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汗流浃背(jiā) 绯红(fēi) 憎恶(zēng) 纳罕(hǎn) B.消耗殆尽(dài) 逃遁(dùn) 炮制(páo) 褒扬(bāo) C.颔首低眉(hàn) 蛮横 (hèng) 炽热(zhì) 酒肆(sì) D.深恶痛疾(wù) 吹嘘(xū) 佃农(diàn) 不逊(xùn)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仲裁 琦岖 杳无消息 屏息敛声 B.浩瀚 娴熟 莫名其妙 仓皇而逃 C.咆哮 畸形 一丝不苟 眼花瞭乱 D.窒息 轩昂 殚精碣虑 从容不迫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在庆祝祖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深情缅怀革命前辈,他们的恩情我们耿耿于怀。 B.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C.中国女排以锐不可当之势成功获得2019年女排世界杯冠军。 D.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同学们都在积极准备节目,迎接元月1号的元旦联欢晚会。 B.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C.在创建“文明旅游城市”活动中,使我县自然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 D.深受读者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情境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小刚为成绩不好而郁闷,小海劝他说:“不是每个人都是学习的料,你就看开一点吧!” B.学生在考场紧张地等待考试开始,监考老师说:“别紧张,深呼吸,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 C.餐厅服务员劝阻正在吸烟的顾客,顾客叼着烟说:“烟是我买的,关你什么事?” D.展刚对参加父亲寿宴的亲朋好友说:“非常感谢大家能抽空参加令尊的生日宴会。”
|
6. 难度:中等 | |
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________________只有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紧密结合起来,知识才能化为力量,书本才能变成财富。 ①想得很高,策划得很好,但一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往往处处碰壁。 ②尤其在现代社会,处处讲知识,样样要科技,一个“大老粗”怎么干得下去? ③只“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那就更难成大事。 ④所以“读万卷书”是我们所需要的,“行万里路”也是我们所需要的。 ⑤光“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那就只能是纸上谈兵。 A.①②④③⑤ B.①②③⑤④ C.⑤①③②④ D.⑤③①②④
|
7. 难度:中等 |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的全过程,新闻特写则主要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就属于新闻特写。 B.《列夫·托尔斯泰》作者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他用力透纸背而又妙趣横生的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C.《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D.《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 B.这部书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经典名著。作为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它在西方世界获得了轰动性影响。 C.在陕北,埃德加·斯诺采访的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除毛泽东外,还有朱德、周恩来、彭德怀、贺龙、刘志丹、徐海东等。 D.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西安事变。
|
9. 难度:中等 | |
朗读有助于记忆吗? 徐航 ①说到朗读,我们常常会想起小学生早上的晨读课,大家一起举着书本大声诵读课文的情景想必人人都经历过。然而,这种朗读方式真的有助于学习吗?朗读是否能让我们加深记忆呢? ②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最基本的智能之一,联结着我们的过去与现在。一切经验都要经过编码、储存和提取才能形成完整的记忆过程。 ③记忆有三种不同的类型: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④记忆是一个复杂的过裎。以背古诗为例,当“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这句诗呈现在我们面前时,仅仅留下一个感觉记忆,大概只能保持0.25-2秒左右,我们知道这是一句古诗。如果我们想记住它,就要对它进行编码,将感觉记忆转化为更长时间的记忆。编码的过程带有很多个人色彩,有些人可能会根据诗句内容来想象画面加以编码,有些人则可能会根据诗句读音来加以编码。但这样仅仅是进行了初步的深加工,短时记忆也只能保持一两分钟而已,如果没有转化为长时记忆,那么记忆的死敌“遗忘”就会将它带走。 ⑤短时记忆有两种编码方式: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通过图像依次呈现B、C、P、E、V、F几个字母后,再要求被试者按照顺序进行回忆。结果发现,在视觉呈现条件下发音相似的字母,如B和V,容易发生混淆;而形状相似的字母,如E和F之间则很少混淆。这说明听觉也是很重要的编码方式。由此看来,边看边读是个双遍码的过程,既区别了语音也区别了语义,对信息进行深加工,更有助于记忆的巩固。 ⑥一般而言,朗读在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过程中充当了刺激物的角色。在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记忆的信息上,也更能帮助我们记住它。不过,要实现终生不忘,还需要不断重复,及时巩固,而不要等到已经崩溃后再去修补。 ⑦关于如何提高自己的记忆力,除了朗读这种深加工之外,还有一些简单易学的方法。 ⑧利用大脑觉醒状态的时间规律,不失为一种记忆的好方法。大脑的觉醒状态指大脑的兴奋水平。早在19世纪,心理学家就已经发现,上午11点到12点之间的记忆效率最高,下午6点到8点效率最低。当然大脑觉醒状态的时间规律也会随个体生理机能的状态不同而产生差异。 ⑨组织有效的复习也是加深记忆的主要途径。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学习半小时之后,遗忘率就会达到40%左右。因此,保证良好的记忆需要及时复习。另外,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要好,也就是每天三次各花10分钟复习的效果比每天花30分钟复习一次的效果要好。 ⑩朗读是加深记忆的有效方法,但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关于记忆规律,还有许多未解之谜,有待我们继续探索和发现。 1.下列关于“记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联结过去与现在的记忆是指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社会经验的心理过程。 B.记忆有感觉记忆、短时记忆以及长时记忆三种不同的类型。 C.一切经验都要经过编码、储存和提取才能形成完整的记忆过程。 D.短时记忆若未转化为长时记忆,“遗忘”就会马上出现并带走短时记忆的内容。 2.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逻辑顺序,说明了记忆类型、朗读对记忆的帮助以及其他加深记忆的方法等内容。 B.第①段末尾的两个问句,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富有吸引力,领起下文。 C.第⑨段加点的词语“主要”,限定了范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第④段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实验发现,在视觉呈现条件下,发音相似的字母容易发生混淆,而形状相似的字母则很少混淆。 B.朗读是一个双编码的过程,既区别语音、语义,又对信息进行深加工,更有助于巩固记忆。 C.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学习半小时之后,遗忘率就会达到40%以上。 D.记忆时可利用大脑觉醒状态的时间规律,但这种规律会因个体生理机能的状态不同而产生差异。
|
10.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感,气概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象在天晴时登楼远眺,由渺不可知的感觉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文势波澜起伏。 C.尾联紧承前三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归思,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
11. 难度:中等 | |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答谢中书书 朱元思书(《与朱元思书》) B.清流见底 不见曦月(《三峡》) C.夕日欲颓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念无与为乐者(《记承天寺夜游》) 2.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自康乐以来 自三峡七百里中(《三峡》) B.四时俱备 学而时习之 (《论语》) C.自康乐以来 可以调素琴(《陋室铭》)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念无与为乐者(《记承天寺夜游》)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以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一句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 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4.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12. 难度:中等 | |
望梅止渴 魏武行役,失汲道,三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①魏武:曹操,他的儿子曹丕代汉建立魏国后,追尊他为魏武帝。②行役:带有任务而跋涉路途,这里指代部队行军。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失汲道 (2)乃令曰 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士卒闻之,口皆出水。 3.“望梅止渴”现在用来比喻什么?你如何看待文中曹操的做法。
|
13. 难度:中等 | |
按要求填空。 (1)馨香盈怀袖,________________。(《庭中有奇树》) (2)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___。(曹植《梁甫行》) (3)东皋薄暮望,___________。(王绩《野望》) (4)____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6)默写李白《渡荆门送别》的颈联和尾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难度:中等 | |
班上开展以“诚信大家谈”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请你按照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 (1)(观点论述)河南省高中生陈奕帆,骑车时不慎刮蹭了一辆停在路边的宝马车,因车主不在现场,他写了一封道歉信,并用信包着寒假打工挣来的311元钱,卡在宝马车门把手里,使车主大为感动。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有人说,这名高中生只是做了该做的事,不值得大肆宣扬;有人说,社会需要弘扬这样的正能量。你怎么看待这件事?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字数在80字以内。 (2)(故事链接)上图是中国古代一则经典故事,请你概述故事内容,60字以内。 (3)(对联续写)根据上联,结合上面两则材料,续写下联。 上联:诚信学子勇担责任
|
15. 难度:困难 | |
开在心灵的荠麦花 张西武 ①盛夏的阳光,火一样炙烤着大地。荒芜的山坡上,因春旱而大片缺苗,原来的良田竟然变成了荒地。我汗流浃背地在前面刨地开垄,母亲在后面撒播荞麦种补苗。 ②七月的天空像个大火炉,把我十七岁的青春曝晒成村夫般的沧桑,我的心情就像这暴热的天气一样暴怒无常。请原谅一个刚刚得知以三分之差名落孙山的少年,在生命之初沉重的打击下,没有人安慰和鼓励,却要像个农夫一样在农田里拼命劳作。我心情烦乱地嚷道:“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来补种荞麦,不是白来遭这个罪吗?你看这满地的草,将来荞麦还不荒死!”母亲直起腰擦一把额头上的汗水,望着荒芜的田地说:“浪费了这片地多可惜,只要下半年雨水调和,荞麦会很快长起来的,等冬天给你做饸饹面吃哈。”在那个贫困的旧时光里,能吃上一顿面食多么令人向往啊,我似乎闻到了荞麦面的香味,也看到满地荞麦花开,在微风中荡漾。我又有了力气,继续在烈日下挥汗如雨继续劳作。 ③傍晚时分,荒芜的山坡都种完了,我和母亲已累得筋疲力尽,但我看到母亲欣慰地笑了。下山的路上,母亲看着狼狈的我心疼地说:“你看种地的活又苦又累,一辈子也别指望有出息了,你还是去复读吧,你一直学习那么好,放弃可惜了,我和你爹再累也能供你上完学。”我摇摇头说:“不上了,我还是在家帮你们种地吧,不能再拖累你们了。”母亲絮絮叨叨说了农村的苦,和盼望我能有出息的决心。但我没有听母亲的劝,决意留在家中务农。 ④一个多月后,到了秋季开学的日子,我的心里也长了草。失魂落魄的我整天跟着父母亲在农田里辛苦劳作,我企图用劳累驱逐心灵的空虚,但是没有用,我的心里仍然杂草丛生。 ⑤一天傍晚,回家后发现母亲没回来。趁着月色,我在荞麦地里找到了母亲。月光下,荞麦花一片雪白,晚风轻拂,淡淡的花香在空气中氤氲。我微醉于如此静好的月夜,此时我忽然想起一句诗“月明荞麦花如雪”,真的好美啊! 月光下,母亲弯腰弓背,在地里拔草。看着辛苦的母亲,刚才欣赏美景的兴致荡然无存,心酸得几乎要落泪,母亲为了这点荞麦的收成,为了给我吃一顿美味的饸饹面,竟然在月下坚持劳作!母亲发现了我,直起腰兴奋地对我说:“你不是说怕种晚了荞麦熟不了吗,你看现在已经开满了花,有的已经结籽,我们就等着收荞麦了!”母亲的自信,让我很感动,她在如此艰苦的生活中,仍然能够坚定信念,充满希望地生活,在这片面临绝收的土地上,播种了希望,让荞麦花开遍了田野。而我年纪轻轻怎么就轻言放弃了呢? ⑥几天后,我终于下定决心重返校园,临走前,母亲竟然激动而自豪地说:“我就说我儿子不会窝在这个山沟里,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那一刻,我也一样激动万分,暗暗下决心发奋读书。后来终于在第二年榜上有名,满足了母亲的心愿,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⑦从此,每当生命中再遇到挫折和痛苦时,我都会想起那个“月明荞麦花如雪”的夜晚,那一片开在心灵深处的荞麦花和在荞麦地辛苦劳作的母亲。 ⑧那一片带着清香的荞麦花,把坚定的信念深植于我的心田,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人生跌入低谷时,要想让曾经荒芜的田地有生机和希望,最好的办法就是种上庄稼,把希望的种子植入心田,然后用辛勤的汗水和坚定信念,浇开生命的花朵。 (选自2016年11月《思维与智慧》) 1.根据提示写出“我”的情感态度变化。 —— —— —— 2.说说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好在哪里? (l)月光下,荞麦花一片雪白,晚风轻拂,淡淡的花香在空气中氤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企图用劳累驱逐心灵的空虚,但是没有用,我的心里仍然杂草丛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我微醉于如此静好的月夜,此时我忽然想起一句诗“月明荞麦花如雪”,真的好美啊! 4.根据你的理解,谈谈“荞麦花”在文中的作用。
|
16. 难度:中等 | |
根据下面的要求写一篇文章。 “一”数量虽小,却影响巨大。一束阳光,可以温暖整个冬天;一册书卷,可以承载岁月沧桑;一双眼睛,可以穿透人的灵魂;一声叮咛,透露出浓浓的关爱与牵挂;一次散步,可以折射出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生活中那无处不在的“一”定然也曾让你或惊喜、或感动、或深思、或振奋…… 请以“那一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补全题目。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2)内容充实,感情真挚;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600字。 (3)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