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根据课文默写。 ①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 ②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③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④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⑤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⑥____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⑦面对未来和挑战,我们常会引用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话来表达自己不畏艰难,一往无前,对理想和真理的执著追求。
|
2. 难度:中等 | |
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累zhuì(______) ②lán(______)语 ③悲天mĭn(______)人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 一项是( ) A.陶渊明一生傲骨嶙峋,绝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B.舞蹈家杨丽萍对自己的每一个舞姿都有极高要求,甚至自认为有点吹毛求疵了。 C.这个毒枭被缉毒警当场击毙,终于落得个马革裹尸的下场。 D.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清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三级:乡试、会试、殿试。乡试取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取中后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第一名俗称状元。 B.“射者中”的“射”是一种投壶游戏,“觥筹交错”的“觥”是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用的筹码。 C.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D.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他在《变色龙》这篇小说中,运用夸张的手法塑造了奥楚蔑洛夫这个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走狗形象,堪称经典。
|
5. 难度:简单 | |
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朝花夕拾》的《二十四孝图》中,忆述儿时阅读的感受,赞美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参加艰苦的筑路时得了伤寒。这次病愈后,保尔在烈士公墓前悼念革命战友,思考生命的意义。 C.《海底两万里》中“遭冰山封路”“陷缺氧危机”“海底观美景”“洋面见海难”等情节惊险离奇,极富幻想,引人入胜。 D.“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眼睛亮如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这段话描写的是《西游记》中的沙僧。
|
6.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水浒传》的选段,回答问题。 李逵、燕青,径望梁山泊来。路上无话,直到忠义堂上。宋江见了李逵、燕青回来,便问道:“兄弟,你两个那里来?错了许多路,如今方到。”李逵那里应答,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众人都吃一惊。宋江喝道:“黑厮又做甚么?”李逵拿了双斧,抢上堂来,径奔宋江。 …… 结合小说前文的情节,简洁概括选段中李逵要杀宋江的原因,可看出李逵怎样的性格特点?
|
7.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骆驼祥子》的选段,回答问题。 不知不觉的,他来到了中海。他在桥上立了许久,世界像是已经死去,没一点声音,没一点动静,灰白的雪花似乎得了机会,慌乱的,轻快的,一劲儿往下落,要人不知鬼不觉的把世界埋上。在这种静寂中,祥子听见自己的良心的微语。先不要管自己吧,还是得先回去看看曹家的人。只剩下曹太太与高妈,没一个男人!难道那最后的五块钱不是曹先生给的么?不敢再思索,他拔起腿就往回走,非常的快。 …… “说话呀!愣着算得了事吗?到底是怎回事?” “你走吧!”祥子好容易找到了一句话:“走吧!” “你看家?”高妈的气消了点。 “见了先生,你就说,侦探逮住了我,可又,可又,没逮住我!” “这像什么话呀?”高妈气得几乎要笑。 ①上文结尾处祥子说“侦探逮住了我,可又,可又,没逮住我!”这句话指的是原著中的哪个情节? ②上文中划线部分的环境描写有哪些作用?
|
8. 难度:困难 | |
李文忠,字思本,小字保儿,盱眙人,太祖姊子也。年十二而母死,父贞携之转侧乱军中,濒死者数矣。逾二年,乃谒太祖于滁阳。太祖见保儿,喜甚,抚以为子,令从己姓。读书颖敏如素习。年十九,以舍人将亲军,从援池州,破天完军,骁勇冠诸将。 别攻青阳、石埭、太平、旌德,皆下之。败元院判阿鲁灰于万年街,复败苗军于于潜、昌化。进攻淳安,夜袭洪元帅,降其众千余,授帐前左副都指挥兼领元帅府事。寻会邓愈、胡大海之师,取建德,以为严州府,守之。 苗帅杨完者以苗、僚数万水陆奄至。文忠将轻兵破其陆军,取所馘(割下的左耳)首,浮巨筏上。水军见之亦遁。完者复来犯,与邓愈击却之。进克浦江,禁焚掠,示恩信。义门郑氏避兵山谷,招之还,以兵护之。民大悦。完者死,其部将乞降,抚之,得三万余人。 与胡大海拔诸暨。张士诚寇严州,御之东门,使别将出小北门,间道袭其后,夹击大破之。逾月,复来攻,又破之大浪滩,乘胜克分水。士诚遣将据三溪,复击败之,斩陆元帅,焚其垒。士诚自是不敢窥严州。进同佥行枢密院事。 (选自《明史》) 1.下列句中的的“以”与“以为严州府”中的“以”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扶苏以数谏故 B.可以一战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D.策之不以其道 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李文忠是太祖的外甥,少年丧母。太祖十分喜爱他,把他当作儿子来抚养,让他跟自己姓朱。 B.苗帅杨完者带领水陆大军来犯,被李文忠击败,他又再次来犯。李文忠和邓愈共同御敌,将杨完者击杀,并收服了乞降的三万多人。 C.李文忠骁勇善战,攻城拔寨立下赫赫战功,他禁止士兵侵扰百姓,还派兵保护避难的名门大族,深得民心。 D.李文忠有勇有谋,张士诚与之三战三败,最终不敢再侵犯李文忠驻守的严州。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乃谒太祖于滁阳 ②皆下之 ③骁勇冠诸将 4.翻译下列句子 ①逾月,复来攻,又破之大浪滩,乘胜克分水。 ②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9. 难度:中等 | |
秋日赴阙①题潼关驿楼 [唐]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②,疏雨过中条③。 树色随山迥④,河声入海遥。 帝乡⑤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释] ①阙:指唐都城长安。许浑从故乡润州丹阳(今属江苏)第一次到长安去,是应召入京。②太华:即西岳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市境内。③中条:山名,在今山西永济市东南。④迥:远。⑤帝乡:京都,指长安。 1.颔联生动描绘了诗人初见潼关的情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赏析。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10. 难度:中等 | |
五谷杂粮:营养时代的宠儿 佚名 ①五谷杂粮是日常生活饮食的基石。古人认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意思是说饮食要合理搭配才能保证人体健康。所以在精制食品盛行的当下,重拾营养健康的粗杂粮大有必要。 ②如今,精制米面食物以及其制品带来许多不利于健康的后果。小麦加工成精白面去掉了25种营养物质,只有极少量营养物质存在,如铁只剩下19%,锌只剩下17%。稻谷精磨后,去掉大米外层部分的精米与糙米相比,营养成分大大下降,大米中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损失在40%以上。我国70%以上人口是以大米为主要营养来源的,吃精制食品使人们普遍缺乏铁、锌、叶酸、尼克酸和B族维生素等。 ③意大利科学家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大量食用精制谷类食品,特别是面包,将使肾细胞癌的患病风险相应升高。英国营养学家指出,白面包、白馒头、白面条、白米等食物所含的毒素与氧化剂会对脑部细胞造成损伤,是导致忧郁症、老年痴呆症等精神疾病的重要因素。目前全球患精神疾病人数不断上升,这与过去半个世纪的饮食习惯有一定关系。美国人“三高一少”以淀粉为主的饮食结构,可引起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肥胖也越来越严重。精制米面等食品会升高血糖、制造脂肪,所以需要严控。 ④而五谷杂粮能为人们提供每日所需的热量、改善病症、保健养生等。根据现代营养学的观点,五谷杂粮中所含的营养丰富而全面,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钙、钾、铁、锌以及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比起精制的面粉和稻米,其营养价值更胜一筹。 ⑤五谷杂粮也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绘制的“膳食宝塔”中摄入量最多的食物品种,因此多吃五谷杂粮有益于身体健康。日本人推崇的长寿“五谷饭”,就是由大米、小米、红小豆、麦子和大豆混合煮成的饭,其营养价值要比单一的谷物煮的饭要全面得多。 ⑥近些年来,随着对防癌食物的深入研究,研究人员发现五谷杂粮中的豆类食品中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和B族维生素等,具有抗癌作用。其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利于防止便秘和结肠癌的产生。 (选自《保健与生活》,有删改) 1.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长期吃精制食品会导致人们普遍缺乏铁、锌、叶酸、尼克酸和B族维生素等。 B.忧郁症、老年痴呆症等精神疾病的发生与人类的饮食有一定关系。 C.精制食品可以引起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肥胖也越来越严重,这是因为其营养丰富。 D.五谷杂粮具有防癌作用,文章倡导人们多食用五谷杂粮,这样有利于健康。 2.第②段画线句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
11. 难度:中等 | |
器成还须久为功 ①人才的成长也是有其过程的,一旦超出科学界限,所谓的速成只会营造“海市蜃楼”般的幻影。 ②2018年9月,故宫博物院的家具馆对外开放,许多参观者第一次欣赏到宫廷紫檀家具的绝美。紫檀虽美,但它“五年一年轮,千年孕一木”,成材实属不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木与树人往往类比,因为正像树木成材一样,年轻人成长也需要过程,只有经历了打磨和历练,才能积淀下精华。 ③反观当下,不少现象不免有些违反常识。人们对“超速”的渴望正涌动成一股潮流。“我报名了翻译速成班,一个月就能拿下口译资格证”“我加了个减肥群,10天极速变苗条”“我刚买了明星快速养成手册,正在琢磨如何一夜成名”……急于工作,急于恋爱,急着看成效,似乎成为唯恐落后于时代节拍的“紧箍咒”。 ④其实,“神速”未必能变成“神话”,拼搏进取的姿态固然可取,但如果心浮气躁占了上风,就难免落入急于求成的窠臼。 ⑤对“速度”的追求应鼓励,但对“速成”应怀有警惕之心。事物发展自有其规律,人才成长也一样。创业风口光景无限,但若缺乏优质产品,竞争过后只会留下一片狼藉;高薪职业令人羡慕,但假如核心能力缺位,终非长久之策。有人向往钢琴演奏的古典优雅,可练习枯燥,每个指法要经过千百次重复方能形成记忆;有人向往芭蕾舞者的风度翩翩,可完美舞姿的背后隐藏着练功中数不胜数的伤痛。由此看来,所谓的“短期速成钢琴特长生”无非是商业招数,轻信这些并不会等来奇迹发生。 ⑥速成背后,是偷懒投机心态在作祟。从自身角度出发,心不能沉、气不能静,浮于表面不下苦功夫,想钻空子不坐“冷板凳”,都会导致自我管理缺失缺位,信心发生动摇。现代社会的选择自然是更多样了,实现选择的资源也更为丰富,从这个角度讲,所谓“速成”有一定市场。但看树知人,但凡能速成的恐怕很难让你优势独具。与其目光游移、辗转腾挪,倒不如一门深入、攀登高峰。 ⑦“十年法则”认为,每个领域的大师都需要10年左右的勤学苦练;“一万小时定律”指出,从平凡到超凡的跨越,需要经历一万个小时的稳扎稳打。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国少年时被称为“天才琴童”,但“左手要长在琴上,右手的血脉要流入弓里”又需要怎样的艰苦付出? ⑧器成还须久为功,卓越从来都不是速成的,持之以恒才是关键。季羡林先生曾描述他在北大种莲的经历,几颗莲子经过两年扎根池底的力量积蓄,终于在第三年“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并在第四年“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绽放出“红艳耀目的荷花”。 ⑨ 愿年轻人都能做一池“季荷”,生生不息,静待花开。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通读全文,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文章开头的“海市蜃楼”一词足以表明作者对人才的“速成”是完全否定的。 B.第④段加点的词“窠臼”本来的意思是指现成的格式,这里指急于求成的潮流。 C.第⑥段划线句中的“与其……不如……”表示作者对后者的选择与肯定。 D.第⑦段连续用了三个事实论据,深入论证了大师的“功”都不是速成的。 2.简述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
12. 难度:困难 | |
离花近一些 侯利明 ① 祖母总能准确分辨出花中最美的一朵,步伐轻盈地走过去,弯下腰,陶醉在花的清香里。这时,她往往正挎着一篮猪草刚从原野里归来,或是正在扶着竹帚打扫庭院。无论晨昏始终有一朵花开得正好,仿佛只为恭候这位鹤发童心的老婆婆。我觉得惊奇,外出靠拐杖探路的祖母,“看”花的眼睛却分明是清澈明亮的,像夏日午后桐树下晾着的一碗清水,净得能看到飘散的紫烟。 ②祖母的头发,是一夜之间彻底变白的。那年我还不到五岁,仰头望见祖母脸上满布的寒霜,不由一阵阵打战。她哭得停不下来,直到双目失明。无法再去回忆年迈的祖母是怎样在黄昏里一步步蹒跚,摸索着为我做饭洗衣,送我到村小上学。只记得一个周末,我在灯下写作业,柔风送来阵阵幽香,祖母拈针缝衣的手轻颤起来,她扶着桌沿走到窗棂下,循着香来到院子中。“回来了,你们真的回来了……”祖母哽咽着,跟随着若有似无的花香来到墙边,只见一簇簇鲜花在月光下美如仙子,婀娜多姿。这些花默默地发芽,拔节,直到缀满花苞,祖母虽然看不见却也不曾错过花开。花香盈盈,勾勒出温暖,给了她一个满满的拥抱。淡淡清香扣开了祖母紧闭的心门,日子随着一朵花的盛开渐渐有了颜色。侍弄了一辈子庄稼的祖母,能像熟悉自己的孩子一样,在每个节气里感知到每朵花的气息。天气慢慢变热,花香愈加馥郁了,祖母在庭院里走动时甚至可以扔掉拐杖,被花香牵着悠然漫步。祖母的步伐越来越稳健,她在花丛中停下脚步,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盛夏光影里她莹白的发犹如栀子花开。 ③秋风扫,落叶忙。祖母也忙。她忙着把一粒粒花籽都细心地收起来,一包包储藏好,就像收获地里的麦子和大豆。来年春天,祖母便会在房前屋后撒花籽,有路过的人讨要,她也总会笑眯眯地将一个个小布包赠予路人。他们从祖母安详的面容里看到了朵朵花开,心想那些花一定是美的。街坊邻里也会来要,去年花开满院,她们曾大把大把地抱花回去插在粗瓷敞口的瓶里,见过的人都晓得这些花是美的。 ④祖母不再是我一个人的祖母了,她成了大家的“花婆婆”。大人小孩儿都愿意围着她玩闹说笑,谁有了烦心事都要到她开满鲜花的院子里坐上一会儿,倾诉着心底的烦恼,像对祖母说又像是对花儿说。一年又一年过去,我们这条民风淳朴的小巷,有了个诗意的名字:花巷。我在花开花落中长大,就要离家上大学,乡里乡亲都聚拢来,叮咛嘱咐说,花婆婆是我们大家的祖母,彼此供养,相依相扶,我去上学只管好好念书。不知谁在人群中低语,还有花。我哭了,眼泪一滴滴收藏进如水光阴,滋润开满鲜花的心田,四季不败。告别祖母出门时,老人家拉着我的手又轻轻放开。 ⑤第二年暑假,回乡探望祖母。花香萦绕的睡梦里,祖母把用花籽为我串的第一条挂链重新串了一遍,又取出一包新花籽放在桌上,说原来的那串是她用一个个春天串起来的,以后要我也开成一朵花,结了果,留下花籽,给予每个人。满院的花开得正好,坐在树影花影里,祖孙俩说着一些珍重的话。我知道,祖母要走了,而从今后的每一个春天,花依旧还会开。 ⑥整理遗物时,看到父母生前从远方寄来的一摞信,其中一页上写着:要离花近一些。当花开放,它应付出生命里全部的能量,竭尽全力,毫不保留。从一封接一封的书信里,我断断续续了解到,父母当初决定放弃安逸的工作去深山支教时,遭受过祖母的百般阻挠,于是就千里迢迢带回一包野花花籽种在庭院里,临走前告诉祖母,大山里开遍了这样的花,看着它们,就像他们在身边。这样的话竟成了永别留言。来春花开时节,父母因救助被山洪冲走的学生,双双殒命。望向窗外,秋色袭人,院子里的花不再芬芳繁盛,有的已经干枯凋谢,渐渐接近终结的尾声,却看不到丝毫颓败。 ⑦收拾好一切,我动身启程了。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二段加点词“颜色”写祖母随着花开走出了失子之痛,生活有了起色。 B.文中祖母成了大家的“花婆婆”与“祖母”,表现出花巷淳朴友爱的睦邻关系。 C.文章借祖母百般阻挠“我”的父母去深山支教,批评了她没有大爱、不明深义。 D.文末“收拾好一切,我动身启程了”暗示了“我”不会辜负祖母的嘱托与期望。 2.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1)柔风送来阵阵幽香,祖母拈针缝衣的手轻颤起来。(从人物描写角度) (2)她忙着把一粒粒花籽都细心地收起来,一包包储藏好,就像收获地里的麦子和大豆。 (从用词角度) 3.简要分析文章第⑥段的作用。 4.结合全文,谈一谈你对题目“离花近一些”的理解。
|
13. 难度:中等 | |
按要求作文 童年的那棵梨树,故乡的那缕炊烟,曾经的那颗诗心,心中的那抹微笑……他们(它们)从未远去。 请以“从未远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定,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