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课后特训(17)
一、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2018台州椒江模拟)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读书方法指导

圈点批注法是古人读书时常用的传统方法。

这种读书方法可以凝聚阅读的注意力,便于复习、巩固、查考,也是一种治学的方式。宋代大学者朱熹,每读一遍书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勾画,从而把思考引向精深境地。金圣叹对《水浒》的评点,毛宗岗对《三国演义》的评点,脂砚斋对《红楼梦》的评点,都是中国古典小说批评史上的经典。

运用圈点批注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圈点虽然是随手勾画,但勾画的内容应该是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或者是自己深有体会之处。

二、批注可以从作品的内容,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着手,或展开联想、想象,补充原文内容,或写出心得体会,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经典作品需要反复阅读,每次圈点批注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一般是循着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的,从解决字词方面的疑问,到重点语句的理解,再到全篇内容的把握。

四、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些圈点和批注的符号。如用圆点或圆圈表示精警之处,用问号表示质疑,用叹号表示强调,用直线表示需要着重记忆或领会,用波浪线表示重要语句,用竖线或斜线表示段落层次的划分等等。符号设定之后,每个人要养成固定使用的习惯,这样在整理读书笔记时才不至于凌乱。

材料二:

如何用圈点批注法读文章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程度不够的原因, 阅读太少是一个,阅读不得法尤其是重要的一个。多读固然重要,但尤其重要的是怎样读。”因此,我们在阅读中必须充分重视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方法的运用。在读书中,用圈点、批注的方法阅读文章效果颇佳。

初读时,圈点的重点是生字生词、自然段的序号、文章的中心句或重点语句。此次阅读主要是读通文章,粗知作者思路,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概内容,对以后的深入阅读起确定方向的作用。建议阅读时采用速读的方式。

再读时,批注的重点是解决初读时圈点的问题。圈点的重点应是文章的重难点和疑点、有欣赏价值的佳句以及感受最深的句子等。此次阅读主要是读懂文章,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并养成边读书边动脑的良好习惯,从而终身获益。阅读时多采用精读的方式。

三读时,主要解决再读过程中圈点的内容,作批注,写感悟。有的语句之所以让人感到美妙,是因为表达的意思深刻、精辟,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警策,例如鲁迅的小说《故乡》的结尾一段话就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这时可以把自己的感悟写在旁边。比如:有的同学写道:“路在脚下延伸”;有的同学写道:“有希望和奋斗,生活就是充实的、丰满的”。这些批注都很精到。此次阅读主要是读透文章,真正走进作品,真正有自己的创见。这对于提高鉴赏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是极好的。阅读时多采用品读的方式。

(根据网上资料整理)

1.结合上述两则材料,解释什么是“圈点批注法”。

2.下面是根据材料二画出的思维导图,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所画的思维导图中,有部分内容不符合文意,请指出来并加以改正。

(2)将思维导图中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3.依据上述两则材料,联系文本内容,对马小跳同学所做的圈点批注加以评析。

  地名他很熟习,即使有时候绕点儿远也没大关系,好在自己有的是力气。拉车的方法,以他干过的那些推、拉、扛、挑的经验来领会,也不算十分难,况且他有他的主意:多留神,少争胜,大概总不会出了毛病。至于讲价争座,他的嘴慢气盛,弄不过那些老油子们。知道这个短处,他干脆不大到“车口”上去;哪里没车,他放在哪里。

在这僻静的地点,他可以从容地讲价,而且有时候不肯要价,只说声:“坐上吧,瞧着给!”他的样子是那么诚实,脸上是那么简单可爱,人们好像只好信任他,不敢想这个傻大个子是会敲人的。即使人们疑心,也只能怀疑他是新到城里来的乡下佬儿,大概不认识路,所以讲不出价钱来。及至人们问到,“认识呀?”他就又傻、又像耍俏地那么一笑,使人们不知怎样才好。

(节选自《骆驼祥子》)

(批注①)“嘴慢气盛”写祥子的性格,优劣分明。

 

 

 

 

(批注②)祥子的相貌气质是他的保护色吗?

 

(批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原创)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如何应对学习中的“高原现象”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你开始学习某门知识时,学得很快,学习效果也显著,随着时间的延长和难度的增加,到了某一阶段,你会感觉头脑不再清晰,学习效率大大降低,出现学习成绩停步不前甚至下滑的局面,在心理学上称此现象为“高原现象”,也叫高原期。

“高原现象”经常在中考和高考之前的毕业年级出现。越是临近考试,学生就越是感到时间的宝贵,学习动机过于强烈,反而降低学习效率。接踵而至的各类考试,还有堆积如山的习题、讲义,再加上长时间的学习又缺乏体育锻炼,有的还要承受来自父母、学校或社会的压力,这些都会让学生因身心疲劳而产生“高原现象”。这种学习上的“高原现象”很容易让学生变得身心疲惫,缺乏学习兴趣,甚至自暴自弃。

(专业观察)

早在1897年布瑞安等人就做了相关的研究,证明“高原现象”的存在。“高原现象”在学习中是常见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中都必然存在高原现象。

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一是开始阶段,提高较慢。二是迅速提高阶段。三是学习高压期。这时由于已经掌握了一些知识,剩下的多是难点,加之精神、心理等多种因素影响,学习进步速度突然放慢,尽管每天的练习也很用心,但总体上处于一种停滞状态。四是再次提升阶段。当学习者坚持学习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克服了学习途径上的困难,掌握新的规律或技巧后,学习成绩又开始逐步上升。

“高原现象”是学习过程中常常经历的四个阶段之一。当进入高原期,你要认真诊断,找出症结所在,对症下药,就能冲上去到达另一个台阶,即克服“高原现象”,取得新的成绩,否则会止步不前。

(克服方法)

要克服“高原现象”,首先就要找出自己的不足。针对自己的“不足”,找一些质量较高的并且有针对性的资料来弥补自己的弱项。在这方面,可多求助于老师。然后安排一定时间,针对自己的不足进行定点训练。这个方法也就是查缺补漏,尽量减少自己知识上的盲点,让学习上的“黑洞”尽可能的消除。根据心理学的规律,这一环节以1个月左右为宜,分3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大约10天,其中前7天用于练习,然后选择一套难度适中、质量较高的综合试卷进行自测。这样就增加了学习的针对性,克服了盲目性,因而不仅增强了效果,节省了时间,又避免了大量无效劳动。

1.根据材料内容,概括“高原现象”是什么。

2.根据上述材料,简析“高原现象”的特征。

3.你的同桌小影最近在学习上出现了“高原现象”,请你结合上述材料,给她提供四个应对办法。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做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节选自马南邨《不求甚解》)

材料二

如果把阅读分开来说,一般科学的教科书应该偏重于阅,语言文字的教科书应该偏重在读。一般科学的教科书虽也用了文字写着,但我们学习的目标并不在文字上,譬如说,我们学地理、学化学,所当注意的是地理、化学上所记着的事项本身,这些事项除图表外还用文宇记着,但我们不必专从文字上记忆揣摩,只要从文字去求得内容就够了。至于语言文字的学科就不同,我们在国文教科书里读到一篇文章——假定是韩愈的《画记》,这时我们不但该知道韩愈这个人,理解这篇《画记》的内容,还该有别的目标,如文章的结构、句式的式样、描写表现的方法等,都得加以研究。如果读韩愈的《画记》,只知道当时曾有过这样的画,韩愈曾写过这样的一篇文章,那就等于不曾把这篇文章当作国文功课学习过。

(节选自夏丏尊《怎样阅读》)

材料三

根据不同的读书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阅读内容。例如,如果是为了与课内学习沟通衔接,就要关注与课内关联度较高的内容;如果是为了写读后感,就要关注感受最多、体会最深的内容;如果是为了质疑批判,就要关注你认为可以商讨、指瑕的内容。

阅读不同的文本,可以采取不同的读法:例如,实用文体可以采取“冷读”的方法,阅读时头脑冷静,心平气和,这样有利于把提概念,抓住要点,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则可以采取“热读”的方法,阅读时可以调动感情,鼓舞精神,一气贯注,达到感同身受或身临其境的效果,再如,理解、记忆性阅读,可以采取默读的方法;评价、探究性阅读,可以采取评点批注的方法;消遣、娱乐性阅读,可以采取浏览跳读的方法。

(节选自《读书方法指导》)

1.以上三则材料主要是围绕读书的哪些方面展开论述或说明的?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提倡学习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提出读书时要虚心,不要固执一点,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B.材料二中“我们不必专从文字上记忆揣摩,只要从文字去求得内容就够了”的“专”字去掉不改变原句意思。

C.材料三第二段采取分类别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阅读不同的文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

D.这三则材料在表达方式上是有所不同的,材料一属于论述性文字,材料二、三属于说明性文字。

3.以下是《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目录”与“单元导读”,请你结合材料二、三,谈谈学习本单元为什么“要重视朗读课文”?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