捎去对友人王昌龄的牵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海日楼”是清代学者沈曾植在上海的寓所。“海日楼”典故出自唐代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颈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人胡应麟《诗薮》中称此联诗“形容景物,妙绝千古”,你认为妙在何处,请对此联作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难度:中等 | |
按要求填写。 (1)《金色花》和《荷叶·母亲》两首散文诗都通过物象寄托情感,但不同的是印度诗人________________的《金色花》写想象之事,以儿童的视角来表达对母亲的依恋;而作家________________的《荷叶·母亲》则写现实与联想,以荷叶比喻母亲,赞颂伟大的母爱。 (2)《________________》是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
4. 难度:困难 | |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描写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阅读下面的文字,写出人名。 (1)她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2)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3)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
5. 难度:困难 | |
阅读甲、乙两个选段,回答问题。 (甲)举一个例说罢,冬天,水缸里结了薄冰的时候,我们大清早起一看见,便吃冰。有一回给沈四太太看到了,大声说道:“莫吃呀,要肚子疼的呢!”这声音又给我母亲听到了,跑出来我们都挨了一顿骂,并且有大半天不准玩。我们推论祸首,认定是沈四太太,于是提起她就不用尊称了,给她另外起了一个绰号,叫作“肚子疼”。 衍太太却决不如此。假如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的多。” (乙)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1)甲语段中的“衍太太”出自《朝花夕拾》中的《 》一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她的人物形象。 (2)乙语段的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 》。这段文字刻画了“我”当时怎样的心理?
|
6. 难度:困难 | |
回忆性散文写的是“过去的我”的经历和感受,但又往往带着“现在的我”的理解和思考,阅读这类文章,要关注文中的两个“我”——写作时“现在的我”与回忆中“过去的我”。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父亲的病(节选) 陈莲河的诊金也是一元四角。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不同。还有用药也不同,前回的名医是一个人还可以办的,这一回却是一个人有些办不妥帖了,因为他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但这差使在我并不为难,走进百草园,十对也容易得,将它们用线一缚,活活地掷入沸汤中完事。然而还有“平地木十株”呢,这可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问药店,问乡下人,问卖草药的,问老年人,问读书人,问木匠,都只是摇摇头,临末才记起了那远房的叔祖,爱种一点花木的老人,跑去一问,他果然知道,是生在山中树下的一种小树,能结红子如小珊瑚珠的,普通都称为“老弗大”。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药引弄到了,然而还有一种特别的丸药:败鼓皮丸。这“败鼓皮丸”就是用打破的旧鼓皮做成;水肿一名鼓胀,一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伏他。清朝的刚毅因为憎恨“洋鬼子”,预备打他们,练了些兵称作“虎神营”,取虎能食羊,神能伏鬼的意思,也就是这道理。 可惜这一种神药,全城中只有一家出售的,离我家就有五里,但这却不像平地木那样,必须暗中摸索了,陈莲河先生开方之后,就恳切详细地给我们说明。 “我有一种丹,”有一回陈莲河先生说,“点在舌上,我想一定可以见效。因为舌乃心之灵苗……价钱也并不贵,只要两块钱一盒……” 我父亲沉思了一会,摇摇头。 “我这样用药还会不大见效,”有一回陈莲河先生又说,“我想,可以请人看一看,可有什么冤愆(qiān)……医能医病,不能医命,对不对?自然,这也许是前世的……” 我的父亲沉思了一会,摇摇头。 不肯用灵丹点在舌头上,又想不出“怨愆”来,自然,单吃了一百多天的“败鼓皮丸”有什么用呢?依然打不破水肿,父亲终于躺在床上喘气了。还请一回陈莲河先生,这回是特拔,大洋十元。他依旧泰然地开了一张方,但已停止败鼓皮丸不用,药引也不很神妙了,所以只消半天,药也煎好,灌下去,却从口角上回了出来。 从此我便不再和陈莲河先生周旋,只在街上有时看见他坐在三名轿夫的快轿里飞一般抬过;听说他现在还康健,一面行医,一面还做中医什么学报,正在和只长于外科的西医奋斗哩。中西的思想确乎有一点不同。听说中国的孝子们,一到将要“罪孽深重祸延父母”的时候,就买几斤人参,煎汤灌下去,希望父母多喘几天气,即使半天也好。我的一位教医学的先生却教给我医生的职务道:可医的应该给他医治,不可医的应该给他死得没有痛苦——但这先生自然是西医。 父亲的喘气颇长久,连我也听得很吃力,然而谁也不能帮助他。我有时竟至于电光一闪似地想道:“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立刻觉得这思想就不该,就是犯了罪;但同时又觉得这思想实在是正当的,我很爱我的父亲。便是现在,也还是这样想的。 早晨,住在一门里的衍太太进来了。她是一个精通礼节的妇人,说我们不应该空等着。于是给他换衣服;又将纸锭和一种什么《高王经》烧成灰,用纸包了给他捏在拳头里…… “叫呀,你父亲要断气了,快叫呀!”衍太太说。 “父亲!父亲!”我就叫起来。 “大声!他听不见。还不快叫?!” “父亲!!!父亲!!!” 他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苦痛,“叫呀!快叫呀!”她催促说。 “父亲!!!” “什么呢?……不要嚷……不……”他低低地说,又较急地喘着气,好一会,这才复了原状,平静下去了。 “父亲!!!”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 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最大的错处。 (1)在选文中,作者主要通过回忆____ 和____ 两个生活场景表现父子关系。从“现在的我”来看回忆中的名医,却发现了__。 (2)下列语句写的是“过去的我”的经历和感受,请揣摩加点词语,根据括号要求分析“小鲁迅”的内心感受。 立刻觉得这思想就不该,就是犯了罪;但同时又觉得这思想实在是正当的,我很爱我的父亲。(“不该”与“正当”是否矛盾?如何理解? ) (3)选文结尾“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写了“我”现在的感受,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
7. 难度:困难 | |
最美牵牛花 ①我最喜欢的花是什么呢?说出来你有可能不信:牵牛花。我尤其喜欢晚秋山坡上野生的牵牛花和故乡木篱笆上的牵牛花。 ②时下正是晚秋。十一月都过去了三分之一。十多天前还满树葱茏神气活现的刺槐,现已形销骨立只剩几枚叶片了,犹如举着降旗的残兵败将。就连一味疯长的野草也已乖乖缩回自己固有的领地,蔫了,黄了,枯萎了。惟独牵牛花不同。深紫的,浅蓝的,粉红的,条纹的,仍开得生机蓬勃顾盼生辉。(A)有的“唰”一下子在荒草地绽开无数多情的笑靥,有的“忽”一下子蹿上枯枝擎起高傲的喇叭,有的在路旁沙地上绣出斑斓的图案。后来,我的目光久久停留在山坡中间由石块和青砖砌成的半堵残墙上面。墙上的爬山虎没了叶片,只剩几条细蔓紧紧攀附不动,如老人手背上的几根细筋。墙根的芒草也已无精打彩。却见四五朵红蓝两色的牵牛花在残墙上开得正艳,薄薄的花朵在清冷的秋阳下抖出妩媚的光彩。枯黄与娇艳,残缺与圆满,寂灭与生机,刚与柔,厚与薄,重与轻——世上难道还有比这更美妙更和谐的对比与反差吗?我一时忘了移步,默默凝视良久。谁都知道牵牛花是生命力脆弱的花。盛夏时节,太阳出来两三个小时一支支小喇叭就合拢起来。而就整个植株来说,生命力却又那么顽强。正如故乡的母亲说的:“这花可能开了,能开到老秋”(老秋是土话,晚秋)——开不到中午的牵牛花却能开到晚秋。 ③是的,我所以喜欢牵牛花,也和故乡有关。 ④小时候好几年是在乡下的爷爷奶奶家度过的。奶奶特别喜欢牵牛花。每到入夏时节,茅屋小院的木篱笆就爬满五颜六色的牵牛花。牵牛花比人醒得早,人还没睁眼没张嘴,牵牛花就悄悄张开嘴巴,张成一个个玲珑剔透的小喇叭。(B)薄薄的,颤颤的,嫩嫩的,艳艳的,真想上去吻一口,用舌尖把上面晶莹的露珠舔进嘴里。那是真正的花篱。花篱外面跑着叫着七八只芦花鸡和三五只白鸭,花篱里面有一排金灿灿的向日葵,有好多架黄瓜和两三垄西红柿。奶奶屋梁上悬一个不大的柳条篮,奶奶每每从篮里摸出小红灯笼似的西红柿给我。记得最好吃的是一种叫毛柿子的西红柿,桃形,不大,顶部有尖,毛茸茸的,咬一口能甜得人发抖。奶奶自己却不舍得吃,笑眯眯看着我狼吞虎咽。对了,篱笆西端有一棵不高的杏树,牵牛花在篱笆上爬不开了,就爬到杏树上去。杏熟的时候,嫩黄色的杏,有的贴着牵牛花,有的在牵牛花下捉迷藏。它们当然逃不过奶奶的眼睛。奶奶拎个小筐摘下来,等我放学回来吃,或第二天塞进书包,让我在上学路上受用。那时不比现在,艰苦岁月,贫穷乡间,有杏吃已经美上天了。 ⑤这么着,看见牵牛花,眼前有时就浮现出已经去世三十多年的奶奶慈祥的面影,甚至嗅出嫩黄瓜的清香,舌底生出毛柿子和黄杏那甜甜黏黏的汁液,心头泛起悠悠忽忽的乡愁…… ⑥或许你认为权倾一时是幸福,金榜题名是幸福,富甲一方是幸福,扬名海外是幸福。但对于我,最幸福的,莫过于夏日清晨从爬满牵牛花的山坡或木篱间走过。 (选自《中国海洋大学报》,有删改。作者林少华) 1.请细读第②段,找出“枯黄与娇艳,残缺与圆满,寂灭与生机”中的“残缺”具体指代的内容。(要求:每一点不超过15字) 2.本文语言很有表现力,请结合文意,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加以品析。 A.有的“唰”一下子在荒草地绽开无数多情的笑靥,有的“忽”一下子蹿上枯枝擎起高傲的喇叭,有的在路旁沙地上绣出斑斓的图案。 (品析修辞手法的妙处) B.薄薄的,颤颤的,嫩嫩的,艳艳的,真想上去吻一口,用舌尖把上面晶莹的露珠舔进嘴里。(品析叠词的妙处) 3.联系全文,说说文章第①段中“我”为什么“尤其喜欢晚秋山坡上野生的牵牛花和故乡木篱笆上的牵牛花”。 4.结合全文及你的生活体验,理解第6段画线句中“最幸福”的含义。
|
8. 难度:中等 | |
(一)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二)曹冲称象 冲少聪察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大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大悦,即施行焉。 1.解释下列加点字。 (1)期日中 (2)下车引之 (3)入门不顾 (4)咸莫能出其理 (5)置象大船之上 (6)太祖大悦 2.请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冲少聪察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3.翻译下列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1)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 4.自古英雄出少年,元方与曹冲除了聪慧敏捷,他们还分别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
|
9. 难度:中等 | |
写作 同学,一个多么亲切而又熟悉的字眼。自从上学那天起,他们便围绕在你身边,陪伴你度过校园中的每一天。升入了初中,身边又多了新同学。你一定感觉到,身边的同学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性格,都有不一样的精彩,都有自己一片多彩的天空。 请以“我的同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有真情实感。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同学名字建议用化名。3.字数在600字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