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课外文言文阅读·课后特训(14)
一、课外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2019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韩伯,字康伯,颍川长社人也。母殷氏,高明有行。家贫窭,伯年数岁,至大寒,母方为作襦,令伯捉熨斗,而谓之曰:“且著襦,寻当作复裈。”伯曰:“不复须。”母问其故,对曰:“火在斗中而柄尚热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母甚异之。及长,清和有思理,留心文艺。舅殷浩称之曰:“康伯能自标置,居然是出群之器。”颍川庾龢名重一时,少所推服,常称伯及王坦之曰:“思理伦和,我敬韩康伯;志力强正,吾愧王文度。自此以还,吾皆百之矣。”

(注释)①贫窭():贫穷。②襦:短袄。③裈:夹裤。④庾龢:人名。⑤王文度:即王坦之。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三处)

火在斗中而柄尚热今既著襦下亦当暖。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母为作襦____________

(2)当作复裈____________

(3)长,清和有思理____________

(4)吾皆之矣____________

3.下列选项中,与“母问其故”中的“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此之谓乎(《虽有嘉肴》) B.或遇叱咄(《送东阳马生序》)

C.名为鲲(《北冥有鱼》) D.公问故(《曹刿论战》)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康伯能自标置,居然是出群之器。

(2)思理伦和,我敬韩康伯;志力强正,吾愧王文度。

5.选文通过韩伯的舅舅和庾龢之口称赞韩伯,运用了________描写,突出了韩伯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2019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观我,名子尚,试名观。临川吴文正公更字之曰伯中。幼警敏嗜学,不以食息废,口不绝吟讽,精思妙契,至忘寒暑。幼时,大父庄山藏书万卷,窃读殆遍,大父久而方觉已,甚奇之。受学于季大父主静公。公善诱导,居尝举所见宋儒诸老,宿德仪型,嘉言善行,令人竦然。伯中益自刻苦。父万安公,清旷不仕,家仅给无余。独处一室,隘甚,人不能堪。晨起供洒扫,园蔬厨灶之下,书册不离手。箪瓢饮,炊菽数边,且啖且读,未尝知味。天文地理兵刑历律靡不精究。

(注释)①试名:考试用的名字,即大名。②精思妙契:精心思考,神妙契合。③大父:祖父。下文“季大父”即叔祖父。④宿德仪型:以年老有德者做典范。⑤竦然:恭敬的样子。⑥箪瓢饮,炊菽数边:吃一箪饭,喝一瓢水,只以一些菽豆为食。这里都是指清苦的生活。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四处)

天文地理兵刑历律靡不精究。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甚____________

(2)家仅给无____________

(3)独处一室,隘____________

(4)箪瓢____________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宿德仪型,嘉言善行,令人竦然。

(2)独处一室,隘甚,人不能堪。

4.伯中年幼时在学习方面是如何用功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5.说说伯中能学有所成的原因。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2019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则须专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万不可以兼营并骛,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切嘱切嘱!千万千万!

此后写信来,诸弟各有专守之业,务须写明,且须详问极言,长篇累牍,使我读其手书,即可知其志向识见。凡专一业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义。诸弟有心得,可以告我共赏之;有疑义,可以问我共析之。且书信既详则四千里外之兄弟不啻晤言一室乐何如乎?

(节选自《曾国藩家书》)

(注释)①经:经典。②制义:与下文的“试帖”都属于科举文章的一种体裁。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三处)

且书信既详则四千里外之兄弟不啻晤言一室乐何如乎?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业之精____________

(2)不专之____________

(3)若志在____________

(4)万不可以兼营并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的“其”与“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中的“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姓氏(《湖心亭看雪》) B.安求能千里也(《马说》)

C.喜洋洋者矣(《岳阳楼记》) D.正色邪(《北冥有鱼》)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

(2)凡专一业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义。

5.曾国藩在信中向他的弟弟们提出了哪些要求?请简要概括。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2019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章公(章恭毅)八岁入社学读书,刻苦自励,遇夜则燃枯竹以继晷。稍长,从后部主事黄岩章仲寅先生学举子业。时予先公为温州太守,患乐清东数乡滨海,俗犷戾,思有以变其习,乃选良家俊秀补郡庠弟子员。公在选中。先公问其业,甚习,为易今名,因留府廨躬教之。政暇则召至后堂,亲为讲析义理,教之作文。繇是学大进。

正统四年,登进士,第六年秋,除南京礼部主客司主事,将赴任,先公戒之曰:“南都政务甚简,子勿以事简自逸,勿以名成自画,当勤励问学,求底大成。管仲宴安鸩毒之言,不可不深思也。”公谢曰:“敢不奉教。”至官,月俸仰事俯育外,尽以市书积书至万卷诵读讨论孜孜无少怠。自六经诸史以至九流之说,莫不探其要旨。南畿士子从学者甚众,经其指授者,往往擢科跻士

(何乔新《章恭毅公传》,有删改)

(注释)①举子业:指应试学子的学业。②先公:先父。③郡庠:府学,指官府创办的学校。④繇是:因此。⑤自画:裹足不前。⑥宴安鸩毒:贪图安逸享受就好像自饮毒药一样。⑦仰事俯育:供养父母,养育儿女。⑧擢科跻士:指中科举登进士。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

尽以市书积书至万卷诵读讨论孜孜无少怠。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乐清东数乡滨海____________

(2)为今名____________

(3)政则召至后堂____________

(4)敢不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以”与“子勿以事简自逸”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疾也(《三峡》) B.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C.分人(《曹刿论战》) D.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政暇则召至后堂,亲为讲析义理,教之作文。

(2)自六经诸史以至九流之说,莫不探其要旨。

5.结合选文,分别概括章公和作者的父亲是什么样的人?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2019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四龄,母日授四子书数句。苦儿幼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磔、点、画,合而成字,抱铨坐膝上教之。既识,即拆去。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记母教铨时,组绣纺绩之具毕置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

(注释)①铨:指蒋士铨,清代诗人。②四子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③诘屈:折弯。④波:字的笔画,撇。⑤磔(zhé):字的笔画,捺。⑥夏楚:古代学校体罚用具。楚,荆条。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三处)

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____________

(2)始令执笔学______________

(3)组绣纺绩之具置左右______________

(4)咿唔之声,与轧轧相______________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铨四龄,母日授四子书数句。

(2)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

4.选文中蒋士铨的学习态度和《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的学习态度有何不同?

5.如何看待选文中母亲的这种教育孩子读书的行为?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