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泰安新泰市(五四制)西部联盟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那时自己对人情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什么争sǒng)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的。

B.船里的那些土财主的家juàn)固然在,然而他们不在乎看戏。

C.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zài)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周而复始。

D.大雁知道,从黎明到夜降临在每个zhǎo)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他们的猎枪。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置身在泰山公园,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一切都是那么美不胜收

B. 节日的海陵城张灯结彩,大街上车辆行人川流不息。

C. 不管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黄发垂髫的孩童,都被这盛大的场面吸引了。

D. 精彩的演奏戛然而止,一直鸦雀无声的大厅里,随即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缠绕)摇缀,参差披拂(《小石潭记》)

(假如)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

B.峨冠(高高的帽子,在文中作动词用)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神情与苏、黄不(类似)(《核舟记》)

C.道阻且(向右迂曲)(《蒹葭》)

宛在水中(水中的小块陆地)(《蒹葭》)

D.芳草鲜美,落(花)缤纷(《桃花源记》)

日光下(穿透),影布石上(《小石潭记》)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

B.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C.斯石英可以在实验室制造,但它们在自然界存在吗?回答是肯定的。

D.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里在死亡,那里在生长,这里在建设,那里在破坏。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文化读书类节目《朗读者》自播出以来,成为荧屏上的一股“综艺清流”。

B.伴着我们的除了李老五的叙家常,便是一把腰刀、一具灯笼。

C.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5个专业公司、4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6500万元。

D.金庸运用的是武侠这一大众喜闻乐见的题材,抒写世道人心,浸润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承担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回延安》的作者是诗人贺敬之。

B.陶渊明,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时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柳宗元,字子厚,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共305篇。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

D.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二、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阅读《社戏》中的几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选文画横线句子中的“他”指的是(   )

A.空气 B.夜气 C.豆麦 D.笛声

2.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运用纪实的手法,记叙了鲁迅先生儿时去看社戏的往事,表现了他对乡间美好生活的留恋。

B.“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这个比喻符合当时舟中观夜景的实际情形:因山势起伏,船行疾速,山色淡黑,群山极像“踊跃”的、“铁”青的巨兽的脊背,同时也写出了船速之快,看戏心切。

C.“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这句从视觉、嗅觉、触觉角度写了两岸的景象。

D.第①段中的“磕”“退后”“上前”等词语生动了表现了少年们驾船技术的娴熟。

3.下面四组诗句中所描绘的季节与选文所反映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

A.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C.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阅读《恐龙无处不有》,完成下列小题。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骨骼化石。该岛是离南极海岸不远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

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的动物的化石。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北部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由现在的南美和非洲构成,最南部是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

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

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全分开。现在的每一个大陆都有自己的恐龙化石。

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然而,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大约经历了一亿年,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如果南极的冰雪层再薄一些的话,我们就可以找到它们。

因此,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1.下列对首段表述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表达方式是议论。

B.该段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

C.该段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点明了说明的中心。

D.开篇提出观点: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2.对下列句子中说明方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打比方、列数字)

B.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列数字)

C.然而,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作比较)

D.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打比方)

3.对下列语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句中“似乎”表示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B.“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中“携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将抽象的道理说的通俗易懂。

C.“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运用反问语气,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激发读者的兴趣。

D.“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中的“大约”是推测,因为年代的久远,不可能用确切的数字,用“大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平实性。

 

三、课内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桃花源记》,完成下列小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

B.“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译文:起初洞口很狭窄,刚好可以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C.“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译文:(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D.“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译文:(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

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采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语言质朴,清新自然。

B.本文第一段着眼于“异”字,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的桃花源做了铺垫。

C.文章为了吸引读者,多处设置了伏笔,如“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为下文写找不到桃花源设置了伏笔。

D.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从发现桃花源到访问桃花源,再到离开桃花源,层次分明,情节引人入胜。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阅读《关雎》,完成下列小题。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右芼”的“之”指的是“荇菜”。

B.“寤寐求”的“之”指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在这里是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之”的“乐”是“快乐”的意思,在这里是动词,且表使动。

2.下列对《关雎》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小伙子追求心爱姑娘的经过,赞美了纯真、深切的爱情。

B.“窈窕淑女”指美好的女子,诗中指主人公心中的爱人。

C.“寤寐思服”表现了男主人公因追求不得而寝居不安的状态,表现了男主人公对爱人的痴情。

D.全诗运用起兴手法,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但反复咏唱稍显啰唆,语言不够凝练。

 

五、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默写填空。

(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________,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君子务本,________

(3)________,波撼岳阳城。

(4)________,儿女共沾巾。

(5)寂寥无人,凄神寒骨,________

(6)式微式微,胡不归?________,胡为乎泥中?

(7)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________

(8)隔篁竹,闻水声,________,心乐之。

(9)________,天涯若比邻。

(10)蒹葭苍苍,________

 

六、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名著阅读。

(一)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

(二)现在手头没有散文的书(指古文),《世说新语》大可一读。日本人几百年来都把它当作枕中秘宝。我常常缅怀两晋六朝的文采风流,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高峰。

(三)寄你的书里,《古诗源选》《唐五代宋词选》《元明散曲选》,前面都有序文,写得不坏;你可仔细看,而且要多看几遍;隔些日子温温,无形中可以增加文学史及文学体的学识,和外国朋友谈天也多些材料。

以上选段出自《傅雷家书》,加点的“你”指的是____(姓名)。作者在信中告诉儿子,____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作者在信中还说:他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对学问的忠诚。学问第一,艺术第一,____第一,爱情第二。

 

七、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

人的一生需要做出许许多多的选择,正是一些关键的抉择成就了美丽人生:木兰替父从军的勇敢抉择,使她成为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鲁迅弃医从文的明智抉择,使他成为名扬天下的文坛巨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课外阅读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詹鼎,字国器,台宁海人也。其家素贱,父鬻饼市中,而舍县之大家。大家惟吴氏最豪贵,舍其家,生鼎。鼎生六七年,不与市中儿嬉敖,独喜游学馆,听人读书,归,辄能言诸生所诵。吴氏爱之,谓其父令儿读书。鼎欣然,其父独不肯,骂曰:“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然鼎每自课习,夜坐饼灶下,诵不休。其父见其志不可夺,遣之读书。逾年,尽通其师所能,师辞之。时吴氏家延师儒,鼎就学,吴氏亦子育之,使学。未数年,吴氏子无能与鼎谈者。其师去,鼎遂为吴氏诸子师。

(节选自《逊志斋集》)

(注释)①鬻():卖。②舍:租赁。

1.请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能言诸生所诵____

(2)吴氏____

(3)其父见其不可夺____

(4)时吴氏家师儒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

(2)逾年,尽通其师所能,师辞之。

3.詹鼎的求学之路顺畅吗?为什么?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九、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世界还很年轻

①初中毕业,我考到县城读书,母亲做了个相当前卫的决定:垦荒种棉花,来年用自家的棉絮给女儿做一床新铺盖。在这个精彩纷呈的世界上,彰显母爱的事每天都会发生,没有什么稀奇,唯一不同的就是我感觉她的这个决定又笨又没有必要。

②那时环绕在村子四周的都是水田,没有现成的棉花地,就算种出了棉花,变成新被褥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再者,种棉花几乎要天天喷药,否则虫子猖獗,到秋后留不下几个棉桃。但是在成堆的困难面前,母亲大手一挥,她很坚决,她的理由也很简单:女儿考到县城就必须配好的被褥,公家发的她信不过。

③开学后我就忙碌自己的学业,母亲也忙,忙秋收,忙着打听种棉花的事。那时候村里没有电话,她又不会骑自行车,种棉花的亲戚离我们村十几里地,她都是一步步走着去的,从没有喊过累。她选中的棉田依傍着沟渠,是一块撂荒地,长满了白茅和芦苇。土地解冻之后,母亲就扛着铁锹去垦荒。茅草根和小芦苇的根,把那块地包裹得又密又厚,像一条错综的毯子。这样的地块,掘起来很费劲。往常一锹下去就能翻上来的土,这里得多费几倍的力气。一个春天下来,母亲的脸变得又黑又瘦,以致我回家看到她的模样,吓了一跳。母亲黑了瘦了,但是那块荒地却变得有边有角,平头正脸。种子已经播到地里,盖了白生生的薄膜,芜杂的世界在春天中呈现出新的秩序。

④学校的功课紧张,她每天如何辛劳我是不知道的。后来听邻居说起,每天下地回来,她就钻进厨房先忙活出一家人的饭食,然后趁着薄暮时分的天光,再钻进棉花趟子里,掐杈子,打花心,捉虫子。干这些活都是零打碎敲的工夫,牺牲的却是她的休息时间。有一回可能是太累了,母亲竟然歪在棉花地旁边的草沟里睡着了

⑤那段时间我的成绩并不稳定,心情晴朗的时候少,阴天的时候多。功课紧张,偏偏班主任又指定让我参加学校的演讲赛。虽说我普通话比较标准,但是以我内向的性格,让我在人前侃侃而谈,甚至连比划带拍桌子的演讲,把观众感动到掉眼泪,我实在觉得为难。当我站在棉花地头跟母亲大吐苦水的时候,就是怀着这样一种抗拒的心情,我想打退堂鼓。

⑥那是秋天的清晨,草籽在秋风中陆续成熟,草叶上闪烁着晶莹的光亮。母亲正在棉田里忙碌着,她的腰间系了一块塑料布,防止露打湿衣服,但是裤脚上却已经变得湿漉漉的。她一边掐去疯长的杈子,一边仔细翻检棉花嫩蕾上的虫子。在一棵棵棉苗前,母亲的急性子和坏脾气都消失了,她变成了一个极其耐心的人,就像面对着十分宠爱的孩子。是啊,从春天到秋天,田里的无数棵棉花,就是这样一遍遍翻检过去,又抚摸过来的,每一棵棉花上都留下了她的指纹和温度。母亲的情意没有白费,棉花们都很争气,叶子深绿,极力展开的枝杈间已经见到累累的棉桃。听完我的诉苦,母亲说:“老师让咱讲是看得起咱,那你就好好地讲。”回头揪下一个被雨水捂烂的桃子,惋惜叹了一口气,继续说,“一遍讲不好,你就多讲几遍。好东西都是熬出来的。”

最后的这句话突然击中了我的心。看着黑瘦的母亲,我突然一阵心酸,同时一股莫名的力量在心底泛起。为了我的新铺盖,母亲在“熬”;为了演讲赛的好成绩,我也要“熬”。她虽然讲不出深刻的道理给我听,但她倔强地认定,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最终会变成洁白的棉絮,去温暖女儿,让她在白天繁重的课业之后,夜间有一个轻盈幸福的梦。为了这份信念,她不喊苦不叫屈,硬生生将一块荒地变成了棉田。那时候,她既要照顾半身不遂的祖父,又要处理一大摊子家务。在焦头烂额里,信念如同一盏孤灯,在黑暗中亮起。循着这光亮,她看到了丰收在望的棉花,她的女儿也读出了一番人生的隽语。

⑧多年之后回望,我还记得那个整日里劳碌的身影,记得她的不服输和坚持。这些年来,每当疲倦偷懒,我便习惯性地向着故乡的方向张望一会儿,然后俯下身子继续我的工作。

⑨世界在窗外,未来在远方,亲爱的同学,你准备好出发了吗?希望你的心头也有一盏灯照拂,希望你坚定而努力。正如茨维塔耶娃在诗中写的那样:

⑩世界还很年轻,一切都将发生,为了你能到来。

(选自《中学生阅读》2018年第7期)

1.第①段结尾说“我感觉她的这个决定又笨又没有必要”。作者认为“这个决定又笨又没有必要”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语境,从修辞角度赏析第三段画线句子“茅草根和小芦苇的根,把那块地包裹得又密又厚,像一条错综的毯子”的表达效果。

3.文章用“世界还很年轻”做标题,有何用意?

4.分析第七自然段的语言特点。

 

十、作文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作文

花儿盛开是绽放,梦想实现是绽放,战胜自我是绽放……绽放,需要阳光和雨露;绽放,也需要努力与坚持。花朵不分大小,目标不论高低,绽放了,就是美丽的。

请以“美丽的绽放”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卷面整洁,字迹清晰。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