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困难 | |
(2019原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毛笔的起源 夏 超 ①毛笔是源于中国的传统书写工具,它记录了历史风云的变迁,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的瑰宝。毛笔的演变和发展,与中国书画艺术密切相关,又对书画艺术的变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②相传毛笔是秦朝名将蒙恬发明的,根据《辞源》记载:“恬始作笔,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毛笔发明之前,中国的文字是用刀锲刻的。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命蒙恬率领30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套,修筑万里长城。蒙恬率军边疆,经常要向秦始皇奏报军情,文书往来频繁,军情瞬息万变,用刀锲刻速度极为缓慢。一日,蒙恬随手从士兵手中的武器上,撕下一撮红缨,绑在竹杆上,蘸着点颜色在白色的丝绫上书写起来,写着写着,觉得速度较快,于是他命人如法炮制,做了许多能写字的工具。北方野狼较多,士兵经常打狼,剥制狼皮,做衣取暖,狼毛则制成笔头。塞外草原,人们多牧羊,因此也用羊毛制成笔头。这就是流传下来的狼毫笔和羊毫笔。 ③ “毛笔创始于秦朝,蒙恬是毛笔祖师”的说法,在我国各地极为普遍。而从现有的考古发掘资料来看,在蒙恬以前已有毛笔。考古发现,毛笔创始于新石器时代,那时的彩陶上就留有毛笔描绘的痕迹。 ④战国时期,毛笔已经有了文字记载,那时笔的名称繁多,燕国叫“弗”、楚国叫“幸”、秦国叫“笔”……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规定篆书为统一字体,“笔”也成了定名,一直沿用至今。 ⑤东汉、魏晋时期,毛笔的制作技术逐渐趋于成熟,创造了披柱法,诞生了我国历史上最早记载毛笔制作工艺的文献:王羲之的《笔经》和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这两部文献里,都记载了披柱法的制作方法。笔头外覆狼毫披毛,笔芯及锋由兔箭毛制成。披柱法的创始,是毛笔制作工艺的重大改革。这一时期,人们习惯跪坐在矮几前悬肘书写,因此笔管部分逐渐变短,笔锋的弹性也得到加强,以“鼠须笔”“紫毫笔”为代表的短杆笔深受文人的喜爱。著名的《兰亭序》就是王羲之用松鼠尾毫制成的“鼠须笔”所作。 ⑥到了唐代,毛笔以笔锋粗短而硬劲为主要形制特点,其中较著名的有“鸡距笔”。“鸡距笔”因其笔头的形状像鸡爪后面突出的距而得名。白居易曾在《鸡距笔赋》中写道:“足之健兮有鸡足,毛之劲兮有兔毛。”这一时期,人们逐渐告别了跪坐的书写方式,改为坐在椅子上伏案悬腕书写,因此要求毛笔笔管较短,笔锋软中有硬。 “鸡距笔”属于有心笔,笔头短而尖锐,蓄墨量较小,使用范围有局限性,尤其书写行草书时不能肆意挥洒。柳公权曾评价“鸡距笔”:“出锋太短,伤于劲硬。”由于“鸡距笔”吸墨性不好且易干枯,唐代笔工后又改进制造出锋长柔软、吸墨性好的长锋笔。长锋笔书写流畅,适合行草,它的出现成就了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草书大家,为唐代书法带来了纵横洒脱的新风。怀素的《自叙帖》就是长锋笔所书,全卷强调连绵之势。 ⑦至宋代,制笔名家辈出。其中,诸葛高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为适应书画家对长锋毛笔的需求,大胆探索创新,制作出了无心散卓笔,促进了书画艺术风格的变化。诸葛高所在的安徽宣城,也成为唐宋时期全国的制笔中心,宣笔盛极一时,成为文人最喜爱的文房用具。唐宋宣笔主要用兔毫、竹竿制笔,以紫毫笔最为珍贵。宣笔在当时不仅是一种实用的文房用具,更是珍贵的工艺品。 ⑧宋末元初战乱,大量的笔工迁往湖州,湖州逐渐取代了宣州,成为制笔中心。 ⑨明清以后 ,由于碑学的兴起和生宣纸的应用,毛笔的形制和种类更为丰富了。 (选自《人民周刊》2018年第11期) 1.根据提示,完成梳理毛笔的发展史。 新石器时代,毛笔起源→秦始皇统一六国,毛笔的名称统一→①________________→唐代,鸡距笔→②__________________→明清时期,形制和种类更为丰富。 2.文章第③④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3.文章第⑥段引用白居易《鸡距笔赋》中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
2.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各题。 古代的私塾教育 ①前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他用平板电脑向习近平夫妇展示了他的外孙女阿拉贝拉唱中文歌曲、背《三字经》和中国古诗的视频。看到这个金发碧眼的小姑娘用美式中文有板有眼地背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不由得感慨中华文化影响深远。在中国古代,《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是学龄儿童的重要启蒙读物,他们在私塾通过吟诵这些经典文本掌握了最基本的读写能力,为之后通过科举考试、晋升仕途奠定了基础。 ②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与私塾相对应的“官学”是上层社会的教育组织,而私塾则相应承担了下层社会的教育功能。私塾教育所崇尚的德育之治、小众化授课模式,都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③在私塾里,学龄儿童们学习识字、写字、习经史、学六艺。据《宋会要·崇儒》记载,宋代小学的要求是:“小学生八岁能诵一大经,日书字二百”;“十岁加一大经、字一百”;“十二岁以上,又加一大经、字二百”,当然,古代检查学生的学业,也靠考试。如宋代,老师会逐日测试学生的学习,这叫“日考”;另外还有“月考”“季考”等。名目繁多,花样翻新,看来就算穿越回到古代,也别想乐得清闲。到了明代,理学家沈鲤记载:“朔望日考试,分等第,行赏罚。”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考试,还要排名次、挨鞭子,想想也真是怕怕的。 ④现代的中小学经常分“特优班”“重点班”“普通班”,其实这种区分古已有之,如宋徽宗政和四年十二月,颁布小学条制,实行“三舍升补法”,班级分为“外舍”“内合”“上舍”三种。新生皆分在外舍,成绩好的升入内舍;内舍生考得好的,升入上舍。看来从古至今,学校都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地方。 ⑤古代私塾盛行体罚。东汉王充在《论衡·自纪篇》中称:“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到明代,学生逃学,连家长都要跟着受罚。明代《泰泉乡礼·乡找》中规定:“无故而逃学一次,罚诵书二百遍;二次,加扑挞,罚纸十张;三次,挞罚如前,仍罚其父兄。”古人还会直接请家长或长者坐进教室参与班级管理,类似于现在的家长委员会。明代官员叶春及在惠安办学时即如此,其《石洞集·惠安政书》中这样记载:“轮笃实老成者二人,平旦生左右塾,以序出入。” ⑥古代私塾还很注重德育,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考查较为严格。如明代有的小学设立“杨善”簿”“改过簿”“记过格”,好事坏事均记录在案,作为学生升学录取时的参考。这种“功过簿”并非由老师填写,如明代儒学家刘宗周,其家塾修业课程中,要求学生早上起来第一事就是填“记过格”,上列数百种日常行为,有“微过”“隐过”“显过”“大过”“丛过”“成过”等六项评语,让学生自己评价昨日表现,敦促学生“三省吾身”。 ⑦看来在古代私垫当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也没那么简单,要背经史子集,还要懂得仁义礼智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确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1.文章③—⑥段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私塾教育? 2.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各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3.下面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片段,也描述了私塾教育,它印证了本文哪一段的内容?请简要分析。 “人都到那里去了?!”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蹬几眼,大声道“读书!”
|
3.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探究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 陈华文 ①谈到传统建筑,人们会联想到气派的宫廷楼阁、亭台庙宇……其实,那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民居建筑,同样是中国优秀传统建筑的组成部分。 ②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文化的整体性、综合性呈现,理念上表现出天人合一的境界,完美地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比如,传统建筑屋顶上的瓦块,排成一道一道的沟,有利于雨水沿着凹槽流下来,最下端还有一个称为“滴水”的瓦,目的是收集雨水,让它成帘幕状滴到地上。这一连串的接雨、导雨、排雨过程,就是一种顺应自然的设计,彰显出古人高超的生态智慧。 ③有人认为,中国建筑是木造建构的,没有西方砖石结构的建筑牢固耐用。表面上看,没错。但是木造结构的建筑,有其无法替代的作用和妙处。如建筑中的梁架,用的是可以略有变形的直角榫头式屋架,在地震来临时,会随之摇动,具有弹性结构的特征。 ④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建筑,和地质地理、生态环境有紧密联系。中国幅员辽阔,各地风土人情、生活习性存在差异,建筑的形态种类也是千姿百态。从外观上讲,北方建筑显得厚重朴拙,南方则轻巧细致。北方的四合院天井宽大,南方的则狭窄。另外,中国位居北半球,坐北朝南是人们最喜欢的方位,因为背可以挡北风,面可向温和的南风。平常人家的门前,对联上写“向阳门第春常在”就是此意。 ⑤中国人在建筑过程中,善于就地取材。如北方的黄土高原,人们直接在山体上开挖窑洞,这种民居不仅冬暖夏凉,还牢固耐用。在我国西南地区,森林资源丰富,当地多使用一种被称为“井干式结构”的筑墙法,将木材一根一根平行叠起来,两面墙呈九十度交叉,在墙角可以看出凸出来的每根木材的断面。再如福建和广东盛产优质石材,建筑除了台基柱用石头外,连墙垛也是石块砌起来,甚至屋顶下的斗拱也用石雕。 ⑥中国传统建筑拥有独特的审美特征,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其一是有着完整的木构架系统。它采用一种直角关系的屋架,而不适用斜撑式的三角关系屋架;其二是强调轴线对称布局,形成院落相间的空间组织。无论是宫殿还是民居,强调中轴线之对称、建筑物之尊卑,并以建筑物的体量大小、高低进行区别。主从分明的传统建筑群落,映射居住者的身份与地位。但是南方由于地形复杂,只能局部遵循。其三是外观秀丽玲珑,且有拟人化的趣味,屋顶、墙面和台基犹如一个人的意象。如很多巨大的楼阁佛塔,被化成数个重复的段落,外形显得秀丽轻快,无笨重之弊。中国建筑中随处可见曲线,实际也是领略到大自然中生命的神韵。因为草木植物、飞禽走兽,莫不是曲线的构成,曲线赋予了中国传统建筑以生命和力量;其四是装饰蕴含丰富的象征意义。如很多庙宇屋脊上有龙凤装饰,其典故是龙能吐水以压祝融之灾,而凤是太平吉祥鸟,能给人们带来平安。再如门前的石狮,象征把守门庭与欢迎访客之意;其五是便捷的施工技术,易于学习与流传。中国历史上各朝都有完备的工官制度,民间也有渊源长远的师徒相传制度,如《营造法式》《鲁班经》等书籍的广泛传播,为工匠施工提供了便捷的参考。 ⑦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魅力,在岁月的长河中历久弥新,当前一方面要保护好中国传统建筑,另一方面要从中汲取艺术的养分,充分彰显民族文化的自信。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11.24,有删改) 1.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魅力一部分体现在其拥有独特的审美特征,请简要概括这些特征。 2.请说说这篇文章的标题好在哪里。 3.请分析第③段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
|
4. 难度:困难 | |
(2018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墨之韵 筱陈 ①墨,文房四宝之一。对于墨,总是心怀崇敬之心。 ②墨,之所以能够在文房四宝中占据重要地位,是经过历史的淘洗而确立的。论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中没有墨色,红、黄、蓝、白中也见不着墨色这一字眼,然,人们最终选择了它作为书写和创作的颜料。我以为,除了这颜料易得,还与墨色所具有的性情有关。墨色是诸色中最沉稳、最朴素、最具中和性和包容性的一个色调。这看似简单的墨色,却可以表现出其他颜色所没有的意境。在中国的书画艺术领域里,可以少了其他色彩,但不能少了墨。倘若少了墨,起码少了两个艺术种类,这便是书法和中国山水画。书法就不用论证,我们至今看到的各种前人书帖,几乎都是用墨书写的,就是流传至今的山水画名作,要么只见墨之一色,要么以墨为主,其他颜色辅之。墨色,是表现中国画不可缺少的颜色,也是其他任何一种颜色所不可替代的颜色。 ③我感佩先人,将文房四宝之一定义为墨,既表现出了墨所具有的“黑”色的基本特点,又表现了“墨”的韵致,墨更添了黑所不能够表现的神韵,也比“黑”更具有文气、雅气。墨有墨趣,这趣味可以陶冶性情,洗去浮心。黑作为一种颜色,是单调的、枯燥的,而墨却是多样的、丰富的、温润的。墨有五色:“焦、浓、重、淡、清”,墨还因笔中含水墨量的差异,有干、湿、浓、淡之变化。墨还因磨研的时间不同,又有新墨与宿墨之区别。墨,看似简单,但调理好“五色”,运用了干、湿、浓、淡却是不简单的。我们读王羲之的《兰亭序》、读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读林觉民的《与妻书》,通过点画线条的变化和动感,构成的形体、结构和意境,可以体会到书者的愉悦、悲愤和赤诚大爱的心境,从而体会到作品表现出的生命语境。书画同源,在中国山水画中,就有水墨山水画,用淡墨画山水,体现山水画的那样灵动、那样雄浑。之后,我们又创新出了焦墨画,创造出了“皴”“披麻皴”“卷云皴”等方法,对墨进行各种处理和运用。倘若从阴阳关系上看,墨在色彩中不属于冷色彩,它可以表现出暖色彩具有的效果,可以表现出气吞山河、排山倒海、雷霆万钧之势,可以表现出山的险峻、田园之静谧,可以描绘出马的奔腾、虎之雄威、鱼虾之灵动,可以表现出晨阳的蓬勃,夕阳的辉煌。用墨作出的画,没有红色,却可以红得恰如其分,几笔传神勾勒,把“意”表达得那样传神。 ④墨是有生命的。作书画讲究者,每日书画毕,都要洗笔洗砚。新墨色彩透着光亮,用之书画,字也灵动,富有生气;而宿墨,在空气的作用下墨也“老”了,岁月不只是催人老啊,岁月也催墨老。但是,有人将宿墨弃之不用,有人却喜用宿墨作画。据说,焦墨画便是用宿墨创作出来的。所以说,世上无墨不可用,只看你会用不会用,用得对路不对路。 ⑤墨,是最简单的一个色调,但调理这种色调却要高超的艺术水平;墨,是最简单的一种色彩,却能表现出最丰富的意境,表达最复杂的情感世界。 (选自《福建日报》2017年8月22日,有改动) 1.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墨在文房四宝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原因。 2.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请根据选文的内容和下面的材料,探究墨的特点。 链接材料: 墨的制作,首先要点燃桐油、猪油等各种油类或松木取烟;再在烟中加入鸡蛋白、鱼皮胶、牛皮胶和各种香料、药材等,和成烟料团;然后将烟料团放入铁臼中捣炼三万次左右,或用铁锤锤击一万次左右,制成墨团;最后把墨团放入墨模中,合紧锤砸即可制成松烟墨或油烟墨的成品——“烟墨”。由于制作原料的差异,松烟墨色乌,光泽度差,胶质轻,只宜写字;油烟墨色黑,有光泽,多用于绘画。
|
5. 难度:困难 | |
(2018原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粽子 ①端午节没有粽子,就像过年没有饺子一样,缺了核心的部分。无粽难成端午,粽子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还是我们民族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 ②唐明皇李隆基有一首诗写道:“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欧阳修的一首《渔家傲》中也写道:“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可见,古代上至皇家贵族,下至黎民百姓,都要在端午节包粽子。这个习俗延续至今,已经成了我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小小的粽子里,包裹了人们太多的情感和寄托。 ③粽子里包裹着祭奠和怀念。相传爱国诗人屈原不忍看到自己的国家被欺凌,在五月初五写下绝笔之作《怀沙》后,毅然投入汨罗江,用生命来表明爱国之心。百姓们爱戴屈原,担心江中鱼虾咬坏屈大夫的身体,就把粽子投入江中,这样喂饱了鱼虾,它们就不会伤害屈大夫的身体了。后来,包粽子的习俗流传下来,一种文化也流传下来。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直被后人敬仰和传颂,我们用包粽子的方法表达对屈原的祭奠和怀念,这也是我们民族爱国精神的体现。余光中曾经深情地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屈原的诗歌是中华爱国诗篇的源头,屈原的爱国精神源远流长。两千多年来,我们祖祖辈辈都在祭奠屈原,不管磨难,无论风雨,端午节总会如期而至,粽香也会如期飘荡在五月初五这天。 ④粽子里包裹着传统和民俗。粽子又叫“角黍”,用粽叶包裹糯米大枣等,煮制而成,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如今,粽子的种类繁多,馅料各异。每每剥开一只热腾腾的粽子,粽香扑鼻而来的同时,我们的脑海中总会有很多记忆被唤醒,关于端午,关于屈原,关于爱国,如此等等,我们味蕾上的回忆是绵长的,深厚的。粽子是引子,引出了太多的记忆。我们的民俗文化博大精深,而且影响深远,包粽子的习俗还流传到了朝鲜、日本等很多国家。《舌尖上的中国》也记录了粽子的故事,美味的粽子背后是深厚的文化积淀。端午又到,家家户户忙碌起来,开始浸泡糯米,清洗苇叶,准备过一个活色生香的端午节。汪曾祺说,民俗是一个民族的大型抒情诗。真是这样呢!端午一到,我们每个人都像诗人一样,变得深情而浪漫,抒写着对生活的热爱。 ⑤粽子里包裹着思念和亲情。不管我们走过多少地方,吃过多少种粽子,最爱的还是妈妈包的粽子。舌尖上最深刻的记忆,是妈妈的味道。家乡的端午,夏日的风轻轻地吹着,妈妈一大早就起来忙碌。孩子们还没起床,就闻到了苇叶的清香。妈妈动作娴熟,一只只小巧玲珑的粽子从她的手中飞出来,绿莹莹的粽子堆积起来。接下来,妈妈烧火煮粽。小半天时间,粽子出锅了,吃上一个,味道香浓。多年后,我们远离家乡,但那种味道仿佛一缕香,一直萦绕在记忆中。妈妈又打来电话:“端午节放假了,回家吃粽子吧。”瞬间,眼泪与口水齐飞…… ⑥粽叶飘香,今又端阳。粽子中包裹着我们浓浓的情,深深的爱,这份情和爱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这份情和爱就会像永不枯竭的河流一样,绵延流淌。 (选自《中国信息报》2017年5月19日) 1.阅读全文,说说粽子中包裹着哪些情和爱? 2.简要分析第③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3.第②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