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面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嘶哑 蹑手蹑脚 在劫难逃 B.憔悴 通霄达旦 胸有丘壑 C.隧洞 脍炙人口 搬师回朝 D.镶嵌 姹紫嫣红 脱疆之马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珠穆朗玛峰巨大的身躯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孕育了众多海洋性、陆地性冰川,身临其境者,无不被大自然的巧夺天工所震撼。 B.第44个世界博物馆日,敦煌研究院利用网络别出心裁地开展“有奖问答”,邀请公众“遇见敦煌”的同时,赢取特别礼物。 C.许多城市中小学不但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为了鼓励阅读,甚至在每一个楼层、每一条走廊都设置书架,随意取阅。这样的阅读条件是很多农村中小学可望不可即的。 D.远远望去,巨大山体的半山腰色彩斑斓,山下楼房鳞次栉比,沿路花道和绿道交错,头顶天空湛蓝高远,路随山转,景色赏心悦目。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上周五晚,书海拾贝读书会组织的一场经典诵读会正在线上举行,孩子们诵读《三国演义》《笠翁对韵》《木偶奇遇记》等近十个经典作品片段,接受专家点评。 B.疫情防控中,在线教育、在线问诊、网络视频、网络购物、网络音乐……等应用的快速增长,充分展现了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C.“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遇到一个好老师,是一个人乃至家长的心中向往,对于一个人来说,能够遇到好老师实可谓是人生幸运。 D.这可能是史上最贵的钉子了——5月18日,在江西三清山“巨蟒峰”上打钉攀岩的张某明等三人,终审被判赔600万元修复环境。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西点军校对毕业生发表讲话时称,美国军队的职责不是重建海外国家,而且是保卫美国的国家安全。 B.从20世纪50年代到今天,李洪占用一把锄头、一副肩头和一个甲子的时光种绿了蔡家堡的每一个山头。 C.随着社会泛娱乐化倾向的加剧,使得一些不良风气对各个行业的腐蚀和入侵正在加速,对年轻人的成长也将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D.中国旅游日之所以确定为5月19日,是因为这一天是《徐霞客游记》首篇《游天台山日记》的开篇之日的缘故。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墨池记》是曾巩应邀为王羲之墨池写的记文,文章阐释了成就并非天成,要靠刻苦学习的道理,以此勉励学者勤奋学习。 B.《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里面叙述了许多关于少年时代的往事,全书带有童话寓言式梦幻般的色彩。 C.契诃夫,是俄国的世界级短篇小说巨匠。《变色龙》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篇小说成功地塑造了见风使舵的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形象。 D.有些古文,其标题就表明了文章的体裁,如《陋室铭》《出师表》《捕蛇者说》中的“铭”、“表”、“说”,都表明了该文的文体。
|
6. 难度:中等 | |
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大多数人一想起蜜蜂,都会想到它为人类奉献的蜂蜜、蜂胶、蜂王浆…… ①世界上有数万种植物的繁育依靠蜜蜂授粉,而在人类所种植的农作物中,也有1000多种离不开蜜蜂。 ②但这和蜜蜂对大自然作出的最大贡献——维持生物多样性相比,实在太微不足道了。 ③因为,蜜蜂是为植物授粉的一支生力军。 ④爱因斯坦曾经预言:“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那人类只能再活四年。” A.①④②③ B.④③②① C.③①④② D.②④③①
|
7. 难度:简单 | |
默写填空。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3)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或以春景写冬景)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5)唐诗中有许多描写大江大河或高山平原的诗句,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请你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
|
8.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唐诗,选出鉴赏理解有误的一项( )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全诗以“望”字贯穿始终,有“远望”,也有“近望”“仰望”。 B.“齐鲁青未了”一句写出了齐鲁大地尚未返青、没有进入春天时的景象。 C.“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山的雄险奇崛,山南山北判若晨昏的景象。 D.诗歌表达了诗人不因挫折而气馁的蓬勃向上的心胸意气和豪情壮志。
|
9.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种瓜 良田,小豆底佳,黍①底次之。刈讫即耕,频烦转②之。二月上旬种者为上时,三月上旬为中时,四月上旬为下时。五月六月上旬,可种“藏瓜”。 凡种瓜法,先以水净淘瓜子,盐和③之。盐和则不笼④死。先卧锄,耧却燥⑤土,不耧者,坑虽深大,常杂燥土,故瓜不生。然后掊⑥蒲沟切。坑,大如斗口。纳瓜子四枚、大豆三个于堆旁向阳中。瓜生数叶,掐去豆。瓜性弱,苗不能独生,故须大豆为之起土。瓜生不去豆,则豆反扇⑦瓜,不得滋茂。但豆断汁出,更成良润。勿拔之,拔之,则土虚燥也。多锄则饶⑧子,不锄则无实。五谷、蔬菜、果蓏之属,皆如此也。 凡瓜所以早烂者,皆由脚蹑及摘时不慎,翻动其蔓故也。若以理慎护,及至霜下叶干,子乃尽矣。 (节选自《齐民要术》) 注释:①黍:②转:在文中是指耕地,翻地。③和:拌和。④笼:由害虫所引起的一种瓜病。⑤燥:田地表层的干土。⑥掊:刨。⑦扇:扇盖。⑧饶:多。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故瓜不生____ ②不锄则无实____ ③五谷、蔬菜、果蓏之属____ 2.下面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先以水净淘瓜子/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B.坑虽深大/故虽有名马(《马说》) C.故须大豆为之起土/公输般为楚造云梯之械(《公输》) D.大豆三个于堆旁向阳中/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 3.翻译下面的句子。 凡瓜所以早烂者,皆由脚蹑及摘时不慎,翻动其蔓故也。 4.下面对上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上文介绍了关于种瓜的一些知识。 B.下种时先用盐拌种子,目的是防止虫害。 C.将大豆和瓜一起下种,其作用是借大豆发芽之力帮助瓜苗顶土。瓜出土之后,豆苗还可以为瓜苗遮阴,利于瓜苗生长。 D.瓜田生长过程锄地对于瓜结果多少非常关键。
|
10.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落樱不扫,让城市诗意栖居 ①近日,上海首条樱花市级林荫道——杨浦区江湾城路实施“落樱不扫”,沿路189株晚樱正值盛花期,纷纷扬扬的“花瓣雨”洒落一地,引来路人驻足欣赏。 ②落樱为什么不该扫除干净?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维度里,落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王维在名诗《鸟鸣涧》里写道:“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无声飘落的桂花,就足以衬托出月夜春山的静谧意境和空灵禅味。在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有着“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美丽景色,成为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心向往之的“理想国”。 ③除了审美,落花还能引人哲思。“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是陆游以落花来寄托自己的高洁情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则是思想家龚自珍以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来自喻,抒发自己造福桑梓和报答国家的志向。可见,在一条落英缤纷的林荫小道上,如果落花被清扫得干干净净,那么无论从审美还是从哲理的角度看,它的文化价值都将被割去一半。 ④在樱花文化最盛的日本,落樱也极受重视。有人说,中国人去日本赏樱,最爱枝头如火如霞的花云。但日本人自己却更钟爱缓缓飘落的“樱花雨”。从绚烂至极到寂然零落,这种从“生之热烈”到“死之静美”的瞬间切换,最能触动日本人的“物哀”之思。它使赏樱从单纯的审美上升为一种深刻的生命体验,引发人们对于自然万物以及人间情态的哲学思索。3年前的暮春,笔者曾经前往日本关西赏樱,落樱之美让人记忆犹新。奈良的公园风和日丽,很多日本人席地而坐,面前摆放精致、鲜艳的樱花点心,手里举一杯酒,一阵阵落花如雨如雪,随风飘落。在大阪城,粉白的落樱随着细雨缓缓坠落,在地上铺成厚厚一层。试想,如果这些落花都被悉数扫净,这日本的暮春季节,该要减去多少风情和意趣。 ⑤在“落花不扫”之前,上海早就已经“落叶不扫”。2016年秋天,上海有18条景观道路不扫落叶。到了2019年,更是增加到42条。在著名的思南路、巨鹿路、衡山路、武康路、愚园路等景观马路上,悬铃木、银杏树、鹅掌楸、枫杨,满地落叶或明黄如金,或鲜艳如火,为这座城市平添了醉人的秋意,成为市民赏秋的热门去处。可以预想,随着“落花不扫”的推进,一春一秋,人们寻访缤纷花径和落叶大道,将成为遥相呼应的城中雅事。 ⑥“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这诗一般的语言,体现着上海对于城市品质的追求。它不但体现在宏大的“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上,深入肌理,它还落实于细微之处的点点滴滴。一条弄堂、一座民宅,一朵落花、一片落叶,都能为城市增添一份诗情画意和人间温度。其中蕴含的智慧,值得更多城市治理者借鉴。 (《光明日报》,2020年04月17日) 1.请用一句话概括写出本文的核心观点。 2.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写出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3.请写出第④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4.请你参照第②段画线句子,任选下面一句古诗,为本段补写一个论据。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
11.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戴套袖的孙犁先生 铁凝 ①我产生要当作家的妄想是在初中阶段,我的家庭鼓励了我这妄想。父亲为我开列了一个很长的书目,并四处奔走想办法从已经关闭的市级图书馆借出那些禁读的书。在父亲喜欢的作家中,就有孙犁先生。为了验证我成为作家的可能性,父亲还领我拜会了他的朋友、《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老师。记得有一次徐光耀老师对我说,在中国作家里你应该读一读孙犁。我立即大言不惭地答曰:孙犁的书我都读过。徐光耀老师又问:你读过《铁木前传》吗?我说,我差不多可以背诵。那年我十六岁。现在想来,以那样的年龄说出这样一番话,实在有点不知深浅。但能够说明的,是孙犁先生的作品在我心中的位置。 ②1979年,我从插队的乡村回到城市,在一家杂志社作小说编辑,业余也写小说。秋天,百花文艺出版社准备为我出版第一本小说集,我被李克明、顾传箐二位编辑热情请去天津面谈出版的事。行前已故作家韩映山嘱我带封信给孙犁先生。 ③我带了信,在秋日的一个下午,由李克明同志陪同,终于走进了孙犁先生的“高墙大院”。这是一座早已失却规矩和章法的大院,孙犁先生曾在文章里多次提及,并详细描述过它的衰败经过。如今各种凹凸不平的土堆、土坑在院里自由地起伏着,稍显平整的一块地,一户人家还种了一小片黄豆。那天黄豆刚刚收过,一位老人正蹲在拔了豆秸的地里聚精会神地捡豆子。我看到他的侧面,已猜出那是谁。看见来人,他站起来,把手里的黄豆亮给我们,微笑着说:“别人收了豆子,剩下几粒不要了。我捡起来,可以给花施肥。丢了怪可惜的。” ④他身材很高,面容温厚,语调洪亮,夹杂着淡淡的乡音。说话时眼睛很少朝你直视,你却时时能感觉到他的关注或说观察。他穿一身普通的灰色衣裤,当他腾出手来和我握手时,我发现他戴着一副青色棉布套袖。接着他引我们进屋,高声询问我的写作、工作情况。我很快就如释重负。我相信戴套袖的作家是不会不苟言笑的,戴着套袖的作家给了我一种亲近感。这是我与孙犁先生的第一次见面。 ⑤其后不久,我写了一篇名叫《灶火的故事》的短篇小说,篇幅却不短,大约一万五千字,自己挺看重,拿给省内几位老师看,不料有看过的长者好心劝我不要这样写了,说“路子”有问题。我心中偷偷地不服,又斗胆将它寄给孙犁先生,想不到他立即在《天津日报》的《文艺》增刊上发了出来,《小说月报》也很快作了转载。 ⑥我再次见到孙犁先生是次年初冬。那天很冷,刮着大风。他刚裁出一沓沓粉连纸,和保姆准备糊窗缝。见我进屋,孙犁先生迎过来第一句话就说:“铁凝,你看我是不是很见老?我这两年老得特别快。”当时我说:“您是见老。”也许是门外的风、房间的清冷和那沓糊窗缝用的粉连纸加强了我这种印象,但我说完很后悔,我不该迎合老人去证实他的衰老感。接着我便发现,孙犁先生两只袄袖上,仍旧套着一副干净的青色套袖,看上去人就洋溢着一种干练的活力,一种不愿停下手、时刻准备工作的情绪。这样的状态,是不能被称作衰老的。 ⑦我第三次见到孙犁先生,是和几位同行一道。那天他没捡豆粒,也没糊窗缝,他坐在写字台前,桌面摊开着纸和笔,大约是在写作。看见我们,他立刻停下工作,招呼客人就坐。我特别注意了一下他的袖子,又看见了那副套袖。记得那天他很高兴,随便地和大家聊着天,并没有摘去套袖的意思。这时我才意识到,戴套袖并不是孙犁先生的临时“武装”。 ⑧多年之后,有一次我把友人赠我的几函宣纸精印的华笺寄给孙犁先生时,收到他这样的回信,他说:“同时收到你的来信和惠赠的华笺,我十分喜欢。”但又说:“我一向珍惜纸张,平日写稿写信,用纸亦极不讲究。每遇好纸,笔墨就要拘束,深恐把纸糟蹋了……”如果我不曾见过习惯戴套袖的孙犁先生,或许我会猜测这是一个名作家的“矫情”,但是我见过的戴着套袖的孙犁,见过了他写给我的所有信件,那信纸不是《天津日报》那种微黄且脆硬的稿纸就是邮局出售的明信片,信封则永远是印有红色“天津日报”字样的那种。我相信他对纸张有着和对棉布、对衣服同样的珍惜之情。他更加珍重的是劳动的尊严与德行、人生的质朴和美丽。 (选自《散文选刊》2008年第5期) 1.请通读全文,根据提示,梳理在“我”与孙犁先生的三次见面。
2.文章第一段对于记叙孙犁先生有什么作用?请概括写出。 3.联系上下文,结合加点词语,揣摩下面的语句,品析其中所表现的孙犁先生的性情、品质。 看见来人,他站起来,把手里的黄豆亮给我们,微笑着说:“别人收了豆子,剩下几粒不要了。我捡起来,可以给花施肥。丢了怪可惜的。” 4.本文多次描述孙犁先生戴着套袖的细节,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12. 难度:中等 | |
你们班拟开展“汉字趣味解读”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的学习活动。 (1)妙品量词。甲小组同学从量词入手,写了一段发言材料,请您再举一例,并加以适当的解释,使材料更加充实丰富。 汉语中的一些量词形象生动,极富韵味。如一“眼”井,那水汪汪的井可不就是大地的眼眸吗?如一“壶”漂泊,那一壶醇酒承载着游子多少乡思啊。又如________。量词,一个字用下去,就把事物的形态神韵描摹出来了,这实在是中国人的智慧。 (2)巧拆汉字。乙小组同学从汉字结构入手,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拆字联。拆字联是对联的一种别具一格的形式。拆字,也称析字,离合,是将汉字的字形各部分拆离开,使之成为另几个字(或形),并赋予各字(或形)以新的意义。 请你根据提示,补全下面的对联。 上联:寸土为寺,____,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 下联:____,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
|
13. 难度:中等 | |
请以“我们”为题目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